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结构体系方案研究
为优化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的受力和变形状态,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SCDS,从拉索布置、塔梁支承方式、桥塔刚度、主梁形式的选择及混合梁结合面位置的确定5个方面对该桥结构方案进行研究、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中塔刚度是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理想方式;中塔塔、梁固结,边塔竖向支承体系优于其他塔、梁支承体系;在边塔竖向支承的前提下,中塔与梁部铰接比完全固结优越;桥塔处主梁竖向采用支座支承的方式较优;混合梁结合面应选择在该截面弯矩影响线与基线围成的面积尽可能小的地方。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塔基础设计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塔基础设计——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例,对其主塔基础的设计进行了扼要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地质条件、经济合理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三个塔墩基础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比选研究,以期为类似基础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塔基础设计
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例,对其主塔基础的设计进行了扼要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地质条件、经济合理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三个塔墩基础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比选研究,以期为类似基础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梁监控测量技术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钢结合梁主跨616米,为了确保主桥施工质量和钢结合梁的顺利合拢,在不同的施工状态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原则和方法,文中对各种方法及监控测量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七长江大桥土方施工方案
1 页脚内容0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管理中心工程 综合管理楼、配电房 土 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1 页脚内容1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管理中心综合管理楼、配电房 土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工程中标文件及有关答疑文件; 2、业主提供的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该工程施工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实施的各类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规程、规范及验评 标准,并依照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湖北省及武汉市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5、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对本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 6、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面沥青铺装测量监理总结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面沥青铺装测量监理总结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面沥青铺装江北段由我部监理,其施工单位是武汉市政 建设集团公司,其施工里程范围分别为:左线k9+749.000~k11+226.323,右线 k9+800.680~k11+226.323。 一、测量监理工作总体概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面防水层设计与施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桥面防水设计采用10mm厚高黏高弹应力吸收防水层+双层40mm厚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方案,施工采用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车进行。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工程的防水层设计和具体的防水施工工艺。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结构体系研究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结构体系研究
自平衡试桩法在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工程中的应用
以国家重点工程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桩基检测为依托,叙述了自平衡试桩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及土层极限摩阻力的全部过程,所得到的结果为相应部门提供了设计和施工依据,得到设计与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5号主塔墩基础施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主跨616m三塔结合梁斜拉桥。5号墩为边主塔墩,共28根直径为2.8m的钻孔灌注桩,其地处岸边块石抛填防护带,深埋承台8~12m,在确保岸滩稳定的前提下,针对钢护筒插打、建立钻孔平台;利用枯水期先安装钢板桩围堰内支撑到位,以便钢板桩插打和钻孔桩施工同步进行;承台施工等过程,以及施工工期紧,上游侧有码头、北侧有加油船未搬迁,作业面狭小等难点,重点介绍在有限施工条件下,利用雪浪号400t全回转吊船,大吨位起吊安装围堰内支撑和钻孔桩施工平台的方案,以及5号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探讨此类工程有效的施工方式、方法。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5号主塔墩基础施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5号主塔墩基础施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中主塔墩基础围堰施工技术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通航孔主桥为三塔双索面斜拉桥,中主塔墩位于长江中心航道上,其下部结构基础为18根3.40m钻孔灌注桩。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法进行基础施工。钢吊箱围堰在工厂制造,完成后整体滑移下水并浮运至墩位,采用重力锚锭系统进行围堰定位;围堰定位完成后,插打定位钢护筒,将围堰与已经插打完成的钢护筒进行连接形成稳定的钻孔平台,插打剩余钢护筒,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桩施工完毕,将围堰下放至围堰封底设计标高,进行围堰清淤、堵漏,用垂直导管法依次浇注封底舱、底隔舱、侧舱封底水下混凝土,按照从两端向中间、从外向内的顺序分块、对称进行施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钢主梁预拼装线形控制技术
为保证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钢主梁架设时的线形,对钢主梁工厂预拼装、测量控制及线形调整等几个方面技术进行研究。钢主梁构件组拼和预拼装均在胎架上完成,采用按制造线形布设的9道基线对各节段进行定位测量。测量控制网采用外控借线法建立,按拼装顺序由远及近定位每轮各节段构件。采用检定钢尺多测回测量法对前期安装的结合段钢梁与后期工厂制作的钢梁进行匹配测量。在钢主梁预拼装检验过程中采用调整装配和施焊顺序、重新制配钻孔、严格限定工厂质检时机、统一仪器精度级别等措施对钢梁线形进行调整。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钢板桩围堰水下封底技术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通航孔主桥为三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5#墩为边主塔墩,位于武昌江岸大堤前滩地坡脚上,采用先施工钻孔桩防护岸坡、然后开挖墩位处河槽、最后安装围堰内支撑桁架、插打钢板桩形成围堰。该围堰具有钢板桩长、面积大、防护深度深等特点。主墩钻孔桩完成后,需清理围堰内近10m淤积物,然后进行全围堰平面5m厚混凝土水下封底,形成深基坑作业面。
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第33卷第5期 2003年9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vol133no15 sept.2003 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李爱群 1 缪长青 1 李兆霞 1 韩晓林 1 吴胜东 2 吉 林 2 杨玉冬 2 (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 (2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镇江212002) 摘要:介绍了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评述了 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构成、目标和主要子系统 的功能、监测项目的确定和布点策略、监测仪器的选择与检测技术分析、桥梁结构状态识别与安 全性
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介绍了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评述了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构成、目标和主要子系统的功能、监测项目的确定和布点策略、监测仪器的选择...
长江论文:武汉二七长江大桥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
长江论文:武汉二七长江大桥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 【中文摘要】本文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5#墩为例,系统地研究了 长江边坡防护的设计与施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第七座跨江大 桥,距上游武汉长江二桥3.2km,距下游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6.8kmm, 二七桥路线沿京广铁路下行线,穿汉口解放大道及江岸货场铁路疏解 区,过长江后经武昌罗家港泵站,沿罗家港排水明渠至和平大道。主桥 为1732m(90+160+616+616+160+90)的三塔结合梁斜拉桥。5#墩基础 处于江水和堤岸之间,基础施工之前边坡防护工作尤为重要。本工程 的防护措施为支护桩加锚桩方案,两排钻孔桩之间施加预应力,形成 一个防护整体,增加了体系的刚度。目前基础早已施工完成,正在施工 塔柱,边坡并没有出现垮塌、开裂等安全问题,事实证明设计方案是可 行的。 【英文摘要】thethesisresea
中远关西涂料中标武汉长江二七大桥
2010年7月1日,中国,上海——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透露了该公司大型桥梁防腐的最新进展。中远关西的四氟氟碳涂料成功中标武汉长江二七大桥。该桥是中远关西继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之后.中标的第二座长江大桥,也是国内首座采用氟碳涂料的长江公路大桥。
中远关西涂料公司中标武汉长江二七大桥
中远关西涂料公司中标武汉长江二七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防雷设计方案
1 防雷设计方案 目录 -------------------------------------- 一·概况 二·接闪器设计:方式和保护半径 三·避雷针布置、引下线、地网 四·工程预算(接闪部分)(浪涌部分)(等电位 联接部分)(分流、接地、屏蔽部分) 五·设计依据 2 一·概况 地理环境: 年均雷暴日: 建筑物特性: 防雷级别: 预计雷击次数: 根据建筑物所落直接闪电的年平均计算公 式: nd=ng·ac·10-6/每年 其中ng------闪电的年平均密度,ng为 次/年 ac-----建筑物的等效落闪面积 可估算出该建筑物每年被雷击概率为次/年。 二·接闪器设计:方式和保护半径 根据建筑物特征,经论证,宜采用混合接闪的方式, 即ese型避雷针(提前放电避雷针)与避雷线,及大桥 两侧灯柱的有效组合,也达到安全接闪的效果。 提前放电
中远关西涂料中标武汉长江二七大桥
中远关西涂料中标武汉长江二七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等桥坚强受追捧
武汉长江大桥等桥坚强受追捧被撞70 余次仍无恙 2011年08月04日04:40新京报[微博]朱柳笛我要评论(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宁波灵桥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南京长江大桥 转播到腾讯微博 武汉长江大桥 ■关注焦点 “桥脆脆”,看看人家“桥坚强” 7月,密集的垮桥事件,刺激公众神经。7月15日,通车14年的杭州第三 钱塘江大桥坍塌,7月14日,建成12年的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段坍塌,7月 11日,建于1997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坍塌⋯⋯年轻的桥,纷纷 倒下。对应“桥脆脆”,一些历经风雨依然坚挺的桥,被网友追捧,称之为“桥 坚强”。 这些坚强的桥,有的建于清末,有的建设于民国战乱年代,有的建于大饥荒 年代,那时的技术、建材和资金都难与现在相提并论。这些桥因何坚强?现在的 桥又怎么了?“桥坚强”其实本是“桥正常”。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通航净宽研究
在分析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所在的武桥水道河道条件、航道条件、港口布局以及与武汉长江大桥之间距离要求基础上,从通航的角度,对拟建的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选址进行分析、对通航净宽进行计算,并结合桥区航道条件,论证通航净宽尺度。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锚碇设计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280m悬索桥,北锚碇采用放坡大开挖深埋扩大基础实腹式锚体重力式锚;南锚碇采用支护开挖深埋圆形扩大基础框架式锚体重力式锚,其基坑工程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加内衬的支护结构型式;在国内首次采用“无粘结可更换”预应力锚固系统。本文概述了锚碇的总体构造、基坑工程、锚体及锚固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建项目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