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力锚施工对地基土性状影响的机制及试验研究
文章主要分析了吸力锚施工对地基土体性状的影响。结合渗流理论和桩土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能比较准确反映吸力锚内外土体性状变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
初始孔压分布对地基土一维固结性状影响研究
初始孔压分布对地基土一维固结性状影响研究——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出发,分析了均匀分布、梯形分布和两种三角形线性分布的初始超孔压对地基土一维固结性状的影响。还分析和简化了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初始超孔压的分布规律,其计算表明简化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
地基土试验指标对实际工程的影响
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与需求愈发的迫切。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土的物理指标试验,首先是利用烘干法测出土的含水率,然后再对含水率不同的土样采用之间试验,把之间试验得出的数据整理得出规律,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出结论—不同物理指标的地基土在实际工程中对建筑的影响。
地基土固结试验与影响因素分析
固结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中评价地基土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质指标,也是建筑物沉降、地基稳定、计算土压力及地基设计与处理的重要依据。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状态、应力条件和压缩特性,如何确定室内固结试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成为关注的重要研究的对象。本文在综合现行规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室内固结试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高石粉含量机制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生产机制沙的副产物石粉,通过实验分析了3种水灰比(0.45、0.55、0.65)、6种石粉含量(5%、10%、15%、20%、25%、30%)、28d龄期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石粉含量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对于中低强度机制沙混凝土,水灰比为0.45,0.55和0.65时石粉含量应分别控制在9%,14%和10%左右。
高石粉含量机制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生产机制沙的副产物石粉,通过实验分析了3种水灰比(0.45、0.55、0.65)、6种石粉含量(5%、10%、15%、20%、25%、30%)、28d龄期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石粉含量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对于中低强度机制沙混凝土,水灰比为0.45,0.55和0.65时石粉含量应分别控制在9%,14%和10%左右。
高石粉含量机制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为了能够合理地利用生产机制沙的副产物石粉,通过实验分析了3种水灰比(0.45、0.55、0.65)、6种石粉含量(5%、10%、15%、20%、25%、30%)、28d龄期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石粉含量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对于中低强度机制沙混凝土,水灰比为0.45,0.55和0.65时石粉含量应分别控制在9%,14%和10%左右.
地基土沉降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考虑桩-土-褥垫层的共同作用,对复合地基在地基土沉降前后的沉降、桩侧摩阻力和桩身轴向应力等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条件下相比,在相同上部荷载作用下,地下水位下降使基础和桩顶的沉降增加,桩身轴向应力增大,桩-土应力比提高,上部荷载的增大会加剧这些现象.随着降水造成的地基土沉降增加,加固桩体中负摩阻力的影响逐渐增大,中性点位置下移,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力增大,桩侧摩阻力发挥更加充分.
PHC桩对地基土孔压及侧向位移影响
以phc桩加固某电厂地基的现场试验为依托,通过预先埋设的孔压计和测斜仪来观测桩体施工对孔隙水压力变化及侧向位移的影响。观测结果显示phc桩施工不仅引起地基土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而且产生很大的侧向位移。超孔隙水压力的大小随距桩体距离增大而减小,其消散速率与地基土性质和埋置深度有关。桩体施工引起的侧向位移量大小与距桩体距离有关,随着孔压消散,侧向位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
花岗岩机制砂特点及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通过对c25、c45、c60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早期收缩变形、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测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c45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在保持坍落度一致的条件下,与c45天然砂混凝土作对比,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还通过对花岗岩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筛分析和圆形度测试,探讨了粒径为0.15mm以下的颗粒含量和圆形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为闽南地区花岗岩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取样扰动及试验方法对地基土天然强度指标的影响分析
文章通过对不同直径取土器所取试样及同一试样不同试验方法的对比,分析取样扰动及试验方法的不同对地基土天然强度指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措施。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
通过对青藏铁路沱沱河试验段2座试验涵洞进行地温现场监测和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适合青藏高原特殊施工环境的涵洞施工工艺、最佳施工季节、施工对多年冻土的影响以及沿涵洞轴向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涵洞施工选择在寒季且选用预制基础,对冻土的热扰动较小;受涵洞施工热扰动、路基填土储热以及涵洞过水等的影响,建涵初期涵洞下多年冻土地温升高,且有部分融化现象;由于涵洞的通风与遮阳作用,涵洞下多年冻土近地表地温的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有明显的不同,涵内浅层地温对气温的响应比天然地面相应深度迟缓,浅层地温年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尤其在夏季正温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同时沿涵洞轴向不同部位地温变化特征也有所不同,涵身地基地温正温波动幅度小于进出口,而负温波动幅度大于进出口,与此相应,涵身冻土的人为上限一般也高于洞口,说明路基和涵洞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研究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第一条铁路的建设通行,到铁路网线四通八达,曾经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今天看了已经是无需担心的事情。然而,我国国土广阔,虽然铁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一些地质特殊的冻土地区(如西部青藏地区),这些地区的铁路修建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根据冻土地区铁路事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最后对冻土地区涵洞开挖的注意事项加以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浅谈岩土性质对地基施工的影响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使得我国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建筑行业也不断进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地基施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地基施工时,经常会遇到性质不同的岩土,这对地基施工的质量有很大影响,也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考验施工队伍团队作业的能力。所以,需要人们加大关注力度,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关于岩土性质的基本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地基土载荷试验
第二节载荷试验 一、概述 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 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 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三种。浅层平板载 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 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 位以下的地基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0.2.2条规定,载荷试 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宜小于3个点,当场地内岩 土体不均匀时,应适当增加试验点。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 底面标高处。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勘察手段。本章就 载荷试验的方法、要求、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作一介绍。 二、平板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plt)是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通过承 压板向地基土逐级
地基土静载试验报告
地基土静载试验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承德世纪城六期钱浅层静载荷板试验 委托单位:承德华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试验类别:委托 试验项目:地基土浅层静载荷板试验 承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双滦分公司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承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双滦分公司 第1页共18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承德市世纪城六期地基土浅层静载荷板试验 工程地点:承德市双桥区,东临车站路,西侧为已建世纪城小区 工程规模:共设计住宅楼12栋商住楼,地上21~31层(预计43.00~93.00m),地下1f(层 高4.0m);附属幼儿园、配套商业楼为地上2~3层,建筑高度约8.00m~ 12.00m;地下车库为地下1层,层高4.0m。项目占地面积约59990.0m2,总 建筑面积约197103.6m2,地下总建筑面积39834.7m2,地上总建筑面积
基坑土体受超载影响的变形性状试验研究
基坑土体受超载影响的变形性状试验研究——用在武汉某高层建筑基坑钻取的原状土样,模拟基坑施工中的几种应力路径,进行了一系列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对存在超载作用的土体的变形性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验研究结论可供基坑工程变形计算参考.
主应力轴旋转对土体性状影响的试验进展研究
主应力轴旋转对土体性状影响的试验进展研究——对目前国内外主应力轴旋转条件(包括单向旋转和循环旋转)下土体性状研究的室内试验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土体在不排水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产生孔压积累,这在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中特别显著,且通常大于...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针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通过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之间及不含石粉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硬化体的力学性能、碳化和干缩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工程检验其性能,为机制砂在工程应用中合理控制石粉含量提供参考。
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的试验确定
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的试验确定——通过对某大桥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测试,得到水平力h与其对应水平位移yo、力作用时间t间关系,在对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值的试验取值和“nl法”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有条件时.对重要结构可通过...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及试验分析
文章中,针对混凝土所掺加不同类型外加剂以后的凝结时间、泌水率以及表观密度等多种性能改变开展了试验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根据最终的试验结果,以外加剂选择和掺量的控制为切入点,分析外加剂应用在混凝土中的注意要点,确保混凝土性能得以改进,并满足技术经济效果需求。
地下水位对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现场试验
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大,对地基强夯加固效果造成影响。为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确定强夯合理地下水位及施工参数,在济(南)东(营)高速公路粉土地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通过观测和分析不同水位强夯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及地面沉降,得出如下结论:地下水位较高时,强夯单位夯击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小,单次夯击超孔隙水压力增量较小,夯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较长,有效加固深度变浅;地下水位对强夯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不明显,夯击能为1500kn·m时径向影响范围为3~4m;地下水位越高,强夯时土体越容易出现液化,降低地下水位能够有效减轻土体液化程度;为保证加固效果提高施工效率,地下水位较高时强夯宜采取少次多遍的夯击工艺。
一种锯末-黏土混合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一种锯末-黏土混合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文章介绍了一种以锯末为主要成分,用于地基一基础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混合地基土。用循环单剪仪对混合地基土进行了动力特性试验,给出了该种混合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参数。
地基土载荷试验 (2)
附录四地基土载荷试验要点 (一)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应注意保持试验土层的原 状结构和天然温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二)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三)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 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沉降,当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 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四)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4.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 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五)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 1.当p~s曲线上有明确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地基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地基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室内动三轴对不同级配、不同粘土矿物成分、不同粘粒含量、不同千重度的重塑土所进行的系统试验,得出不论所含何种粘土矿物,也不论千重度及粗颗粒级配如何,抗液化强度均在粘粒含量为9%左右最低的变化规律。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有线电视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