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载对贵金属烤瓷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目的讨论模拟口腔环境下循环加载对金钯烤瓷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30件金钯烤瓷合金的试件,并随机分为3组,模拟口腔咀嚼环境下,用电动循环加载机分别对试件进行0次,103,104次循环加载,并记录其金瓷结合强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循环加载103次,金瓷结合强度下降,当循环加载到104次后,金瓷结合强度显著下降(P<0.5)。结论循环加载对金钯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有影响。
纯钛及钛合金烤瓷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纯钛(a组)及钛合金[ti-6al-4v(b组)含钛85~87%、6al-7nb(c组)含钛88~90%]与瓷ti-粉(noritaketi22)的结合强度。方法:运用三点弯曲方法对钛及钛合金金-瓷的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对金-瓷结合界面进行sem-eds观察分析。结果:a组结合强度为36.49±2.98mpa,b组结合强度为39.93±2.96mpa,c组结合强度为39.35±2.88mpa,统计学结果显示:组、c组结合强度均大于a组(p<0.05)。电镜显示各组瓷粉均与金属基底相互交b错.结合紧密.无明显气泡.也无明显中间层出现。结论:本组两种钛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均大于1so所要求的基本值25mpa,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3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的耐蚀性研究
目的研究钴铬(co-cr)、镍铬(ni-cr)、镍铬铍(ni-cr-be)3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铸造co-cr、ni-cr、ni-cr-be3种烤瓷合金的试件各5个,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绘制合金的电极化曲线,测定合金的自腐蚀电位(ecorr)、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钝化区间以及过钝化电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能谱扫描分析第二相成分。结果co-cr合金的钝化膜完整、均匀、致密,耐蚀性最好;ni-cr合金局部的氧化膜致密性差,耐蚀性次之;ni-cr-be合金中存在贫cr、mo的ni-be共晶相,耐蚀性最差。结论临床上应避免使用含be的牙科烤瓷合金,co-cr合金的生物相容性优异,在牙科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镍铬钛烤瓷合金与烤瓷粉金瓷结合强度试验分析
通过对镍铬钛(ni-cr-ti)烤瓷合金与vita常用瓷的剪切结合强度的测试,探讨镍铬烤瓷合金添加钛、混合稀土金属以及不含铍(be)对金瓷结合性能的影响。使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镍铬钛烤瓷合金,共分高钛组、中钛组、低钛组3个试验组及1个对照组,各组成分略有差异,以美国matech公司生产的非贵金属烤瓷合金hibond镍铬烤瓷合金为对照组,所有试件在万能试验机上采用剪切力试验测试金瓷分离时的载荷。
镍铬钛烤瓷合金金瓷剪切结合强度的测试
目的通过对自制镍铬钛(ni-cr-ti)烤瓷合金与vita常用瓷的剪切结合强度的测试,探讨镍铬烤瓷合金添加ti、混合稀土金属以及不含铍(be)对金瓷结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镍铬钛烤瓷合金,共分三个试验组,各组成分略有差异,以hibond非贵金属烤瓷合金为对照组,所有试件在万能试验机上采用剪切力试验测试金瓷分离时的载荷。结果3个实验组剪切强度值依次为r1组(28.1864±2.80702)mpa,r2组(26.1585±3.38148)mpa,r3组(25.1663±3.12508)mpa,r4为对照组(29.1436±3.28302)mpa。并做单向方差分析和snk检验,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制镍铬钛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良好,剪切结合强度可以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
后牙金属烤瓷桥舌侧支架改良设计对瓷抗折力的影响
目的:比较后牙烤瓷桥桥体舌侧金属支架结构改良对于瓷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下颌第一磨牙无牙尖烤瓷桥15例,分为3组,两实验组样本采用舌侧金属支架结构改良,所有样本经3dx-ct确定应力加载点后,利用万能测试机垂直于检测样本牙合面加压,测定瓷折裂时的应力值并作统计分析,另一组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样本的平均瓷折裂值为(1592.038±267.908)n,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平均值为(2493.934±218.843)n和(1860.654±229.553)n,3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一组的瓷折裂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经桥体舌侧金属支架结构改良后桥体舌侧边缘瓷折裂平均值明显增高,该设计可能有助于增强后牙烤瓷桥体的瓷抗折强度,延长烤瓷桥的使用寿命。
反复熔铸对纯钛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纯钛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纯钛经过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采用拉伸实验、弯曲实验、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不同次数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弯曲强度无显著差异。经过2次、3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弯曲模量较1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显著升高(p<0.05)。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经过3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延伸率较经过1次、2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显著降低(p<0.05)。经过3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试件,其显微硬度较经过1次、2次熔铸的纯钛烤瓷合金显著升高(p<0.05)。结论:纯钛烤瓷合金经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弯曲性能、显微硬度未下降,但拉伸性能下降。
带模法制作金属烤瓷长桥支架
带模法制作金属烤瓷长桥支架
超声洁治术对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洁治术对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磨牙70颗,随机分成7组(a—g组),每组10颗,按烤瓷冠要求常规牙体预备,制作钴铬合金烤瓷冠。a、b组应用聚羧酸锌水门汀粘结;c、d组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e、f、g组应用树脂粘结剂粘结。各组经冷热循环实验后,b、d、f组按要求进行单次超声洁治术;g组进行3次超声洁治术;a、c、e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超声洁治术。所有实验牙经1%亚甲蓝染色后剖开牙体和烤瓷冠,观测各组的微渗漏深度。结果超声洁治前采用不同粘结剂粘结的牙体微渗漏深度a组〉c组〉e组(均p〈o.05)。与未进行超声洁治术组比较,使用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进行单次超声洁治术的牙体微渗漏深度b组〉a组[(3.36+1.11)mm比(2.55~0.71)mm,p〈0.05],d组〉c组[(2.96~0.93)mm比(2.02+0.79)mm,p〈0.05]。而使用树脂粘结剂的牙体进行单次和3次超声洁治术后的牙体微渗漏深度与未进行超声洁治术的牙体比较,即e、f、g3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超声洁治术对玻璃离子水门汀和聚羧酸锌水门汀粘结的烤瓷冠边缘封闭性产生明显破坏,而对树脂粘结剂粘结的烤瓷冠边缘封闭性无明显影响。
金属烤瓷修复体合金成分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金属烤瓷修复体成品金属内冠合金成分无损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合金成分的精确有损检测为"金标准",从而筛选出一种快速准确的金属烤瓷修复体合金成分的无损检测方法。结果:电子探针分析技术(epma)检测结果与"金标准"及相应的有损检测较为一致,优于扫描电镜的x射线能谱(sem-eds)检测;且epma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2%~4.8%范围内。结论: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可以作为金属烤瓷修复体成品金属内冠合金成分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本期专题:口腔金属烤瓷合金材料的生物学性能
14种烤瓷冠基底合金浸提液影响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bcl-2和bax的表达——见2012年16期2943页。
本期专题:口腔金属烤瓷合金材料的生物学性能②
4三种贵金属烤瓷台金与高糖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的影响 谢晖(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广东省广州市510140) 推荐理由:研究表明,金属烤瓷合金中析出的金属离子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改变细胞炎性递质的表达。即使贵金属烤瓷合金也不例外。而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也会引发口腔疾病,糖尿病与烤瓷冠修复同样增加了牙周炎的易感性.
焊料与金属材料对陶瓷/金属封接强度的影响
对焊料与金属材料对陶瓷/金属封接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发现:用aucu、auni焊料焊接陶瓷/可伐时,因为封接件的断裂模式为大量mo-ni分层,所以平均封接强度只有80mpa;用agcu、pdagcu焊料焊接陶瓷/可伐时,封接件的断裂模式为mo-mo分层或mo-ni分层,平均封接强度在100mpa左右;用ag、cu焊料焊接陶瓷/可伐时,封接件的断裂模式为粘瓷或瓷断,平均封接强度达150mpa。用agcu、pdagcu、aucu焊料焊接陶瓷/无氧铜时,因为封接件的断裂模式为粘瓷或瓷断,所以平均封接强度在150mpa左右,比用同种焊料焊接陶瓷/可伐时最高提高了80%。
金属烤瓷修复体3种龈缘设计的牙龈指数评价
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技术是我国目前固定修复的重要修复方法之一。金属烤瓷冠的边缘是修复体能否成功最重要环节之一。国内有些学者通过对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远期观察已发现,金属烤瓷修复体的牙龈萎缩远大于自然。因此认为在金属烤瓷修复体中,修复体龈连缘的位置不仅关系到修复体龈缘的美观和适合性,并且对修复体的预后及牙龈组织健康有重要影响[1],我科于2012年6月~12月,55例患者进行金属烤瓷修复后,并对修复后的基牙牙龈临床观察2年,
焊接热循环对瓷釉涂层管道瓷层/金属界面的影响
采用焊接热模拟、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热循环对瓷釉涂层管道瓷层/金属密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热循环改变了瓷层的相结构,峰值温度低于1200℃的试样,瓷层相结构主要为玻璃态,有少量晶相析出,峰温为1350℃的试样,瓷层冷却后全部转变为玻璃态;焊接热循环对瓷层与金属界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同温度区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950℃时瓷层与基体之间元素过渡平缓,密着最好,而1350℃时由于过渡层的烧损,使瓷层与基体金属之间的连接变得异常脆弱,从而出现了热影响区由高温区到低温区密着性能由差到好,再到一般的变化趋势。瓷层/金属界面过渡层的存在至关重要,各元素在界面处的平缓过渡有利于提高瓷层与金属基体结合性能,界面层的消失,会使其密着性能恶化。
金属烤瓷联冠夹板在松动牙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金属烤瓷联冠夹板在松动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92例松动牙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树脂桥式粘结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金属烤瓷联冠夹板治疗。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属烤瓷联冠夹板在松动牙治疗中具有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
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致敏1例
患者,女,54岁,2014-08-10在我科行上前牙钴铬合金烤瓷联冠修复。2015-07-14复诊,诉镶装烤瓷牙后自觉口干,有烧灼感,全身疲乏,头晕,心慌,精神差,体质量减轻,后经医生提醒,上述不适是镶装烤瓷牙后出现的,故来我科要求拆除烤瓷牙。否认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6℃,p:84/min,r:24/min,bp:126/78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未触及,意识清楚,倦怠面容。口腔检查: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烤瓷联冠修复,形态完好,修复体颈缘处牙龈轻度红肿,探诊出血,牙结石ⅰ°,口腔卫生差。遂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嘱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半月后复诊,
贵金属元素对Zr-Cu—Ni—Al金属玻璃塑性变形影响
日本兵库县立大学大学院小崎微等人认为,zr—cu—ni—al块状金属玻璃实际应用受限,可能原因是张力和压缩条件下塑性很低,塑性变形过程剪切带局部化。为此研究了pd、pt、au、ag等添加物对zr—cu—ni—al块状金属玻璃塑性变形影响。
金属含量对金属陶瓷耐磨性能的影响
本课题主要研究碳化硅基金属陶瓷、普通钢两种不同材料的冲蚀角度、磨料粒径、冲蚀时间(磨料量)和磨粒形状对靶材冲蚀率的影响,实验前期需确定合适的压力和气体流量来稳定控制冲蚀颗粒的速度,从而稳定控制冲蚀颗粒冲蚀靶材的其他变量,得出不同因子对材料冲蚀率的影响,并分析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
不同边缘设计的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研究
明确不同边缘设计的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情况,探讨边缘设计对粘固后的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为临床减少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提供依据。研究采用unicem粘接不同边缘设计的金属烤瓷冠,经冷热循环试验,样本浸入2%品红溶液中24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剖面牙体粘固剂界面边缘微渗漏状况,并进行分级评估。多个独立样本间比较,3种肩台微渗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证明,斜面形肩台设计优于直角肩台和浅凹形肩台设计。
金属拉伸速度对强度影响的控制
《机电技术》2008年第2期机械设计制造 38 金属拉伸速度对强度影响的控制 章荣建 (福建省南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站,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介绍了以低合金结构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力学拉伸试验,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及公式推导,提出直接控 制拉伸速度的操作方法,控制金属拉伸速度对强度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对金属材料强度测试的准确性。 关键词:拉伸速度屈服强度速率控制 中图分类号:tg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01(2008)02-38-03 1概述 金属材料强度指标主要是通过力学拉伸试验 测得,而力学拉伸试验的拉伸速度对力学性能指 标,如屈服强度等的测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若在试验中不能控制好拉伸速度,则影响数据的准 确性。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试样的变形速度直接 影响试样的结果,对屈服强度和屈服的影响最
金属材料拉伸速度对强度的影响分析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作为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结果会受到温度、加载速率以及沿试样轴线加载点位置等条件的影响。根据加载速率的不同,拉伸试验可分为低速拉伸试验、常规速率拉伸试验以及高速拉伸试验。在弹性范围内,金属材料的拉伸速度与其强度存在线性关系。本文基于此,通过相关的对比试验,分析探讨金属材料拉伸速度对强度的影响。
含钛的镍铬合金和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研究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含钛的镍铬合金和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和金瓷界面特征。方法:执行iso9693标准,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金瓷结合强度。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金瓷界面分析。结果:金瓷结合强度分别为:镍铬合金(37.56±2.92)mpa,含钛的镍铬合金(39.81±2.45)mpa,纯钛(32.61±5.62)mpa,前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与前两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镍铬合金和含钛的镍铬合金与瓷之间紧密接触,无裂纹,界面过渡层15~20μm。纯钛与瓷过渡层80μm,纯钛基体表面可见约2μm黑色带。结论:纯钛金瓷结合强度小于镍铬合金和含钛的镍铬合金,但仍超过25mpa,能满足临床要求。金瓷之间存在结合介质,形成过渡层。纯钛界面易出现中间层。
金属基底冠厚度对纳米陶瓷和普通陶瓷金瓷冠耐压力的比较
目的探讨金属基底冠厚度对纳米陶瓷金瓷冠和普通陶瓷金瓷冠在耐压力方面的影响。方法用车床加工一个模拟前磨牙预备体的金属代型,再研磨加工出五种厚度(0.2mm、0.4mm、0.6mm、0.8mm、1.0mm)的基底冠,各10个,将同一厚度的基底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分别对应a-e的纳米陶瓷组和a'-e'的普通陶瓷组。各组分别熔附相应的陶瓷材料,整个瓷层的厚度为1.0mm。用instron万能材料实验机,直径6mm的球状压头置于试件牙合面中心,以1mm/min的速度加压至瓷层崩裂,记录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组内比较结果:a-e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b'组、c组与c'组、d组与d'组、e组与e'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瓷层厚度一定时,随基底冠厚度的增加,纳米陶瓷各组和普通陶瓷各组的耐压力均增高。基底冠厚度为0.2mm组的耐压力最小,1.0mm组的耐压力最大。②基底冠厚度相同时,纳米陶瓷各组的耐压力较普通陶瓷各组高。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钢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