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涡扇排气系统缩比模型红外辐射特性实验
针对某型涡扇排气系统构建1/5缩比模型,采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波瓣混合器能够降低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形混合器,波瓣混合器使得排气系统出口尾焰温度降低11%左右,3~5μm波段红外辐射在各探测角度内降低7.3%~22.6%;涵道比从0.233增加到0.685,排气系统出口尾焰核心温度降低21%以上,红外辐射强度降低30%~59%;尾焰和排气系统内部壁面温度的降低使得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强度大幅度降低.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心锥气膜冷却结构的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实验
以降低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为目的,针对某型涡扇排气系统构建1/3缩比模型,采用实验的方法比较了中心锥有/无冷却的排气系统喷流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场,验证了中心锥冷却结构能够大幅度降低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尾向红外辐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锥表面在外涵气体冷却下温度降低,同时尾焰核心温度也降低.当涵道比为0.3时,在0°~10°范围内,气膜冷却中心锥体排气系统红外辐射降低24%~32%;在20°~90°范围内,红外辐射强度降低0.8%~2.1%.当涵道比增加到0.8时,0°方向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60%;20°~90°范围内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33%~51%.
两种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性的比较
针对弹用涡扇发动机,计算和比较了3μm~5μm波段轴对称分开排气喷管和轴对称混合排气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并与模型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排气喷管在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和光谱分布特性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红外辐射强度的数值有较大差别;内、外涵混合排气,可以显著降低喷管空腔、尾喷流和整个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
采用反向蒙特卡罗法(reversemonte-carlo,简称rmc)结合窄带模型计算了模型涡扇发动机(不带加力)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强度。考虑了金属壁面的发射和反射以及燃气中co2,co和h2o等组分的吸收、发射和透射,组分的吸收系数由nasasp3080数据库获得,并对判断射线归宿的过程进行了改进,开发了计算程序。实验测量了模型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中波红外光谱辐射强度及其空间辐射强度分布。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3~5μm波段内的光谱辐射强度以及空间辐射强度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10%左右,本文的计算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在非加力状态下的中波红外辐射特征。
涡扇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排气声压级影响
基于三维cfd和宽带噪声模型,对不同结构的涡扇排气系统流场和出口声压场分布展开数值计算与分析,获得涵道比、波瓣强迫混合器穿透比和混合段长径比对排气出口声压级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排气系统出口声压级分布与径向速度梯度相对大小分布一致,排气出口速度梯度的减小可以降低排气噪声。涵道比在0.5~3.0,长径比在1~2之间,排气系统涵道比和排气混合段长径比的增加可以降低喷管出口平均噪声声压级;在相同涵道比下,波瓣强迫混合器穿透比的增加,出口平均噪声声压级先大幅减小后缓慢增加。
基于波纹管简化模型的排气系统模态分析
为了探究汽车排气系统波纹管简化模型的合理性,对简化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和理论研究.首先,以某重型卡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波纹管简化为零长度的cbush单元,对系统自由模态进行分析;其次,用波纹管将排气系统分隔开简化为二自由度模型进行理论计算;最后,综合对比分析表明,第7阶和第8阶模态频率接近于零,主要原因是绕x,z轴刚度较小,验证了波纹管在该方向的隔振效果良好.理论方法与数值计算具有普遍性和工程指导意义.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分开式排气系统设计参数影响研究
为了分析外涵可用压比、内外涵出口面积以及核心外罩长度四个参数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分开式排气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以该排气系统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外涵可用压比使推力系数最大,但此时外涵处于欠膨胀状态,其设计规律与单喷管设计不同;存在一个使得推力系数最大的最佳喷管出口面积,此时喷管处于微弱的过膨胀状态,这主要与核心外罩/尾锥上的压强分布有关;核心外罩长度对排气系统性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斜切波瓣强迫混合器气动和混合特性数值研究
基于cfd技术,对波瓣尾缘斜切的波瓣喷管混合器在不同涵道比和斜切角度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斜切波瓣混合器减轻其自身重量的同时综合性能略有提高.波瓣尾缘斜切使流向涡产生位置提前,并且流向涡强度在各个涵道比下均高于常规波瓣混合器,平均在25%以上;斜切波瓣混合器较常规波瓣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提高了2.45%,且随斜切角度和涵道比的增加而增大,混合管出口流体温度沿径向更平坦.在本文的内涵道比和斜切角度变化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高达0.935以上,而斜切对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极其微弱,在±0.1%范围内.
视线方向飞机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
建立一种高效准确实时性好的视线方向飞机红外辐射计算模型一直是红外对抗仿真中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这类问题,从分析飞机主要辐射源特性出发,结合红外辐射的经典理论和射流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准确快速的计算方法。首先,将整机的红外辐射分解为蒙皮辐射和排气系统辐射两大主要部分;其次对于红外辐射计算中较困难的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基于slg模型和视线追踪的思想,推导了相应的离散化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准确,对于红外对抗仿真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对红外辐射灵敏的固态辐射探测器
本辐射探测器包括一层hgcdte外延层(14),该外延层在生长期问被分化成了三个工作时可以区分的区域。外延层上面配有电极,使用时,它们通过电互连器(22)以一偏压源如电池(24)连接。输出信号电压的幅度随区(1)内吸收的入射辐射的量而变。
建筑物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建筑物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陈非力机电部11所辛启年在许多发达国家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所用的能量,占全年总能量消耗的20%以上。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空调机正在普及,这将消耗很多能源,因此探索研究用新的方法降低空调和保...
玻璃钢锚杆加载过程红外辐射实验研究
应用红外探测技术,对玻璃钢锚杆进行了单向拉伸的红外辐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钢锚杆拉伸过程中,其红外辐射温度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弹性阶段温升变化微小,塑性阶段温升明显,尤其是临近破裂时,温度升高最快,最大温升值为0.3℃。利用玻璃钢锚杆材料的红外辐射温度特征,可以反演该种材料的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以及变形等力学性质。
X型多孔陶瓷板燃气红外辐射燃烧器的研究
X型多孔陶瓷板燃气红外辐射燃烧器的研究
利用红外辐射能的护墙板
据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报道,波兰生产了一种红外辐射能护墙板。这种护墙板有一层涂覆了透明聚合物的闪光铝箔,通过安装在集中供暖散热
利用测量返回的红外辐射控制激光探头温度
用于血管成形术面开发的一种金属端纤维或称“激光探针”,其光学纤维的端部为一金属探头,该探头由氩离子或nd:yag激光器加热并加于将被汽化的组织上。被另加热的探头产生与探头温度成比例的红外辐射。本文研究了利用检测经纤维传输返回的红外线以测量探头温度的反馈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这个探头先与热表面物理接触而加热,然后用氩离子激光器经光学纤维对其加热。返射回的红外射线被硫化铅检测器感知,而且探头的温度同
红外辐射节能材料介绍
1 炉窑辅助节能新材料 新一代红外节能材料 红外辐射节能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2 工业炉窑是工业生产中能耗量最大的设备。在我国,工业炉窑的能耗约占全国工 业能耗的60%,占全国总能耗量的25%。但是,我国目前工业炉的热效率平均不到30%, 而国际上工业炉热效率的平均值为50%以上。因此,工业炉窑的节能不仅具有相当大 的潜力,而且也符合我国能源战略和政策核心要求。 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系列产品,是武汉科技大学研发的一种炉窑辅助节能新材料, 由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粉体工程和热能工程的专业人员研制的新一代红外辐射 涂料,其显著特点在于:在1750℃高温下对红外辐射具有稳定的高吸收率和高发射率 ελ=0.91~0.94,并将可见光部分转化为红外波段内的红外辐射,提高了炉窑热能转化 效率。 红外辐射节能涂料可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及锅炉吸热表面,提高炉窑衬体或锅炉 管壁对炉膛火焰热量的吸
建筑物红外辐射致冷降温的原理和现状
本文论述了建筑物红外辐射降温的基本原理及实现红外辐射降温的模型图,指出目前在空调应用中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看法。
非线性排气系统波纹管修正模型的模态分析
应用hypermesh建立双层无加强型波纹管非线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试验应力验证了该非线性模型基本可行,但比较仿真刚度与试验刚度、经验公式计算刚度时显示轴向刚度误差较大,主要原因是由于波纹管加工成型后管壁变薄引起的。参考经验公式中修正壁厚的方法,对轴向刚度仿真结果及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仿真结果均满足工程要求。最后应用修正后的波纹管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波纹管怠速工况下不会共振。
红外控制挖土机模型设计
系统采用单片机和外围控制电路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遥控指令、分析并进行处理,分别控制四个电机的正反转动,实现挖土机模型的各种操作。通过程序的组合设计,还能使挖土机模型完成不同的连续动作。此技术运用在家电的控制或一些无人作业区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新型红外辐射陶瓷釉面砖的研制与开发
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天然硅酸盐的复合体系红外辐射材料,将该材料应用于陶瓷釉料中,研制和开发出具有抑菌功能的新型红外辐射陶瓷釉面砖。该红外辐射陶瓷釉面砖具有优良的红外辐射性能和明显的抑菌功能,红外辐射材料加入釉料中对釉面装饰效果无不良影响,该产品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
新型PC树脂可阻挡近红外辐射,实现车内降温
一款既能提高热吸收性能又能保持较高水平可见光传输性能的新级别聚碳酸酯(pc)已经诞生,其目标应用领域是汽车玻璃。这款树脂由日本住友化学的子公司——住华科技聚碳酸酯公司(sumlkapolycarbonatelimited)开发,其牌号为sdpolycaha2093m,可传输77.9%可见光,但太阳能透射率仅为45%。在这款树脂被成功开发前。
【word】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工艺
【word】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工艺 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工艺 工程科技?265? 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工艺 李雪松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针对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花工工艺进行介绍,期待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燃气采暖;红外辐射;系统施工 1概述 红外辐射采暖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高大空旷的厂房,库房,运动场馆等持续或间断 性使用的封闭或半开放式的大空间,也可适用于农业(植物生长)领 域. 2工艺特点 工2.1本工艺只有一根燃气管道与发热设备连接,工艺简单,施 速度快,易于保证质量及施工进度. 2.2燃气管道压力低,连接快,施工和试压工作简单,便于一次 成活. 2.2重量轻,劳动强度低,提高施工效率. 2.3系统小,便于具
红外辐射测温在高压电器检测中的应用
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测得的是物体的亮度温度,而不是物体的真实温度,所以必须知道目标的另一参数,即材料的发射率才可以求得真实温度。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压电气开关接线端的材质是纯铜,表面氧化的纯铜发射率约为0.8。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300℃以下的红外测温仪的发射率是不可调的,出厂时默认为0.95。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
近红外光纤探头“视距”的组织层模型研究
提出了近红外光纤探头“视距”模型·通过montecarlo模拟和两种不同光学性质的双层模型实验,得到了100μm探头“视距”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三层模型的“视距”定义,给出了“层分辨率”的概念,并通过大鼠大脑的试验得到验证·利用近红外光纤探头“视距”,可以区分不同的脑组织,在深脑探测手术中进行导航·探头“视距”提出了一个近红外探头视距研究的普遍方法,对光纤探头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燃气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燃气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文章涉及红外辐射加热机理、发热量、燃气耗量的计算,燃气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修补施工中的应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总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