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两当县建筑震害特点及分析
5•12汶川大地震两当县建筑震害特点及分析——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810 级大地震对甘肃省两当县建筑的破坏情况。主要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
汶川大地震甘肃灾区房屋震害调查和震害分析
介绍\"5.12\"汶川8.0级大地震甘肃灾区建筑的破坏情况,对房屋建筑的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地震区建设工程抗震质量监管提出了意见。
汶川大地震中羌族建筑的震害现象及抗震技术分析
汶川大地震中羌族建筑的震害现象及抗震技术分析 摘要羌族建筑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对 羌族建筑的震害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羌族碉楼的结构形式、使用 材料、施工质量等方面分析羌族碉楼优越的抗震性能,诠释羌族人 民古老的建筑智慧。 关键词羌族建筑;震害现象;抗震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65-02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聚居地主要分布在四 川省岷江上游的茂县、汶川县、黑水县、松潘县以及北川县等地区, 聚居人口达到十几万之多。经过几千年人文历史的洗礼,形成了独 特的建筑文化。汶川大地震后,羌族聚居区的羌族村寨建筑受到了 一定程度的破坏。作为羌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载体,羌族碉楼和碉房等建筑独具特色。茂县、汶川县、松潘县等 羌族聚居地的碉楼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程度除区域性差
汶川大地震梁桥震害分析及梁桥抗震措施研究
汶川大地震梁桥震害分析及梁桥抗震措施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区桥梁震害的调查,发现震区粱式桥主要震害集中在落梁、支座滑动、梁体位移、伸缩缝处相邻梁体间碰撞、挡块破坏和桥台破坏等方面。针对汶川地区桥梁震害现象,提出了震区梁桥的抗震设计对策和措施,...
建筑楼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的楼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框架结构的楼梯破坏最严重。文中分析了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的楼梯破坏原因。表明楼梯实际上参与了主体结构抗震,在整体结构中起着斜撑的作用,为限制结构层间位移作出了贡献,与目前的结构分析软件不考虑楼梯参与主体抗震作用,仅将其作为荷载加到主体结构上的计算假定和结果完全不同。为减小楼梯间参与主体结构抗震产生的震害,文中提出了在楼梯间增设附加小柱的设计方案,并采取柔性连接,使楼梯与主体结构分离开来,并经有限元对比计算,发现附加小柱时楼梯间地震剪力和弯矩大大减小。
汶川大地震中广元市水库震害调查与分析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广元市的水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依据广元市水库地震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资料,对该市53座次高危以上险情的水库进行了震害调查与分析、震前病害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水库土石坝在震前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水库的震害主要包括坝体变形、大坝渗漏、泄水建筑物和附属设施损毁等;地震烈度、震中距、修建年代、土石坝坝型与几何构型,以及水库震前的运行状态是影响水库震害程度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丰富了水库土石坝震害的基础性资料,并提出了改进水库土石坝抗震性能设计的建设性意见。
汶川大地震中框架结构震害分析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及分析
笔者参加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目睹了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大量的地质灾害。本文介绍了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地质灾害情况,对发生地震的地质构造原因及诱发地质灾害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如何避免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汶川大地震底框结构建筑物震害调查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底框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在极震区,底框的坍塌和倾斜成为底框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底框部分破坏后,切断了地震力向上传递的通路,使得砖混部分破坏减小;随着地震烈度的降低,底框的坍塌减少,而上部砖混的坍塌增多。由于刚度突变,底框和上部砖混的结合处成为底框结构的薄弱环节:底框结构刚度大,上部砖混结构破坏;砖混结构刚度大,底框结构破坏。底框结构的破坏都表现出柱破坏的特点,而且底框梁截面高度特别大,更难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施工质量对底框结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强度对抗震性能影响明显。
汶川大地震中小学校舍震害调查
汶川大地震中小学校舍震害调查——根据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四所中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震后破坏情况,结合现场图片对破坏形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几所学校的教学楼所采用的单侧走廊砖混结构,缺少足够的结构冗余度、结构整体性差,破坏特征表现为脆性,是不利于抗震的...
汶川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
根据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结果,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体系、墙体、构造柱和圈梁、楼梯和出屋面结构等方面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建议对新建房屋结构体系选择宜形体简单、平面规则,慎重使用底框结构;要重视抗震构造设置;对学校教学楼等建筑,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制使用单跨外廊悬挑结构,并提高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对已有建筑物,评估其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罗江县水库土坝汶川大地震震害调查与分析
5·12汶川8.0级大地震对德阳市罗江县的水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损失严重,若水库出现渍坝现象,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对罗江县19座高危以上险情水库的土坝震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典型的震害现象包括裂缝、渗漏、防浪墙损坏以及泄水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损毁等。根据水库土坝的震前病害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水库土坝在地震前多是带病运行,严重影响地震时水库运行的因素主要有土料或填筑质量差、坝基问题、坝体结构设计不当、蚁害、观测设施不全等。依据震后水库土坝的破坏形态,分析了水库大坝的震前病害对大坝震害现象的影响。为今后水库土坝的抗震设计提供基础性的资料。
建筑结构地震安全性分析——汶川大地震遗址考察侧记
本文以考察侧记和分析对比的形式,在对汶川地震遗址进行现场勘察调研并参阅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参照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倒塌比例和结构抗震性的理论,以考察实际为依据,对汶川地震中建筑倒塌类型、建筑结构地震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归纳整理出了北川县在此次地震中各建筑类型房屋倒塌废墟情况统计结果,提出了典型建筑结构抗震性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并介绍了当地在恢复重建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给排水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给排水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本文介绍了给排水工程结构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并分析总结了地震破坏的特点,从而对给排水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汶川大地震村镇中小学建筑的震害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中震区中小学教学楼倒塌和受损严重程度的调查,结合我国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介绍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现状以及在此次地震中的震害特点,分析了其在建筑、结构和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小学建筑今后的防震减灾提出思考意见和合理建议.
汶川大地震西安市中小学建筑的震害调查和分析
汶川大地震西安市中小学建筑的震害调查和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对西安市的一些房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震害,尤其是占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建筑的震害更值得关注;通过对西安市中小学建筑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调查,分析了此类建筑的震害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提高...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工程地震问题分析
第11卷第1期防灾科技学院学报vol.11no.1 2009年3月j.of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scienceandtechnologymar.2009 收稿日期:2008-11-25 作者简介:关云鹏(1983–),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的研究。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工程地震问题分析 关云鹏1,李巨文2 (1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 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关键词:汶川地震;工程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工程地震问题分析
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奇迹的昭示
1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奇迹的昭示 2010年02月01日21:36:04来源:新华网 已经封顶的北川新县城安居工程(2月1日摄)。 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新县城的40万平方米安居房项目即将让北川的受灾群众 实现“住有所居”。该项目包括154个单体,3000余套安居房,总投资达8亿多元, 目前已全部实现主体封顶,所有安居房主体工程都已通过了质检部门的验收检查, 将全面转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5月1日前竣工交付使用。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新华网成都2月1日电(记者刘欣欣、丛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 天。不到两年时间,四川地震灾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片片曾是废墟的 土地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学校书声琅琅,车间机器轰鸣。 今天,当我们重新走过那些曾经令我们心酸流泪的重灾区时,我们不禁被一个 又一个重建奇迹震撼了。奇迹的背后,昭示着什么呢? 2 重建奇迹:
汶川大地震对人防部门的启示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地震灾害瞬间就毁灭了灾区人民美好的家园,夺走了数万条鲜活的生命,吞噬了数千亿元的财富。然而,通过抗震救灾又彰显了生命至上的人本主义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大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检验了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人防部门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
汶川大地震后陕南建筑物破坏特征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震后汉中地区建筑物震害现象调查,归纳了各类建筑物的破坏特征,并结合建筑物结构形式、地形地质条件对震害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可以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希望能为震后恢复重建和抗震设防工作提供帮助。
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
本文初步总结叙述了汶川8.0级地震的以下特点:(1)震级空前,威力巨大;(2)以逆冲为主,破裂过程复杂;(3)为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序列;(4)次生山地灾害特别严重。汶川地震是有史以来对成都市影响最大的1次地震,但成都市境内少量的重灾区和大片的外围区形成了强烈反差。初步分析认为,成都市主城区在汶川地震中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是完全必然的,今后成都市主城区乃至整个成都平原仍然不会有高地震烈度的危险。
汶川大地震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启示
汶川大地震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启示——在汶川大地震中,近7万人死亡、1万多人失踪、5o0多万间房屋倒塌,2000多万间房屋损坏,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家无不为此感到痛心,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惨痛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作为一个从事结构设计工作者,...
由汶川大地震引发对建筑抗震设计的思考
本文从一个建筑结构工程师和讲授<建筑抗震设计>的教师的角度,就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启示及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由汶川大地震引发对建筑抗震设计的思考
本文从一个建筑结构工程师和讲授《建筑抗震设计》的教师的角度,就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启示及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化工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