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盐碱土地区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对天津滨海盐碱土地区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下0~4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极显著,防护林>灌+草>乔木>乔+草>草坪>滨海盐土,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是20cm~40cm的3~4倍。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滨海盐土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不大,防护林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最多时出现在秋季,乔木、乔+草、灌+草、草坪绿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时出现在夏季或秋季。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细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养分相关不显著.芽孢杆菌的11个种在不同土壤条件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生态分布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是蜡质芽孢杆菌、拟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蜂房芽孢杆菌,放线菌主要是链霉属,包括链霉菌属的10大类群,分布最广的类群是灰褐类群、金色类群和青色类群,真菌分布有11个属。在不同植物配置下芽孢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组成、优势种的组合也存在显著差异。
天津滨海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对天津滨海新区典型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三个标准样地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种子萌发实验确定土壤种子库的活性、种类及数量;对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似性指数及时空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新区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共有26植物,种子库的密度在6809~30644粒/m2之间;种子库的生态优势度在0.51~0.81之间,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1.78;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低,最低为0.21;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0~5cm层种子数量最多,种子数量层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此外,还研究了土壤种子库萌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出其萌发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今后土壤种子库应用于植被恢复提供了参考。
园林绿地盐碱土壤的改良
盐碱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容易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严重影响花草树木的成活和发育。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增强树木的长势,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必须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具体方法如下:1科学设置排水沟园林绿地四周可做排水设施时,排水沟深约1m,并在绿地下铺设管网或2㎝左右炉渣做隔离层。如园林绿地四周不具备做排水时,应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
氢氧化镁铝改良滨海盐碱土机理与效果研究
从土壤微观层面研究氢氧化镁铝(mah)和盐碱土胶体间的扩散层重叠现象,并通过不同配比的mah[mg∶al摩尔比分别为3∶1(mah-1)、2∶1(mah-2)、1∶1(mah-3)、1∶2(mah-4)和1∶3(mah-5)]和盐碱土的盐分溶出实验筛选出最佳改良方案。结果表明:mah和盐碱土胶体间存在扩散层重叠现象,并且该现象在碱性环境中依然存在,混合体系ph值和mah添加量是影响重叠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5种mah都能降低盐碱土的ph值和含盐量,酸性mah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碱性mah,其中酸性最强的mah-5改良效果最显著;mah-5在最小添加量10mg·g~(-1)下就能脱出65%的交换性na,并且随着添加量增加变化不显著,但随添加量增加ca2+和n都显著脱出。因此,通过添加mah利用扩散层重叠降低土壤对盐基离子的吸附实现盐碱土脱盐改良,综合考虑筛选出最佳改良方案:按1%配比添加mah-5。
环保酵素改良滨海盐碱性土壤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环保酵素在滨海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土样,制作环保酵素,设置不同浓度的酵素液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土壤改良前后的有机质、全磷、全氮的含量变化。结果:使用浓度为1∶800环保酵素液,改良时间为5-6周,此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幅率较高,4-5周全氮含量增幅较高;使用1∶600的环保酵素,改良时间为5-6周,全磷含量增幅率最高。结论:合理使用环保酵素,能有效改良盐碱性土的性质。
保水剂对土壤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简要总结了保水剂对土壤性质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概况,包括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以探索保水剂影响土壤微生物的途径。
园林施工中盐碱土的改良问题探讨
由于盐碱地过高的含盐量,大多不适合种植园林植物,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良,以适应园林植物种植的条件。本文探讨了园林施工中盐碱土改良的相关问题。
滨海盐碱城区园林绿化经验与教训
从立地条件、水盐动态及人为影响等综合因素,总结了滨州老城区50a来园林植被的顺向、逆向演替经验和教训,并有针对性地对新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滨海盐碱地绿化施工难点及对策
分析了滨海盐碱地的特点及绿化施工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总结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武清区盐碱土园林绿化配套技术
武清区为沉积性退海平原,凡是盐碱土地段均土壤质地粘重,矿化度高,直接威胁着植物的生长,盐碱土地段绿化难度大,但掌握盐碱土绿化建设综合技术以及水盐动态规律,坚持适地适树和改土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实施“综合技术工程”,在盐碱土上不仅耐盐碱的树种可以生长,而且不耐盐碱的树种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实现城市绿化美化是完全办得到的。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退化土地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1987年5月7日和1998年5月5日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以及2005年4月13日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根据各地类光谱特征,以决策树分类方法剔除非盐碱地类信息,构建土地退化指数模型,获取研究区土地退化等级分布信息并分析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5年,研究区重度退化土地比例由12.7%增加为20.5%;中度退化土地由39.5%降至18.2%;轻度退化土地等级由17.7%上升为40.2%;无退化土地则由30.1%下降为21.1%,总体呈现为重-轻-重的动态变化趋势。提出滨海盐碱土地信息遥感提取技术方法,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园林绿地灌溉方法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绿地灌溉特点,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绿地灌溉方式、灌溉水量、灌溉次数及返青水、封冻水灌溉方法。
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与景观植物筛选研究
滨海盐碱度高,很难为植物提供所需土壤养分,使得植物种类单一,造成滨海盐碱地景观缺失.本文主要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学习滨海盐碱地成因,分析景观缺失现象,借助文献数据库及相关网络共享对近代科研人员在滨海盐碱地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总结.探讨景观植物的引种筛选,实现在营造滨海景观的同时改良盐碱地,旨在为今后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复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土壤成分研究
为研究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成分及含量,利用酸度计测定了不同土样的ph值,利用火焰光度计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燕麦种植对土壤中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分布不均匀,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不大,ph值较高,有的已达到9.6以上,但仍处于燕麦生长所耐受的范围之内,种植燕麦后盐碱地土壤有了酸化趋势。因此,应大力提倡在盐碱地种植燕麦,可为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改造提供一定的帮助。
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与景观植物筛选研究
滨海盐碱度高,很难为植物提供所需土壤养分,使得植物种类单一,造成滨海盐碱地景观缺失.本文主要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学习滨海盐碱地成因,分析景观缺失现象,借助文献数据库及相关网络共享对近代科研人员在滨海盐碱地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总结.探讨景观植物的引种筛选,实现在营造滨海景观的同时改良盐碱地,旨在为今后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指标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含量、微生物熵、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明显影响了土壤cmic、nmic含量,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cmic、nmic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相比,毛竹林、水田土壤cmic、nmic含量显著提高,而杉木人工林、苗圃、农用旱地却显著下降;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微生物熵的变化不一致,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熵普遍高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而杉木人工林最低;水田土壤cmic/nmic最高(9.35以上),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最低;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基础呼吸强度、代谢熵最高,水田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较高,代谢熵最低,表明湘中丘陵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主要受土壤有机碳源的制约,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具有较多活性微生物种群,有机碳利用率较低,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水田有机碳利用率较高。
盐碱地土壤改良及盐碱绿化树种的选择
从盐碱地区的分布、盐碱对植物的危害、改良盐碱措施以及如何选择树种方面做了详细叙述,目的是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产生最大化的绿化效果。
滨海盐碱地客土绿化施工技术
滨海盐碱地客土绿化施工技术
客土绿化种植模式在滨海盐碱地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结合园林工程中客土绿化种植模式施工管理,从绿化栽植场地准备、绿化苗木的选择、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管理4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园林绿化提供施工经验。
围栏对东北羊草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选择绥化地区现存羊草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围栏内外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论围栏内外,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0~15cm高于15~30cm,围栏内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围栏外;真菌和细菌无论在围栏外还是围栏内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分布规律相似,真菌的分布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细菌的分布为: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放线菌的分布在围栏内外稍有不同,在围栏内: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在围栏外: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围栏内外三类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放线菌数量最大,真菌次之,细菌较少。
浅析滨海地区盐碱地的园林绿化
滨海地区盐碱地盐碱含量高,不适于园林植物的生长,且植物品种单一。该文分析了滨海地区盐碱地排盐除碱方法,总结了适合盐碱地生长的园林植物,以期为滨海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及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盐碱地园林绿化的深入研究。
施用石膏改良盐碱土建植结缕草草坪
通过施用石膏改良盐碱土进行结缕草草坪盆植试验,测定出苗数、密度、高度和盖度等评定指标,结果表明:草坪的出苗数、密度、高度及盖度整体上随着石膏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施入量达到供试土壤石膏需要量的理论值时的出苗数8058.5株/m2、密度7511.2株/m2、高度46.2mm及盖度92%,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6、1.7、1.6及1.4倍;当石膏的施入量为理论值的6/5或7/5时,结缕草的出苗数、密度、高度及盖度均有进一步的提高趋势。
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污水灌溉量(0,300,600,900,1200,1500m3(/hm2·week)),进行了生活污水杨树林地灌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污水灌溉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生物量磷含量增加,多酚氧化酶、尿酶、磷酸酶活性增强,在一定灌溉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较低灌溉量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灌溉量过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与酶活性降低,土壤质量下降.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电力工程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