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及综合利用效益研究
1基本情况唐河县位于豫西南,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891.9mm,6~9月份占全年水量的62%。平原区、浅山区、岗丘区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占43.5%、17.57%、38.92%。全县辖20个乡镇,51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3.29万hm~2,总人口1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6.7万人。建国以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共建成大型灌区鸭河口水库二分干灌区1处,中小型水库灌区23处,引河灌区2处,机电井8034眼,机电灌站129处,塘堰坝3858座,水池1680座,水窖14座,发展有效灌溉面积万5.47万hm~2;除涝治浸4.54万hm~2;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4km~2;兴修唐河主支流堤防111.18km;解决山岗缺水区饮水困难21.14万人。基本形成了以自流灌区为主体,井站连片的水利灌溉工程体系,以骨干河道堤防、水库为主体,田间排水沟渠配套的防洪体系。
承德县雨水集蓄工程建设经验与体会
承德县地处燕山地槽与蒙古北斜过度带上的河北东北部,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一年两旱、十年九旱"成了承德县气候的固定模式,每遇枯水期,全县大部分果园灌溉无法保证,作物收成受自然降水影响较大,收成极不稳定,水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打破这一制约"瓶颈",我县从1998年起,立足境内多山且年降雨时空分布集中的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型集雨
庭院雨水集蓄工程的水质化验与评价
针对庭院集雨工程的水质问题,分析了天然降雨的成分,并对庭院集雨工程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在冬、夏季取样检测以及后来多次的抽检,结果表明庭院集雨工程的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农村饮水雨水集蓄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农村饮水雨水集蓄工程在建设和使用中出现的饮水水质、水窖质量、供水保证率等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城市雨水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城市雨水利用效益的定量识别和综合评价是一项前沿性研究工作,其结果可作为雨水利用工程的决策依据。系统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应用多层次半结构模糊决策法对雨水集蓄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大连市瓦房店工业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提出的3个雨水利用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多层次半结构模糊决策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中。在雨水中水利用时,充分利用增渗设施和适当增加蓄水池容积可以提高雨水利用的综合效益。
办好水利惠民生——唐河县水利工作纪实
唐河县水利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与水和谐相处的原则,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办好"民生水利",努力做好防汛抗旱、病险水库加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灌区改造工程、发展水利经济等项工作,为促进全县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供水
唐河县抗旱浇麦以八个到位彰显水利作用
唐河县130万人,16.3万hm~2耕地,小麦播种面积14万hm~2。2008年10月中旬以来,全县降雨与往年同期相比严重偏少,出现大面积干旱,1.4万hm~2小麦普遍受旱,其中旱情较重的6万hm~2。干旱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面积之广、影响范围之大为多年不遇。面对持续干旱天气和日益严峻的旱情,在唐河
论溪洛渡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
溪洛渡水电站为金沙江“西电东送”的起动工程,不仅可输送巨大的电力和电量,尚具有拦截泥沙,繁荣重庆港,分担三峡水库的防洪任务;减轻沿江城镇洪水灾害;改善金沙江及长江的航运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简析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简析 [摘要]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热点。通过对 雨水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低碳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城市雨水利用 的基本方法和现有发展现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其以后会有很大 的发展。 [关键字]雨水利用城市节能 一、发展意义和现状 储蓄、缓排、利用等已成为雨水废水管理重点 传统城市雨水收集式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通过地面 下渗补充地下水,不能下渗或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地面收集后汇 流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河道或通过泵提升进 入河道,即传统城市雨水管理以雨水尽快汇集至收集系统、经收集 输送后快速排除为目标。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高强度人类活动 改变城市地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使得相当比例的软性透水性下垫 面变为不透水表面(路面、屋面、地面)所覆盖,改变地表生态环 境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雨水截留、下渗和蒸发等环节,导致水的自 然循环规律变化,
雨水的生态化综合利用
屋面雨水收集洗手、冲厕所,浇花道路雨水收集 操场雨水收集宿舍区雨水收集我看了一下机器的内部构造,里面有石头、沙砾、活性炭用来 过滤,在机器的左下角还有一个ph调试器用来让这些微酸性的雨水达到能饮用的酸碱程度。 收集的雨水经过这几道工序的净化就能被利用起来收集方案。利用方案。可行性 分析,雨水种类,镇江市是一个当地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很多人难以理解,认为镇江 市紧邻长江又处于江南水网地区,河道、湖泊众多,不应存在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其实河道、 湖泊这些自然水体只能调节水量,不能产生水量,水资源主要来之降水。镇江降雨量一般年 份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蒸发量大,产水率却较低。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4mm,折合 水量375437万方,而全市平水年径流量只有108354万方,为降雨量的30%,其余均消耗 于蒸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存在季节性缺水。镇
浅析唐河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建议
保证水利的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面临问题时如何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些个人建议,以供同行交流探讨。
论长寿发电厂综合利用效益——龙溪河梯级及大洪河水电站综合利用调研
电力工业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组成了考察工作组于1994年2~3月考察及访问了龙溪河和大洪河流域各县及狮子滩和大洪河两水库库区的有关专业局、站、厂等单位,并实地查勘了狮子滩和大洪河两个水库。通过对长寿发电厂调研表明,这批中型水电站不仅有较好的发电效益,而且还有较大的综合利用效益,说明了修建水电站的优越性。
浅谈瓦屋山水电站投资综合利用效益
1工程概述瓦屋山水电站是青衣江一级支流周公河七级开发的第一级,也是该河的龙头水库电站,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76平方公里,占周公河全流域面积的69.3%,多年平均流量38.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2.0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2×12万千
贯保渡水轮泵站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贯保渡水轮泵站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贯保渡水轮泵站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一tr ·机电排灌·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5年第12期· 贯堡渡水轮泵站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浙南省怀化地区局t不化市418000)湖水利水电怀一’∥ [关键词]竺全k辜亿’ll7 !概况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贯倨渡水轮泵站 位于沅水一级支流的渠水巾游,是一鹰以解决山地 坩桔微喷灌和农田灌溉为,结合人畜饮水与养殖 的综合利用工程。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地形高差,通过 水轮泵提水至高地调压水池形成臼压供水网系统。 该工程修建拦河坝⋯座,高2.2m,坝轴长143m,安 装bs60—6型水轮泵12台,总提水流0.29m。/s。其 中8台串联一组,水轮泵设计水头2m,净扬程67m, 修建调压池一鹰,容量1000m。;钢筋混凝土倒虹吸 管一座,直径300mm,长800m;r-
唐河县人大视察农村安全饮水工作
6月9日,唐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梦然带队视察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视察组提出:广泛宣传安全饮水知识和项目投资政策;完善安全饮水规划,围绕目标,分步实施:加强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水质监测和监督。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
第二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 第一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 一、雨水集蓄利用规划 一、规划原则 各地的规划、选点基本应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准则,要点如下: (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规划选择在缺乏地表水或地下水或开采利用困难,多年平 均降水量250~550mm的旱地农业区(如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或在季节性缺水 严重且降雨充沛的旱山、石山、丘陵地区(如西南的部分地区)兴建。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划应首先了解规划区现有的水利设施状况、自然经济条 件,并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划,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工程的规模与分布的数量、类型应根据规划区的水资源循环、补给与排泄条件、 当地种植作物的需水量、需水关键时期及需要灌溉的面积等资料来确定,着重解决 好作物的保苗水、保命水。 (4)规划工程应集中连片,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建设。 (5)蓄水工程的选址要具备集水容易、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总则 1.0.2在我国,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点地区是西北、华北的半干旱 缺水山区、西南石灰岩溶地区和石山区以及海岛和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 点是: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多为山区、沟壑纵横, 引水、输水条件十分困难;居住分散,适宜利用就地资源,分散开发;贫困、不 发达。例如,西北、华北许多山区,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缺乏,不仅农业生产靠 天吃饭,人畜用水也严重不足。西南山区虽然全年降雨比较充沛,但分布不均; 区内河谷深切,水资源难以开采;石灰岩裸露、岩溶发育、保水性很差;因而经 常发生季节性干旱。我国沿海的石质丘陵山区及海岛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引水工 程的修建比较困难,也迫切需要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关于规定雨水集蓄利用 工程多年平均降水量适用下限的依据,主要是考虑如果降水量太小,所需要的集 流工程规模就较大,工程费用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 2020年4月19日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技术规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2020年4月19日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总则 1.0.2在中国,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点地区是西 北、华北的半干旱缺水山区、西南石灰岩溶地区和石山区以及海 岛和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 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多为山区、沟壑纵横,引水、输水条件 十分困难;居住分散,适宜利用就地资源,分散开发;贫困、不 发达。例如,西北、华北许多山区,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缺乏, 不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人畜用水也严重不足。西南山区虽然全 年降雨比较充沛,但分布不均;区内河谷深切,水资源难以开 采;石灰岩裸露、岩溶发育、保水性很差;因而经常发生季节性 干旱。中国沿海的石质丘陵山区及海岛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引水 工程的修建比较困难,也迫切需要建设雨水集蓄利
万全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浅析
水是地球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绿色与生命。我县属于半干旱区,农业靠天收,加之近几年持续干旱,降水季节与农作物生长需水期严重错位,在边远的山丘区,农业生产根本就无法保障,稳定温饱无保证,没水也就谈不上经济作物的种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本文以河北万全县为代表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工程实施方案。
基于污水净化和雨水综合利用的雨水利用模式
自2006年以来,房山区开展了雨水利用的调查和研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设雨水利用工程80多项,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建设过程中结合北京市雨水资源的特点,探索了一种污水净化、中水回用和雨水综合利用的新模式,为房山区以后的雨水利用项目推广提供借鉴。
我国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之我见
我国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之我见
回灌型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城市雨水通过回灌补给地下水是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城市雨水回灌利用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城市地下含水层的补给和生态城市的建设需求,提出了回灌型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的建立方法.通过以调蓄为主的动水回灌方式,补源地下水,恢复城市地表水系,综合城市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调节,能有效解决雨洪产生速度快和渗透回灌缓慢、降雨时空分布集中性和雨水资源利用分散性之间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彭阳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与集雨节灌工程类型
根据彭阳县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提出了6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调配利用模式、坡面集雨与林草建设利用模式、道路路面集雨补灌农田利用模式、土圆井节灌工程节水利用模式、庭院经济集雨利用模式和旱作农田微集雨高效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6种集雨节灌工程:人工集水场集水、水窖蓄水节灌工程,水保骨干坝拦蓄、扬水站提水节灌工程,天然坡面集雨、拦引渠导引、水窖蓄水节灌工程,道路路面集雨、拦引渠导引、水窖蓄水节灌工程,土圆井水源节灌工程,田间微集雨节灌工程。
雨污分流后城市道路雨水综合利用研究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备受关注,虽然雨水利用方式和效果多种多样,但都需要将雨水单独收集后进行利用。通过对雨水利用工程与城市排水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旨在提倡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建立雨污水分流制度,促进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范围扩大,人口激增,同时带来了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往忽视的一些可利用资源又逐步受到重视。这时,雨水利用又开始受到关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是城市道路雨水综合利用可实现的前提条件。雨污分流改造是通过改变道路排水设计思路、创新雨水收集系统,从而构建完整的城市道路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最终达到节约水资源,降低水的处理和使用成本。本文主要介绍就是雨污分流后城市道路雨水综合利用,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消防产品技术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