氧化铬对菱镁矿风化石制备堇青石材料的影响
本研究以辽南地区菱镁矿风化石、工业氧化铝、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制备堇青石材料,研究分析氧化铬对制备堇青石材料中晶相、晶胞参数、晶相含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用XRD和SEM表征各试样中的晶相和显微结构;用X'Pert Plus软件对晶相的晶胞参数和晶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菱镁矿风化石为原料经过1350℃烧成可以制备出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堇青石材料。氧化铬与堇青石形成有限的固溶体,当氧化铬加入量为0.8%时,堇青石晶格常数及晶胞体积都最大;小于1.2%的氧化铬的加入会降低了系统中晶相的含量,当氧化铬加入量大于1.2%时,系统中晶相的含量随着氧化铬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有序多孔堇青石材料研究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p(st-aa)微球,经自然沉降法制成胶体晶体模板,再利用胶晶模板法制备了有序多孔堇青石。利用ftir、sem、dsc、xrd等方法对p(st-aa)微球单分散性及有序多孔堇青石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a用量占单体总量的5.0%时,制备的p(st-aa)微球的单分散性及其胶体晶体微球结构最佳。经烧结去除p(st-aa)微球得到的有序多孔堇青石材料的孔径较单分散p(st-aa)微球稍小,约为200nm左右。当烧结温度为1200℃,多孔材料为α-堇青石相。
氧化铬对铝型材厂碱蚀渣制备铝方柱石材料结构的影响
利用铝型材厂碱蚀渣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步煅烧工艺制备铝方柱石材料。探索二次煅烧温度对铝型材厂碱蚀渣制备铝方柱石材料相组成、结晶度、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氧化铬对铝方柱石材料相组成、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同步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制备的铝方柱石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铝型材厂碱蚀渣中有大量可烧失成分,物料需要进行致密化处理,再经过1500℃煅烧后的铝方柱石材料结构中具有明显的铝方柱石条柱状结构,结晶度增大,铝方柱石相对含量达到91%。随着氧化铬加入量增加,结构中的铝铬酸钙相增加。当氧化铬加入量为2%时,试样中结晶相的结晶度最高,形成条柱状铝方柱石相与立方状铝铬酸钙相共存的结构。当氧化铬加入量4%时,试样中铝方柱石相几乎消失,结晶度降低。
生产加工过程对堇青石-莫来石复合材料的影响
本实验主要研究生产加工过程对堇青石-莫来石复合材料的影响。为此,本试验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方法:第1种方法是通过带式浇铸法使堇青石和莫来石层进行原位合成堇青石-莫来石复合材料;第2种方法是通过预制的莫来石粉末以不同的百分含量(0~30%)加入到初始的堇青石粉末中获得所需的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堇青石泥浆中加入预先烧制的莫来石粉末所生产的复合材料比通过层压法加工混合所产生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致密性和机械强度。
风化石粒料基层材料压实特性研究
通过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研究,分析了振动台的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和振幅对风化石压实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振动压实和重型击实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适合风化石粒料基层材料的室内压实方法。结果表明,振幅对风化石压实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振动频率存在一个最佳频率;振动压实对碎石原来级配破坏较小,而击实对碎石原来级配破坏较大。
微波冶金用堇青石莫来石耐火材料制备及性能
为探索适合于微波冶金高温反应过程使用的耐高温、抗热震、低微波吸收率耐火材料,采用常压烧结法在不同温度合成了不同配比的堇青石-莫来石质耐火材料.采用xrd分析、三点弯曲法及angilent阻抗分析等测试了烧结温度及配比对耐火材料物相组成、抗弯强度、抗热震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由1400℃提高至1450℃,烧结样品中残留的刚玉相明显减少,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抗弯强度显著增大,吸水率和显气孔率数值则显著降低;1100℃保温后急速水冷4次和8次热震循环后,耐火材料的抗弯强度损失率分别为30%和50%;随烧结温度由1400℃提高至1450℃,不同配比样品的相对介电常数均呈现增高趋势,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则显著下降.综合耐火材料对抗弯强度、介电性能、抗热震性能的要求,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450℃,堇青石和莫来石的最佳配比为1∶1.
电熔氧化镁对镁铬耐火材料致密化的影响
考察了电熔氧化镁加入量对镁铬耐火材料致密化的影响.讨论了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与电熔氧化镁加入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电熔氧化镁能够促进镁铬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致密化
关于强风化石料能否作为软质石料的探讨
为探讨强风化石料能否作为软质石料,首先通过对三种不同强风化石料的cbr试验分析了其作为路堤填料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岩石的强度试验及强风化石料的颗粒破碎试验研究了风化程度、岩石构造对三种岩石强度及其填料破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风化石料作为软质石料的评判标准,该标准对采用强风化石料作为路堤填料的山区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202-2002 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sforbauxite,smelter-grademagnesite exploration 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dz/t0202-200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勘查的目的任务 4勘查研究程度 4.1地质研究 4.2矿石质量研究 4.3矿石加工技术条件研究 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5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5勘查控制程度 5.1勘查类型的确定 5.2勘查工程间距 5.3矿床控制程度的确定 6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6.1地形及工程测量 6.2地质填图 6.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小粒径风化石料填筑堆石坝地震反应分析
国家规范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验证库区滑坡体开挖区颗粒级配不良的小粒径微风化石料能否作为大水沟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主堆石区填料,对该种石料进行了现场压实试验.对应于现场试验所能达到的最大密实度,通过室内试验,取得了此类石料在该种状态下的变性模量es、泊松比v、渗透系数k及三轴快剪力学参数c,φ.并依据室内外试验参数,采用一维剪切层法,对该坝进行了在7级地震烈度情况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求得了该坝的最大动剪应变和剪应力反应分布,坝体内绝对最大动剪应变为4.41×10-3,绝对最大动剪应力为40kpa,远小于坝体本身的强度,验证了该种石料可以作为面板堆石坝的填料,拓宽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材料的选择范围.
钾钠含量对堇青石蜂窝陶瓷性能的影响
以高岭土、滑石和氧化铝为主要原料采用生料一次烧结工艺制备低膨胀堇青石蜂窝陶瓷,研究了碱金属氧化物k2o和na2o(用r2o表示)含量对试样热膨胀系数、显气孔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断面形貌。研究表明,r2o含量在0.22%以下时制备的堇青石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可达0.56×10-6/℃,从0.22%增加到0.52%时,热膨胀系数增加到1.58×10-6/℃,显气孔率逐渐降低,而抗压强度增大;r2o含量为0.12%的基础配方试样主要由定向排列的片状堇青石晶粒构成,呈疏松多孔结构,气孔小,随着r2o含量的增加,气孔尺寸变大而数量减少。
堇青石对莫来石-铝矾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以莫来石、铝矾土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系统,分别研究了不同堇青石含量经过不同热处理温度后对莫来石-铝矾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试样自然干燥24h脱模后,再经110℃烘干24h,分别于1000℃、1300℃和1500℃热处理3h。检测各温度热处理后试样的线变化率(p.l.c)、体积密度(b.d)、抗折强度(m.o.r)、耐压强度(c.c.s)以及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和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莫来石-铝矾土浇注料的体积密度随着堇青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经过1000℃和1300℃热处理后,莫来石-铝矾土浇注料的抗折强度随着堇青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莫来石-铝矾土浇注料随着堇青石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抗热震性,材料的强度保持率逐渐增大,且较低的体积密度有利于材料获得较高的热震后的强度保持率。
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202-2002 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sforbauxite,smelter-grademagnesite exploration 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dz/t0202-200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勘查的目的任务 4勘查研究程度 4.1地质研究 4.2矿石质量研究 4.3矿石加工技术条件研究 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5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5勘查控制程度 5.1勘查类型的确定 5.2勘查工程间距 5.3矿床控制程度的确定 6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6.1地形及工程测量 6.2地质填图 6.3水文地质、工程地
利用菱镁矿尾矿制备镁硅酸盐水泥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利用菱镁矿尾矿(菱镁矿精矿浮选后的尾矿)制备镁硅酸盐水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浮选菱镁矿精矿后的尾矿中通过添加熟石灰使配料点的c/s在2~3之间,原料的m/s比在2.1~2.56使其组成落在mgo-c2s-c3s区内,烧结温度为1450℃,其产物为主晶相是方镁石(mgo),次晶相是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和非晶相。
碳化硅_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
碳化硅_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
堇青石质蜂窝陶瓷的制备
选用3种不同的优质粘土、滑石及工业氧化铝,通过一定的工艺控制,在1390℃的烧成温度、保温4h的条件下,研制出纯度较高。结晶性较好,热膨胀系数(20~1000℃)分别为1.48×10-6,1.50×10-6/℃和1.54×10-6/℃,气孔率分别为15%,25%和33%的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载体。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保证了载体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高的气孔率有利于后期催化剂的浸渍。实验表明:堇青石陶瓷成分的选择及杂质相的含量对于膨胀系数影响显著。
片状结构堇青石粉体制备的研究
以片状结构的高岭土、滑石、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在1350℃×2h的温度下合成堇青石粉体。结果表明:利用含杂质较少的片状结构的高岭土比含杂质较多的苏州土合成的堇青石粉体纯度更高,从xrd及sem图谱中可以观察到合成的堇青石呈片状结构。针对堇青石成核困难的问题,实验中加入一定量的堇青石熟料作为晶核剂可促进堇青石的生成,使反应更加完全,并且降低了堇青石的热膨胀系数。
镁铬合成料对镁铝铬捣打料性能的影响
镁铬合成料对镁铝铬捣打料性能的影响
用低品位菱镁矿制取高纯镁砂
研究一种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制取高纯镁砂的新方法。首先,用氯化铵溶液作浸出剂与菱镁矿轻烧粉反应分离硅、铁和铝等杂质,得到以氯化镁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用纯水吸收;然后,将浸出液直接与回收氨进行沉镁反应制备氢氧化镁;最后,将氢氧化镁进行两步煅烧得到高纯镁砂。沉镁反应产生的氯化铵母液可循环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在800℃将氢氧化镁轻烧2.5h,得到的轻烧粉活性最高。在温度为110℃、液固比为9、时间为60min时,一段浸出时镁浸出率可达80%,浸出液中mg2+质量浓度为65.6g/l。用氨法沉镁制备的mg(oh)2颗粒大、过滤性能好,滤饼含水率为12%;镁砂产品的氧化镁含量高达99.97%。
水泥和氧化镁细粉对铝镁浇注料原位形成尖晶石的影响
研究测定了水泥量和mgo中细颗粒的不同加入量对铝镁浇注料原位形成尖晶石的影响。研究了在高温烧成后,水泥和氧化镁对浇注料中的尖晶石和黑复铝钛石的形成、尖晶石的al_2o_3量和有关的物理变化的影响,还发现了所加mgo细粉量大时可促进尖晶石的形成,同时还得到较好的永久线变化,但是水泥量不能太高。考虑到尖晶石的形成和plc,发现适宜配比为3%水泥、50%mgo细粉或4%水泥、34%mgo细粉,mgo总的加入量为6%。水泥量和所加mgo的细粉量共同对尖晶石的al_2o_3量的综合影响是不清楚的。仅仅观察到了尖晶石的al_2o_3量一般来说是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些研究结果明显的表明,液相增加到某一水平可促进尖晶石更多的形成,并得到较好的膨胀特性。因此,为了使所形成尖晶石的al_2o_3量增加,升高温度比增加液相效果更好。
从菱镁矿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文章对从菱镁矿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包括菱镁矿的资源概况,对菱镁矿制备氢氧化镁的化学合成法和水合法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活动及对前景的展望。
堇青石对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镁铝尖晶石堇青石复合耐火材料是以各种级配的镁铝尖晶石和1~0mm的堇青石为骨料,0.088mm镁铝尖晶石和二氧化硅微粉为基质,加入硅溶胶结合剂制成的烧结耐火材料。所获得的材料经过1200℃烧结具有优良抗热震性以及满足要求的其他性能,随着堇青石掺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折强度降低,抗热震性增强。
氧化镁活性对菱镁保温板的影响
以氧化镁、氯化镁和发泡剂为主要原料合成菱镁保温板,利用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体积吸水率等技术对菱镁保温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菱镁保温板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会随着氧化镁活性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氧化镁活性含量大于60%时,耐冻融无气泡、空鼓、剥离现象,抗压强度≥0.40mpa,抗折强度≥0.20mpa,即满足保温板要求。综合考虑,氧化镁活性含量在60%~65%为最佳选择。
利用菱镁矿粉状尾矿制备氧化镁工艺研究
针对制备高纯镁砂的菱镁矿粉状尾矿,采用菱镁矿精制-压球-轻烧工艺,可直接得到合格的镁砂产品。在菱镁矿精制过程中,添加球团添加剂,使后续工艺轻烧过程中菱镁矿保持球团形貌特征,避免球团大量粉化造成竖窑堵塞。通过冲击测试得到的轻烧球团强度,即从0.5m坠落次数可达10次,粉体活性<230s,烧失率<0.1%。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电安装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