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技术合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圆满完成
为借鉴国外经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在唐山、北京、乌鲁木齐等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更科学和切合实际地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开发适合我国和地方国情的技术路线和改造方案,制订行之有效
中德合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圆满完成
本刊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历时5年,日前圆满完成,项目总结会3月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和展示了项目实施的成果,交流了
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选定唐山
·40·2005年第1期 厂为主,近4年来,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 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逐步成为主要方式。 5、投资主体优化。从初期以国有外贸专业公 司和工贸公司为主,转变为目前以各种所有制的优 势企业为主体。 6、作用明显增强。境外投资对开拓带动出 口,获取国内短缺资源,形成跨国公司和著名品 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为什么要开展对外投资 1、获得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 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2、生产规模效益,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 3、分散地区风险,区域经济一体化。 4、跨越贸易投资壁垒(关税壁垒-非关税壁 垒-技术壁垒)。 四、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 《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4年]第16号)主要 程序:地方企业在135个国家投资开办企业,商务 部委托省级商务主
太原确定首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近日山西省建设厅发布消息,太原市开始对太原矿棉厂丰硕苑小区、市政府宿舍等11个既有建筑项目实施首批节能改造。 据了解,为确保首批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此之前,太原市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举行了评估论证会,共有13个项目81万m^2改造面积参评。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启动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要求从外墙屋面、采暖系统、供热管网、综合节能等四方面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中德合作示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中德技术合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引进德国的先进理念,根据我国国情开发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改造方案,利用示范项目经验为政策制订提供建议,通过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开展能力培养,以持续推动我国的节能改造工作。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成果介绍 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建筑节能改造
在欧洲工业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宝兴副部长在2009年绿色大会上指出,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有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而建筑能耗却占到40%。因此,北方采暖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我国建筑节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德合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开工
动态dynamicstate news 作为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的技术合作项目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日前在唐山市 路北区河北一号小区中正式开工。该项目共分 为五个领域:政策和标准、示范城市/工程、 技术转化和应用、产业合作、知识管理及项目 管理。 河北一号小区占地28.23公顷,住宅建 筑总面积21万多平方米。小区始建于1978 年,是唐山市大地震后第一批大规模兴建的成 片住宅小区。该小区建筑结构型式均为内浇外 挂结构,抗震性能优良。此次节能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节能效果核定方法及案例分析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除与节能措施相关外,与室外天气、建筑使用频率和运行管理等主要影响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研及分析,提出适宜上海市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核定方法.采用本核定方法,选取2个不同建筑类型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对节能改造项目进行节能效果核定时,主要影响因素对能耗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对于有财政补贴的节能改造项目,必须充分全面地考虑这些关键因素的影响.
乌市完成2012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2012年,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计划任务目标为32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项目的建筑面积为326万平方米,工程已经进入验收和决算阶段。
北京市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1 附件: 北京市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 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城镇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的供 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以下简称: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改造)项目 的管理,保证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依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与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除中央国家机关和 部队产权外的所有城镇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改造项目。 第三条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 城乡建设委”)负责制订全市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的改造标准和 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分解下达给各区县及有关系统;负责审核 申请中央财政和市财政奖励补助资金的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改 造项目;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各区县及各系统的既有非节能居住 建筑改造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核。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市
中德技术合作首个公建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竣工
中德技术合作公共建筑(中小学校和医院)首个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天津市朱唐庄中学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日前竣工。该项目于2012年3月开始设计.7月1日正式开工。改造内容主要是给教学楼的屋顶和外墙添加了新保温层.安装了保温性能良好的塑钢平开窗.
中德技术合作首个公建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竣工
中德技术合作公共建筑(中小学校和医院)首个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天津市朱唐庄中学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日前竣工。该项目于2012年3月开始设计,7月1日正式开工。改造内容主要是给教学楼的屋顶和外墙添加了新保温层,安装了保温性能良好的塑钢平开窗,教学楼的5个出入口大门全部更换了密封良好的新大门,采暖设备更换为现代化的、便于调节的双管暖气系统,安装了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和外遮阳系统。
中德合作项目“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唐山启动
·58·2006年第3期 建材百业·综合信息 本刊讯 2006年2月14~15日在唐山市召开 了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启 动仪式暨研讨会。会上,唐山市政府于山副市长代 表唐山市政府致辞,建设部科技司武涌副司长和 国际合作处王建清处长分别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 现状和项目情况,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华首席代 表邓柯先生代表德方致辞,来自德国的专家介绍 了德国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的经验、理念、政策和 技术等。来自北京、唐山等11个城市的约70名代 表出席了会议。 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 目是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的技术合作项目。项目 目标是取得中国北方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理 念和标准,得到验证并加以推广。经过2年的准 备,建设部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分别作为中国和 德国的执行单位于2005年11月签订了项目执行协 议。项目执行期为5年,从2005年10月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策略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建筑发展迅速,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建筑施工过程造成了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能耗的增加,扩大了国家的能源负担,笔者结合工程经验,根据中国能源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现有的建筑和相应的补救措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根据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和现有的公共建筑项目流程进行分析,以确定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公共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存在各种的风险,并通过分析重要的风险,控制风险。
北京出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市政管委、市农委、市规划委、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城镇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城区四合院和平房除外)申请补助资金后的不足部分,原则上由业主和原产权单位各负担50%,原产权单位可使用房屋维修专项资金的售房单位上缴部分,个人可提取住房公积金。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演化机理研究
合理的风险共担是推动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具有复杂的系统特性,其风险共担结构会受到项目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动态演化。利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对风险共担结构演化的主体协同竞争机理、态势影响关系、突变调控机理与稳态适应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系统分析各个机理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现科学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北京出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本刊讯北京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市政管委、市农委、市规划委、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城镇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城区四合院和平房除外)申请补助资金后的不足部分,原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传导耦合机理与测度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效率,基于风险过程治理理念,对风险传导耦合效应及其定量评价进行探讨。通过对前期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了风险传导网络结构,并对风险传导的耦合生成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对风险传导耦合效应进行定量测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风险流分别与资金风险流和技术风险流在传导过程中达到高度耦合。资金风险流与技术风险流的耦合度相对较弱,处于中度耦合。向高度耦合的两个风险流中注入与之关联较低风险流时可以降低系统耦合度,从而降低项目整体风险。所得结论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科学管控提供了新思路。
中德技术合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完成
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总结会于3月29日在京召开。会议回顾和展示了项目实施的成果.交流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经验,并对唐山、北京、乌鲁木齐三个城市及个人进行了表彰.高度肯定了他们为该项目实施作出的贡献。
基于SEM的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影响因素研究
为实现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的科学决策,探索影响风险共担决策的关键因素与作用机理,在梳理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问卷调查得到的156份有效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项目运行环境对风险共担的影响最显著;相比业主而言,节能服务公司对项目风险共担的影响更加明显;主体合作在影响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风险共担机制在合作关系与风险共担的作用路径上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协同优化机理研究
为探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策略优化的实现机理,从梳理一般工程项目风险共担策略优化的技术、契约与关系3种研究范式出发,结合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特征分析,指出传统优化措施在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的路径依赖与效用偏差困境,并提出风险共担协同优化治理思路。在此基础上,剖析项目风险共担优化路径的关联关系与功能定位,构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共担协同优化治理框架,并从优化路径的选择均衡性、框架实施的组织嵌入性与动态反馈性3个方面指出风险共担协同优化框架实施的关键问题。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要点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下简称\"既改\")自2005年启动以来,政府投资改造近1000万平方米,带动社会节能改造500多万平方米,一大批高能耗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得到改造,大大降低了建筑物能耗,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房建一级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