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场激励时通信电缆的瞬态响应分析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分析外场与电缆间的耦合,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通信电缆对外场的时域响应.根据模拟得到的电缆上电压电流的分布,对具有多根导线电缆采用单导线模型做近似处理,并计算了相应的电参数.结果表明,单导线模型处理所得结果和其他方法的结果符合得很好.该结论对实际应用有参考价值.
多点风激励下高层建筑响应分析方法
以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方法为研究对象,推导了cqc方法和srss方法的计算公式;同时,特别介绍了谐波激励法(hem),并在虚拟激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谱分解法(sdm)。将这些方法用于广州西塔风振响应分析中,结果表明:cqc方法是精确算法,但计算量大;srss方法计算效率高于cqc方法,但会损失计算精度;hem方法占用内存少,计算效率高;sdm方法具有和cqc方法一样的精度,但计算效率更佳。通过精度和效率的对比分析,建议在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中优先采用hem方法和sdm方法。
外场激励下腔内屏蔽电缆响应的方法研究
将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外场激励下屏蔽电缆的传输线模型相结合,研究计算了外场激励下带缝金属腔内屏蔽电缆的终端负载响应。首先利用fdtd计算了腔内屏蔽电缆处的激励场,然后由得到的激励场和外场激励下屏蔽电缆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得到屏蔽电缆的终端响应。研究表明,屏蔽电缆对外场干扰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该方法需要的内存和计算量较小,并且使用简单方便。
深部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体的时程响应分析
为了解释深部巷道围岩体拉压交替变化和分区破裂化现象,本文建立深部巷道开挖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推导出扰动应力、扰动应变和扰动位移满足的扰动平衡方程、扰动物理方程、扰动几何方程和扰动边界条件。利用hamilton时域变分原理,导出扰动的积分-变分方程。在给定开挖卸荷路径和零初始条件下,采用杜哈梅积分推导出系统的稳态时程响应,求出系统的扰动应力、扰动应变和扰动位移的近似解析解。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和方法能正确地反应出深部巷道开挖引起的围岩体的动态过程,并能有效地评价开挖引起的围岩体的破坏形态。
某高层建筑结构的时程动力响应分析
本文采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用两条真实强震记录和一条拟合人工波对一实际高层建筑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并与规范反应谱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动力响应满足建筑抗震规范要求。
矿用屏蔽通信电缆敷设位置耦合效应分析
介绍用线性边界元法计算矿用屏蔽通信电缆电容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两个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用线性边界元法(弧形法)计算屏蔽通信电缆,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可很方便应用于各类矿用特种内芯屏蔽通信电缆的工程计算,给出了mhyv-p(3)型矿用屏蔽通信电缆不同位置放置时各芯线间的耦合电容随变形程度变化的关系曲线,获得其合适敷设位置。
开孔农用隐蔽式通信电缆屏蔽效应分析(英文)
以农用隐蔽式信号电缆的开孔屏蔽壳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边界元法计算了屏蔽体上开有不同对称/非对称孔型时对屏蔽效能的影响。根据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对于双芯屏蔽电缆,当孔深较浅时屏蔽电缆的耦合电容影响不大,随着孔洞深度的增加,对称/非对称劈形孔耦合电容变化幅度最小;而不同形状孔洞的宽窄对耦合电容影响不太明显。
通信电缆
全色谱全塑双绞通信电缆的类型、端别、和选用原则 1.全塑电缆的类型 全塑电缆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大类,二特殊型又包括填充型自承型和室内电缆等。为 了帮助大家对各种类型的全塑电缆及其型号有一个清楚地了解,列成了表2-8以供大家今后 从事设计、施工查用(选自行业标准)。 1)普通式全塑电缆 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广泛使用于架空、管道、墙壁、机暗管等施工形式,其中典型型号 为hya、hyfa、hypa三大类。例如:hya400*2*0.5,表示400对线径为0.5mm的铜芯线 涂塑铝带粘结屏蔽聚乙烯护套实心聚烯烃或聚乙烯绝缘电话通信电缆。 其他字母的含义见表2-8. 2)填充式全塑电缆 普通塑料护套电缆由于存在着“透潮”问题而影响使用,即使是防潮性能较好的铝/塑粘 结护套,当护套受损或粘结不完备时,也会造成缆心进水。1963年有人提出了电缆填充的理 论,导致了填充
基于ADINA的重力坝地震响应分析
基于adina的重力坝地震响应分析——针对云南某重力坝,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分别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wester-gaard附加质量方法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对其自震频率和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自震频率比较接近,附加质量模型的地震响应要大于流...
双塔连体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双塔连体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本文通过算例对双塔连体结构进行动力特性以及地震响应分析,观察单塔结构、双轴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和单轴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动力特性的差别,从而总结出连体结构自振特性的规律。同时,本文还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单轴对称...
板式楼梯的动力响应分析
板式楼梯的动力响应分析——针对汶川地震中楼梯的严重破坏,探讨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混凝土板式楼梯的动力时程分析,通过瞬态分析对梯段板施加冲击荷载,对比分析了在同样大小的静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梯段板挠度和应力的变化。
张拉整体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张拉整体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本文应用随机振动理论,对张拉整体结构的风振响应进行了分析。将结构离散为空间索和杆单元,建立了多个模型,对平均风和脉动风的响应进行了大量计算。研究了振型个数、阻尼、风荷载谱等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程度,并把线性与非线性...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作者:曹永睿,钟铁毅,顾正伟,唐兴国 作者单位:曹永睿,钟铁毅,顾正伟(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唐兴国(中咨泰克 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刊名: 铁道建筑 英文刊名:railway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杨玉民.袁万城.范立础大跨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及其分形特征[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 2.范立础桥梁抗震1997 3.武芳文.赵雷ⅱ形截面混凝土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期刊论文]-公路2005(11) 4.范立础.胡世德.叶爱君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2001 5.宋雨.陈冬霞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
多向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响应分析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科学技术在实验的过程中,都取得较大成果。建筑本身能否达到抗震标准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建立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模型,充分利用有限软件进行分析多向地震力作用下的地下结构的响应力,是国家发展经济,提高建筑水平的必经之路。
基础隔震高层建筑的地震响应分析
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某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顶层加速度峰值、层间位移、基底剪力等均大大地降低,隔震性能良好.
隧道洞口段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隧道的进出口大多是风化的松散堆积体,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围岩材料的渐变对隧道洞口段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工况下沿隧道轴线方向衬砌最大应力、位移以及加速度变化曲线,及不同工况下洞口段隧道结构的抗震设防长度。洞口段设防长度与洞口段围岩性质有关,洞口段围岩由软弱向坚硬渐变长度越长,洞口段衬砌应力就越大,洞口段设防长度就越长。
张弦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本文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单向空间张弦梁结构这一典型张弦梁结构为计算分析算例,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张弦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空间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探讨了张弦梁结构在两种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竖向地震和水平地震响应,得到结构的动位移响应和动内力响应时程曲线。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供张弦梁结构的工程应用参考。
参数粘弹性地基无限长板的瞬态动力响应分析
参数粘弹性地基无限长板的瞬态动力响应分析——利用三角级数和laplace—fourier积分变换法,求得了考虑地基剪切变形和压缩变形的粘弹性地基无限长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问题的解析解。计算和比较了winkler地基和双参数地基板的动力响应,并进一步讨论了荷...
水工建筑物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虚拟激励法
文中介绍结构平稳和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精确高效的虚拟激励法,无论是完全相干还是部分相干,比例阻尼还是非比例阻尼,都能方便地处理大跨度及多点输入问题。
钢管桩振动沉桩动力响应分析
依托云南省昆明市昆纺原址改造项目钢管桩振动沉桩工程实例,通过勘察、室内土工试验,基于midasgtsnx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钢管桩不同入土深度时钢管桩和桩周土体的位移场、速度场及加速度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管桩贯入土层深度的增加,钢管桩沉桩位移逐渐减少,且入土深度越大,造成的桩周土体位移扰动越大;随着钢管桩贯入深度的增加,桩端沉桩速度逐渐减小,且入土深度越大,沉桩引起的桩周土体竖向速度也越大;随着沉桩时间的推移,钢管桩桩端沉桩加速度逐渐放大,预埋深度越大,加速度放大速率越小。
考虑黏结特性的水电地下洞室块体地震响应分析
在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的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地震作用下块体可能出现滑移失稳甚至破坏,将会给工程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地震作用下地下洞室块体的抗滑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工程中块体与周边岩体界面上存在黏结作用,而abaqus的接触属性中自带的抗滑模型未考虑该特点,为此建立了考虑黏结强度影响效应的地下洞室块体修正抗滑模型,完善了块体与基岩间的静态作用与动态相对滑动的影响机理.通过验证模型与工程算例,研究了块体在静态及动态荷载激励下的响应特征与稳定性,实现了抗滑模型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验证.对比经典抗滑模型与修正抗滑模型的分析结果,在重力阶段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1.04cm和0.05cm,在地震过程中的平均竖向位移与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2.24cm、3.91cm和2.07cm、3.38cm.上述结果反映了块体在黏结特性的作用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依次改变抗滑接触属性中的关键参数,讨论了摩擦系数及黏聚力对块体响应与接触面动态特性的影响.
海上风电起重船施工运动响应分析
全球能源变革正值起势阶段,开发海上风能资源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相较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施工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海上风电起重船是海上风电产业重要的施工装备,在海上施工时因受到风、浪、流的联合作用会产生一定的运动,当运动响应过大时,其施工安全性将难以保证。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化工安全评价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