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传力介质下三通管轴压胀形工艺分析
填充在初始管件内部的传力介质是三通管轴压胀形工艺中的重要因素。内高压充液胀形具有工装结构复杂、成本高、密封条件苛刻的缺点;为寻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工装结构需要选用其他成形传力介质。文章采用聚氨酯橡胶弹性材料和石蜡、石墨混合塑性材料为传力介质,分别以紫铜三通管和硬铝三通管轴压胀形为例,在自行研制的30t轴压胀形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工艺试验,分析了不同传力介质对胀形工艺的影响,获得了合格成形件和较理想的传力介质。结果表明,聚氨酯橡胶弹性材料不适合成形高径比大于1的支管,塑性传力介质中石蜡石墨以4∶1混合时,三通管成形质量比较理想。
含点蚀缺陷三通管塑性极限载荷分析
三通管在使用中受介质的腐蚀或冲刷而产生局部减薄,从而降低其使用的安全性。因此,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含点蚀缺陷引起的局部减薄对三通管极限载荷的影响。在对常用三通管几何尺寸简化为等径等壁厚的基础上,借助ansys软件中的设计语言(apdl),构建了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三通管及缺陷的几何参数,建立任意含点蚀缺陷三通管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三通管分析流程的过程控制。并研究了三通管几何参数对其塑性极限载荷的影响,为压力管道分析及使用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各种介质对等径三通管复合胀形工艺的影响
三通管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装饰等行业,为了提高三通管的质量及降低加工成本,三通管胀形工艺研究势在必行。胀形工艺关键技术之一是胀形介质的选用,通过采用石蜡、粘土、尼龙、硅橡胶和聚氨酯橡胶等材料作为胀形介质进行了大量的胀形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可知,以上各种介质都可以达到要求的胀形系数。但从得到零件的外部及内部的质量来看,并且结合金属流动规律分析得知,内壁要求高的工件,可选用尼龙、聚氨酯橡胶、硅橡胶为介质;反之,对内壁要求不高或无要求的工件,可用石蜡作为介质,并且可回收利用,降低成本。这对于三通管胀形技术的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紫铜三通管轴压胀形数值模拟及验证
采用弹塑性变形理论分析了紫铜三通管轴压胀形过程中单位胀形力、轴向载荷及平衡力的计算,分析了支管平衡力对成形质量的影响,制定了胀形过程的轴压进给量;建立三通管轴压胀形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形工艺特点,获取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然后在自行研制的30t轴压胀形试验机上进行工艺试验验证,并对试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相吻合。
三通管胀形模拟与实际成形差异研究
将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成形结果相比较,指出了在三通管胀形过程中模拟结果与实际成形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模拟结果与实际成形结果差异的原因。
异径三通管胀形实验研究
内高压成形是以某种传力介质,使管材成形的一种现代塑性加工技术。与传统工艺制造出的三通管相比,内高压成形的异径三通管质量高(强度高、精度高),且成本低(减少成形和装配工序)。本文进行了异径三通管内高压胀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了异径三通管成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纯石蜡为胀形传力介质,成形结果较理想;几何尺寸也是较重要的参数;轴向压力为17mpa~22mpa、平衡压力为3.5mpa~4.5mpa时,成形效果较好。
紫铜等径长支管三通管复合胀形工艺
介绍了以聚氨脂橡胶为胀形介质,采用复合胀形工艺,将无缝管一次成形为三通管成品的加工工艺,包括模具结构设计、胀形变形力学特征和胀形成形机理分析及胀形力的计算,研究表明,这对实际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Y型三通管液压胀形工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
三通管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化工和家用电器的零件,其中,t型三通管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在t型三通管成形的基础上,对某y型三通管液压胀形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了成形过程中的胀形力、轴向载荷和平衡力,初步确定了成形工艺参数和加载轨迹;而后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加载路径y型三通管的成形情况,以及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内压力、轴向进给量、支管高度和零件壁厚分布等成形情况,得出了y型三通管合理的加载路径。
等径三通管复合胀形工艺及试验研究
介绍了采用复合胀形工艺,将无缝管一次成形为三通管的加工工艺,以及相应的试验研究。内容包括三通管复合胀形原理简介,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模具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采用橡胶介质的三通管胀形数值模拟
以非线性显式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ls-dyna为数值模拟平台,建立以橡胶为介质的三通管胀形的有限元模型,对管坯参数进行了优化.在轴向加压胀形的基础上进行反压的设计,并进行复合胀形数值分析;通过对轴向加压胀形和复合胀形的结果对比,表明复合胀形管件壁厚减薄更缓慢,壁厚分布更均匀,最终得到更大的支管长度.
底部减薄三通管件塑性极限内压的有限元分析
采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单一内压作用时局部减薄缺陷对三通管塑性极限内压的影响。总结出含底部缺陷三通管的塑性极限载荷随缺陷尺寸影响的变化规律。
等径三通管胀形时壁厚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传统的胀形件三通管的成形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试验结果和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加载路径、填充介质以及模具的圆角半径对内高压成形件的壁厚分布的影响规律。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i/38 摘要 三通管作为一种连接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对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及过 程进行了阐述。通过用moldflow模拟对其工艺分析,确立了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 设计了三通管塑料模具中的各个系统如注射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导向与定位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分型面及排气槽。并对塑件的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通管注塑模导向分型脱模顶出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ii/38 abstract thethreelinkspipelineasakindofattachmentiswidelyusedindailylife.inthe paper,thedesignmethodandprocessesoftheplasticsmouldhavebe
汽车用一款三通管的液压胀形仿真
首先介绍了液压胀形管件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然后针对其中较为复杂的一款钢质等径三通管,运用dy-naform5.2建立有限元模型,找出了合适的加载路径,进行了液压胀形仿真。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胀形压力和轴向进给速度,有缓解壁厚过度减薄、增大支管高度的作用。
输油管道三通弹塑性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通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支主管径比不同的三通进行了弹塑性加载模拟计算,进而得到了三通在内压、面内弯矩和面外弯矩3种载荷作用下,应力沿相贯区的分布规律及危险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支管管径并不能提高三通承受内压的能力,但可提高三通承受弯矩的能力;三通受内压时腹部向外膨胀,肩部向内收缩;大开孔支管三通所能承受的极限面外弯矩要远小于极限面内弯矩。
三通管复合胀形主要参数的正交试验分析
采用显示动力有限元法建立复合胀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做正交试验研究了三通管复合胀形工艺中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对支管高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并且对内压的加载方式、冲头进给速度、反压的大小及其开始施加时间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提高初始内压上升速度及采用滞后和减缓径向反压施加的加载路径更易获得支管较高和质量更好的三通管件。
三通管材料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三通管材料分析 篇一:二维三通管内流场分析 如上图所示为二维三通管几何模型,水平方向为干管,宽度为100毫 米,长度为10000毫米,竖直方向为支管,宽度为50毫米,长度为 4950毫米。支管与干管连接部分为干管的正中部分。 边界层第一层距离壁面1毫米,整体尺寸采用10毫米,网格采用混 合网格划分模型。 在本例中,使用workbench的mesh模块进行网格划分,使用了近壁 面膨胀网格,同时注意到了在使用近壁面膨胀网格时无法同时使用 map划分方法,也无法使用纯四边形网格约束。 干管入口速度2米每秒,支管入口速度1米每秒,湍流强度均为1%, 水力直径设置为0.05,出口采用outflow出口边界条件,壁面采用无 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计算模型采用ske模型并采用标准壁面函数。 计算在迭代了408步之后收敛,所有残差收敛标准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绪论.......................................................1 2工艺方案分析2 2.1塑件分析2 2.2材料特征3 3零部件的设计4 3.1塑件脱模斜度4 3.2排气槽的设计v 3.3分型面的选择及型腔布置5 3.3.1分型面的选择5 3.4注射机的选择6 3.4.1制件体积的计算7 3.4.2注射机校核[7]8 3.5模架的选择13 3.6浇注系统的设计14 3.6.1主流道的设计14 3.6.2分流道设计15 3.6.3浇口设计15 3.7侧向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16 3.8楔紧块的设计17 3.9侧滑块设计18 3.10滑块的导滑槽19 3.11定位装置设计19 3.12拉料杆和冷料穴设计20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2)
摘要 三通管作为一种连接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对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及过 程进行了阐述。通过用moldflow模拟对其工艺分析,确立了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 设计了三通管塑料模具中的各个系统如注射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导向与定位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分型面及排气槽。并对塑件的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通管注塑模导向分型脱模顶出 abstract thethreelinkspipelineasakindofattachmentiswidelyusedindailylife.inthe paper,thedesignmethodandprocessesoftheplasticsmouldhavebeendescribed.in design,somepartsofplastic
三通管注塑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i- 摘要 三通管作为一种连接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对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及过 程进行了阐述。通过用moldflow模拟对其工艺分析,确立了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 设计了三通管塑料模具中的各个系统如注射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导向与定位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分型面及排气槽。并对塑件的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通管注塑模导向分型脱模顶出 毕业设计论文 -ii- abstract thethreelinkspipelineasakindofattachmentiswidelyusedindailylife.inthe paper,thedesignmethodandprocessesoftheplasticsmouldhavebeendescribed.in
模具结构参数对橡胶介质胀形三通管的影响
采用斜面冲头和斜端面橡胶为介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为数值模拟平台,建立三通管复合胀形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斜面冲头、普通冲头、斜端面橡胶棒及垂直端面橡胶棒对三通管件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轴向斜冲头斜度增加,管件壁厚减薄率是先减小后增大,增厚率逐渐减小;随着橡胶斜度的增加,三通管件支管高度是先增加后减小.因此,当冲头斜度α=10°时,三通管的成形质量最佳;当冲头斜面和橡胶斜面同为8°时,壁厚减薄率控制在11%,则成形支管高度最高为16.37mm.
钢制三通管塑性成型的液压加载系统
本文阐述钢制三通管塑性成型的液压加载系统;进行单级压力控制溢流阀的动态分析.探讨了实现压力控制的液压比例元件和桥式气路控制器,介绍了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挤压三通弹塑性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结构尺寸d/t,r/d(名义直径和壁厚之比,肩部半径和主管名义直径之比)对挤压三通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大三通肩部过渡半径可以降低主、支管过渡区的最大应力,同时也使得该部位的高应力范围扩大,增大壁厚能够有效的降低相贯区和腹部的应力水平,但并不会改变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三通优化设计和含缺陷结构的完整性评定提供依据
三通管的注塑工艺及设计思路分析
在本次论文中,通过对塑料三通管的注塑工艺和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两腔的塑料模具。分析了该套模具的工作过程;对模具型腔布局、分型面、注射选择;模具试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异型铜制三通管胀形专用液压机的研制
异型铜制三通管胀形专用液压机的研制255012淄博市山东工程学院冯开林随着人们对冰箱、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冰箱、空调冷凝器配套件的铜制异型三通管接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使用中发现,焊接式铜制三通管接头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焊接处力学性能不一致、外观...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初级安全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