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源跨临界CO_2循环空调和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设计并搭建了太阳能辅助土壤源跨临界CO_2空调与热泵热水实验系统,通过水路阀门的控制,可以使系统工作在制冷工况、制热工况、热水工况、制热+热水工况、制冷+热水工况等模式下。进行了多组利用土壤源制热工况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和较高的性能系数;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实验过程中监测到地埋管系统测温点的温度不断下降,分析了温度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下一步实验方案。
土壤源跨临界CO_2循环热泵系统供暖的实验研究
对土壤源跨临界co_2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热泵系统连续及间歇运行时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膨胀阀开度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间歇运行有利于土壤温度的恢复,从析提高蒸发温度;压缩机功率、制热量、气体冷却器出水温度随着排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coph的变化是非单调的,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出现最大值。
CO2跨临界循环地源热泵的研究
co2跨临界循环地源热泵的研究——文章给出了c02跨临界循环地源热泵的系统流程,并在考虑输气系数和绝热效率的基础上,与r22和r134a等进行了循环性能比较。
跨临界CO_2双节流阀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介绍了一种带有双节流阀和平衡储液器控制装置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实验台,针对系统相对功率影响指数和相对制冷系数影响指数进行量化分析,论证了回热器对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侧压力为10mpa以上,蒸发温度在0℃以下时,带回热器的系统功率相对较低。而蒸发温度在5℃以上,无回热器的系统性能系数将提高3%至5%。这种新的带有双节流阀和平衡储液器控制装置可有效平衡系统高、低侧压力波动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跨临界co2热泵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CO_2跨临界循环地源热泵的研究
给出了co2跨临界循环地源热泵的系统流程,并在考虑输气系数和绝热效率的基础上,与r22和r134a等进行了循环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用于需要较高供水温度的空调系统或热水供应系统时,co2可具有和常规工质相当的性能。同时对于一特定的co2地源热泵,分析了在热水流量和热水温度变化时的运行特性,并讨论了co2地源热泵容量调节的方法
CO_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
为研究co2在热泵领域的应用,设计并搭建了co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试验台,研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温度为30℃,初始水温度为25℃,蒸发温度为10℃,终止水温度为60℃和65℃,蒸发器侧的水热源流量为0.6m3/h条件下,系统coph随着高压侧压力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coph为4.4,与其相对应的高压侧压力为最优高压侧压力.
环保型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研究现状及展望
环境友好型环保工质co2用于跨临界循环系统后,相比传统制冷剂有独特优点。根据近些年国内外关于co2跨临界循环的文献,详细综述了co2跨临界循环在热泵方面的研究近况,对所探究的内容做出展望。
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带回热器与不带回热器循环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带回热器与不带回热器循环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文章分别对带回热器和不带回热器的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性能测试.理论分析表明,与不带回热器循环相比,相同蒸发温度下,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提高约4.55%;相同气体...
土壤源水环热泵系统的施工
介绍了土壤源水环热泵的工法特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土壤源水环热泵系统的工艺原理,探讨了土壤源水环热泵施工的操作要点,通过对该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指出该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应用与研究前景——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空调、复杂式制冷循环和热泵型供热系统的应用,并对超临界co2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应用与研究
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应用与研究——co2是一种天然工质,无毒,不燃烧,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温室效应影响小。介绍了超临界co2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空调、复叠式制冷循环和热泵型供热系统的应用。
房间空调与供热水耦合的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
房间空调与供热水耦合的co2跨临界循环系统,充分利用co2作为自然工质的独特性能,利用气体冷却器放出的热量提供所需生活热水。该系统结构紧凑,而且能够满足制冷、制冷+热水、热水、制热、制热+热水五种工况需求。通过对其进行技术可行性、全年能耗和综合性能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房间空调+热水的co2耦合系统在能源利用、环境安全和经济运行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和潜力。
CO_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变工况特性
对co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的变工况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外部热源条件和运行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拟合了co2压缩机的绝热效率公式,分析了气体冷却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完善程度以及对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的的影响,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co2跨临界循环水-水热泵性能的理论分析,并探讨了运行调节的基本方法。
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结构与特性
跨临界co2汽车空调结构与特性——近年来,汽车空调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制冷空凋技术的进步伴随着相关技术与制冷空调技术的结合与渗透,呈现出节能化、环保化智能化的显著特点
带回热器的高效跨临界CO_2水-水热泵的实验研究
为提高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系统的效率,在原有管壳式换热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套管式换热器,建立了新的水-水热泵系统.对带有回热器(ihx)和不带回热器的两种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下,当获得中高温热水(45~70.℃)时,随着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的升高,制热系数(coph)降低;带回热器循环的制热系数略高于不带回热器的循环,高5%~10%.
CO_2跨临界循环及其在汽车空调系统方面的研究状况
介绍了co2制冷剂的物理特性,分析了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的特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外co2跨临界循环在汽车空调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带膨胀机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虽然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成为最具潜力的工质替代技术,但其循环的效率还是比常规工质循环低,因此开发膨胀机提高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运行效率是推动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给出了二氧化碳膨胀机的设计特点,同时利用实验手段对带膨胀机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测试,了解膨胀机的运行特性以及对系统的影响,同时改变外部参数条件,了解系统运行规律。通过实验表明,膨胀机的运行效率与膨胀机的转速有关,而且存在极值。系统的运行也受其影响,但系统性能系数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优化。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以土壤源热泵系统为讨论对象,对土壤源热泵技术上的适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土壤温度、建筑物负荷、地质情况、施工场地四方面内容,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分析
对组成土壤源热泵系统的3个回路以及整个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工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别给出了它们的损失、效率、损率、损系数以及热力学完善度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在对系统进行分析时,必须将这几个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在整个系统中,损率最大的部件是压缩机,而效率与热力学完善度最低的却是土壤热交换器。因此,压缩机和土壤热交换器是整个系统改进的首要对象。
土壤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以潍坊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建立土壤源热泵系统数值模拟平台。对系统中同一埋管深度、不同钻孔数量的情况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分析比较不同钻孔数量的地埋管出水温度及动态费用年值,得到了该系统的最优钻孔数量。
浅议土壤源热泵系统群控
浅议土壤源热泵系统群控——土壤源热泵机组群控根据负荷侧回水温度,减少或增加相应的机组,根据开启机组数量降低或提高相应水泵的运行频率,从而达到节能,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节能分析
通过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夏季、春秋季及冬季不同的工况下运行性能分析,系统采用\"系统热回收\"的方案,夏季减少向了地下排放热,并且提高了冷水机组的工作效能;春秋季节地下换热器的换区运行,能平衡各井区被吸收的热量,还能使各井区得到较长间隙的恢复;冬季因\"系统热回收\"运行,地下换热器出水温度大于16℃,使空调机组与热水机组的工作效率高且稳定。
制冷空调中CO_2跨临界循环方式的分析
为尽快实现制冷空调中co2对传统工质的替代,克服co2跨临界循环系统效率较低的缺点,在基本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应用内部热交换器、闪蒸器、混合器、分离器、膨胀机等部件,采用各种系统循环方式以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的系统效率并满足不同需要,从而使之达到与传统工质相竞争的比较优势。本文对三种单级循环、五种双级循环和四种联合循环的流程及各种循环提高系统效率的原理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土壤源——水环式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
本文简要阐述了土壤源———水环式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该系统不同于常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接着介绍了某应用土壤源———水环式热泵空调系统所具有的设计特点。
土壤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补水、定压浅析
文中实际工程是空调为土壤源水环热泵系统,分析此系统定压形式及补水量计算、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压力分析,水系统中的设备及管材、附件是否超压,系统各点是否有气化,系统最高点是否有倒空。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销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