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研究
外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研究——对1O根粘贴不同长度和厚度玻璃钢板加固的混凝土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探讨玻璃钢板尺寸对加固混凝土粱加固效果的影响,试图找到在满足加固要求的前提下的最佳玻璃钢板粘贴尺寸,为合理地对外贴玻璃钢板等复合材料加固混...
外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弯曲试验研究
对10根粘贴不同长度和厚度玻璃钢板加固的混凝土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探讨玻璃钢板尺寸对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效果的影响,试图找到在满足加固要求的前提下的最佳玻璃钢板粘贴尺寸,为合理地对外贴玻璃钢板等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进行设计提供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玻璃钢板粘贴尺寸不同,加固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跨中挠度、跨中应变均有较大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推算出玻璃钢板最佳粘贴尺寸。
外贴预应力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本文针对外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存在的不足,将玻璃纤维材料(gfrp)先施加预应力,再将其外贴到混凝土梁受拉面以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针对gfrp板横向抗剪切挤压强度低的缺点,研究对gfrp板的预应力施加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9根不同预应力度,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同时完成了4根预应力gfrp板在梁侧立面不同粘贴方式抗剪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外贴预应力gfrp板加固混凝土梁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极限承载力及gfrp板的强度利用率,改善梁的裂缝开展情况及提高梁的抗变形能力。
谈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中玻璃钢板尺寸
对10片粘贴不同玻璃钢板长度和厚度的加固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探讨玻璃钢板尺寸对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效果的影响,试图找到在满足加固要求的前提下的最佳玻璃钢板粘贴尺寸(即最佳的长度和厚度),为该类构件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应力有限元分析
本文对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对界面应力的影响,得到了界面应力随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变化的规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玻璃钢板加固既有混凝土梁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既有混凝土梁常用加固方法的分析,提出了用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中常出现的问题,即材料本身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和施工质量不理想。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玻璃钢板加固既有混凝土梁界面应力分析
对玻璃钢板加固既有混凝土梁界面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对界面应力的影响,得到了界面应力随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变化的规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
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胶粘层法向应力解析
将一定几何尺寸的玻璃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玻璃钢板与混凝土梁之间由一层结构胶粘剂传力。通过解析的方法,在考虑组合梁受到3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对粘贴层中法向应力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试验和研究有指导作用
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粘接剪应力分析
将一定几何尺寸的玻璃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玻璃钢板与混凝土梁之间由一层结构胶粘剂传力。通过解析的方法,分别对组合梁在三种不同受力状态下粘贴层中的剪应力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试验和设计有指导作用。
粘贴复合材料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
根据16片粘贴复合材料玻璃钢板加固的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提出了补强加固后混凝土梁截面变形协调的准平面假定,在此基础上,对补强梁开裂前的弹性内力、开裂内力及开裂后的截面内力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为进一步对补强梁的刚度计算打下了基础.
玻璃钢板加固既有混凝土梁挠度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对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的挠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对挠度的影响,得到了挠度随玻璃钢板长度、厚度变化的规律,为加固梁的变形计算提供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粘贴玻璃钢板加固砼梁玻璃钢板尺寸的确定
针对当前复合材料加固砼梁研究中的问题,通过对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模型受力特点及玻璃钢板、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分析,利用morsch理论和weibull统计强度理论,提出了在混凝土梁受拉区粘贴玻璃钢板尺寸的确定方法,对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
通过对4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对抗弯加固梁的破坏形态、刚度变化、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裂缝开展情况的影响,分析了碳纤维布粘贴层数和加固梁是否欲裂对碳纤维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可明显增强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改变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改善延性,延缓裂缝的发展,提高加固梁的整体刚度;同时碳纤维布粘贴层数越多,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越大,但其提高程度并不与粘贴层数成正比;加固预裂梁后其极限承载力明显提高,但其延性降低。最后,针对现有的规范及理论研究结果,提出了抗弯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粘贴玻璃钢板补强混凝土梁徐变特性初探
在对16片粘贴玻璃钢板补强的混凝土梁进行动静载试验后,得到了粘贴于混凝土梁受拉区的玻璃钢板的应变与混凝土梁主筋应变满足准平面假定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徐变、收缩和玻璃钢板徐变情况下,对补强梁的徐变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补强加固梁进行徐变分析是必要的。徐变、收缩引起混凝土材料应变约有29%的增长量,补强梁的截面曲率约有15%的变化。
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研究
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研究——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布和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粱进行复台加固的思路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证实相对碳纤维加固方法而言.复台纤维加固法既能提高构件的塑性,又能显著降低加固成本。
玻璃钢筋增强树脂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研究
对玻璃钢筋增强树脂混凝土(gfrp)梁进行弯曲性能试验研究,并在现有的玻璃钢筋增强水泥混凝土梁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玻璃钢筋增强树脂混凝土梁挠度计算的修正模型。利用该修正模型对梁内部出现微裂纹后的挠曲性能进行评估,其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内嵌筋材加固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研究
内嵌筋材加固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研究——探讨了内嵌碳纤维筋和内嵌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构件对比试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筋材、加固量对被加固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方法均能大幅度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改善梁的裂缝开展情况,但内嵌碳纤...
内嵌筋材加固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研究
探讨了内嵌碳纤维筋和内嵌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构件对比试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筋材、加固量对被加固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方法均能大幅度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改善梁的裂缝开展情况,但内嵌碳纤维筋加固方法易于发生黏结破坏,螺旋肋钢丝的黏结效果较好,且在经济性上明显优于碳纤维材料,更利于在工程实际中推广应用。
粘贴预应力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技术的理论研究
粘贴预应力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技术的理论研究
玻璃钢电缆导管弯曲试验
1前言由于玻璃钢是各向异性材料,其剪切性能,特别是层间剪切性能特别低。玻璃钢材料在进行弯曲试验时,材料同时承受拉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由于玻璃钢材料的剪切强度低,因此,在进行弯曲试验时,对试样尺寸有一定要求,如试样长度l的应为试样厚度h的二十倍,其弯曲支距应为厚度h的十六倍[1]。若拉挤成型的玻璃钢,则/h≥24[2]。对于单向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则要求/h≥32[3]。我们平时进行玻璃钢/复合材料管子弯曲试验时,要求管子支距与管外径之比/d≥32[4~5]。对于玻璃钢电缆保护管(导管),其直径多数在(100~250)mm范围,按/d≥32要求,其支距要求≥3200mm。
玻璃钢/混凝土复合管弯曲理论研究
本文导出玻璃钢/混凝土复合管的弯曲刚度与应力计算表达式,并以三点弯曲试验测出复合管的弯曲应力和挠度来验证。这种复合管可用于紧急抢修工程和防腐工程
混凝土梁在用玻璃钢加固后的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采用玻璃钢片材及玻璃钢板材两种加固方法的试验,得出了二者对梁抗弯能力和刚度提高的作用及二者差别,最后通过分析并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各自实用的计算公式,为今后在实际工程中将这两种新材料用于房屋加固中作了探讨。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
收稿日期:2001203205 作者简介:柯敏勇(1970-),男,浙江台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工结构的应力分析、安全监测与评估.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柯敏勇,金初阳,洪晓林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进行了不同的钢板厚度、锚固措施和结构胶种类对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破坏 形式的试验研究.选取合适的钢板厚度和锚固措施,可使粘贴钢板加固梁的效果达到最佳. 关 键 词:粘贴钢板;加固;承载力;变形;破坏形式;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中图分类号:u37511∶tu3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40x(2001)0420027206 experimentalstudyofreinforce
内嵌螺旋肋钢丝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为探讨更为有效的混凝土梁加固方法,通过7根梁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内嵌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抗弯承载力、裂缝和变形情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内嵌螺旋肋钢丝加固的混凝土梁没有出现类似外贴纤维片材加固构件的剥离破坏现象。与未加固梁相比,该加固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被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且提高幅度随加固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多可达144.2%。加固梁破坏时的裂缝间距、最大裂缝宽度、挠度都较被加固梁小。加固梁的刚度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为该新型加固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提供了依据。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根据12个小梁弯曲韧性的试验、12个切口梁韧性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对基体的初裂弯曲抗拉强度、残余弯拉强度、弯曲韧度指数的影响。分析了钢纤维对基体变形性能的影响及增韧效果。同时探求由残余弯拉强度和钢纤维的特征参数这两个方面求得钢纤维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值。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是理想的地下结构建筑材料,能够适应所需要的强度和变形的要求。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中级大数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