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2-21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93KB

页数:5P

人气 :93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4.5

对旋转矩形通道内的湍流流动和换热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非稳态N-S方程的空间离散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法,时间推进采用二阶显式Adams-Bashforth格式.分析了旋转对通道截面上主流平均速度、截面流速以及截面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离心力的作用时,随旋转数的增大,管道截面的平均速度减小,平均湍动能减小,与静止时相比,旋转数为1.5时平均湍动能减小了33%;在考虑离心力的影响时,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出流,平均速度增大,平均湍动能增大,而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入流,结果相反.在旋转数为1.5时,与不考虑浮升力相比,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出流,平均湍动能增大了17%,而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入流,平均湍动能减小了43%.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6P

对宽度为1和0.1mm竖直矩形细通道内的沸腾换热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索汽泡生成、长大和脱离的过程;用几何重构和界面追踪的方法获取相界面移动和变化对系统内压差以及平均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计算中考虑了重力、表面张力和壁面黏性的作用。发现:通道宽度的不同对汽泡生长方式和汽泡形态产生很大影响,并由此导致临界热流密度的变化;表面张力在细通道沸腾换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重力;随着通道尺寸的减小,沸腾换热系数明显增大,证明了细通道有强化换热的作用;由于数值计算中进行的理想化假设,导致数值模拟的沸腾换热系数比现有细通道沸腾换热实验数据普遍偏高。

基于OpenFOAM的旋转弯曲通道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基于OpenFOAM的旋转弯曲通道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基于OpenFOAM的旋转弯曲通道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基于OpenFOAM的旋转弯曲通道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444KB

页数:6P

离心式叶轮机械的叶轮通道内的流体流动受到旋转效应与曲率影响而产生强烈的二次流现象。二次流是叶轮通道内流动损失的一个原因,对离心叶轮机械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应用开源cfd软件openfoam对旋转情况下的90°弯曲通道内的不可压缩流体流场进行三维黏性数值模拟。研究了弯曲通道在不同转速下哥氏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对主流速度、二次流及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静止通道相比,旋转产生的哥氏力在弯曲管段形成不对称的二次流,使通道内涡结构变得复杂;甚至在较高转速下二次流方向发生反向。

编辑推荐下载

轴向旋转通道内浮升力对湍流影响的直接模拟 轴向旋转通道内浮升力对湍流影响的直接模拟 轴向旋转通道内浮升力对湍流影响的直接模拟

轴向旋转通道内浮升力对湍流影响的直接模拟

格式:pdf

大小:224KB

页数:5P

轴向旋转通道内浮升力对湍流影响的直接模拟 4.5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绕截面中心轴旋转的方通道内的充分发展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雷诺数和普朗特数分别为400和0.71.为了分析浮升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格拉晓芙数gr下的主流平均速度场、温度场、二次流、湍流强度、雷诺应力等湍流统计量的分布情况,并对旋转效应的稳定与否以及由此对湍流统计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旋转效应稳定的区域湍流受到抑制,旋转效应不稳定的区域湍流增强,随gr的增加旋转效应稳定性变得更加复杂;浮升力对流场和温度场有明显的影响,随gr的增加影响更加明显.

立即下载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6P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4.6

在多尺寸组模型的基础上,从加热壁面上脱离汽泡的受力分析入手,对液氮过冷流动沸腾模型进行了修正。将新模型应用于环形通道内液氮过冷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同时为了比较,采用基于kirichenko,fritz汽泡脱离直径公式的多尺寸组模型对同一管道内液氮过冷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合脱离汽泡受力分析模型的多尺寸组模型可用来预测流动沸腾过程中的汽泡起飞直径及其变化趋势。同基于kirichenko,fritz汽泡脱离直径公式的多尺寸组模型相比,新模型有助于改善管道内汽泡尺寸分布以及空泡系数的预测,从而有助于准确分析弹状汽泡及间歇泉的形成。

立即下载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直接数值模拟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416782 立即查看>>
竖直通道内相邻气泡对上升的直接数值模拟 竖直通道内相邻气泡对上升的直接数值模拟 竖直通道内相邻气泡对上升的直接数值模拟

竖直通道内相邻气泡对上升的直接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7P

竖直通道内相邻气泡对上升的直接数值模拟 4.4

采用levelset方法和耦合表面张力模型的navier-stokes方程,结合ale数值算法,直接模拟了竖直通道内两个相邻气泡的上升。重点研究不同空间布置的8mm气泡对后面的尾迹流及其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准确再现气泡对的变形、吸引及排斥行为,气泡上升速度计算结果与经验式吻合。模拟结果表明,两个气泡后面的尾迹流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上升气泡对的行为。并排上升的气泡对,由于尾流区被一个射流流动分隔,气泡对没有聚并;然而当垂直上升气泡对中的尾随气泡有超过50%的投影面积进入到前头气泡的尾流区,聚并现象发生。

立即下载
基于CFX的梯形带肋通道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基于CFX的梯形带肋通道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基于CFX的梯形带肋通道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基于CFX的梯形带肋通道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67KB

页数:4P

基于CFX的梯形带肋通道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4.4

采用cfx等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通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梯形冷却通道和矩形冷却通道内空气的流动和换热特性.

立即下载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809KB

页数:6P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4.4

对电站空冷凝汽器矩形翅片椭圆管空气侧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翅片上有无扰流孔两种情况下矩形翅片表面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分布规律。对影响空气侧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因素,包括扰流孔数、扰流孔尺寸、扰流孔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扰流孔数的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逐渐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换热量也不断增加;随着扰流孔的尺寸增大,表面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均增大,但是总换热量减少;相对来说,扰流孔的位置对表面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影响不大。

立即下载
离心泵启动过程瞬态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离心泵启动过程瞬态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格式:pdf

大小:943KB

页数:5P

离心泵启动过程瞬态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4.8

为研究离心泵启动过程中的瞬态流动,提出采用动网格方法求解边界移动引起的非定常流动的思想。首先通过对圆柱启动问题的模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别采用3种湍流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涡模拟(les)的适用性;其次计算分析二维模型泵启动过程内部流动瞬态特性;最后实现了离心泵启动过程三维瞬态流动的求解,得到了内部瞬态流动的模拟结果。

立即下载
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弹状流的流动特性 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弹状流的流动特性 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弹状流的流动特性

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弹状流的流动特性

格式:pdf

大小:3.3MB

页数:7P

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弹状流的流动特性 4.5

对水平放置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内弹状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周角下的气弹演变过程和局部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其流动特性会随着螺旋周角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同一工况下,不同转角气弹的运动速度、频率和长度分布不尽相同。重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大小决定着内外壁面液膜的厚度,给出了同一条件下,不同时刻的液膜厚度的演变过程。最后对下降液膜的运动速度展开了分析研究,在螺旋上升过程中,液膜下降速度逐渐减小,在螺旋下降段,液膜速度明显增大。

立即下载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直接数值模拟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416782 立即查看>>
矩形通道内层流脉动流动相位差分析 矩形通道内层流脉动流动相位差分析 矩形通道内层流脉动流动相位差分析

矩形通道内层流脉动流动相位差分析

格式:pdf

大小:264KB

页数:未知

矩形通道内层流脉动流动相位差分析 4.7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大宽高比矩形通道单相低频脉动层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频率流量脉动未引起流体的速度分布变化,压降与流量间存在相位差,相位差仅与通道窄边尺寸、流体粘性及脉动周期相关。脉动周期及流体粘性越大,相位差越小;窄边尺寸越大,相位差越大。通过建立模型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

立即下载
宽矩形硅微通道中流动冷凝的流型 宽矩形硅微通道中流动冷凝的流型 宽矩形硅微通道中流动冷凝的流型

宽矩形硅微通道中流动冷凝的流型

格式:pdf

大小:989KB

页数:7P

宽矩形硅微通道中流动冷凝的流型 4.4

对水力直径90.6μm、宽深比9.668的矩形硅微通道中的流动冷凝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研究发现,宽矩形硅微通道中的冷凝,沿程主要有珠状-环状复合流、喷射流和弹状-泡状流等流型。在珠状-环状复合流区,冷凝液膜可覆盖通道竖直侧壁,而在通道长边上,仍然为珠状凝结。喷射流位置随着入口蒸气reynolds数的增大而延后,通道截面形状对流动冷凝不稳定性也存在很大影响。喷射流之后为弹状-泡状流,弹状气泡沿程逐渐缩短,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圆球形气泡。冷凝通道的平均传热系数将随着入口蒸气reynolds数的增大而增大。

立即下载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格式:pdf

大小:572KB

页数:5P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4.3

对耦合了热辐射的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空气在通道内向上流动时,随着浮升力作用的增大,对流换热能力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强的趋势;热辐射在换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对流换热能力的减弱而增强。数值模拟在浮升力影响较小时可以给出较好的结果,当浮升力影响比较大时,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有较大的偏差。

立即下载
波纹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波纹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波纹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波纹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格式:pdf

大小:428KB

页数:2P

波纹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4.6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究了幅值不同的两种波纹管传热状况,发现幅值为4mm的波纹管的传热状况优于幅值3mm波纹管的传热状况,这是由前者管内湍流强度高于后者所致。同时,回归了两波纹管的换热准则方程,为波纹管的校核计算及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立即下载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44KB

页数:3P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4.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幅值分别为3mm、4mm的两种波纹管的湍流传热性能,发现幅值为4mm的波纹管换热效果优于幅值为3mm的波纹管,幅值为4mm的波纹管壁面剪切力更大是致其换热效果较好的直接原因。波纹管壁面剪切力沿轴向周期性变化,喉结处壁面剪切力最大。波纹管纵向涡及流道形状周期性变化是传热获得强化的根本原因。引入壁面剪切力、纵向涡等参数,并与传热性能相关联,为波纹管换热器研发提供借鉴。

立即下载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直接数值模拟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416782 立即查看>>
垂直放置矩形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流型研究 垂直放置矩形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流型研究 垂直放置矩形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流型研究

垂直放置矩形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流型研究

格式:pdf

大小:588KB

页数:3P

垂直放置矩形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流型研究 4.7

文章采用激光影像放大系统,对垂直放置的100μm×800μm矩形微通道内气液二相流流型进行了实验观测和研究,实验物系为乙醇-空气体系。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流型转换图,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观测到弹状流、液环-弹状流、液环流、液环-分层流、分层流和波状流,而未观察到气泡直径小于微通道内径的气泡流,其中稳定的分层流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立即下载
空调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空调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42KB

页数:3P

空调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4.8

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应用有限容积法计算了室内空调的气固耦合传热问题,并对室内空调的气流组织形式,主要是对流速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为空调室内的气流组织形式的优化设计及舒适性提供了研究依据。

立即下载
空调列车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空调列车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482KB

页数:4P

空调列车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4.7

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空调列车(硬座车)室内气固耦合传热问题,对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主要是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送风方式和送风速度对空调列车室内流场的影响,以及送风温度对空调列车室内温度场的影响,为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优化设计及舒适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立即下载
矩形管道中液态金属MHD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矩形管道中液态金属MHD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矩形管道中液态金属MHD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矩形管道中液态金属MHD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格式:pdf

大小:495KB

页数:6P

矩形管道中液态金属MHD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4.8

基于感应电磁场方程发展了低磁雷诺数条件下充分发展液态金属管道流的数值模拟程序。为了校正程序,分别计算了两种工况:液态金属在全绝缘管道和部分绝缘管道中的流动,数值结果与hunt和shercliff的解析解吻合的很好,表明该程序具有很高的精度。最后利用发展的程序对液态金属钠钾合金在管壁材料为304不锈钢的全导电管道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流速分布和mhd压降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立即下载
哥氏力对旋转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哥氏力对旋转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哥氏力对旋转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哥氏力对旋转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78KB

页数:5P

哥氏力对旋转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4.5

在雷诺数re为6000,旋转数ro为0~0.26内,数值模拟了旋转光滑径向出流通道的内流动与换热分布,分析了哥氏力对旋转管流的作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切向哥氏力推动了通道截面内的双涡二次流,径向哥氏力则使得近侧壁流体加速和中心流体减速。换热计算结果从定性趋势上吻合公开文献中的实验现象,反映了旋转附加力的基本影响规律。

立即下载
空调车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模拟研究

空调车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模拟研究

格式:pdf

大小:674KB

页数:5P

空调车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模拟研究 4.5

运用k-ε紊流模型对空调硬座车内三维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太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采用有限容积法和交错网格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计算了空调硬座车内空气流动与传热问题。研究结果为空调车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和舒适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立即下载
特隆勃墙通道内瞬时速度场的直接数值模拟与分析 特隆勃墙通道内瞬时速度场的直接数值模拟与分析 特隆勃墙通道内瞬时速度场的直接数值模拟与分析

特隆勃墙通道内瞬时速度场的直接数值模拟与分析

格式:pdf

大小:328KB

页数:未知

特隆勃墙通道内瞬时速度场的直接数值模拟与分析 4.4

特隆勃墙通道属于上下端开口的有限空间,利用直接数值模拟对影响特隆勃墙通道内自然对流和传热的控制参数瑞利数ra、结构参数宽高比w以及底部空气进口高度与通道高度比h0进行分析,并得出各参数对速度场的影响。所得的结论为特隆勃墙通道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指导。

立即下载
矩形小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均相流模型研究 矩形小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均相流模型研究 矩形小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均相流模型研究

矩形小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均相流模型研究

格式:pdf

大小:333KB

页数:未知

矩形小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均相流模型研究 4.7

在机玻璃竖直矩形通道内,以空气和去离子水为工质获得实验数据。据此对竖直矩形小通道内均相流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mcadams两相粘度时均相流模型及chen等提出的修正均相流模型能较好用于1.41mm间隙通道压降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92%和12.20%;采用mcadams两相粘度时均相流模型对于3mm间隙通道在两相雷诺数jrp大于6000时平均绝对误差为10.04%,但气.液两相胁较低时预测偏差较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均相流模型适用于3mm间隙通道的范围;针对两相re较低的区域拟合得到了新的经验关系式,其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立即下载
窄缝矩形通道单相流动及传热实验研究 窄缝矩形通道单相流动及传热实验研究 窄缝矩形通道单相流动及传热实验研究

窄缝矩形通道单相流动及传热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05KB

页数:7P

窄缝矩形通道单相流动及传热实验研究 4.5

以垂直向上窄缝矩形通道内去离子水为流动介质,对单相等温流动及恒热流密度条件下的单相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窄缝矩形通道内的单相等温流动特性及单相传热特性并未偏离常规尺度通道内的相关规律,采用经典理论解或关系式能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

立即下载
矩形微通道散热器流道的数值模拟及尺寸优化 矩形微通道散热器流道的数值模拟及尺寸优化 矩形微通道散热器流道的数值模拟及尺寸优化

矩形微通道散热器流道的数值模拟及尺寸优化

格式:pdf

大小:370KB

页数:9P

矩形微通道散热器流道的数值模拟及尺寸优化 4.4

微通道散热器具有体积小、流速小、压降小、散热高等优点,随着工业微型化的发展,微型散热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有的研究表明,微通道的散热性能主要决定于微通道的几何参数和流体的流动情况,相对于三角形和梯形结构,矩形微通道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基于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长度为40mm,不同截面尺寸的单通道内流体流动及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具有较小压降、较大散热效率的微通道尺寸.对优化后的模型计算分析,在一定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初始状态下,基底给一定热通量,经过计算,散热器可运输的热通量较高,压降较低,热传递效率较大,散热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立即下载
张小艳

职位:暖通技术主管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直接数值模拟文辑: 是张小艳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直接数值模拟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直接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