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3项规范备案的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建设管理 司 建技〔 2009〕319号 关于《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 3项 规范备案的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 现将我部以铁建设〔 2009〕195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 测量规范》、以铁建设〔 2009〕196号文发布的《高速铁路 工程测量规范》、以铁建设〔 2009〕197号文发布的《改建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如表)报你司,请备案(强制性条文 见附件)。 序号 标准名称 适用范围 铁标号 主编单位及其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 1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Code for railway engineering survey 旅客列车设计行 车速度 200km/h 及以下新建有砟 轨道铁路工程测 量 TB10101- 200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成都市通锦路 3 号,邮编 610031) 卢建康 13708003761 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
新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铁道部经规院经规标准(2005)17号文的要求,对《新建铁路工程测量 规范》(tb10101-99)进行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八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线 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涵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另有三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强调了控制测量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增加了第3章平面控制测量和第 4章高程控制测量的内容,把线路、桥梁、隧道有关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都集中到第3 章和第4章中。 2.体现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为保证控制网的测量成果质量满足新建铁路勘测、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测量的要求, 适应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三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 3.确定了新建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分级布网的布设原则。 4.提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
buildingindustryopensupnewworldofentrepreneurialstruggletobuildathreeprovincesofregionalcentralcities--inthecommunistxcountiesthesixplenarysessionmembersandcomrades:today,iwascommissionedbythecountypartycommitteestandingcommittee,reportstothegeneralassembly.considerationofallmembersandalternates,andcomradesattendingadv
《工程测量规范》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建会秘培[2007]027号 关于举办“最新《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 范》宣贯及测量成果报告编制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日前,建设部批准了《工程测量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26-2007,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1)、 7.1.7、7.5.6、10.1.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建 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8-2007,自2008年3月1 日起实施。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同时废止。为了帮助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学习、理解最新《工程 测量规范》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制(修)理由和依 据,全面系统地掌握工
工程测量规范
0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0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0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0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08.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10.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50112-20131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0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主体结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第1章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2.1一般规定 2.2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2.3水平角观测 2.4距离测量 2.5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3.1一般规定 3.2水准测量 3.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4.1一般规定 4.2图根控制测量 4.3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4.4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4.5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4.6水域地形测量 4.7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5.1一般规定 5.2铁路、公路测量 5.3架空索道测量 5.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5.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6.1一般规定 6.2绘图 6.3编绘 6.4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6.5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 6.6打样与胶印 第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3)
工程测量规范 第1页共31页 工程测量规范地形测量 4.1一般规定 第4.1.1条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性质、设计阶段和规模大小,可 按表4.1.1选用。 测图比例尺的选用 表4.1.1 比例尺用途 1∶5000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 1∶2000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等 1∶1000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矿总图管理;竣工验收及 工业普查等1∶500 注: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 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工程测量规范 第2页共31页 第4.1.2条地形的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坦地:α<3°; 丘陵地:3°≤α<10°; 山地:10°≤α<25°; 高山地:α≥25°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3)
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
工程测量规范 (2)
v1.0可编辑可修改 1第1页共154页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第1章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水平角观测 距离测量 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水准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v1.0可编辑可修改 2第2页共154页 一般规定 图根控制测量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水域地形测量 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一般规定 铁路、公路测量 架空索道测量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一般规定 v1.0可编辑可修改 3第3页共154页 绘图 编绘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 打样与胶印 第7章施工测量 一般规定 施工控制测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2)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
工程测量规范Word版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 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 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 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对于测图面积大于50km2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 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工程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 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
工程测量规范 (4)
测测盘目度盘读数角值平均角值 站回位标(°′″)(°′″)(°′″)端点号边长端点号边长 测量:记录:年月日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导线测量记录表 天气:晴成像:清晰稳定 距离测量(m)平均距离(m) ⅰ ⅱ ⅰ ⅱ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 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 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
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_精密工程测量规范_编制说明_3_
_精密工程测量规范_编制说明_3_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2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 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 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原《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 司西安勘察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1月3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负责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2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 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原 《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 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 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1月3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3-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a
·1069· 3-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1 (dz/t0153-9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物化探工程测量基本要求、技术设计、控制测 量、规则与非规则测网点布设、观测资料整理、质量检查与验收 及技术总结报告之编写。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地勘行业内开展大、中、小比例尺地面物 化探工程测量工作。 2名词术语 2.1物化探工程测量 应用大地、航测与工程测量等方法,解决物探化探测量领域 内的三维定位问题,统称为物化探工程测量,又称物化探测地。 2.2规则测网 按照物化探工作比例尺所规定的测点点距、线距构成的矩形 或方形测网称之为规则测网。 2.3非规则测网 按照物化探工作比例尺所规定的测点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构 成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面积型测网称之为非规则测网。 2.4航空象片定位测量 应用航空摄影象片上地物或地表特征点的影像,于实地辨认
_精密工程测量规范_编制说明_2_
_精密工程测量规范_编制说明_2_
_精密工程测量规范_编制说明_4_
_精密工程测量规范_编制说明_4_
工程测量规范-2007.
1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标准
.. .....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的基础上, 吸收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测量新技术,充分考虑测量新设备和新方 法的发展,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修订而成。本规范主要包括 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 测量、施工测量、水文观测、变形测量和制图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天津航道局,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 程勘察设汁院、天津海事局、上海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港第 三务工程局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颁布实施7年来,为水 运工程的测量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 测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很快,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 该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要求。为此, 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次
工程测量规范(20200806073339)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建模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