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较高路基下高有机质软土处理方案
探讨填土高度、地基承载力及路基稳定性关系,明确不同填土高度下软基设计思路.讨论不同软基处理方案在填土较高、软土有机质含量高、孔隙水压力大等不利工况下的适用性,并推荐素混凝土桩或反压护道+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方案.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活性有机质研究进展,包括活性有机质的概念,活性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活性有机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及其活性有机质在反映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今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重点。
含有机质粉质粘土的压缩试验与性状分析
含有机质粉质粘土的压缩试验与性状分析——通过重铬酸钾法测定了取自南京河西地区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在5%-10%之间,判定其为有机质土。根据比较南京地区一般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发现有机质土的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都远大于南京地区一般粉质粘土,说明...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换填土施工工艺
在开展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碰见软土路基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运用换填土的方式加以处理。此
有机质污染红黏土在水泥加固条件下的室内试验研究
基于有机质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水泥加固条件下通过三轴试验,探讨有机质含量、水泥掺量、含水率和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和水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抗剪强度不断减小;而水泥掺量的增加,则使得抗剪强度逐渐增大。但是,当各影响因素超过一定值时,变化幅度都在减缓;并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c、φ值。
饱和、非饱和有机质粉土抗剪强度的对比
饱和、非饱和有机质粉土抗剪强度的对比——通过对饱和一非饱和淤泥土的抗剪强度和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试,以及利用swcc对非饱和淤泥土的抗剪强度预测,结果显示了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小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预测与实测的非饱和抗剪强度基本一致,并且非饱和抗剪...
林东线奎山隧道有机质粘土工程地质特性
通过对林东线有机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降低工程造价,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
改变搅拌桩水泥掺量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软基区域的探讨
(一)水泥搅拌桩试桩发现问题: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工程鱼珠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软基处理工程,根据上部结构使用要求,分区控制工后沉降分别不超过20mm、50mm、150mm,对控制工后沉降要求不超过150mm的区域用堆载(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固结排水处理,
高填方软土路基先处理(强夯)机理
高填方软土路基先处理(强夯)机理——大量工程实例证明,强夯法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土等地基均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高填方软土路基先处理(强夯)机理
先处理法即为我们所说的强夯法,强夯法处理地基由法国梅那技术公司(louismenardtechnique)于1969年首创。该方法将80~400kn重锤从6~40m处自由落下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消除地基变形的一种方法。我国于1978年引进该技术,大量工程实例证明,强夯法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土等地基均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高路基填方施工技术方案
高填方路基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制时间: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 1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填方路段分布区域和具体特征 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2.1、编制依据 2.2、编制原则 2.3、编制范围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 3.1、施工组织机构与机械、仪器配臵 3.2、土石方调配原则 3.3、路基填筑施工方案及措施 3.4、沉降观测设臵的方法 3.5、防止高填方路基质量病害及整治预防措施 第四章、施工工期及保证措施 2 4.1、施工工期计划安排 4.2、施工工期的组织保证措施 4.3、施工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 第五章、危险源识别、分析和预防措施 5.1、重大危险源识别 5.2、重大危险源的评估 5.3、预防措施 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6.1、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6.2、建全全面统一的质量管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与方案
. .. 成自泸高速公路自贡连接线公路工程 第三施工区 软 弱 路 基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中国华西成自泸高速公路自贡连接线投资建设指挥部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 .. 软弱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施工区软弱路基处理共12段,总长1469m。其中挖淤泥、软土 135833m 3 ,抛石挤於118631m 3 ,回填砂岩或透水性岩石135833m 3 。处 理面积达79615.2m 2 。本工程软弱路基处理将是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和工 期的重点施工内容。 其中zkl5+600~zkl5+620、zkl7+420~zkl7+560段清除表土让路 基置于岩石上,换填深度为2m;zkl7+910~zkl8+058段清除表土让路 基置于岩石上,换填深度为3m;其余段落软基换填深度为1.5m,抛石 挤淤深度均为2.0m。 本
浅析淤泥与软土质路基的处理
本文分析了淤泥与软土路基的特点,介绍了换填法、强夯法、抛石挤淤法等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并阐述了淤泥与软土路基的处理流程,对以后得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晋西北沙化土地土壤机械组成与有机质的初步研究
晋西北是我国北方旱作农田沙化土地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开展不同地类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为该区沙化土地类型和程度评价及其防治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区农田、人工林地(乔木)和荒地的表层(0—20cm)和下层(20—40cm)土样进行粒度和有机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类土壤的机械组成均为粉粒(0.002~0.05mm)>极细砂(0.05~0.1mm)>细砂(0.1~0.25mm)>黏粒(0.5mm)含量极少,其中粉粒、极细砂和细砂为优势粒级组分,三者含量之和在90%以上。农田受翻耕影响,其表层和下层土壤机械组成差异不大;人工林地中林间表层受草本植被影响,其表层颗粒明显细于下层;荒地由于受冬春季风蚀影响,其表层则略粗于下层。不同地类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均表现出表层含量大于下层,总体上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农田>荒地>人工林地。不同地类的土壤机械组成与有机质的关系,呈现出粉粒和黏粒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细砂和极细砂与有机质则呈负相关关系,在相关程度上,粉粒和细砂与有机质含量的正、负相关性最大,是研究区不同地类土壤有机质积累与否的关键粒级。
高路基加筋土挡墙施工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根据加筋土挡墙在某炼油厂高路基边坡加固中的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加筋土挡墙的工艺流程、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总结。挡土墙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具有良好的工程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已建好的高填土路基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
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已建好的高填土路基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
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已建好的高填土路基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
通过对路基沉降和稳定性验算,分析道路产生纵、横向裂缝的原因,提出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处理建好的高填土下软土地基是可行的,以提供相类似工程的借鉴。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段处理方案综合比选
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面临着软基处理深度大、造价高、工后沉降控制困难等需对问题,需进行分析研究,以保证工程方案的安全性、经济型、美观性。根据综合比选,填土临界高度取5m,对软基深度5~12m的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软基深度12~15m的路段采用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对软基深度大于15m的路段采用桥梁跨越。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桥梁跨越时应考虑合理布设桥涵构造物,对桩基础、扩大基础设计要结合多种因素的思考,使其受力合理。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强夯置换)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强夯置换)——(一)软土路基的成因 路基强度及稳定性与路基干湿状态紧密相关。由于路基低、路面宽、排水设施不好,水稳定性差使得雨水和生活用水向路基内渗透使地下水位升高………… (二)软土路基在公路中的危害及常有...
A#路路基填土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1、工程概况......................................................................................................
基于全谱数据挖掘技术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建模研究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与建模方法是当前土壤近地传感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可应用于土壤养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农田作物的精确施肥管理。以浙江省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以非线性模型为核心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原始光谱与有机质含量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比较的1∶1,3∶1和全部样本建模并全部验证的三种样本模式划分对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相较于目前常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方法而言,非线性模型rf和svm也取得了较好的建模精度,三种模式下其rdp值均大于1.4。特别是采用svm建模方法所得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模式二下其rdp值达到2.16。同时引入ann方法改进建立的plsr-ann方法显著提高了plsr的模型预测能力。
杂填土路基处理方案的对比分析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遇见杂填土路段,通过地勘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采用素土换填、素土换填配合注浆加固、强夯加固等方案的对比分析,真正发挥各自的特点,服务于施工一线。
浅谈公路工程中的高路基问题
着重讨论了公路工程中出现的高路基现象,就全国范围内各工程路基填筑高度问题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理论研究,分析了高路基给实际工程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叙述了降低路基高度的可行方法,为下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高填土路基的质量监控
高填土路基的质量监控——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等,因此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对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针对高填土路基的质量控...
填土高度对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的影响分析
以彭泽—湖口高速公路k12~k63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公路沿线特殊地理、地质概况进行了路基沉降监测,并通过采用室内试验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填土高度对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燃气工程总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