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龙王庙险段汉口岸堤防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洪水期大江大河的城市堤防一旦失稳溃口,将酿成极大的灾害,准确查明堤防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险情发生的原因,是设计选择合理有效治理措施的关键。阐明武汉市龙王庙险段汉口岸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设计部门据此放弃了原设计方案,采纳了地质专家提出的处理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现在,该段堤防工程已成为武汉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加固设计
龙王庙险段历来是汉江武汉市河段著名的险工段,是武汉市防汛的重中之重。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彻底根治龙王庙险段的工作也由此展开。整治工程遵循“扩展口门,改善河势,出险加固,综合整治”的原则。具体为:汉阳岸平均削坡后退60m;汉口岸整治通过钻孔灌注桩和“l”型挡土墙解决岸坡整体稳定问题,并对老驳岸墙进行加固,对驳岸平台和码头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处理,采用水下抛石结合混凝土铰链沉排以稳固岸脚。工程完工后,经受了1999年汛期洪水(28.89m,居历史第3位)的考验,各项检测资料表明,所采取的综合整治措施安全可靠,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
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加固设计
龙王庙险段历来是汉江武汉市河段著名的险工段,是武汉市防汛的重中之重。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彻底根治龙王庙险段的工作也由此展开。整治工程遵循“扩展口门,改善河势,出险加固,综合整治”的原则。具体为:汉阳岸平均削坡后退60m;汉口岸整治通过钻孔灌注桩和“l”型挡土墙解决岸坡整体稳定问题,并对老驳岸墙进行加固,对驳岸平台和码头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处理,采用水下抛石结合混凝土铰链沉排以稳固岸脚。工程完工后,经受了1999年汛期洪水(28.89m,居历史第3位)的考验,各项检测资料表明,所采取的综合整治措施安全可靠,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
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监理工作实务
一、工程概况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位于长江汇入长江口门的汉口、汉阳两岸。该河段由于水文特性关系,历年4~10月左右为河床淤积期,而11月至次年3月左右为冲刷期,又由于该河段河势原因,汉口岸累遭冲刷,深泓逼岸,威胁着汉口岸岸坡和堤防工程的安全。而汉阳岸历年淤积,导致汉江汇入长江口门处宽度仅有200m,口门处的主流挑向汉口岸,且横断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即汉口岸流速远大于汉阳岸流速。为此,本工程采用综合整治方案即固守汉口岸,扩宽汉阳岸,改善河势,
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水下抛石护脚质量检测评价
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水下抛石护脚质量检测评价
武汉市府澴河、举水河堤防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
府澴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堤身散浸和沉降变形稳定问题,堤身的治理措施采用锥探灌粘土浆、迎水面粘土铺盖或垂直防渗墙,是经济有效的;府澴河部分堤段上部堤基土为湖积和冲湖积相淤泥或淤泥质土,容易发生裂缝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在进行整险加固时,应进行沉降稳定验算,必要时对大堤堤身填土进行换填或改良,及地基加固处理。举水河堤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渗透变形。渗控处理措施应根据各堤段工程地质条件、险情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截渗墙、粘性土铺盖、减压井(沟)等措施。
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的回顾
武汉防汛第一险段武汉龙王庙,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汉口岸。明代以前,这里只是与汉阳连在一起的沼泽地,属汉阳县管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水突然决堤而出,由郭茨口经龟山北麓入江,始分南北两岸。清乾隆四年(1739年),在此处修建了一座龙王庙,庙址即今武汉市水运公司码头。龙王庙落成后,尽管每年
鄱阳湖区堤防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提出鄱阳湖湖区的工程地质分区可划分为河流冲积阶地平原区、河流尾闾三角洲平原区、残积丘陵区和湖积湖滩区;分析了圩堤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堤基渗透(漏)产生机理。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本资料为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共29页,格式为ppt。工程概况:1)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其中简要介绍了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边坡防治措施。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坡体...
向黄隧道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场地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隧址区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隧道涌水,隧道突水、突泥及塌陷,煤层采空区积水,瓦斯泄露)的成因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潞城东邑村龙王庙建筑及迎神赛社考述
今山西潞城市春秋时称潞子婴儿国,后属晋。汉置潞县,隶上党郡。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移县别置,曰刈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潞城县。
沂沭河堤防加固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1堤防现状山东省东调南下沂沭河堤防加固二期工程包括沂河(斜午坝~省界)、沭河(庄科坝~省界)、新沭河(陈棠桥~大兴镇)、邳苍分洪道山东段四部分。沂河斜午坝~茶山坝段和沭河庄科坝~石拉渊坝段、大官庄闸~上坝段均为低山丘陵地貌,基本上以山为堤,属无堤段,仅有的数
龙王庙水库大坝滑坡分析及抢险措施
龙王庙水库大坝滑坡分析及抢险措施——汛期特大暴雨造成龙王庙水库土石坝上游坝面滑坡,粘土斜墙外露,大坝在暴雨中岌岌可危,所幸及时发现问题,抢险措撼得当。文章采用geostudio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汛期水位上升对坝坡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较大,应采取应...
岩溶深基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岩溶地区深基坑开挖常诱发较多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基坑排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开挖导致基坑壁滑塌;造成周围建(构)筑物破坏或局部拉裂。本文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支护体和周边建筑等对深基坑开挖的影响。提出了深基坑开挖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深基坑开挖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深基坑开挖引发许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降水形成局部漏斗,造成不均匀地面沉降;开挖导致基坑壁侧向位移,使周围建筑物发生整体倾斜或局部拉裂。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支护体和周边建筑等,对深基坑开挖的影响。提出了在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武汉市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武汉长江二桥,总面积72万m2,工程一次规划两期建设,平均整治宽度160m,吹填高程28.80m(吴淞高程),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公路隧道常见不良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前言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逐年增加,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在我们的山区公路中,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公路隧道更是不断的增多。近几年来,在我们承德境内已建的公路中,已建成二十余座中,短隧道。随着承朝、承唐等高速的开工,又将出
公路隧道常见不良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本文总结了高速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中常遇到的不良地质问题,并针对不同的地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防治措施,以期对将来的隧道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公路隧道常见不良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不良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防治措施,以期为将来的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汉江航道整治护岸工程地质问题简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航运快速发展,相应的航道工程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本人工作经验,文章介绍了航道整治中护岸工程地质问题,对岸坡形态、地质结构、近岸水流条件及岸坡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护岸工程可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确保航道岸坡稳定。
水库堤防工程渗漏问题及防治策略
水库工程为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中,土质堤防渗漏构成了水库不可或缺的环节,起到挡水作用,堤防渗漏的应用比较广泛。文章以自身经验出发,探析水库堤防工程渗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及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众所周知,通常地质灾害造成的后果是无可预期,非常严重的。本文从岩土工程的概念论起,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需要防治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城市防洪与环境综合治理——龙王庙堤防整治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武汉市龙王庙堤防是著名的历史险工段。为了验证整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以及方案实施前后汉江河口段河势、流速、流态、水位、通航条件及河床冲淤变化等,为工程设计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而进行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工作。
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
分析了黔桂铁路扩能改建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不同工程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在设计及施工中采用的较为成功的预防和整治措施。
武汉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龙王嘴水厂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本次生产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对污水厂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其工艺流程的参 观,联系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扩大专业知识范 围,了解工程建设的程序以及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和要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岩土工程师现场负责人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