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下地方债务管理的国际对比与经验借鉴
随着新《预算法》的执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在世界53个主要国家中,有37个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做法,对于规范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探索可持续地方政府融资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和整理了美、英、法等10个国家1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行分析对比,指出各国做法中的可借鉴之处,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对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行为起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新《预算法》实施后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新《预算法》背景下省级审计机关地方债务管理审计要点浅析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进程加速,建设性财政支出规模日益扩大,加上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尚未达成匹配一致,地方政府本级预算财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而\"旧预算法\"并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权利,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托各类事业单位、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举借各类债务,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攀升、举债成本不断提高、债务类型日益复杂以及债务风险难以预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新预算法中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法条的解读,展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财政配套制度改革,分析了省级审计机关地方债务管理审计的要点。
新《预算法》背景下省级审计机关地方债务管理审计要点浅析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进程加速,建设性财政支出规模日益扩大,加上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尚未达成匹配一致,地方政府本级预算财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而"旧预算法"并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权利,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托各类事业单位、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举借各类债务,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攀升、举债成本不断提高、债务类型日益复杂以及债务风险难以预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新预算法中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法条的解读,展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财政配套制度改革,分析了省级审计机关地方债务管理审计的要点。
刚性预算管理、事权与地方债务稳健性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2013年6月底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0.89万亿元,同时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贷款分别为2.67和4.34万亿元,三者合计17.9万亿元。地方债务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级别越低的债务增速越快。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省、市、县级增速分别为14%、17%、26%,市、县级增速明显快于省级。此次审计提到3个省、99个市、195个县级单位、3465个乡镇债务率高于100%。二是或有债务增速远高于整体。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造成的影响是:对发债规模有所约束、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为:利用ppp模式化解风险;制定完善的财政转移制度;制定有效的地方债务管理模式;做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造成的影响是:对发债规模有所约束、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为:利用ppp模式化解风险;制定完善的财政转移制度;制定有效的地方债务管理模式;做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造成的影响是:对发债规模有所约束、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为:利用ppp模式化解风险;制定完善的财政转移制度;制定有效的地方债务管理模式;做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论新预算法下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
本文着重分析在新预算法下,区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关系.强调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不承担偿还责任,有利于市场各方明确权利与义务,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并提出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的一系列措施,结合地方政府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融资后资金管理绩效审计、金融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等,关注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转型.
关于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各种建设事业快速推进,地方融资不断增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渐增大,使得地方债务管理更加复杂。201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新的《预算法》,这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势必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预算法对地方债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策略。
新预算法对地方预算管理的影响分析
预算是机构或组织实行目标管理、规范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预算法是保障机构或组织预算活动顺利进行的法律基础。新预算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经济及预算活动,强化了国家的经济监督和管理,深化了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以新预算法为基础,分析了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预算管理体系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服务于新环境下地方预算管理系统。
新《预算法》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探讨——以安徽省为例
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举债成为新常态,为进一步做好债务管理,使政府性债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避免发生整体性系统性风险,通过对安徽省政府债务总体状况进行考察,针对债务规模、债务利率、债务期限等进行分析,探讨政府举债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而提出理顺关系、科学划分支出;注重预算、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强化监管、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完善配套、适应债务管理要求等建议。
地方债务红灯频闪 基础建设狂飙到站 建材业怎么办?
城投债跳水领衔债市停摆几年来一直在默默发酵的地方债,就像"狼来了"的传说一样,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其残酷的杀伤力。然而,就在转瞬之间,资本市场亲眼得见,债市上的狼不但真的来了,而且张开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反映了预算完整、公开透明、科学有序、执行有效、纪律严明等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在“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顽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
认真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贯彻新《预算法》 加强工会预算管理
2015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向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党的重要群团组织,工会系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科学编制和执行预算,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等职能的高效履行。
新预算法与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同时,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逢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是继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简称“新预算法”)开启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建设新篇,以及2014年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开启我国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忮之路及其他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再次对新时代财政改革方向、颅算发展目标及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做出的明确要求。
认真贯彻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法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重要法律,是我国财政的基本法律依据,而我国在2015年1月正式实施《新预算法》更是国家经济法律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已迈出构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现代预算体系的第一步。新预算法中全面贯彻了我党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体思想,依照我党以及国务院的财政改革要求,汲取成功经验,制定改革方向,实现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贯彻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管理
修订预算法是现阶段我国发挥国家政府职能的重要保证,自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确定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继续推进国家法制建设。在此背景下,原预算法难以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新预算法的贯彻与执行,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由预算法修订的紧迫性入手,分析新预算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再结合相关资料,对如何深入贯彻新预算法进行讨论。
学习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管理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重新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本文回顾了预算改革的历程、分析预算改革目的,就新预算法下如何做好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深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 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这次预算法修订,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蕴含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用立法来引领和推动改革的思路,不仅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也为深化财税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应着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在2015年省级预算编制过程中,湖北围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质量控制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