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3种配合比对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沉浆面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3个应用性能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20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用骨料级配为5~15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35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较好的耐久性能。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三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沉浆面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三个应用性能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20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试验表明用骨料级配为5~15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35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较好的耐久性能。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无砂大孔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混凝土,不仅能满足作为结构材料的要求,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试验研究骨料种类与粒径、水泥品种与掺量、水灰比等关键因素对无砂大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沉浆面积等性能的影响,确定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最佳配合比,配制出一种强度满足要求的环保型混凝土,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正交法分析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应用性能
混凝土作为人类社会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除了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外,更要注重降低环境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因此,研究开发生态、环保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3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和沉浆面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3个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20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技术试验研究
提出沉浆面积是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通过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品种对混凝土技术性质的影响,提出用卵石作粗骨料,水灰比取0.4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技术性质。
外加剂对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将无沙大孔生态植被混凝土应用到水利护坡工程建设中,可以使混凝土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在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增加粉煤灰、减水剂等,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沉浆厚度和沉浆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减水剂掺量越大,混凝土沉浆面积和沉浆厚度相应增大;减水剂、粉煤灰对无沙大孔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明显。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关键指标评述
为了研究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植生性的影响因素,配制既能提供草木植被生长所需条件,又能满足施工作业要求的混凝土。通过对比普通混凝土与土壤内部结构、成分含量,提出了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植生性控制指标:连通孔隙率大于25%、沉浆面积率小于5%、抗压强度为5~15mpa。进行了粗骨料级配试验及改变水灰比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水灰比及骨料级配后,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可以达到25%,沉浆面积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抗压强度达到9mpa。使混凝土的绿化与硬化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碾压多孔型无砂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文章比较了多孔生态混凝土在碾压成型和插捣成型下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以及孔隙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成型的方法增加了多孔混凝土孔隙的均匀性,提高了连通空隙率,增加了透水性,提高了多孔无砂生态混凝土抗压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在选择合理流动度的情况下,多孔型生态混凝土应首先采用碾压成型的方法。
无砂大孔混凝土生态护坡现场试验研究
无砂大孔混凝土生态护坡现场施工流程,包括场地开挖、框格预制构件铺设、混凝土浇筑、营养土填充、植物栽种、后期管护与监测。试验表明:无砂大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成本低,工序简便,工程效果好;预制混凝土六角砖护坡,抗冲稳定性好,固土能力强,适合作陡坡护岸材料;预制混凝土矩形框格护坡,尺度大,施工效率高,便于推广应用;建议选择施工区当地乡土植物作为植被绿化材料。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分析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分析 天啼工柱2005年第3期(总第65期)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分析 王立军王春阳魏坤 (市政工程研究院) 1无砂大孔混凝土国内外应用现状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最大区别在 于其无细集料.无砂大孔混凝土是颗粒均匀的粗 集料被水泥浆裹覆表面,水泥浆不起填充作用,仅 将粗集料胶结在一起成为一种多孔性材料. 无砂大孔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孔隙率,透水能 力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在园林建设及 河道治理等工程中多有应用.目前国内应用最典 型的当属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在河道整治中, 以植被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为指导,以无 砂大孔混凝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无砂大孔混凝 土进行改性研究,在混凝土内部创造出适合植物 生长的环境,解决了混凝土色彩单调,污染环境的 缺憾. "桥头跳车"是公路建
无砂大孔混凝土的生态性能
着重叙述了无砂大孔混凝土的透水性能、绿化性能、吸声性能、生物相容性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性能,建议开展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透水型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透水型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保证透水性能的同时,必须保证其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多数的透水混凝土都是无砂的,因此强度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该混凝土具有多孔性,势必会造成它的强度下降,研究了加入砂料,以此来提高其强度。针对目前为了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大多数添加硅石粉等其他的辅助原料和高效减水剂来提高其强度的情况。通过添加自主研制开发的zs-1外加剂探讨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合适的配合比,且在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的掺量下研究了其对透水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的影响。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是一种集支撑、透水、环保等作用为一体的新型工程材料,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堤岸护坡中,可将混凝土与绿化完美地结合起来。该文结合工程实际,在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并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再生透水型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通过水泥外掺硅粉浆液、水泥外掺i级粉煤灰浆液、盐酸溶液对破碎c30废弃混凝土所得的再生骨料进行改性后;采用不同的搅拌和投料方式,制备出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得出用盐酸溶液进行改性的骨料制备出的透水型生态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最高达18.8mpa,透水系数10.5mm/s。
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及其特性试验设计
随着国家\"海绵城市\"战略的推进,生态混凝土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讨论了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为了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和橡胶粉集料含量等因素对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等指标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挑选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该方法适合于多因素影响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可为实际的工程实践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及其特性试验设计
随着国家"海绵城市"战略的推进,生态混凝土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讨论了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为了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和橡胶粉集料含量等因素对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等指标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挑选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该方法适合于多因素影响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可为实际的工程实践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植生型无砂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评述
植生型无砂多孔生态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此类混凝土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其物理力学性能、植生性能和耐久性能。结合已有试验研究成果,对上述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此类混凝土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C55纤维混凝土应用性能评价的试验分析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纤维对混凝土的抗裂性均有改善效果,但是存在差异,其中聚丙烯腈纤维的抗裂效果最好,聚丙烯纤维次之。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最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最小。综合考虑,作为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外掺料,三种有机纤维中聚丙烯纤维的性价比最高。
生态混凝土在护坡中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生态绿色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并对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的施工控制进行了探讨。
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
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 生态商品混凝土是一种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 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新型特种商品混凝土。生态商品混凝土可分为环境友好型和生 物相容型两类,主要应用在减轻环境负荷、植生、净化水质等方面;智能化、规模 化、理论化、体系化和集成化是21世纪生态混凝 土的主要发展趋势。 1引言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三大严重问题,即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和 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 生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在减 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保护和减少浪费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材料。 作为21世纪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与上述的资源、环境问题密 切相关:(1)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要开采 50亿t以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分析资料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分析 天啼工柱2005年第3期(总第65期)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分析 王立军王春阳魏坤 (市政工程研究院) 1无砂大孔混凝土国内外应用现状 无砂大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最大区别在 于其无细集料.无砂大孔混凝土是颗粒均匀的粗 集料被水泥浆裹覆表面,水泥浆不起填充作用,仅 将粗集料胶结在一起成为一种多孔性材料. 无砂大孔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孔隙率,透水能 力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在园林建设及 河道治理等工程中多有应用.目前国内应用最典 型的当属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在河道整治中, 以植被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为指导,以无 砂大孔混凝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无砂大孔混凝 土进行改性研究,在混凝土内部创造出适合植物 生长的环境,解决了混凝土色彩单调,污染环境的 缺憾. "桥头跳车"是公路建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安全主管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