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尖晶石型铁氧体(铁砂)基复合吸波涂料特性研究
天然尖晶石型铁氧体(铁砂)与聚氨脂粘结剂制成的吸波涂料在7~12GHz频段有两个吸收峰,涂层厚度1.25mm时,吸收量5.2~8.5dB,在基础吸波材料(铁砂)中添加尖晶石型铁氧体、顺磁性稀土材料和六角铁氧体制成复合吸波涂料,使其吸收量达18~25aB,匹配厚度1.1~1.2mm,两吸收峰间距>4.4GHz,它加工简单,价格低廉。
天然尖晶石型铁氧化(铁砂)基复合吸波涂料特性研究
天然尖晶石型铁氧体(铁砂)与聚氨脂粘结剂制成的吸波涂料在7 ̄12ghz频段有两上吸收峰,涂层强度1.25mm时,吸收量5.2 ̄8.5db,在基础吸波材料(铁砂)中添加尖晶石型铁氧体、顺磁性稀土材料和六角铁氧体制成复合吸波涂料,使期吸收量达18 ̄25db,匹配厚度1.1 ̄1.2mm,两吸收峰间距〉4.4ghz,它加工简单,价格低廉。
用铁砂研制M型铁氧体吸波材料
用铁砂代替fe2o3,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研制出几种m型六角晶系复合铁氧体吸波材料。有的样品最大衰减达到40db,10db带宽在4ghz左右,面密度普遍较小,在8~18g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特性;实验还发现随着厚度的减小,吸收峰的位置逐渐向高频偏移。
用铁砂研制铁氧体电波吸收材料
以铁砂为原料制备一种尖晶石型铁氧体电波吸收材料,在7-12ghz范围,发现有两个吸收峰,吸收量在9-13db;将铁氧体吸收体和铁砂吸收体组成复合电波吸收材料,亦有两个吸收峰,一峰向低频区偏移,吸收量增至14.5db;以复合吸收体为基础材料,在其中添加六角铁氧体和稀土元素,可改变吸收峰位置,提高吸收量,最大可达27db。
用铁砂制备的铁氧体基混合型电波吸收材料
在铁氧体基复合电波吸收材料中通过混合磁介质、介电型和电阻型吸收材料,在7~12ghz频段研究吸波特性。发现磁介质和电介质的加入使吸收量增加,吸收量a>20db,匹配厚度h<1mm,面密度δ<1.8kg/m2。而电阻型介质的加入,使吸收量降低,匹配厚度增加。铁氧体、电介质和电阻型介质混合制成混合型电波吸收材料,再添加不同的磁性材料,发现吸收量增加,达到30db,带宽也增加,15db带宽为2.8ghz,匹配厚度增加,a~f曲线出现多峰,匹配厚度与频率有关。
铁砂基复合电波吸收材料研究
在铁砂基复合电波吸收材料中混入一定量介电型吸收材料,使基础材料吸收量明显增加,由13db增至27db,匹配厚度仍保持在1.2mm左右,混入一定量的电阻型吸收材料,吸收量由13db略增至15db,匹配厚度明显增加达1.48mm,吸收曲线变得平缓,同时混入二种类型只收介质未产生积累效果,因此可用它们来调整某些特性以满足不同需要
铁砂基复合电波吸收材料的研究
在基础吸收材料(铁砂)中,添加六角、立方晶系铁氧体和稀土元素制成复合电波吸收材料。发现在7.0~12ghz有两个吸收峰,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可明显提高材料的吸收量,最大可达27db;添加六角铁氧体可使第一吸收峰频率移向低频段;添加尖晶石型铁氧体可使第二吸收峰移向高频区,吸收频段扩大、带宽增加.这种以铁砂为基的电波吸收材料具有电波吸收特性优良、价廉、易加工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α-Fe/W型六角铁氧体复合材料微波特性研究
通过气-固相反应法制备α-fe与w型六角铁氧体复合材料。通过xrd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还原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六角结构铁氧体相逐渐转换为feco、bafe2o4相,形成了金属合金相和铁氧体相双相材料。对样品的微波磁特性的研究发现其磁谱从铁氧体的铁磁共振型磁谱逐渐转变为金属的弛豫型磁谱,材料的损耗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
结构型铁砂基复合电波吸收体研究
由天然尖晶石铁氧体(铁砂)为基制备的复合电波吸收材料,在7~12ghz,吸收率a为12~27db,匹配厚度d为1.4mm。将几种铁砂基复合吸收材料制成双层结构电波吸收体,a最大达40db,匹配厚度d为1mm,频带增宽。这是一种廉价的吸收材料,其造价仅为一般铁氧体吸收材料的1/10,有较大实用价值。
镁砂与电熔合成铁铝尖晶石-刚玉复合材料的反应
以电熔合成铁铝尖晶石-刚玉复合材料和电熔镁砂为原料制备了铁铝尖晶石-镁铝尖晶石复合材料。检测了各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并用xrd、sem等研究了镁砂与电熔铁铝尖晶石-刚玉复合材料之间的反应,结果未发现有单一的镁铝尖晶石相生成,在高温下,mgo与铁铝尖晶石-刚玉之间存在互扩散,形成镁铝尖晶石和铁铝尖晶石固溶体;随着镁砂细粉加入量的提高,镁铝尖晶石向铁铝尖晶石中的固溶量加大;当电熔铁铝尖晶石-刚玉复合材料以颗粒加入时,发现在某些铁铝尖晶石颗粒周围存在环形裂纹;随着镁砂加入量的提高,试样的显气孔率下降,体积密度增大。
超高频软磁——平面六角铁氧体和铁氧体复合材料研发动态
根据最近(2008.10.10)举行的第十届国际磁铁氧体会议(icf10)和第十三届全国磁学会议(2008.10.31)资料,以及近两年有关专业会议文献等,综合报导了ghz用六角铁氧体和铁氧体复合材料研究国内外近期动态。
微胞结构纯铁/铁氧体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文章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arkplasmasintering,简称sps),烧结由化学沉淀法制备的zn0.5ni0.5fe2o4包覆的纯fe微米级颗粒,实验结果表明:经化学包覆后烧结的块体复合材料较纯铁矫顽力明显降低具有优异软磁性能。
用铁砂(磁铁矿)尾矿制备的复合电波吸收材料特性
用铁砂(磁铁矿)尾矿为原料可制备性能优良的电波吸收材料。在8-12ghz,其最大吸收量达18db,匹配厚度0.58mm带宽2.5ghz。铁砂尾矿经450℃淬火处理后最大吸收量可提高到28.4db;用尖晶石型铁氧体吸收材料代替部分尾矿可使吸收峰位置移向高频区;过渡族金属离子的加入使吸收量和带宽有较大的增加,最大吸收量达29db,10db带宽3.5ghz;不同电性介质加入,也能改善其吸收特性,差异较大。尾矿用于生产吸波材料;变废为宝,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用铁砂(磁铁矿)尾矿研制的复合电波吸收材料特性研究
用铁砂(磁铁矿)尾矿为原料可制备性能优良的吸收材料。在8~12ghz,其吸收量达18db,匹配厚度0.58mm,10db带宽2.5ghz,铁砂尾矿经相变热处理后吸收量可提高到28.4db,用尖晶石型铁氧体吸收材料代替部分尾矿可使吸收峰位置移向高频区;过渡族金属离子的加入使吸收量和带宽有较大的增加,a=29db,10db带宽3.5ghz;不同电性介质加入,也能改善其吸收特性,差异较大。
纳米晶Ni-Zn铁氧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磁性能
采用喷射-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ni-zn铁氧体粉料。在10~110mhz通过agilent阻抗仪测量纳米晶ni-zn铁氧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磁导率。结果表明:600℃下煅烧1.5h,喷射-共沉淀法制备nizn铁氧体晶粒尺寸约为30nm;随着环氧树脂含量减少和成型压力增大,纳米晶ni-zn铁氧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磁导率实部μ'逐渐增大、虚部μ″逐渐减小;相同工艺条件下,ni-zn铁氧体晶粒尺寸增大,磁导率实部μ'逐渐增大而虚部μ″减小,纳米ni0.4zn0.6fe2o4具有最佳磁导率。
MnZn铁氧体材料的阻抗特性研究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mnzn铁氧体材料。对影响mnzn铁氧体材料阻抗的因素和机理分析,提出了提高阻抗的方法。即添加适量sio2和caco3、coo、v2o5等杂质,以及优化烧结工艺,通过提高铁氧体材料的q值和电阻率,从而间接地提高阻抗。
锶铁氧体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
利用空气加热氧化法在不同温度下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混酸对cnts做进一步的处理。采用原位复合法与溶胶-凝胶法结合制备出锶铁氧体包覆的改性cnts。利用ft-ir、tem、xrd、sem等检测了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cnts表面引入了大量的羟基、羰基,其水溶性明显增强;并制备出了包覆均匀致密的碳纳米管-锶铁氧体(cnts-srferrite)样品。
燃烧合成陶瓷复合钢管陶瓷层中的铁铝尖晶石
用热力学分析了铁铝尖晶石的成因,并对比了shs-离心法与shs-重力法中的铁铝尖晶石形成。热力学分析表明,用铝热剂在大气环境下合成陶瓷复合钢管,铁铝尖晶石相为平衡相。与shs-离心法相比,shs-重力法合成的陶瓷复合钢管的陶瓷层中铁铝尖晶石相含量很低,并呈孤立的形式存在于氧化铝相之中。shs-重力法更有利于feal2o4的消除
原位合成方镁石-铁铝尖晶石材料
通过对铁铝尖晶石合成过程反应机理及mgo-al2o3-feon三元体系中可能发生的高温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尝试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方镁石-铁铝尖晶石材料,并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气氛10(–27117.9/t+11.54)<po2<10(–32625/t+18.09),经过1400,1550℃高温处理后,能够成功合成出方镁石-铁铝尖晶石材料;同一温度下铁铝尖晶石的生成量随着金属铁加入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多,1550℃处理后的试样feal2o4晶体发育更加良好。
Zn取代Ni_2Y型六角铁氧体的微波吸收特性
采用陶瓷烧结方法制备了ba2ni2-xznxfe12o22(x=0,0.8)六角铁氧体。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样品为单相y型六角铁氧体,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样品形貌呈球状颗粒,直径约为500nm。用驻波比法在1~4ghz频率范围测量了样品的微波吸收率,发现zn2+掺杂对ni2y型六角铁氧体的微波吸收性能影响很小,在频率2.4ghz,材料对微波均有较强的吸收峰,对厚度d=1.2mm的样品,吸收率达85%。
六角铁氧体磁电特性的研究进展
多铁性是指材料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研究表明铁电性能由复杂的磁序列来诱导产生,但常常在较低的温度下和较高的磁场下发生(>0.1t),最近发现的六角铁氧体在室温弱场下(<0.01t)表现出了磁电耦合现象,在新型器件的应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特种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的研制及应用
采用镁铝铬复合尖晶石及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加入特殊添加剂生产而成的特种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具有抗侵蚀、耐磨损、抗剥落、与锌浸出渣亲和能力强等特性。经云南蒙自矿冶铟锌厂φ4.15×58m大型锌挥发窑反应带应用,寿命达到319d,取得了目前国内大型锌挥发窑的最长应用周期。
磁铅石型六角铁氧体纳米磁粉的制备
磁铅石型六角铁氧体(mo·6fe2o3,m=ba、sr)是重要的永磁材料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磁记录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磁铅石型铁氧体纳米磁粉的合成与制备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机械球磨法、玻璃晶化法、有机树脂法、液体混合技术等,并对各种合成方法进行了简要评价。
多层复合吸波涂料设计与试验研究
单层吸波涂料一般吸波频带较窄,而多层吸波涂料吸波频带较宽。本研究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有效展宽吸收频带,在吸收频率为6~18ghz范围内,材料的反射率不大于-10db,材料厚度为2.15mm,面密度4.5kg/m2,多层吸波涂料经过相应的环境试验后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的机械合金化法制备
以碱式碳酸镁和金属铝粉为原料,ni(oh)2为添加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拉曼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纳米晶mgal2o4-c复合粉体的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经过15h的研磨后可直接制备高度分散的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尖晶石及碳的生成量增多,碳的石墨化程度有所改善,研磨50h后,金属铝和碱式碳酸镁之间反应基本完成;ni(oh)2的加入可加快体系的反应进程,促进尖晶石的形成,同时对反应体系中产物碳的石墨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助理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