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任务分配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任务分配研究 [摘要 ]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管理 中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利用保护受到 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 信息动态决策模型,对土地规划中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简单分析,并由实例入手,对如何正确、科学开展耕 地保护任务分配进行讨论。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保 任务分配 [中图分类号 ] F293.2 [文献码 ] B [ 文章编号 ] 1000-405X (2015)-4-393-1 耕地保护是当前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从现阶段土地利 用、耕地保护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要对影响耕地保护任务 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体现各方面影响要素的管理 体系模型,突出土地利用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实际诉求。本文 以此为基础,通过实际案例,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 任务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1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
土地利用规划论文
浅析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脱节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处于不相协调的状态,集中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 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脱节。由于管理体制导致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呈现分割状态, 因此同一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往往会存在真空。在深入了解体制内导致城市规划脱节的因 素后,指出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不协调;城市规划脱节 城市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具有多种功能的人口聚集地,城市规划也相应地与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有紧密联系。我国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在合理地统筹安排部署 下另各个方面均衡协调地发展,而土地利用中的总体规划则主要关注了耕地数量的保护和城 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对于产业用地布局的有关规划内容则分散在农业发展规划、工业园 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次要等级的规划中。 正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
土地利用规划论文
浅析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脱节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处于不相协调的状态,集中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 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脱节。由于管理体制导致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呈现分割状态, 因此同一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往往会存在真空。在深入了解体制内导致城市规划脱节的因 素后,指出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不协调;城市规划脱节 城市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具有多种功能的人口聚集地,城市规划也相应地与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有紧密联系。我国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在合理地统筹安排部署 下另各个方面均衡协调地发展,而土地利用中的总体规划则主要关注了耕地数量的保护和城 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对于产业用地布局的有关规划内容则分散在农业发展规划、工业园 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次要等级的规划中。 正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
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预测方法研究分析——以辽阳市为例
我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突出强调了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指标中最重要的耕地指标如何确定,首要的前提是作好耕地保有量的预测工作。文章结合辽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运用了回归分析法、长期趋势法、灰色系统法对辽阳市耕地保有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分析研究。通过合理的预测分析,对辽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关系的思考 为了更好的建设城市,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人类诗意栖 息的家园,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国外学习借鉴,引进 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概念,并随着多年社会主义建 设,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完 善。近20年,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远远超过城市化的 进程,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但另一方面,我国对 已占有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较弱,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 下,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城市水平。两种 规划经常被认为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难以与快速变 化的城乡建设相适应。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更好的 为城乡建设服务,下面提出本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两者的都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有密切的 联系和部分重合的内容.但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规划,在内 容上方法和层次上有明显的区
旅游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
旅游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实证研究 一、应用范围 1、旅游规划分类 《旅游规划通则》中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大类。其中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 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发 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 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 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 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 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2、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 一般来说旅游发展规划不用做土地利用规划,而旅游区规划中都要有土地利 用规划这一章。但在旅游区总体规
江苏土地利用规划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 到2005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1067.42万公顷(16011.25万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06%。人均面积0.143公顷(以常住人口计,下同)。其中,农用地677.53万公顷(10162.91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47%;建设用地183.15万公顷(2747.20万亩),占17.16%;未利用 地206.74万公顷(3101.14万亩),占19.37%。 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 耕地全省耕地面积480.12万公顷(7201.83万亩),占农用地的70.86%。主 要分布在苏北、苏中平原和滨海地区,其中盐城、徐州、淮安、南通和宿迁五市的 耕地面积最大,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8.60%。 园地全省园地面积31.77万公顷(476.48万亩),占农用地的4.69%。其中 果园占园地面积的3
Arc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简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由于计算机水平的限制,成果数据以纸质形式存放,这种存储使查询更新困难。通过对gis软件对比,本文将选取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并支持vc语言二次开发的arcgis软件作为规划的工具。本文以昌吉市1:100000基期数据库规划区为例,在基期数据入库中工作重复机械,为了节约时间基于arcgis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在visualstudio开发环境下选择vb开发设置编写程序代码,在arcmap中添加开发的批量附属性工具解决了为土地用途区图层下根据土地用途区代码字段给管制区代码字段批量附属性的问题。
乡级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问题
乡级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互动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互动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协调途径探讨
2006年第一期 [上接第17页] 人民主权原则的需要,也是加强政府服务和政策制定的需 要。可以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公 示的阶段性成果,作公众满意程度的调查,并收集相关意见 为下一阶段的土地规划修编提供参考依据。 (二)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规划公示制度,把规划内容特别是土地用途管制内 容以各种方式向公众公布,增加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土地规 划用途,自觉地按规划用途来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公开制度包括过程公开和结 果公开。将规划修编中的阶段性成果定期公开,以征求社会 各界的反馈意见;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公开土地规划方案, 以方便用地单位做投资决策。 (三)举行土地规划修编公开听证会。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缺乏全面系统的土地利用评 价和制约制度,使得土地规划调整对于土地利用外部效应的 考虑不周全。土地征用、房屋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gis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了gis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探讨了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对gis的基本技术进行分析,对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较大,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密集而迅速.为避免对土地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需要在前期规划过程中对土地利用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达到预防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展开论述和分析,旨在从整体上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水平.
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更多的科学技术运用进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土地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为基础,在信息时代的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为相应的工作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将更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规划。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具体问题,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安排和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规划方法,影响制约着一个区域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势在必行。本文以岷县为例,计算得出岷县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0.9759667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90611924hm2/人,生态赤字为0.06984746,通过该计算结果分析岷县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评价。
论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土地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把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中去,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使土地利用方案的选择更为合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引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必要性,提出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是在开发土地的过程中,很多人比较盲目,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可以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和讨论,以期提高评价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社会问题,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内容以及优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与评价分析
在对城镇的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期间,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发现,城镇土地规划会对周围的植被和绿化等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针对此问题,我们要调整城镇土地规划,保证城镇的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促进城镇的整体发展。
福建省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发展报告
该研究从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及学科团队建设等方面,对福建省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对福建省土地利用规划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战略任务进行分析,提出学科发展的对策。
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也成为发展中影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重要内容。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日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发展需求。然而以往的规划方式多集中在利用手工形式管理相关资料,并在不断的修订与分析中不断完善,难以提高规划工作效率。对此现状,在长期实践研究中发现利用gis技术能够为规划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条件。本文主要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基本概述以及gis技术在其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的质量及相关特性对土地进行开发与利用,进而创造、获得财富。对土地进行利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还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而土地利用规划则就是一种引导土地利用的规划形式,其严重的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但是,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从狭隘的经济观点方面考虑的,没有考虑到以后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是社会发展的问题。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复杂、综合性的,有时候还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特性,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需要对规划区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讨论。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和开发利用日益增大,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严谨,而在早期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中,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很多决定并未考虑环境因素,也没有真正将生态保护纳入到规划编制过程。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土地规划中的决策不当,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来实现。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分析
文章就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否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评价的具体程序,基于价值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建安全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