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白鹤桥水电站库区耕地排水方案设计
武都白鹤桥水电站 ,为低坝大流量引水式电站。在引水枢纽上游左岸 2千米处有 6 0 5亩耕地 ,由于 1 993年的一场大洪水及泥石流的汇集 ,使该河段河床淤积 ,河水面抬高 ,造成耕地淹没和浸淹 ,给当地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经过排水设计 ,较好的解决了耕地淹没问题。
白鹤滩水电站翻坝运输方案研究
白鹤滩水电站的开发任务为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工程建成后可发展库区航运、具有改善下游通航条件和拦沙等综合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之一。白鹤滩水电站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34m,最大坝高289m,库区正常蓄水位825m,下游溪洛渡库区正常蓄水位600m,坝址上下游蓄水位差达225m。本文针对大水位差拱坝过坝运输方式,进行码头的选址布置、结构型式、装卸工艺等方面比较,得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翻坝码头方案。
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开工
2017年8月3日上午,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地举行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四个水电梯级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其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并有拦沙、发展库区航运和改善下游通航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之一。
白鹤滩水电站截流设计与施工
白鹤鹤滩水电站河谷狭窄,施工道路布置困难。大江截流具有流量大、受溪洛渡水电站蓄水影响顶托水位变幅大、覆盖层厚、抛投强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大流量。变水位、深水深覆盖层截流。方案编制时,充分考虑了溪洛渡水电站蓄水引起的顶托水位变化,以及坝址处边坡开挖规划和物料特性等因素·选取了宽戗堤立堵法截流,龙口水力学指标适中,创造了开挖料作为主要抛投材料直接进占的条件.运输距离近.截流保证率高;在来流量为3010m~3/s的情况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掌握了截流过程中龙口水力学指标.合理采用开挖料直接进占实现了优质高效截流,单向进占抛投强度为2050m~3/h,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白鹤滩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5月16~17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技术评审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华东院的汇报形式和设计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小江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小江断裂带北段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其几何展布特征与活动性对库区移民及其就近安置规划有明显的制约作用.通过对小江断裂北段大比例尺调查、断裂带石英形貌扫描以及现场氡气测量等综合研究,重新界定了小江断裂带北段展布,即北起宁南县华弹镇,沿金沙江左岸经永乐村,鲁吉、溜姑延伸至蒙姑以南,断裂带总体向西陡倾.石英微形貌统计分析与应力痕迹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断层强烈活动时间在晚更新世,同一石英颗粒表面具有代表两种滑动方式(蠕滑和黏滑)的应力痕迹组合,应力痕迹的溶蚀程度、叠加和切割关系表明,断层在晚更新世的滑动至少有3个亚期次,早期为蠕滑,中晚期为黏滑.小江断裂北段的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表明,其可能发生强震的最大震级约在ms6.8级~ms7.1级左右,为未来仍有可能再次活动的强震地区.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巧家县城整体稳定性评价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距上游巧家县城约45km。水电站蓄水之后,巧家县城周边部分地区将被淹没,水位变化幅度为765~825m,该变化有可能造成县城周边斜坡地区边坡失稳,给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通过现场调查和研究钻孔资料,对其地层组成进行分析之后,运用数值模拟分析评价该区在水电站蓄水前的稳定性,得出蓄水前研究区处于稳定状态,这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并预测分析了研究区在水电站蓄水后的稳定性,得出蓄水之后研究区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但如遭遇地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须对其进行长期监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巧家县垫高造地区砂土液化分析
云南省巧家县城北门垫高造地区内分布大范围的砂土,砂土液化会对填筑区及防护堤造成巨大的危害,正确评价防护堤及造地范围内液化砂土分布范围并提出防止措施,对工程有巨大的工程意义和经济效益。论文根据国内相关规范及经验,通过对初判、复判以及不同规范之间的对比,精确划分砂土液化范围,使勘察结果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岩体的浅表生改造
通过对白鹤滩水电站坝区浅表生变形迹象的调查,总结归纳坝区缓倾角结构面和陡倾角结构面的浅表生改造特征,并结合河谷演化机制分析,逐步建立了坝区浅表生改造的机制模式。研究表明,浅表生改造与河谷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改造方式主要有垂向卸荷和侧向卸荷。高强度岩体能储存较高的弹性构造应变能,在卸荷状态下可引起应变能的突然释放而发生变形破裂,因此比低强度的岩体更易发生浅表生改造。浅表生改造受岩体结构的控制,具有不同岩体结构的岩体,其卸荷改造方式也不同。该研究对认识坝区岩体结构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白鹤滩水电站预可研报告通过审查
日前,规划装机容量1200万kw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审查。审查组认为,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开发的重要工程,水库调节性能好,没有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技术经济指标优越。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双绿”探索
据悉,长江上游金沙江上,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这座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正在探索提供绿色能源、保护绿色生态的“双绿”之路.据介绍,设计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替代火电年均发电量约627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约5160万吨二氧化碳及1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
白鹤滩水电站岩质边坡微震活动特征研究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高陡,应力条件复杂,存在ls_(331)、ls_(337)、ls_(3319)层内错动带,f17断层等软弱结构面,施工期和运营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评价其左岸边坡开挖稳定性,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对边坡微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微震活动的时空以及震级分布,揭示岩质边坡开挖扰动下的微震活动特性及其施工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开挖强度越大,边坡损伤越大,微震活动越活跃;爆破后0.5h内应力急剧调整,微震活动频繁;震级分布在-1.6~0.4之间,爆破开挖诱发大量震级小能量低的微震事件,诱发边坡的渐进损伤;软弱结构面是微震事件的主要活动区域,具有发生破坏变形的可能性;左岸边坡岩石破裂以复合型破坏和剪切破坏为主,伴随少量拉伸破坏。该研究可为工程后续开挖和支护提供参考,为同类微震活动特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开建
位于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的金沙江上,装机容量16000mw的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4个水电梯级的第2个梯级,上游有装机10200mw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全面推进,下游有装机13800mw的溪洛渡水电站和装机7750mw的向家坝水电站全面建成发电.据了解,白鹤摊水电站坝高289m,电站库区正常蓄水位825m,根据工程规划,电站将于2021年5月下闸蓄水,同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部机组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2017年8月3日,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是继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投产和乌东德水电站核准建设以来,中国乃至世界水电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白鹤滩水电站初始地应力场研究分析
金沙江下游拟建的白鹤滩水电站上接乌东德梯级,下邻溪洛渡梯级,是继三峡和溪洛渡之后又一座千万千瓦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地下式厂房,其厂房的高度和跨度分别为78.5m和32m。为了保证地下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需要准确掌握初始地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依据地质构造作用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发现,白鹤滩水电站左、右岸的初始地应力场,由于受到河流侵蚀和岸坡卸荷等因素影响,两岸厂区的地应力场方向在局部产生一定的偏转,从该地区的nww方向变为ne方向,通过数值反演方法对计算区域的边界条件进行回归,与实测值比较确定回归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白鹤滩水电站分流挡渣堤保护方案优化试验研究
为优化白鹤滩水电站分流挡渣堤的保护措施,针对分流挡渣堤过流时的冲刷问题,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在无堆渣、右岸半堆渣、全堆渣92×104m3情况下,选取最不利流量16500m3/s,研究了上、下游分流挡渣堤的冲刷状况。结果表明,在过流量为16500m3/s时,河床堆渣量增多有利于挡渣堤的防护,上游挡渣堤堤顶及1∶5缓坡段受冲刷较为严重。据此提出了三种优化防护方案,模拟5年一遇典型洪水的来流过程进行对比试验,得到了最优方案,可缩短挡渣堤施工工期并节约工程投资。
白鹤滩水电站坝基加固方案评价
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继三峡、溪洛渡之后开展前期工作的又一座千万千瓦级以上的水电站。坝基区柱状节理岩体发育,其力学指标相对较低并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拟采用垫座方案减少破碎柱状节理岩体和部分结构面对拱坝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根据精细的地质信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基于微结构张量方法开发了柱状节理岩体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视柱状节理岩体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模型的对比研究分析各向异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白鹤滩水电站坝基岩体加固前后坝体一坝基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以评价加固方案的可行性;采用水压力超载法对大坝一坝基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可为白鹤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终期阶段提供技术依据和科研支撑。
白鹤滩水电站高陡边坡开挖快速出渣方案
高陡边坡要实现快速开挖,关键在于出渣速度,合理高效的出渣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边坡的开挖速度。白鹤滩水电站右岸边坡陡峭、高差大,开挖工程工期紧、强度高,开挖过程中石渣极易下河,出渣道路布置困难,施工难度大。通过合理规划,采用明线和洞线相结合的道路布置体系,分区作业、渣料分流、多平台挡渣和翻渣集渣的综合施工方案,实现了快速出渣。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白鹤滩水电站施工供水系统规划设计
白鹤滩水电站施工期供水系统建设是水电站工程建设最早开工的项目之一,根据当地水源特点选择取水构筑物是关键。本文重点阐述了根据不同水源特点选择不同取水方式及取水构筑物,保证了整个供水系统的取水能力和工程建设连续、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为类似水电站供水系统取水构筑物的选择设计提拱参考。
白鹤滩水电站缆机平台人工桩开挖施工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缆机平台下部承重结构为人工桩基群,桩基ф2.5m,深度8.0~35.5m。桩基主要位于第四系松散堆堆积物区域。人工桩安全、快速的施工关系到缆机平台工程的整个施工进度。
白鹤滩水电站缆机平台人工桩开挖施工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缆机平台下部承重结构为人工桩基群,桩基ф2.5m,深度8.0~35.5m。桩基主要位于第四系松散堆堆积物区域。人工桩安全、快速的施工关系到缆机平台工程的整个施工进度。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开工
10月6目上午10时,随着葛洲坝集团三峡分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右岸排风洞项目负责人一声令下,葛洲坝集团在白鹤滩水电站上的\"第一仗\"正式打响了。据介绍,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大寨镇与四川省凉山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玄武岩水-岩作用模拟及应用研究
采用水-岩作用线型规划的模拟方法,以白鹤滩水电工程为实例,从水化学方面对坝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作定量分析评价。建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方程组构成的数学模型,利用excel规划求解的功能对其进行求解。为评价坝区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依据。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进水口混凝土气泡问题研究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进水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的气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通过采取现场拌和物性能控制、原材料控制、振捣工艺的控制和模板及脱模剂控制等技术措施改善混凝土表面气泡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后续混凝土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园林工程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