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传统建筑的地方特色:兼论建筑的发展观
云南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传统建筑丰富的多样的乡士样,其所依赖的是手工业技术,云南传统建筑,必须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发展之路,创造出光彩夺目的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木作的用材特色
常见木材的物理性能 (气干容重单位:g/cm3) 木材的物理性质包括比重、色泽、气味、含水率、收缩率、膨胀率等。不同木材的比重 是不同的。一半木材的比重都小于1。以台湾产的“二色轻木”最轻,比重为0.186.其次是 黄河流域以南的泡桐,比重为0.283.而最重的木材是广西产的“砚木”,比重为1.128,放入 水中则沉。铁梨、紫檀等珍贵木材比重也大于1.清代李斗在《工段营造录》还按木材的重量 来分等级,以一尺见方为准,越重者越高级。 木材干燥过程中,除了细胞内的自由水之外,细胞壁内的结合水也会蒸发掉,这是木材 材种红松白松落叶松杉柞木水曲柳桦木黄菠萝 别名果松/红果 松 鱼鳞松/冷 杉/臭松 黄花松沙木柞栎/小 叶槲 水柳/吕 木 白桦/粉桦黄蘖 气干容重0.440.450.640.380.780.6
保护传统 发扬特色——提高名城传统建筑文化品位
要正确处理好名城保护、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名城既有传统感、又具现代感,做到两者交相辉映,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提高名城的文化品位。
03J922-1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
03J922-1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
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与学校建筑布局规划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主要用象征生命的木材建造房屋,人们仅仅将建筑看作遮风挡雨的工具,而不会把人生之精神、永恒价值寄托于建筑上。同时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反映在建筑上,使建筑呈现出内向性、秩序性、生物性的特征。庭院住宅,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建筑形式。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许能够探寻到"学校文化"的根,从而为教育的创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与学校建筑布局规划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辞海》中将“建筑”的科学含义分为三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根据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著作、
贲卦美学初探——对中国传统建筑斗拱艺术嬗变的反思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端,孕育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贲卦是体现《周易》美学思想的重要一卦,本文在文与质的关系上研究贲卦的美学思想,梳理贲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符号——斗拱演变历程的影响,探求其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析五邑桥乡传统建筑风貌与特色
建筑论坛 彩,积箔咏·‘缯乡建豁 析五邑侨乡传统建筑风貌与特色 o ?r一3 一 丁叫彳。 汤腊芝汤小樯 [编者注]中国建筑学会与江门市人民政府于1997年底在广东省江门市共同举办丁 “江门五邑侨乡建筑传统风格与现代城市建筑特色研讨会”。代表们就侨乡建筑的特色、如何 看待这一特色,厦城市规划、旧城保护、更新、改造利用等问题展开讨论。特别针对在现 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形成侨乡建筑特色厦城市特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在此选登了两篇 会议论文及部分代表的发言。 江门是我国遐迩闻名的侨乡,薅华侨和荐 澳同胞有300余万。l7世纪初江门镇集颇为繁 盛,19o2年《南京条约》使江门镇开辟为诌商口 岸,受外国商业经济影响较漂,侨居国的人口 日益增多,他们为当地经发
29江南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审美
江南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审美 作者:陈抒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刊名:江南论坛 英文刊名:jiangnanforum 年,卷(期):2008,""(12)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nlt200812025.aspx 授权使用:青岛理工大学(qdlgdx),授权号:f75840a5-25d9-4f00-91ec-9df1010b1832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
浅谈闽南传统建筑的几种特色工艺
浅谈闽南传统建筑的几种特色工艺
浅谈闽南传统建筑的几种特色工艺
福建闽南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海上丝绸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闽南传统建筑也为此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性作用。在闽南传统的古建筑中,用料讲究,工艺精湛,装饰华美,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富有多元创造性和趣味性,千年以来与百姓休憩相关。走
闽南传统建筑 (2)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 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 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 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 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 闽南文化的主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 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 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著 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
闽南传统建筑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南传统 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别对各个部分 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 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量的民 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主 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儒学、 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着名的贸 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文化与外来文 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开
传统建筑“门”制式简介
传统建筑“门”制式简介 一、门的结构 介绍门本身的结构和形态 1.门扇 常见宫廷王府大门通常为“板门”结构,宽度大多超过1m,由于过宽需要若干门板拼接, 常见做法是后面加上横条木方,再用门钉将门板和横条连接,为了美观,门钉头做的大而光 滑,数量有9排9列(皇家),9排7列(亲王),9排5列(郡王)。宽度较大的门扇还在门 上下两头包铁皮加强,俗称“看叶”。 门扇开合需要把手,来人需要叩门,于是在门上安装了叩环和门锁镣,俗称“铺首”或 “门钹”,后期铺首演变成兽头,原形是螺蛳; 门的颜色依据明史记载:亲王为红门金钉铜门环9排7列;公主府用绿门金钉铜环9排 5列;公侯门用金漆的兽面锡门环;一二品为绿门兽面锡门环;三到五品为黑门锡环;六至 九品为黑门铁环 2.门框 门框由左右两个框柱,上面一根平枋组成的框架固定。固定上门轴的是一条叫“连楹” 的横木,两端开圆孔承受门轴,连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 word可编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 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 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 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 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 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
地方特色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社会各界人士对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充分的运用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在凸显出建筑艺术的同时;将现代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风格特性更好的显现出来.
创造“西部地方特色”现代化建筑之我见
创造“西部地方特色”现代化建筑之我见
试述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与学校建筑布局规划
校园建筑文化既是校园建筑的精神内核,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知识、文化的重要倡导者和传播者,其建筑是构成学校的核心实体部分,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物质环境和主要载体,反映着学校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面貌,体现并传承着学校的历史文脉、地域特色、价值观念、人文内涵等。学校建筑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建筑载体,应该汲取传统的、外来的、现实的各种营养,开创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
老君洞道教建筑群与川东传统建筑特色
老君洞道教建筑群是川东传统建筑的代表,建筑布局依山就势,不拘礼制,建筑构造朴实独到。其近期的改、扩建和重建也折射出川东传统建筑在当代的一些美学转变。
运用侨乡传统建筑风格创造江门地方特色
运用侨乡传统建筑风格创造江门地方特色
以斗拱为例看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在当代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基本已完全取代传统建筑的今天,传统建筑构件大都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性.本文以斗拱为例,从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产生原因,演变为以装饰为主要目的,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应用.
弘扬五吗传统建筑文化创造侨乡现代城市特色
碱窀孵蹴瓣敞 弘扬五邑传统建筑文化 创造侨乡现代城市特色 一 、异质建筑文化混杂和融汇.是五邑侨乡传统 建筑最显著的特征 多元混杂.是江门五邑侨乡传统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它 不仅是个别现象,而是遍及居住、商业、园林和公共建筑等 各1、方面。以开平风采堂为倒.中国的天井由院被西方古典 券廊所围台,西洋柱式夹杂着中国传统的梁架。直到细部、线 脚和图案;台山常安路、开平获海镇等处骑楼商业街二层楼 面形形色色的凹廊、阳台和山墙山花;五邑各地碉楼或攒尖 或硬山、或穹顶或尖塔屋顶形态;开平“立园”里曲径通幽 小桥流水混杂着西式园林几何图案的绿化草圃;凡此等等无 一不是中外建筑文化、包括中国各地方建筑文化混杂、交融 的结果。 这种混杂的效果令^耳目一新·它形成了建筑形态上丰 富的轮廓线、灵活多样的墙面划分和建筑处理,以及丰富而 恰当的建筑装饰符号
加工地方特色鸡前景可观
鸡是中华传统美食。传统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中国食物成分》的数据表明,与猪肉等红肉相比,作为白肉的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特点。每100g鸡肉含有19.3g的优质蛋白,远高于猪肉的13.2g,而脂肪只有9.7g,不到猪肉37g的三分之一,热量也只有167kcal,不到猪肉395kcal的一半。
传统建筑跟装配式对比
1、施工现场施工取消外架,取消了室内、外墙抹灰工序,钢筋由工厂 统一配送,楼板底模取消,墙体塑料模板取代传统木模板,现场建筑垃圾可大幅 减少。 2、pc构件在工厂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吊装 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临时固定等工作,大幅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 度。 3、门窗洞预留尺寸在工厂已完成,尺寸偏差完全可控。室内门需预留 的木砖、砼块在工厂也完成,定位精确,现场安装简单,安装质量易保证。 4、保温板夹在两层混凝土板之间,且每块墙板之间有有效的防火分隔, 可以达到系统防火a级,避免大面积火灾隐患。且保温效果好,保温层耐久性好, 外墙为混凝土结构,防水抗渗效果好。 5、取消了内外粉刷,墙面均为混凝土墙面,有效避免开裂,空鼓、裂 缝等墙体质量通病,同时平整度良好,可预先涂刷涂料或施工外饰面层或采用艺 术混凝土作为饰面层,避免外饰面施工过程中的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房建一级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