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2-23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格式:pdf

大小:153KB

页数:3P

人气 :83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4.6

实验三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 ; 2.验证纯弯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 二.实验仪器设备: 1.CLDT-C 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 XL2118A/B 应力 &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 3.BLK-1/1t 拉压力传感器 三、弯曲梁简图 : 图 3-1 已知 : 、 、 、 、 在梁的纯弯曲段内 (或 )截面处粘贴五片电阻片,即 、 、 、 、 。 贴在中性层处,实验 时依次测出 1、2、3、4、5 点的应变,计算出应力。 四、测量电桥原理 构件的应变值一般均很小,所以,应变片电阻变化率也很小,需用专门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的仪器称 为电阻应变仪,其测量电路为惠斯顿电桥,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电桥四个桥臂的电阻分别为 、 、 和 ,在 、 端接电源, 、 端为输出端。 设 、 间的电压降为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测定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测定

格式:pdf

大小:34KB

页数:3P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测定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报告成绩 实验者班组编号环境条 件℃、%rh 一、实验目的: 二、使用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数据记录: 1、梁的受力简图、弯矩图及测点布置示意图: 2、相关尺寸及常数:试样编号: 相关尺寸/mm材料弹性模量e /mpa 惯性矩 iz/mm4 外加载荷 δp/n 灵敏系数 labhkky 3、应变增量的测量:单位:×10-6 测点 次数12345 1 2 3 平均值iε 修正值iε 实验指导教师(签名): 五、实验数据处理: 测点 内容12345 y/mm l/mpa c/mpa 相对误差/%╱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两个材料不同、几何尺寸及受载情况完全相同的梁,在同一位置处测得 的应变是否相同?应力呢?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报告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27KB

页数:4P

第1页共11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纯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报告 篇一: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梁纯弯曲时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 (正应力)分布规律;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3、初步掌握电测方法,掌握1/4桥,1/2桥,全桥的接 线方法,并且对试验结果及误差进行比较。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2、ts3860型静态数字应 变仪一台;3、纯弯曲实验梁一根。4、温度补偿块一块。三、 实验原理和方法 弯曲梁的材料为钢,其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 =0.29。用手转动实验装置上面的加力手轮,使四点弯上压 头压住实验梁,则梁的中间段承受纯弯曲。根据平面假设和 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 m 第2页共11页 yix 式中:m为弯矩;i

编辑推荐下载

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格式:pdf

大小:104KB

页数:4P

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4.7

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电测法是应力应变测量最常用的方法,其方法简便,技术成熟,已经成为工程中不可缺 少的测量手段。纯弯曲时正应力在横截面上线性分布,是弯曲中最简单的应力情况。用电测 法测定纯弯曲梁上的正应力,不仅可以验证材料力学理论,也可以熟悉电测法测量的原理、 操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为复杂的实验应力分析打下基础。 一、预习要求 1、yj—5电阻应变仪测量前如何进行预调平衡? 2、采用半桥接法进行弯曲正应力测量时,如何进行温度补偿?说明原理。 二、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电测应力分析方法,学习电测接线方法、仪器调试使用方法。 2、测定梁在纯弯曲下的弯曲正应力及分布规律,验证理论公式。 三、实验设备 1、纯弯曲正应力试验台。 2、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3、矩形截面钢梁。 四、实验原理及方法 纯弯曲梁如图1a所示。在载荷p作用下,梁的cd段为纯弯曲变形。沿梁横截 面的

立即下载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格式:pdf

大小:31KB

页数:2P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4.5

2/f2/f bc aa l mf b h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3)测定泊松比μ (4)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1)多功能实验台 (2)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 (3)矩形截面梁 (4)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测定弯曲正应力 本实验采用的是用低碳钢制成的矩形截面试件,实验装置简图如下所示。当力f作用 在辅助梁中央a点时,通过辅助梁将压力f分解为两个集中力2/f并分别作用于主梁(试 件)的b、c两点。由梁的内力分析知道,bc段上剪力为零,而弯矩fam 2 1 =

立即下载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270869 立即查看>>
实验三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实验三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格式:pdf

大小:21KB

页数:2P

实验三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4.5

实验三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1、组合实验台中纯弯曲梁实验装置 2、xl2118系列力&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 3、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在纯弯曲条件下,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梁横截 面上任一 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iz ym 式中m为弯矩,iz为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离。 为了测量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在梁的纯弯曲段沿梁侧 面不同高度,平行于轴线贴有应变片(如图3-1)。 l aa h b △p/2△p/2 图3-1应变片在梁中的位置 实验可采用半桥单臂、公共补偿、多点测量方法。加载采用增量法,即每增 加等量的载荷△p,测出各点的应变增量△ε,

立即下载
塑钢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塑钢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塑钢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塑钢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格式:pdf

大小:1012KB

页数:5P

塑钢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4.4

利用应变电测技术,对3种横截面形状的塑钢复合梁,在承受纯弯曲变形时部分点的应变进行测试,得出正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出钢梁及塑梁的承载比例,为理论计算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塑钢复合梁的应力分布规律一致、数据可信,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立即下载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2P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4.6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试验日期 姓名学号同组者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仪器名称及型号精度 纯弯曲正应力实验装置编号 三、试件尺寸及有关数据 试件尺寸:长l=mm,宽b=mm,高h=mm 纯弯曲段弯矩:m=kn·mm 弹性模量:e=gpa 应变片电阻值:r=灵敏系数k= 四、实验数据与整理 1.实测数据: 测点 编号 1234567 载荷 f(kn)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f0= f1= f2= f3= f4= 平均增量 2.数据处理:(将各测点的实测应变换算成应力,与理论值比较) 测点编号1234567 实测值实(mpa) 理论值()mpa理 相对误差 3分别绘制应力、应

立即下载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1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1

格式:pdf

大小:187KB

页数:2P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1 4.6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告 一、原始数据 二、试件相关参数设置 三、实验报告 四、教师签字

立即下载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告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9P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告 4.5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报告

立即下载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270869 立即查看>>
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

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

格式:pdf

大小:210KB

页数:2P

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 4.7

实验二、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电测法测定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 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 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弯曲梁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它有弯曲梁 1, 定位板2,支座3,试验机架4,加载系统5, 两 端带万向接头的加载杆6,加载压头(包括16 钢珠)7,加载横梁8,载荷传感器9和测力 仪10等组成。该装置有已粘贴好应变片的钢 梁(其弹性模量2210m gne)用来完成纯 弯曲梁正应变分布规律试验。 纯弯曲梁正应变分布规律试验 纯弯曲梁受力状态及有关尺寸见图2。 图2 在梁的纯弯曲段内已粘贴好两组应变片,每组8片,分别为1~8号片和1 * ~8 * 号片, 各片距中心层的距离在图3中已标出。当梁受力变形后

立即下载
楔块组合梁横截面应力分布研究

楔块组合梁横截面应力分布研究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1P

楔块组合梁横截面应力分布研究 4.5

楔块组合梁横截面应力分布研究 摘要:针对刚性楔块连接的组合梁问题,采用简化模型,求解刚性楔块组合 梁中性轴位置,并推导纯弯曲状态下梁横截面正应力公式。通过对钢-铜楔块梁 的实验模型测定,将公式推导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从组合梁的理论值和实 测值的比较图来看,两者数据吻合较好,实验结果印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关键词:楔块梁;组合梁;应力分布 abstract:basedontherigidwedgeblockconnectionproblemofthecomposite beams,thesimplifiedmodel,solvingtherigidcompositebeamswedgeneutralshaft positionisderived,andverifiedthepurebendingstatebeam

立即下载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166KB

页数:7P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4.7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梁纯弯曲时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3、初步掌握电测方法,掌握1/4桥,1/2桥,全桥的接线方法,并且对试验结果及误 差进行比较。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 2、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一台; 3、纯弯曲实验梁一根。 4、温度补偿块一块。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弯曲梁的材料为钢,其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0.29。用手转动实验装置上面 的加力手轮,使四点弯上压头压住实验梁,则梁的中间段承受纯弯曲。根据平面假设和纵 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x m y i 式中:m为弯矩;xi为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离。由 上式可知,沿横截面高度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 实验时采用螺旋推进和机械加载方

立即下载
实验三直梁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直梁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指导书

格式:pdf

大小:96KB

页数:8P

实验三直梁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指导书 4.5

实验三直梁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直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 应力公式。 2、了解电阻应变测量的原理,初步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1、万能试验机或弯曲试验台 2、加力装置 3、电阻应变仪 4、预调平衡箱 5、游标卡尺 6、钢制矩形截面直梁(已贴好电阻应变片) p 试件(梁) 付梁 蝶形螺母 杠杆 砝码 砝码托 三、实验原理 1、试样的制备:用矩形截面钢梁,在其横截面高度上等距离地沿梁的轴线方向粘贴5—7 枚电阻应变片。 2、弯曲正应力的测量原理: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在理论上沿梁的高度成线性 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zi ym 式中,σ的单位为mpa;m为梁横截面上的弯矩,单位为n·mm;y为应力σ所在的点到 中性轴的距离,单位为mm;iz为横截面对中性轴z的面积二

立即下载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

格式:pdf

大小:78KB

页数:4P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 4.4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高教版)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 课题 3.3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习题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应力的概念; 2、了解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3、掌握正应力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感性认识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完成习题,带领学生进一步明 确解题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 观 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各种习题的练习培养严谨的学风。 教学重点正应力分布规律,正应力计算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1、贯穿以前所学知识正确计算出正应力。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导学 一、引入 【观察与思考】从上节例题图中可以看出ab杆各段内 力值不同,如果ab杆是等截面直杆,显然内力数值大的杆 段容易发生破坏,若ab杆是不等截面的直杆,杆件的哪个 区段容易发生破坏呢? 二、

立即下载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270869 立即查看>>
混凝土锚下局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混凝土锚下局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格式:pdf

大小:210KB

页数:3P

混凝土锚下局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3

混凝土锚下局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锚下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已经严重影响了该类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可能与目前对预应力锚下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规律认识不足有关。为此,以单中心直锚为分析对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锚下...

立即下载
5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5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17KB

页数:3P

5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4.3

5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室温: 小组成员: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 5.1实验目的: 5.2实验仪器及设备: 5.3实验原理和过程简述: 5.4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弯曲正应力测量实验记录表 原始数据截面宽度 d=mm 截面高度 h=mm 力作用点至 支座的距离 a=mm 弹性模量 e=75gpa 电阻应变片 灵敏度系数 k= 载荷 f=100(n) 电阻应变仪读数(με) 测点1读数测点2读数测点3读数测点4读数测点5读数 1 2 3 平均应变值 (με) 实验值 (mpa) 理论值 (mpa) 相对误差δ (%) 5.5思考与讨论: 1、电阻应变片是粘贴在梁的表面上,为什么把测得的表面上的应变说成是横截 面上的应变?其依据是什么? 2、如果试样所受之力与试样轴线不垂直,实验结果将会出现什么

立即下载
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格式:pdf

大小:200KB

页数:未知

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4.7

针对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应力规律分布问题,通过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所使用的金属材料进行拉伸实验,获取其材料属性参数,并基于实验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型号直墙半圆拱u型钢支架截面剪切应力、轴向正应力以及mises应力,得出结论:支架的切应力分布复杂,轴向正应力及mises关于中性轴线性分布且远大于剪切应力,最大正应力和最大mises应力基本相同,出现的位置相同,因此可以采用最大正应力代替最大mises应力来校核支架的强度。

立即下载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报告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83KB

页数:3P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报告 4.6

一、实验目的 1.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3.测定泊松比m 4.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多功能实验台,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矩形截面梁,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测定弯曲正应力 本实验采用的是用低碳钢制成的矩形截面试件,实验装置简图如下所示。 计算各点的实测应力增量公式:iie实实 计算各点的理论应力增量公式: z i i i my 2.测定泊松比 计算泊松比数值: ' 四、实验步骤 1.测量梁的截面尺寸h和b,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以及各个

立即下载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指导书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指导书

格式:pdf

大小:493KB

页数:2P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指导书 4.7

纯弯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指导书

立即下载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0P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 4.6

目录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   摘  要:基于深圳地铁实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城市地铁隧道上:作面围岩应力重分布的规律,提出了浅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分区概念。   关键词:隧道工程:城市地铁隧道;地层应力;分布特征   1  引言   采用浅埋暗挖法开挖城市地铁隧道,其应力临测相对其变形观测较少,尤其是用来完整分析地层应力分布的量测资料十分匮乏。因此,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对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施工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深圳地铁隧道现场测试资料,拟对城市地铁隧道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2  测试断面的工程概况   针对深圳地铁浅埋暗挖法部分标段,如双洞双线隧道的5,6和13标及单洞重叠线隧道的3a和3c标,地表沉降相对较大。本文选取6和3

立即下载
冷弯厚壁方管残余应力沿截面分布规律的研究 冷弯厚壁方管残余应力沿截面分布规律的研究 冷弯厚壁方管残余应力沿截面分布规律的研究

冷弯厚壁方管残余应力沿截面分布规律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271KB

页数:5P

冷弯厚壁方管残余应力沿截面分布规律的研究 4.4

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测量冷弯厚壁方管弯角的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的残余应力,研究残余应力在弯角的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方管外表面的横向、纵向残余应力都是拉应力,沿着厚度方向,两种应力皆呈下降趋势,由正变负,在内表面为压应力;沿厚度方向,方管的残余应力呈非线性分布。

立即下载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及应用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及应用

格式:pdf

大小:260KB

页数:4P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及应用 3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及应用——根据弹性力学共同变形原理,在充分考虑锚杆、浆体、岩土体协调变形状态下,得出预应力锚杆承载过程中锚杆轴力及其变形、位移的计算公式,并经104国道界河立交桥加筋土挡土墙加固工程预应力锚杆承载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

立即下载
梁的纯弯曲实验报告

梁的纯弯曲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33KB

页数:5P

梁的纯弯曲实验报告 4.6

第1页共15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梁的纯弯曲实验报告 篇一:纯弯曲实验报告 page1of10page2of10page3of10page4of10page5of10篇 二:弯曲实验报告弯曲实验报告 材成1105班3111605529张香陈 一、实验目的 测试和了解材料的弯曲角度、机械性能、相对弯曲半径 及校正弯曲时的单位压力等因素 对弯曲角的影响及规律。 二、实验原理 坯料在模具内进行弯曲时,靠近凸模的内层金属和远离 凸模的外层金属产生了弹—塑性 变。但板料中性层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却处于纯弹性变 形阶段。因此,弯曲变形一结束,弯 曲件由模中取出的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内外层纤维的弹 性恢复。这一弹性恢复使它的弯曲角与 弯曲半径发生了改变。因此弯曲件的形状的尺寸和弯曲 第2页共15页 模的形状尺寸存在差异。二者形状尺 寸上的差异用回弹角来表示。本实验

立即下载
电测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电测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格式:pdf

大小:29KB

页数:2P

电测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4.3

电测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1、仪器的型号及名称、、 2、量具的名称及精度 3、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参数(见表一): 表一 构件 材料 弹性系数e (gpa) 截面尺寸(mm)支座与作用点的 距离(mm)高度h宽度b 三、实验原理及装置: 四、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见表二): 五、问答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测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的误差的原因? (△σ实-△σ理)*100%/△σ理 2、绘制实测应力分布图和理论应力分布图。 表二 应变片离中性 轴距离yi计算结果应变仪读数(10-6)με 次 数 载荷 (kgf)12345 p△p读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1、计算实测应力值 mpa) 2、计算理

立即下载
周运衍

职位:房建一级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文辑: 是周运衍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实验三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