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离子色谱法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1 教育行业标准《圆二色光谱方法通则》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受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委托,本标准修订编写建议稿 由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作为主持修订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南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为辅助修订单位,扬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参与修订单位一起完成。在修订 稿编写的过程中,四位老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讨论,并严格按 照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还得到了英国应用光物理公司、华洋科仪公司、日本 JASCO公司的应 用专家们的大力支持。 1 参考国内标准情况 在原《JY/T 026圆二色光谱方法通则》 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标准编写、 实验室用水、 紫外以及圆二色相关的标准和规程,列表如下: [1]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 标 识 中文名:三氯乙酸;三氯醋酸 英文名:trichloroaceticacid 分子式:c2hcl3o2 分子量:163.4 cas号:76-03-9 rtecs号:aj7875000 un编号:1839 危险货物编号:81606 imdg规则页码:8239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熔点:57.5 沸点:197.5 相对密度(水=1):1.63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0.13/51℃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387.9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
氯乙酸生产工艺改造及效果
一、氯乙酸概述氯乙酸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沸点187.5℃;相对密度1.4043(20℃),易溶于水和乙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易潮解,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氯乙酸是农药、医药、染料及食品、工业增稠剂的主要原料,用途广泛。现有氯乙酸生产工艺主要是乙酸氯化法,根据使用催化剂不同,有硫磺法和醋酐法,根据反应装置有间歇法和连续法。质量按(zbg17024—90)氯乙酸行业标准执行。
国内外氯乙酸生产工艺技术及我公司氯乙酸的改造对策
1国内目前,国内氯乙酸生产厂家有10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12万t/a,实际产量约7万t/a。国内厂家生产装置一般规模较小,均采用双釜串联间歇式醋酸氯化生产工艺,催化剂有硫磺和醋酐。后续工艺均为悬浮结晶,抽滤或离心出产品。产品规格:s法一般为一等品(国内行业标准)醋酐法一般能达到国内优级品标准。醋酐法催化生产工艺,比较成功的厂家为无锡市电化厂,其产品规格氯乙酸含量可达(98±0.5)%、二氯≤1%是国内最好的产品。99%以上
铸铁还原氯乙酸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氯乙酸是地表水与饮用水中一种常见的微量氯代有机污染,具有致癌性,浓度较高时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为了更经济地去除水体中的氯乙酸,研究了铸铁废料去除氯乙酸的可行性,讨论了铁类型、预处理方法,振荡方式以及溶解氧等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传质过程比铁类型与酸处理对氯乙酸还原速率的影响更大。
氯乙酸生产工艺及改造方案
介绍间歇硫黄法、醋酐法及连续氯化法的氯乙酸生产工艺,分析了济宁金威煤电有限公司间歇硫黄法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方案。
铸铁还原氯乙酸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氯乙酸是地表水与饮用水中一种常见的微量氯代有机污染,具有致癌性,浓度较高时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为了更经济地去除水体中的氯乙酸,研究了铸铁废料去除氯乙酸的可行性,讨论了铁类型、预处理方法,振荡方式以及溶解氧等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传质过程比铁类型与酸处理对氯乙酸还原速率的影响更大。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溴酸盐
建立了单柱阴离子色谱测定地表水中溴酸根的方法,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溴酸盐浓度在0.01-4.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回归相关系数0.9993,检出限为0.02mg/l,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3%和0.92%,回收率为96.2-103.5%。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
本文对比了硝酸加热分解-离子色谱法与纯水超声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通过对其的标准曲线、样品前处理、回收率、重复性、检出限的分析,验证了硝酸分解-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泥中的氯离子的可行性.
离子色谱法测定铝箔腐蚀液中硫酸根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离子色谱法测定石灰石粉中碳酸钙含量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评价钻井液用石灰石粉性能的方法。应用离子色谱仪(ic)测定石灰石粉中碳酸钙含量。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滴定法的操作繁琐和终点判定要求高等的缺点,钙的检出限可达0.01mg/l。在实验条件下,在5.0~2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标回收率均在10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2.0%(n=6)。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离子色谱方法可以准确评价钻井液用石灰石粉性能。
离子色谱法测水泥浆混合水中氯离子含量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仪,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水泥浆混合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条件是:在碱性介质中高温焙烧法除去样品中带色有机物,以消除其对色谱柱的污染和对分析数据准确度的干扰,再用热水浸取灰化物,经过滤、定容后制备成待测溶液。最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泥浆混合水中氯离子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在1.0~40.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93。加标回收率均在98%~100%,相对标准偏差(rsd)是1.5~2.5%(n=6)。经实验表明,本方法能较准确地测定水泥浆混合水中氯离子含量。
离子色谱法测定雨水中的主要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由抑制柱扣除淋洗液背景电导,然后利用电导检测器测定,根据混合标准溶液中各阴离子出峰的时间以及峰面积(峰高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各种阴离子)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检测限低,样品预处理简单,操作简单迅速,能同时测定多种离子。本实验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实际雨水水样中的f-、cl-、no2-、br-、no3-、po43-、so42-等主要阴离子,对南昌市雨水中的阴离子含量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离子色谱法连续测定上海市雨水组分
以5.0mmol/l丙二酸-0.5%甲醇水溶液为淋洗液,只经一次进样,在30min内,用连续离子色谱法测定上海市雨水中的主要阴、阳离子,并初步讨论了上海市区酸雨成因的变化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雨水中5种阴离子研究
[目的]为酸雨中常见污染物的准确测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雨水样品中常见阴离子的含量,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佳色谱条件为:yic-8型离子色谱仪和ajs-10型阴离子分离柱,1.5mmol/lna2co3和1.4mmol/lnahco3的混合液为淋洗液,流速1.5ml/min,检测器为抑制电导检测器。从雨水样品中共检测到f-、cl-、no2-、no3-、so24-5种阴离子,未检测到br-和hpo42-;5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0.2~50.0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0%~101.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结论]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雨水中5种阴离子的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成都地区秋季雨水中的阴离子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成都地区的秋季雨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反映了该地区秋季大气污染的状况。
离子色谱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分析了离子色谱仪泵流量、最小检测浓度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单泵柱切换离子色谱法分析复杂基体中痕量阴离子
本文通过离子色谱与柱切换技术联用实现了高浓度样品基体中的痕量阴离子检测。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基体的处理方法,使用商品化离子排斥柱和自制的聚合物色谱柱实现多种样品基体中痕量阴离子的检测。同时开发一种简化的单泵柱切换系统,利用抑制器将koh淋洗液转化为水作为前处理柱的淋洗液,在同一个色谱系统中产生两种淋洗液,实现色谱分离与前处理柱再生同步进行。采用离子排斥柱作为前处理柱分析了有机酸和有机酸盐中的三种常见阴离子,检测限达到0.1~1.7μ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5.2%~114.6%之间;同时采用自制的色谱柱作为前处理柱在同一分析系统中实现多种样品基体中七种常见痕量阴离子的分析,检测限在0.4~2.3μg/l之间,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8.1%~109.5%之间。该方法使用简便,准确性高,是一种极有利用价值的在线样品前处理技术。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塑胶中卤素
采用氧弹燃烧法处理塑胶类样品,对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得到优化后的实验条件,即样品称重约0.3g,充入1.8mpa氧气,纯水作为吸收液(针对低浓度样品),冰水冷却,冷却过程中振荡氧弹,45min后,泄压并进行尾气吸收。经离子色谱测试,卤素的回收率可达到97%~98%(rsd=1.2%~2.1%)。并计算了整个检测方法的检出限(s/n=3),cl-的mdl为9mg/kg,br-的mdl为18mg/kg。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氟化物的方法探讨
探讨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氟化物的影响因素:水质样品的采集保存;水质样品所含成份;实验用水、试剂纯度、实验器皿的影响;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过程中对氟化物的影响。认为应切实采取措施,消除干扰。
乙酸教学设计
1 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 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 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辨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 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 合作的优良品质。 3、通过洗水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 科。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酯化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 【引入】醋的来历? 【过渡】醋中主要代表物质 是乙酸。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乙酸。 【板书】乙酸 有兴趣,倾
离子色谱法测定球墨铸铁中的稀土含量
利用螯合离子色谱法测定了球墨铸铁中稀土含量。通过选择性螯合树脂和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选用适当的流动相将样品中大量的铁和其它金属离子除去,同时浓缩富集待测的稀土金属离子。再选用草酸和二甘醇酸的梯度淋洗体系,在含有阴、阳离子双功能基的分析柱上将14种稀土分离,继用在线柱后衍生和光度法检测,检测限(信噪比为3∶1)可以达到ng/ml。
页岩气取心及取样分析方法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地层发育特征不仅受大的构造格局的影响,还与其形成环境息息相关,同一 时代不同区域的地层特征往往有差异,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划分。鄂尔多斯盆地 东南部天然气主要勘探目的层为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壳储集 层和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上石炭统本溪组、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中二叠 统石盒子组及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砂岩储集体)。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天然气的 勘探开发实践来看,无论下古生界还是上古生界地层划分均受多因素影响,缺少 相对统一可信的地层划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同技术人员的地层划分方案 存在明显差异,这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协调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因此急需建立统一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准方案,规范勘探、开发分层工作的 开展,统一技术人员认识。该标准的制订细化了鄂尔多斯盆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钢结构设计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