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辉煌——青藏铁路31标段工程建设纪事
三、模范先锋,拉萨河畔党旗映红蓝天青藏铁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决策领导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无不对青藏铁路寄予希望给予关怀。当千军万马开上高原雪域时,党的组织一直领导着这个千军万马。共产党员们一直走在最前面,出现在最困难的地方,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前线闪光,共产党员的组织领导着每一个标段,党的旗帜飘扬在高原雪域的每一处战场。青藏铁路31标段建设指挥部,党
传奇“天路”探秘——青藏铁路巡线采访纪事
■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有昆仑山在,铁路就修不到拉萨”的断言不攻自破,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举国欢腾之际,本刊记者从雪域圣地拉萨出发,翻唐古拉山,越莽莽昆仑,去感受、去体验、去见证天路守护者——青藏铁路公安民警工作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
天路心声——青藏铁路建设组诗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渴望千年的企盼?——《青藏高原》歌词
“天路”——青藏铁路建设纪实
特别报道 西藏,我国惟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 米,多少年来交通闭塞,飞鸟难过。直到现在,进出 西藏仍然主要靠汽车和飞机。交通运输的不便,严 重制约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1年6月,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格 尔木至拉萨段)全面开工。目前,建设队伍已挺进 至海拔4500米至5000米的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段, 唐古拉山至拉萨段西藏境内的节点工程也已开工 建设。 让火车开到西藏,是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几 代铁路建设者的夙愿,也是西藏人民盼望已久的一 26中圈改恼二。。三年第五期 口马力超 件大事。青藏铁路的全线开工,凝聚着强国富民的 希望,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建设 的不懈追求。 早在建国初期,铁路部门就曾做过建设进藏铁 路的研究论证和前期工作,并于1955年拉开了青
天路探古--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考古故事
人们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意思是它犹如一条高原彩虹,可以通向幸福天堂。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有幸参加了青藏铁路西藏段沿线的考古调查.亲历了一段难忘的历程。
天路探古——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考古故事
24 天路 探古■文/霍巍 ◎柳梧隧道西墓群出土陶罐。 ◎加日塘石器遗址出土锥形器。 ◎加日塘石器遗址陶片纹饰。 人 们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意思是它犹如一条高原彩 虹,可以通向幸福天堂。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有幸 参加了青藏铁路西藏段沿线的考古调查,亲历了一段 难忘的历程。 2003年4月底,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紧急征调国内 专业考古人员参加青藏铁路沿线考古调查。承担这次考古任务的两 支队伍,一支由四川大学4名师生组成,两个研究生张长虹、尹俊 霞都来自河南,虽是女孩子,却素以吃苦耐劳著称,我和李永宪长 期从事西藏考古,具有丰富的高原野外考古经验;另一支由陕西省 考古所张建林带队,全是小伙子。张建林1984年起参加西藏文物普 查队,是西藏考古的领军人物之一。 30日,我们先后到达拉萨。5月10日,风雪交加,路面积满冰 雪,考古队分乘5辆越野车驶向藏北重镇那曲。 藏 西 青藏铁路专
青藏大铁路(节选)——青藏铁路建设纪实
第四章第二节冻土啊!冻土高原的风雪在无尽的时光中弥漫着、飞扬着,伴随着世代生存在这里的人们,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上,耳畔飘掠过淡淡的云岚。在海拔超过四千米的昆仑山深处。我们好像行走在一个虚幻的空间里,在这片苍茫大地上,在这个星球的最高处,一个又一个自然与人间的奇观将在我们面前——呈现。
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总投资达15亿元的西藏最大物流中心——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中铁建工集团参建职工努力下,截至目前,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已完成土石方840万m^2,完成总工程量的70%,将于2009年6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青藏铁路通信系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m|tp. 山东铁通以无线接入在竞争中取胜 山东铁通在“青岛多伦多学校项目”中,在不具 备有线接入的条件下,采取灵活的策略,使用58ghz 扩频无线接入系统迅速构建传输通道,在与电信的 竞争中取胜。 青岛多伦多国际中英文学校位于青岛胶卅【,学 校在解决校内通信问题时,首先考虑胶扑l电信,由于 胶州电信提出条件较高,经过多次谈判,校方均未与 胶州电信达成协议,遂尝试与铁通合作。由于网络覆 盖原因,【东铁通在胶州既无光缆,又无维护人员, 与学校最近的接入点也相距约10公里,在这种情况 下,如采取埋设光缆等手段,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开 通业务。为了赢得客户,也让客户有一个新的选择, 山东铁通决定采用无线技术解决接人问题,以5 8ghz扩频无线接入系统建设传输通道。最终,山东 铁通仅用3天时间完成了系统联接与调试,并打通第 一个电话,谈无线系统自
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据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指挥部介绍。2008年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的决战之年,工程要在6个月的有效工期内完成12亿的投资。
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总投资达15亿元的西藏最大物流中心——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中铁建工集团参建职工努力下,截至目前,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已完成土石方840万m3,完成总工程量的70%,将于2009年6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雪域筑天路——青藏铁路建设全面攻坚
亿万年前,一片神秘的陆 地从浩瀚的古特提斯海中史诗般 崛起,不断隆升、壮大。古老的化 石无声地诉说着神话般的奇迹, 永恒的太阳日复一日照耀着这片 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陆地——雄 踞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今天,在 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场举世瞩 目的人类建设史上的伟大壮 举——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正在如 火如荼地展开。 西藏自治区是目前我国惟一 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运往西藏 的物资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 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 论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 快捷、方便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经 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青藏铁 路,已成为克服目前的交通“瓶 颈”,加快西藏、青海经济发展,促 进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当务之 急。 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 两省区,沟通其与内地联系的具 有
天路——青藏铁路建设顺利通过验收侧记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就在开通前的二十多天,我作为青藏铁路验收成员之一,有幸见证了这条天路的建设成果与收获
青藏铁路激活冬季青藏旅游市场
过去,由于气候的原因,冬季很少有游客前来青藏高原旅游。青海、西藏的冬季旅游市场基本上处于歇业状态。但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这个状况被打破了。
青藏铁路冻土问题
青藏铁路——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关键词:青藏高原、冻土、地基、片石层通风路基、热棒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恶 劣,地质条件复杂,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青藏铁路格拉段将 穿越约547km多年冻土地段,另有部分岛状冻土、深季节冻土、沼泽湿地和斜 坡湿地,全线线路海拔高程大于4000m地段约960km,在唐古拉山越岭地段, 线路最高海拔为5072m,为世界铁路海拔之最。“高原”和“冻土”问题是本线 的两大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1】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冻土在冻结的状 态下体积膨胀,到了夏季,冻土融化体积缩小。冻土的冻结和融化交替出现,就 会造成路基不稳定,影响正常通车。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 有丰富的地下冰,水分产生迁移并具有相变变化特征,因
“天路”追梦筑辉煌——写在青藏铁路通车10周年之际
(一)时间勾勒年轮,刻下历史前行的足迹。
青藏铁路供电工程“:天路”的护航者
1984年,从西宁至格尔木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世纪之初,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又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被列为\"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这条自1958年就开工建设被誉为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的钢铁大动脉,变成了沿线各族人民的团结线、幸福线、生命线。而青藏铁路供电工程直接关系着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行,广大铁路供电人以忘我的拼搏精神,成为了这条\"天路\"的护航者,创造了又一个世界奇迹。
辉煌的成就 伟大的创举——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纪念——A篇:进藏铁路前期工作回顾
回顾进藏铁路决策过程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前期工作,借鉴青藏铁路经验,认为当前做好大规模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必须把握铁路发展方向,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做好各项工作,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
巡礼之青藏铁路神奇的雪域天路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k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通往世界屋脊的“天路”。
青藏铁路:天路穿越雪域高原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胜利建成通车。我作为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参与了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论证和建设的一系列决策,亲历了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全过程,许多生动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青藏铁路唐拉段工程建设对沿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十分独特、脆弱,对人类扰动极为敏感。本文从青藏铁路唐古拉至拉萨段工程建设对沿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运用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理论,采用以原生植被自我修复为主的人工措施,维持植被原生物种是一种安全处理方法,采取按工程类别提出的各类缓解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对策措施,可缓解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
青藏铁路冻土区涵洞工程施工
针对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涵洞工程的特点,详细地介绍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涵洞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
体验天路 谨以本期特别策划献给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体验天路 谨以本期特别策划献给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青藏高原的“电力天路”——记青藏联网工程建设
在西藏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相对滞后,是高原发展的“瓶颈”因素。尽管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西藏先后建设了拉萨纳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中国最大的兆瓦级地热电站)、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和查龙电站,拉萨直孔水电站等数百座大小水电站.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强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