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四光束光纤浊度仪的研制
设计了一种新型四光束在线浊度仪。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探头的结构。采用光纤传输光信号,有效地避免了水样中气泡、背景颜色和杂散光的干扰。双光源双光电探测器的结构模式,消除了光电器件老化和水样中气泡对探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确度和稳定度,仪器可用于在线测量。
非相干光纤组束激光的光束质量分析
为了提高非相干光纤组束激光的光束质量,对影响光束质量的诸参数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离焦量ε、透镜焦距f、组束阵列宽度w以及由光栅引入的角偏移θ_b是影响组束激光光束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光栅组束结构抑制角偏移θ_b的方法。该结构仅适用于远场发散角θ_0与θ_b量级相当的情况。
多模光纤耦合LD输出光束的空间耦合技术
为了研究多模光纤耦合ld输出光束通过空间耦合后的光场分布,分析了多模光纤输出端面的光场分布,用光学abcd矩阵讨论了多模光束通过光学系统的变换特性.并实验测量了通过薄透镜耦合后的光束分布参数,测量结果在束腰附近与计算结果相当吻合;对不同薄透镜的数值计算发现,增加入射光束到透镜的距离,或者使用短焦距的透镜,都能起到压缩光斑尺寸的目的.对于空间耦合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ld的输出光束,使用短焦距的透镜要优于使用长焦距的透镜.
锥形塑料光纤光束准直特性的研究
利用光线追迹法分析和仿真了锥形塑料光纤中的光线传输特性。推导了子午光线和斜光线在锥形塑料光纤中传输的递推公式。证明了在锥形塑料光纤中,如光线从小端入射,随着光线在纤芯—包层界面的反射次数m的增加,光线与光纤中心轴线的夹角θm将逐渐变小。光纤锥角α越大,θm减小越快,但α越大,光纤输出光线发散角也越大。随着反射次数的增加,所需光纤长度也快速增加。分析结果表明,用小锥角锥形塑料光纤作为准直器是比较合适的。
适于光纤到家庭的新型光纤:多芯单模光纤
适于光纤到家庭的新型光纤:多芯单模光纤
新型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新型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前光通信网络的传输容量造成了巨大 挑战,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达到100tb/s已经接近香农定理的传输极限。受到非 线性效应的制约,以单模光纤为骨干的光通信网络正面临严峻的传输瓶颈问题。 空分复用技术作为下一代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系统的可行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作 为实现空分复用技术的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其特性及应用更是受到重点研究。 本文在实验室承担的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 持下,对新型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的模式特性及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如下 的研究成果:(1)总结了少模光纤在模分复用系统中及新型光器件中的发展及应 用,利用光波导理论对少模光纤中的模式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椭圆芯少模 光纤中的模式特性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利用mcvd法制作特种光纤的基本步骤, 利用实
柱积分智能激光浊度仪的设计原理与应用
论述了柱积分智能激光浊度仪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结构流程及应用测试,并重点论述了柱积分智能浊度仪的测试方法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了柱积分智能液体浊度仪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突现出柱积分智能浊度仪的优点。
浊度仪中两种不同光源对浊度测量的影响研究
针对现今国际上两种测量浊度标准(usepa180.1和iso7027),分析了两种标准所规定选用的浊度仪光源的优缺点,并进行了实验数据比较。得出了采用峰值波长在400~600nm的卤素钨灯为浊度仪光源时,测量结果受色度的影响较大;而采用峰值波长在860nm左右的红外光led时基本不受水样中色度的影响。
光纤束耦合LD输出光束的空间耦合技术研究
基于多模大芯径光纤的端面出射光场可视为高斯分布,光纤束耦合ld各纤芯出射的光束互不相干;对光纤束耦合ld输出光束通过空间耦合光学系统后的光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规律基本吻合。结果表明,用单个薄凸透镜组成耦合系统时,耦合后的光束在焦平面上中心光强最大,光斑尺寸最小;随着薄透镜焦距的增大,焦平面上的光斑尺寸呈线性增大,而中心光强急剧减小。
光纤陀螺用光纤光源的新型自动温度控制
光源良好的平均波长稳定性是保证光纤陀螺标度因子稳定性的重要条件。而光纤光源平均波长的变化主要源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使光源获得更好的输出特性,需要对光源泵浦温度进行精密控制。文中阐述了一种基于fpga和max1968芯片设计的光纤陀螺用光纤光源泵浦温度自动控制(atc)技术。控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递进式pid。与传统pid算法相比,递进式pid算法的最大特点是其各个参数可以随外界环境而变化。经试验测定,泵浦的温度稳定性能够稳定在±0.03℃以内,因而泵浦具有很好的平均波长稳定性。
新型光纤光缆之防鼠防蚁光缆
新型光纤光缆之防鼠防蚁光缆
基于ATmega16散射光式浊度仪的设计
通过对浊度测量方法的分析,设计了基于atmega16的散射光式浊度仪,并对散射光式浊度仪的水样池、发光电路和运放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在水样池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入射和散射光束在水样池壁的反射、散射和透射等影响因素;在发光电路的设计中采用了tl431a可调节精密基准电源并联稳压器;在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中采用2极放大,一级放大倍数为20倍,二级放大倍数为6.2倍。
单模与多模光纤耦合器的光束合波
单模与多模光纤耦合器的光束合波
含滤波器多模光纤放大器光束质量的分析
运用模式耦合理论和稳态速率方程组,对含有抑制高阶模输出的光纤滤波器的多模光纤放大器的光束质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含有光纤滤波器的多模光纤放大器,总的说来,其光束m2因子明显低于不含有滤波器时的情况,这表明了前者输出的光束质量更好.结果说明了,在多模光纤放大器系统中设置一个光纤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改进光束质量.
多模与单模光纤级联系统对激光束的传输
分析了激光束在光纤中的非线性传输损耗,理论上证明了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是光纤传输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实验上在532nm波段对长度为5m,纤芯半径为1.75μm,数值孔径(na)为0.11的单模光纤的传输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与理论一致。采用模场耦合理论,推导出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直接耦合效率表达式,计算得到耦合效率与所选用的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纤芯芯径之间的模拟关系。激光器输出波长为532nm;多模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11,纤芯半径为12.5μm;单模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11,纤芯半径为1.75μm,实验结果与理论基本吻合。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设计出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混合传输方案,在柔性传输较高激光功率的同时可以得到高光束质量。
单模与多模光纤耦合器的光束合波
现有的光纤耦合器在作为分波器使用时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在作为合波器时插入损耗较大,为实现低损耗合波目的,提出一种由单模与多模光纤共同构成的混合型光纤耦合器。利用耦合波方程理论分析其工作原理,计算机模拟其耦合过程。采用熔锥法制作工艺,完成单模与多模光纤耦合器的制作,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相吻合;该器件单模到多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多模到多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均在90%以上,实现了两路光束的功率合波。作为低插入损耗合波器件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以及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抽运光的注入。
高浪280W光束灯,15R光束灯
280w电脑摇头光束灯技术参数通道表: 电压:ac100-240v,50/60hz 额定功率:400w 光源类型:280w铂金杯泡 冷却系统:内置对流传热/风冷 光学系统 调焦:独立电子线性调焦 调光:0-100% 频闪:0-12次/秒 梦幻棱镜效果控制,三棱镜效果,效果镜效果 控制模式:dmx512/主从/自动/同步 lcd大液晶显示 dmx512通道:21ch 水平/垂直 水平5400,垂直2700, 水平/垂直速度可调 描微调:8/16bit 水平/垂直反向 1个铜制精细旋转图案盘(共10个金属图案片+2个玻璃图 案片+白光)+1个色盘(14种色+白光) 图案流水效果 图案双向旋转 光圈远距离梦幻效果 三棱镜,八棱镜,效果镜切换效果 色盘 14种颜色+白光 线性彩虹效果 其它特 尺寸
光纤连接器端面测试仪的研制
为确保高质量连接器的批量生产研制了端面测试仪.采用光学相位测量技术,通过高精度测量连接器端面的表面形貌,借助matlab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得到端面的曲率半径、球面偏心度及凹陷度等决定连接器质量的关键参数.测量精度高(曲率半径相对误差为0.2%,凹陷度误差为2nm,偏心度误差为1μm),速度快,易操作.
新型多芯光纤的模场特性分析
为了实现高功率、高亮度的光纤激光输出,研究了新型多芯光纤组束技术,基于大模场倏逝波,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多芯光纤(包含多根微纳纤芯或包含多根微纳芯和大芯径纤芯)的模场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以一定方式排列的微纳光纤束阵列中多根微纳纤芯可以很好耦合;当多根微纳芯和大芯径纤芯组束时,微纳纤芯能够有效地平坦模场。这一结果对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帮助。
激光散射浊度仪的研制和若干设计问题
用激光前向散射原理,研制成生化免疫分析用激光散射浊度仪。本文阐述了有关散射理论、仪器设计思想和实际应用效果,对若干主要设计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激光散射浊度仪的研制和若干设计问题
激光散射浊度仪的研制和若干设计问题
新型两段光纤双向泵浦掺铒光纤放大器
运用工程化掺铒光纤放大器模拟理论方法,基于国产1480nmld泵源和国产er^3+/al^3+共掺杂光纤,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比较了新型两段级联泵浦与普通单段双泵两种结构edfa的增益、功率和限幅特性。两段级联edfa比单段edfa的增益、3db饱和输出功率和动态范围分别提高了5db、1db和12db,泵浦光转换效率改善了20%。
光纤束传像技术
1 光纤束传像技术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光纤传像方法异于其他传像方法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列举了光纤传像在 医学、工业、军事领域成功应用的例子,又介绍了光纤传像束的传像原理,并详细列举了光纤传像束的光 学性能参数,分析影响传像质量的原因。之后结合主题重点介绍了光纤传像的一个应用——医用纤维内窥 镜的功能和结构。最后,介绍了目前传像光纤的两种制作方法——层叠法和酸溶法。 关键词:光纤;传像;纤维内窥镜 technologyofopticalfiberimagetransmission (schoolofmechatronicsengineeringandautomation,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inthisarti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装修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