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5-11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13P

人气 :68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4.4

古堡泉岩体位于甘肃北山裂谷带的南带,岩体呈不规则的岩株状,出露面积约1.7km2。主体岩性为辉长岩,含有较多的橄榄辉长岩、辉石橄长岩析离体,各岩相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大部分样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少数样品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中TiO2、K2O、P2O5、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丰度很低(∑REE=5.29×10-6~17.30×10-6)。εNd(t)=+6.9‰~+8.1‰,εSr(t)=+2.3‰~+17.3‰,206Pb/204Pb=18.463~18.645,207Pb/204Pb=15.604~15.634,208Pb/204Pb=38.351~38.497。岩体源区可能为先期发生过部分熔融的亏损型地幔,岩浆在运移过程中遭受了显著陆壳物质的混染。原生岩浆为富铁贫镁的玄武质岩浆,在上侵和运移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以单斜辉石和橄榄石为主的暗色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和不同程度斜长石的堆晶作用。岩体是地幔尖晶石橄榄岩在较低压力下发生较大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格式:pdf

大小:243KB

页数:6P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断续出露一条侵入岩带,总长度800多公里。岩石组合是: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各种类型岩石的化学组成显示了清晰的钙碱性岩浆演化趋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富集型,而且,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富集,而ta、nb、zr、hf、ti等高场强元素显著贫化。这些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均证明,该侵入岩带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格式:pdf

大小:159KB

页数:未知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断续出露一条侵入岩带,总长度800多公里。岩石组合是: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各种类型岩石的组成显示了清晰的钙碱性岩浆演化趋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富集型,而且,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富集,而ta、nb、zr、hf、ti等高场强元素显著贫化。这些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该侵入岩带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编辑推荐下载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格式:pdf

大小:1.4MB

页数:11P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4.7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克里阳山区的钾质煌斑岩呈脉状产于前寒武纪埃连卡特群变质沉积岩中,其主要岩石类型有:金云母透辉石煌斑岩、假白榴石透辉石煌斑岩和含球粒透辉石煌斑岩。所有岩石具有低的sio2(41.31%~44.84%)、tio2(0.75%~0.86%)和高的mgo(7.30%~11.33%)和k2o(4.01%~6.01%)含量,k2o/na2o比值介于2.77~12.49之间。同时,它们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u、k)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的特征,并且具有高的sr同位素比值、相似的高度分异的ree配分模式。这些岩石的母岩浆来自于金云母角闪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富集地幔,是该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约5%~10%的产物,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较弱。富集地幔是俯冲的板块释放的富含钾质流体交代的结果。

立即下载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格式:pdf

大小:3.5MB

页数:14P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4.8

在塔里木东北部,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柳园镇南侧,有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粗面玄武岩带,长度约150km,宽度达10km,厚度为1900m。这条粗面石玄武岩带属下二叠统哲斯群,岩浆喷发方式以裂隙式溢流为主,枕状构造特别发育。在玄武岩层间夹有很薄的酸性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层,属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按照岩石化学组成的tas分类命名,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夏威夷岩和橄榄粗安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钠长石(ab91~100)和普通辉石。普通辉石斑晶、钠长石斑晶和部分基质中的钠长石具有中空结构,并被层状硅酸盐微晶充填。这些岩石基本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过渡型系列,大部分属演化的岩浆。演化程度较低的样品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型配分曲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具有morb亲和性,ε_(nd)(t)=+10.14~10.89。玄武质岩浆与陆壳物质之间有较轻的同化混染作用。普通辉石、铁钛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主要机制。玄武质岩浆源区属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是软流圈地幔减压(上涌)熔融的产物。

立即下载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536991 立即查看>>
湘东北中生代望湘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湘东北中生代望湘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湘东北中生代望湘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湘东北中生代望湘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格式:pdf

大小:852KB

页数:6P

湘东北中生代望湘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4.3

华南中生代构造由早期的挤压转为晚期的拉张,确定这种构造转折时期对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花岗岩的多期次侵入往往是不同构造环境的产物,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本文对湘东北望湘花岗岩体不同期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后,认为257~165ma,151~144ma,135~128ma3个侵入期的花岗质岩石分别在tio_2,k/rb,rb/sr,∑ree,δeu及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为不同的产出构造环境,分别代表印支期的挤压构造环境、燕山早期的剪切—走滑环境和燕山晚期的伸展—滑脱环境。j_3—k_1(140ma±)是挤压—剪切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的转折期,前者表现为岩石圈增厚,后者表现为岩石圈减薄,湘东南大规模金属及铀矿的形成多与岩石圈减薄期花岗质小岩体有成因联系。

立即下载
冀西麻棚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冀西麻棚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冀西麻棚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冀西麻棚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8P

冀西麻棚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6

以冀西石湖金矿麻棚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测定。岩体的sio2平均含量为67.77%,略低于同处一个构造岩浆岩带的ne端紫荆关王安镇石英正长岩体(68.78%)。麻棚岩体稀土元素总量较高,介于136.41×10-6~167.45×10-6之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斜型。lree/hree比值介于12.50~18.75之间,平均16.07,属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综合麻棚岩体岩石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认为,麻棚岩体的成因类型为ⅰ型花岗岩。

立即下载
桂北摩天岭含铀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桂北摩天岭含铀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桂北摩天岭含铀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桂北摩天岭含铀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格式:pdf

大小:759KB

页数:8P

桂北摩天岭含铀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6

本文按摩天岭含铀花岗岩体的花岗岩、弱蚀变花岗岩、钾交代花岗岩和硅质交代花岗岩4种岩石类型,探讨了岩石中的常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高场强元素(hfse)和稀土元素(ree)含量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其中含铀钾交代花岗岩表现为强钾长石化、强绿泥石化和弱赤铁矿化,u含量与次生黑云母关系密切;含铀硅质交代花岗岩的u含量与微晶石英伴生的铁质有关。通过剖析不同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成矿流体的元素主要来自花岗岩,产铀岩石具明显的llh特征;伴随铀矿化的增强,k/ba、rb/sr值降低,而ba/rb值增高;含铀钾交代花岗岩和硅质交代花岗岩的hfse和ree含量呈共轭消长和重稀土(hree)相对富集的特征。提出伴随断裂开启多期成矿流体的叠加更有利于铀的富集,llh特征,以及k/ba、rb/sr值降低与ba/rb值增高可作为含铀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判别依据。

立即下载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11P

湘东北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讨论 4.7

湘东北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有长三背、大围山和葛藤岭等岩体,同属于九岭岩体的一部分。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sio2含量变化于60%~72%、cao为0.6%~3%、na2o为1.98%~3.72%、k2o为2.95%~4.99%之间,a/cnk>1.1,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hree=3.1~10.5)、eu负异常明显(δeu=0.37~0.58),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这些特征表明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来源于过铝质熔体,岩石类型上类似于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可能来源于富黑云母的变泥质沉积岩的熔融,如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变质沉积岩等,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可能与陆壳加厚导致的剪切重熔有关。

立即下载
中生代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中生代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中生代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中生代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格式:pdf

大小:2.8MB

页数:2P

中生代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4.3

文章对浙西地区里山岭中生代花岗斑岩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初步判定了岩浆源区、花岗岩类型,并进行岩石成因讨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及有关地球化学图件处理结果,初步判定花岗斑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立即下载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536991 立即查看>>
广西六万山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广西六万山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格式:pdf

大小:131KB

页数:1P

广西六万山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4.7

第 30 卷第 6 期                vol.30,no.6 2016 年 12 月 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ydec.,2016 ■■■■■■■■■■■■■■■■■■■■■■■■■■■■■■■■■■■■■■■■■■■■■■■■■■■ 广西六万山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刘   胜,詹华思,黄   诚 (武警黄金第九支队,海南海口 571127) 摘   要:六万山花岗岩体形成于早三叠世,存在多个岩浆活动序次,其岩性主要为含堇青石的二长花岗 岩。该类花岗岩富含过铝质矿物,高 a / cnk , sio2 、 k2o 、 tio2 、 al2o3 、 mgo 、 feo 含量较高, fe2o3 、 na2o 、 p2o5 含量较低。基于各

立即下载
淡色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淡色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淡色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淡色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格式:pdf

大小:1021KB

页数:9P

淡色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4.3

淡色花岗岩(leucogranite)是一类高铝高硅碱的酸性侵入岩,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72%,al2o3≥14%,na2o+k2o~8.5%,富rb,亏损th、ba、sr,稀土总量较一般花岗岩低(∑ree=(40~120)×10-6),且表现为中等分异的轻稀土弱富集型,一般具有eu负异常;sr-nd-pb-o同位素指示其岩浆明显的陆壳来源。淡色花岗岩主要发育于陆壳(俯冲)碰撞加厚带,由逆冲折返的俯冲板片变沉积岩部分经过脱水熔融产生。淡色花岗岩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岩石类型:(1)二云母型淡色花岗岩,由变泥质岩(或变硬砂岩)在中地壳水平经黑云母(和/或白云母)脱水熔融产生;(2)电气石型淡色花岗岩,由变泥质岩在较低温度下经白云母脱水熔融产生;(3)石榴子石型淡色花岗岩,由长英质下地壳经黑云母脱水熔融产生。源区残留独居石、磷灰石等富ree矿物是淡色花岗岩亏损ree、th等元素的原因。源岩为变泥质岩及源区残留钾长石是淡色花岗岩亏损sr、ba的主要原因。

立即下载
龙岔河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龙岔河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格式:pdf

大小:638KB

页数:1P

龙岔河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5

龙岔河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立即下载
湘东北早白垩世桃花山—小墨山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湘东北早白垩世桃花山—小墨山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湘东北早白垩世桃花山—小墨山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湘东北早白垩世桃花山—小墨山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16P

湘东北早白垩世桃花山—小墨山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7

出露于湖南东北部华容县附近的桃花山—小墨山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冷家溪群。通过锆石la-icp-msu-pb法测得两岩体侵位时代分别为129±1ma和117±1ma。桃花山主体岩性为(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sio2=71.75%~73.81%,k2o/na2o=0.84~1.11,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eu为中等负异常,∑ree较高,rb/sr=0.9~2.7,(la/yb)n=26.92~86.02;高isr(0.714~0.723),低εnd(-9.76~-10.6),高t2dm(1.72~1.79ga)。小墨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2=69.64%~72.73%,k2o/na2o=0.62~0.7,准铝质至弱过铝质,rb/sr=0.26~0.88,(la/yb)n=11.97~12.67;低isr(0.707~0.709),高εnd(-6.38~-6.73),低t2dm(1.43~1.46ga)。综合分析表明,桃花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壳源含白云母过铝花岗岩类(gpg),源岩为华南古元古代基底;小墨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类似含堇青石及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源岩为低成熟度的变杂砂岩。桃花山、小墨山岩体形成于华南早白垩世伸展背景下的局部挤压增厚环境。江南断裂晚燕山期的逆冲推覆构造造成了华容地区的小范围地壳增厚,并为桃花山源岩的"湿"深熔作用提供了流体聚集通道;小墨山花岗岩的形成则与幔源岩浆的底侵有关,热的幔源岩浆不仅为地壳的部分熔融提供了热量,而且与熔融的壳源岩浆发生了混合作用。

立即下载
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格式:pdf

大小:764KB

页数:9P

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4.5

在湘东北岳阳—平江一带分布有许多新元古代花岗岩体,对其中的张邦源岩体进行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816±4.6)ma的年龄。花岗岩体岩石基性程度较高,sio_2平均为70.25%;低钾高钙,cao平均为2.38%;全碱较低,na_2o+k_2o平均为5.97%,且na_2o>k_2o;asi值平均1.16(0.97~1.29)。总体属镁质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系列。不相容元素rb、th含量较高,贫ba和nb。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平均130μg/g;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_n比值在6.76~8.50;铕亏损不明显,δeu值为0.54~0.78。εnd(t)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窄,为-1.5~1.6,t_(2dm)1.35~1.60ga;δ~(18)o_(v-smow)值为8.1‰~11.1‰。岩石具典型的ⅰ型花岗岩或acg型花岗岩特征,为壳-幔混合型成因,岩浆主要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并伴有地壳物质加入。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岛弧火山岩系,为会聚板块边缘(俯冲带)岩浆作用的产物,不具备地幔柱岩浆特性,不能作为rodinina超大陆裂解的标志。

立即下载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536991 立即查看>>
碧口地块麻山、木皮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对构造属性的指示意义 碧口地块麻山、木皮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对构造属性的指示意义 碧口地块麻山、木皮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对构造属性的指示意义

碧口地块麻山、木皮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对构造属性的指示意义

格式:pdf

大小:3.0MB

页数:13P

碧口地块麻山、木皮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对构造属性的指示意义 4.7

对侵位于康县断层南侧青川-平武断层北侧碧口地块中的麻山和木皮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析表明木皮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26±2ma。麻山和木皮岩体分别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岩石为过铝质,主量元素特征为sio2≥56%,al2o3≥15%和mgo<3%。岩石具有较高的sr(578×10-6~1146×10-6)和较低的yb(0.4×10-6~0.9×10-6)含量,sr/y比值介于69~139之间。岩石显示右倾的ree配分型式和弱的负eu异常,(la/yb)n比值为12~36。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麻山和木皮岩体可能主要是由埃达克质岩石组成。岩石较高的isr(0.706~0.705)和较低的εnd值(-6.5~-9.4)表明这些埃达克质岩石可能是加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结果。麻山和木皮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年龄与勉-略缝合带北侧光头山等岩体一致,表明这些岩体可能代表了秦岭造山带南部晚三叠世造山加厚地壳条件下的产物,因此碧口地块可能属于南秦岭造山带,并推测麻山和木皮岩体及所在的碧口地块可能是印支期加厚的下地壳韧性流壳层向sw方向斜向挤出的结果。

立即下载
粤西黄岭岩组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粤西黄岭岩组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粤西黄岭岩组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粤西黄岭岩组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格式:pdf

大小:167KB

页数:6P

粤西黄岭岩组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4.3

粤西黄岭岩组分布于高州东部,其花岗质岩石为东向西可分出三种岩性单元:黑云母斜长花岗质-黑云母花岗闪长质糜棱岩,石榴石黑云母花岗闪长质初糜棱岩和揉皱片麻状石榴黑云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岩,各单元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

立即下载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9P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4.7

皖南及邻区早白垩世中—晚期酸性岩浆岩产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岩体类型为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岩体含有丰富的锆石、富f的萤石及富含稀土的磷钇矿、独居石、褐帘石等矿物。主量元素具较高含量的sio2和k2o,较低含量的tio2、mgo、cao,高(na2o+k2o)/al2o3值,高feot/mgo比;富集ree(eu亏损),hree亏损不严重,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海鸥型;明显富集zr、nb、rb、ta、y、yb,显著亏损cr、co、ni、v、ba、sr。地化特征分析认为早白垩世中—晚期花岗岩为a2型花岗岩,产生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是正常安山质地壳在皖南印支期加厚地壳熔融结束之后继续受地幔物质底侵部分熔融所形成。

立即下载
川西双江口地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川西双江口地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川西双江口地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川西双江口地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格式:pdf

大小:685KB

页数:7P

川西双江口地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4.3

双江口地区出露的花岗岩主要为二云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花岗岩,二者呈侵入接触关系,在岩体特征、岩石颜色、结构、矿物组成及后期改造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岩相学特征表明二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晚于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成因为部分熔融,物源为壳源,形成环境为同碰撞-造山带环境,形成时间为印支晚期。

立即下载
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格式:pdf

大小:977KB

页数:7P

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4.8

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主微量元素和锆石特征等。根据岩体本身还残留有层理,在糜棱岩化之前的岩石具花岗变晶结构和含有反映区域变质成因的钠铁闪石造岩矿物,以及锆石高度富集和显示有一定层位等,认为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为沉积变质成因。

立即下载
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

格式:pdf

大小:5.2MB

页数:22P

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 4.7

i 内蒙古固阳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 研究内蒙古固阳县二叠纪侵入的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包含其成分的来源、含量、分 布、种类及化学变化。 岩石地球化学是近代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各类岩岩石中的主量元 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用于探讨岩石源区、岩石成因、岩石演化和岩石产出的构造环 境等方面基础理论问题。 本区岩浆活动从色尔腾山期到燕山期均有,以侵入活动为主,喷发活动主要集中于 中元古代白云鄂博期,为一套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建造,另外还广泛发育一套钾玄岩。 侵入岩类型齐全,分布广,侵入于白云鄂博群中,接触带普遍混合岩化,该区出露的岩 浆岩,按成分可分为超基性岩、碱性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 火成碳酸岩的最大岩体为赋矿白云石碳酸岩体,其次为侵入的碳酸岩墙。酸性岩类 包括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及酸性岩脉;而黑 云母花岗岩与二长花岗岩主

立即下载
肯尼亚西侧绿岩地体中维可多里亚湖北部太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肯尼亚西侧绿岩地体中维可多里亚湖北部太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肯尼亚西侧绿岩地体中维可多里亚湖北部太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肯尼亚西侧绿岩地体中维可多里亚湖北部太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格式:pdf

大小:142KB

页数:未知

肯尼亚西侧绿岩地体中维可多里亚湖北部太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4.7

肯尼亚西部的绿岩带通常被认为是“坦噶尼喀地盾”的扩展。在肯尼亚西部识别出两套岩石组合,即nyanzian组和kavirondian组。这两个组的岩石组合特征不同,nyanzian组火山岩占优势,而kavirondian组沉积岩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由花岗岩类岩石确定的这两套上壳岩年龄为2.8~2.4ga。

立即下载
贝勒库都克花岗岩序列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贝勒库都克花岗岩序列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贝勒库都克花岗岩序列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贝勒库都克花岗岩序列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3KB

页数:未知

贝勒库都克花岗岩序列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5

通过对贝勒库都克一带花岗岩类的岩相学、岩石化学特征的详细研究,结合最新的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贝勒库都克序列中主要岩性有细中粒不等粒正长花岗岩,似斑状中粒含黑云正长花岗岩,似斑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似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总体上具有高硅、高铝、贫钙镁.贝勒库都克岩体明显富集rb,th,ce,亏损ba,ta,zr,eu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较平坦的"v"字型体,地球化学以铕强亏损为特征;贝勒库都克花岗岩形成在碰撞,造山之后,相对稳定的环境。

立即下载
柴西南昆北地区花岗岩基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柴西南昆北地区花岗岩基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柴西南昆北地区花岗岩基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柴西南昆北地区花岗岩基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格式:pdf

大小:320KB

页数:5P

柴西南昆北地区花岗岩基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4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和祁漫塔格-东昆仑造山带的过渡带的昆北断阶带。钻探揭示第三系盆地基底广泛分布花岗岩基岩。岩石学特征表明属二长花岗岩类,副矿物以锆石为主。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较高含量的sio2和al2o3,属过铝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强不相容元素rb、ba、zr等强烈富集,ta、ce、nb、sr、th等中等不相容元素富集中等;弱不相容元素y富集。岩石稀土总含量大多在194.41~231.63μg/g之间;lree/hree比值为2.31~2.4;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岩石中eu负异常明显,中等亏损;ce略有亏损;eu/sm值在0.15~0.16间。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物质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投影于同碰撞期的区间,岩石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为早古生代洋陆转换时的岩浆活动,属于加里东期造山旋回时期产物。

立即下载
柴北缘西段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柴北缘西段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柴北缘西段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柴北缘西段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格式:pdf

大小:4.6MB

页数:20P

柴北缘西段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5

柴北缘西段出露的花岗岩主要有赛什腾山、团鱼山、嗷唠河和三岔沟等岩体,这些岩体的走向为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的时代从早古生代的奥陶纪到晚古生代的泥盆纪和二叠纪.其中,赛什腾山岩体为(465.4±3.5)ma,团鱼山岩体两期侵入岩的年龄分别为(469.7±4.6)和(443.5±3.6)ma;它们均属早古生代奥陶纪;而嗷唠河岩体的石英闪长岩为(372.1±2.6)ma,属晚古生代泥盆纪;三岔沟岩体也由两期侵入岩组成,其年龄分别为(271.2±1.5)和(260.4±2.3)ma,属二叠纪.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柴北缘早古生代花岗岩具有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属性,原岩可能为中元古代(1.03~1.15ga)形成的、来源于亏损地幔的拉斑玄武质洋壳,它们的形成与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晚古生代花岗岩继承了早古生代花岗岩的特点,其原岩可能为中元古代(1.18~1.29ga)的岛弧根部下地壳,岩浆物质成分以壳幔混合源为主,它们的形成与造山隆起后不同块体之间的均衡调整有关.

立即下载
石佳

职位:地铁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文辑: 是石佳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古堡泉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