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化物贝氏体钎钢材料伪渗碳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研究了两种伪渗碳热处理工艺无碳化物贝氏体钎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及工业渗碳试验非渗层的组织。结果表明,常规正火热处理和不同的伪渗碳处理后贝氏体钎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伪渗碳工艺试验材料的组织和渗碳工艺中非渗层组织没有出现组织过分长大及其粗化的情况。920℃×10h降温880℃空冷+680℃空冷+加热880℃空冷+200℃回火伪渗碳处理和渗碳热处理试验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强韧性。
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铸钢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研究了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铸钢材料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采取960~1000℃正火、250~350℃回火,铸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冲击韧度。在450℃回火,出现贝氏体回火脆性,发生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组织的分解,冲击韧度最低。与几种进口铲齿材料耐磨性试验对比说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铸钢铲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铲齿材料,并介绍了奥氏体-贝氏体耐磨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
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研究了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结果表明,在低碳贝氏体钢基础上,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硅元素,利用其在贝氏体组织转变过程中抑制碳化物析出作用,得到由非等轴铁素体加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m-a)岛或由板条状铁素体及其板条间残余奥氏体(ar)膜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以此得到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又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同时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研究
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强高韧无缝钢管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通过工程试验与分析表明,该钢经轧制和低温回火后,其微观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和片状残余奥氏体,这种特殊的金相组织使其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韧性,适合于制造高钢级甚至超高钢级的石油专用无缝管材。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重型钎杆的生产与应用
研制了一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钎钢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正火低温回火热处理获得的力学性能为σb≥1300mpa,δ5≥13%,ψ≥56%,aku≥120j,淬火低温回火获得的力学性能为σb≥1500mpa,δ5≥10%,ψ≥53%,aku≥100j。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正火低温回火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组成,是一种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马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奥氏体组成,无论正火和淬火热处理,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用热穿-热轧法完成了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空钢材料厂的制备,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热穿-热轧法生产的中空钢表面质量较好。渗碳试验结果表明,渗碳后空冷低温回火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渗碳性能和表面淬硬性,整体杆渗碳后空冷低温回火表面硬度hrc≥57,心部硬度hrc≥40,用该种钢生产的重型钎杆的工矿试验表明,使用效果良好。
阀门常用碳素钢材料的力学性能
阀门常用碳素钢材料的力学性能 1.碳素钢的适用范围 ?碳素钢适用于油品、汽、水等非腐蚀性介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例如某 些有腐蚀性的介质在一定范围内的温度浓度条件下也可采用碳素钢。 ?碳素钢的适用温度范围:-29~425℃,这是由于碳素钢在高温下其组织中的 碳原子发生迁移和聚集,并转化为石墨,由于石墨强度极低,并以片状存在于 珠光体内,将使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而脆性增加。一般情况下,碳素钢长期 处于425℃以上温度环境时,就有石墨化倾向,而在475℃以上时则明显出 现。中石化标准sh/t3064《石油化工钢制通用阀门选用、检验及验收》规定 碳素钢制阀门的适用温度范围为-20~425℃,其下限定为-20℃的依据是gb150 《钢制压力容器》。但当以wcb、wc这两种钢制作阀体、阀盖、闸板(阀 瓣)、支架时,这两种钢的适用温度下限为-29℃。 ?2、不锈
碳化物对钢铁材料的影响
通过对钢铁材料中的碳化物的形成规律,碳化物特性及碳化物对性能影响的探讨。结果表明:第二相(碳化物)的尺寸细化将大幅度地提高钢材性能。
低碳贝氏体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缺陷分析
根据焊条电弧焊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焊缝区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及x射线探伤的焊接缺陷,采用秩和检验法对低碳贝氏体adb610和wdb620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焊条电弧焊方法下,2种低碳贝氏体钢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值的分布与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焊接缺陷尺寸的分布和均值也无显著差异。
钢材—含碳量对碳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钢材—含碳量对碳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含碳量少,一般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淬火后多为板条马氏体;低碳钢韧性大, 硬度低,耐磨性差含碳量高,组织一般由渗碳体跟珠光体组成,淬火后多为片状马氏体; 高碳钢脆性大,硬度高,耐磨性好一般碳的含量越高硬度越大,韧性降低! 以下是各种钢的特点的一些简介: 1碳钢碳钢也叫碳素钢,是含碳量wc小于2%的铁碳合金。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 有少量的硅、锰、硫、磷。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 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可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按含碳量可以把碳 钢分为低碳钢(wc≤0.25%),中碳钢(wc0.25%一0.6%)和高碳钢(wc>o.6%)按磷、硫含量 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 磷、硫更低)。一
铜对低碳马氏体不锈钢抗菌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整体熔炼法在1cr13低碳马氏体不锈钢中添加适量的cu,测试其抗菌性、硬度、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并对断口进行了形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增加,不锈钢的抗菌性提高;不锈钢的硬度、强度、塑韧性也随之提高,起到强韧化的作用。
冷却介质对高强度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低温回火及热轧后奥氏体化空冷低温回火耐磨板的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油冷、水冷热处理耐磨板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经轧制、低温回火及奥氏体化空冷低温回火,新型贝氏体耐磨钢板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热轧后用控制奥氏体化介质冷却可以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耐磨钢板。
贝氏体钢辙叉专用焊条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
贝氏体钢辙叉专用焊条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针对新型辙叉用贝氏体钢,研制出一种焊接工艺性能良好、焊缝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的、用于焊接修补和连接的专用焊条。通过分析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表明与辙叉母材的性能基本一致,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低碳钢和铸铁力学性能分析
低碳钢和铸铁力学性能分析
9SiCr钢的碳化物球化工艺研究
采用六种碳化物球化工艺处理9sicr钢试样,分析了球化机理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1050℃高温固溶×0.5h油冷+680℃×2h出炉空冷工艺所得到的碳化物比较细小、圆整,分布较均匀,球化效果较好。在其余五种工艺处理后的组织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粗大、尖角或链节状碳化物,碳化物球化效果从好到差的顺序为:1000℃固溶×0.5h油冷+680℃×2h空冷、950℃固溶×0.5h油冷+680℃×2h空冷、900℃固溶×0.5h油冷+680℃×2h空冷、循环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
碳纤维力学性能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pan基碳纤维碳酸氢铵电解氧化表面处理研究 姓名:翟姣姣 学号:20140073110 院(系、部):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化学 班级:2014级化接本 指导教师:臧红霞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4月 邢台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 i i 摘要 pan基碳纤维是指化学组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在90%以上的纤维材料,是利用各种有 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经过低温氧化、低温碳化及高温碳化而制的。为了得到高性能碳纤 维需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以5%的碳酸 氢铵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对pan基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处理,通过对碳纤维改性 前后层间剪切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探讨了在恒流模式下调节电 解电压和恒压模式下调节电解温度对pan基碳纤维力学性能的
铜含量对高碳TW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fe-20mn-xcu-1.3c系高强度高塑性合金钢。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和om观察,研究了铜含量的变化对该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0mn-xcu-1.3c系合金拉伸变形前后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提高,而抗拉强度降低,fe-20mn-3.0cu-1.3c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256mpa,伸长率为77.6%,强塑积达到97465.6mpa.%,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铜含量的增加提高合金的层错能,推迟了变形过程中孪晶的形成并降低了孪晶的形成速率,使位错滑移更容易发生。fe-20mn-xcu-1.2c系合金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速率水平,其加工硬化速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碳钢材料性能对照表
1en10149-2:1995 s355mc(1. 0976) ≤ 0.12 ≤ 1.5 ≤ 0.5 ≤ 0.02 5 ≤ 0.02 ≥ 0.01 5 ≤ 0.09 ≤ 0.2 ≤ 0.15—————— nb、v、 ti的总 和不得 超过 0.22% ≥355430-550 ≥19(额定 厚度 <3lo=80mm )≥23(额 定厚度≥ 5.65*so 0.5t 2gb/t1591-2008q345c ≤ 0.20 ≤ 1.7 ≤ 0.5 ≤ 0.03 ≤ 0.03 ≥ 0.01 5 ≤ 0.07 ≤ 0.15 ≤ 0.2 ≤ 0.3 ≤ 0.5 ≤ 0.3 ≤ 0.01 2 ≤ 0.1—≥345 470- 630 ≥21(厚 度≤ 40mm) 3q/bqb310-2009qste380tm ≤ 0.12 ≤ 1.4 ≤ 0.5 ≤ 0.03 ≤ 0.02 5
钢材力学性能
金坛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控制编号:jtc/wd01 第1页共16页 钢材及连接部件力学性能作业指导书 第一版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1日 001-1 前言 根据金坛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为保证本 中心检测室检验人员在不同时间检验方法、过程的一致性,实现检验结果的重现性、 准确性和可信性,依据现行相关标准制定本检验实施细则。 本细则编制遵照gb/t228-2002(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金属弯 曲试验方法),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等标准的规定和本中心的程序 文件,仪器操作规程的规定编写。 本室所有检测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本检验细则执行。 本检测实施细则由李建平负责起草。 本检测实施细则批准人:翁粉明 本检测实施细则自2009
钢材的力学性能
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 序号名称量的符号单位符号含义 一强度 强度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 力。 1抗拉强度ζbmpa 金属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与试样 原横截面面积之比称为抗拉强度: pb ζb=—— fo 式中pb——试样拉断前的最大负荷(n) 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2抗弯强度ζbbmpa 试样在位于两支承中间的集中负荷作用下,使其折断 时,折断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正压力 8pl 对圆试样:ζbb=—— πd3 8pl 对矩形试样:ζbb=—— 2bh2 式中p——试样所承受最大集中载荷(n) l——两支承点间的跨距(mm) d——圆试样截面之外径(mm) b——矩形截面试样之宽度(mm) h——矩形截面试样之宽度(mm
常用钢材力学性能
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钢 材 类 别 序 号 钢号标准号 化学成分% 碳 c 锰 mn 硅 si 铬 cr 镍 ni 钼 mo 钒 v 钛 ti 钢 板 1a3 yb175 -63 2a3r yb536 -69 0.22 0.40~ 0.65 0.12~ 0.30 310mnr yb536 -69 0.20 1.20~ 1.60 0.20~ 0.60 0.04~ 0.12 415mnvr yb536 -69 0.18 1.20~ 1.60 0.20~ 0.60 0.04~ 0.10 509mn2vr yb536 -69 0.12 1.40~ 1.80 0.20~ 0.50 620g gb713 -72 0.16~ 0.24 0.35~ 0.65 0.15~ 0.30 5(c%-0.02)~
碳、硅、锰含量对低碳冷拔拉丝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多年生产冷拔拉丝钢q195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低碳冷拔拉丝钢(hl钢)以代替q195。与q195相比,该钢伸长率δ10增加了72%,抗拉强度降低了70mpa。介绍了hl钢相关的生产工艺,探讨了钢中碳、硅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收稿日期:20032062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99544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67208-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 助项目(2001101021)? 作者简介:邸洪双(1958-),男,辽宁锦州人,东北大学教授;刘相华(1953-),男,黑龙江双鸭山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国栋(1942-),男,辽宁大连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25卷第1期 2004年1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northeaster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vol125,no.1 jan.2004 文章编号:100523026(2004)012
低碳微合金化含硼冷镦钢的力学性能研究
实验室试制了低碳nb、v微合金化含硼冷镦钢,并对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钢中添加适当的nb、v细化了含硼钢的铁素体晶粒,显著提高了含硼钢的抗拉强度,其中,nb、v复合微合金化含硼钢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含钒硼钢和含铌硼钢。分析表明,nb、v复合微合金化在含硼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通信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