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船闸末级泄水阀门振动水弹性模型研究
三峡船闸末级泄水阀门下接1350m涵管,用全水弹性模型对其振动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模态分析方法确定了阀门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在流激振动试验中模拟了阀门正常运行工况和多种事故关门工况,测量了阀门振动加速度、脉动压力、吊杆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在2min匀速开门或匀速关门正常工况,阀门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一般小于5.0cm/s2,仅在小于0.1开度时达到25.37cm/s2;双边4min事故关门中阀门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达22.57cm/s2;单边事故关门,阀门振动比双边事故关门时的值大1倍左右,关门速度越快,振动越大。由于设计的动水关门速度较慢和检修门井的调压作用,阀门在试验条件下事故关门未发生有害水击现象,与同类阀门比较,该阀门的振动不会危害其安全运行。
三峡船闸输水系统阀门井段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
分析了三峡船闸输水系统阀门井段的阀门井、主廊道等孔口结构,在内水和外水压力作用下的实验研究成果。实验证明,内水压下阀门井部分的应力较大;而在外水压下,阀门井部分的边墙应力更大。并指出,若是高边坡一侧的单输水系统方案,则输水廊道墙在外水压下的应力,将可能达到严重的程度。
三峡船闸输水阀门及其启闭机研究和设计
三峡船闸输水阀门工作水头达到45.2m,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的成果,对输水阀门及其启闭机的型式选择、布置和防空化等技术问题,提出了设计方案。
三峡船闸六闸首输水阀门运行方式优化
针对三峡船闸五闸室泄水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模计算分析和原型调试研究,在维持现有运行方式大体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实时监测到的箱涵出口与下游引航道水位差,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动水关阀小开度控制阀门运行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六闸首阀门枯水期不能正常关至小开度从而造成闸室超泄偏大和汛期枢纽下泄流量较大时人字门不能按程序正常开启的问题,给出了适应于不同下泄流量下的六闸首阀门动水关闭参数,可保证在通航流量范围内,五闸室泄水时均无须动用辅阀,提高了通航效率。
船闸输水阀门流激振动研究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并且结合原型观测的实测数据,对长沙枢纽船闸输水阀门进行流激振动特性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阀门运行情况良好,门体的流激振动轻微,强度刚度均符合要求,阀门安全可靠,但门体尚存在薄弱部位,在运行中应注意安全防范工作。
水力浮动式升船机充泄水阀门启闭方式研究
根据水力浮动式升船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建立了输水系统、平衡重浮筒——承船厢系统的概化模型,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充泄水阀门合理的启闭方式。结果表明,充泄水阀门的水力控制是保证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稳定和准确停位的关键。通过采用阀门间歇开启方式,在承船厢入、出水前通过设定合适的阀门开度,控制系统输水流量,降低承船厢入、出水的速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承船厢运行满足要求。
三峡船闸正式实施五级运行
三峡船闸正式实施五级运行
船闸输水阀门工作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船闸输水阀门在运行中所出现的工作异常情况进行介绍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峡船闸闸槽开挖施工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开挖采用了综合控制爆破技术,施工中严格控制超挖和爆破震动,确保闸槽直立墙和高边坡的稳定。本文阐述了船闸闸槽开挖的爆破方案及施工方法,重点论述了影响爆破效果的诸因素及对策;并以全过程大量监测数据表明,在距爆区10m处质点振速控制在10cm/s以下,岩壁面成型较好,边坡超挖控制在20cm以内,残留的半孔率80%以上,闸槽开挖爆破施工质量优良。
三峡船闸荣获詹天佑奖
**资讯http://www.***.***
三峡船闸地面工程施工回顾
三峡船闸是三峡枢纽工程中任务最艰巨、最富挑战性的项目之一,是武警水电部队在三峡承建的主要施工项目。船闸施工技术难题的研究和解决,促进了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高强度土石方开挖、深槽直立边坡成型开挖、陡高岩体边坡加固、薄壁衬砌墙钢筋混凝土浇筑、特大型高精度人字门安装等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新发展。
船闸平板输水阀门支承梁加固措施研究
某船闸在运行过程中,其平板输水阀门的支承梁发生破坏,导致输水阀门不能正常工作。提出若干加固措施,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相应结构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受力特性和比较加固效果,提出了推荐方案。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三峡船闸泄水箱涵夏季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三峡永久船闸下游泄水箱涵位于基础强约束区,底板的允许最高温度为26℃,设计建议5~9月份不施工,但为满足控制性工期要求,夏季浇筑箱涵混凝土已不可避免。为达到满足箱涵混凝土浇筑允许的最高温度,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温控措施。主要介绍了通过采用优化施工配合比、预冷混凝土、初期通水冷却、及时覆盖保温被和流水养护等温控措施,对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现场温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破堰进水验收前现场检查未出现裂缝。
三峡船闸对世界水利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世界上已建成水头大于20m的单级船闸27座。其中以美国约翰德船闸设计水头最高,达34.5m。三峡船闸是三峡工程三大主要建筑物之一,按双线连续5级设计,总水头113m,级间水头45.2m,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5000万t。从规模与设计水头讲远较上述工程为大。加上三峡船闸需适应的上游水位变幅大,江水含沙,坝址复杂的河势和陆上地形地质条件,使船闸工程的总体设计、工程的长期使用、船闸输水技术、船闸结构、船闸工作闸门及启闭机、船闸运行监控等的技术难度,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已建的船闸水平。
三峡船闸对世界水利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三峡船闸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在世界上尚无实践经验可循,通过大量设计研究工作,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上,作出了多项水利科技创新,经运行实践验证,所采用的技术先进、合理、可靠,经国内著名专家评审,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船闸建设使世界船闸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完善和发展了高水头大型船闸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使世界高水头船闸的设计和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
三峡船闸对世界水利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三峡船闸对世界水利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三峡船闸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在世界上尚无实践经验可循,通过大量设计研究工作,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上,作出了多项水利科技创新,经运行实践验证,所采用的技术先进、合理、可靠,经国内著名专家评审,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
三峡船闸人字门安装工艺
三峡船闸人字门安装工艺 摘要: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 大的人字门,其设计结构复杂,技术先进,施工难度大。对 人字门的安装工艺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三峡船闸;人字门;安装;工艺 1概述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通 航建筑物,位于枢纽左岸坛子岭左侧,担负着三峡二期工程 完工后长江通航任务。每线船闸主体段由6个闸首、5个闸 室组成,总长1621m,闸室平面有效尺寸280m×34m(长 ×宽),闸室坎上最小水深5m。每个闸首设有一套(两扇) 巨型人字闸门。 人字门由门体、背拉杆、防护梁、支垫块、底止水等组 成,其安装工程量大,吊装运输单元多,外形尺寸及重量大, 且安装程序复杂,拼装、焊接技术要求高,主要安装技术特 性见表1。表1人字门安装技术特性表序 号项目指标1门叶位置一、二、三、四 闸首五、六闸首
三峡船闸进水口三维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以三峡船闸进水口输水系统为研究背景,建立三峡船闸进水口的数值几何模型;同时根据进水口水流具有自由表面及较大弯曲壁面的流动特性,建立计算模型和网格边界。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峡船闸进水口在145.0m及175.0m(正常蓄水位)两种库水位条件下输水运行进行了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及原型观测数据对比,较为吻合,说明该数值模型对研究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及输水廊道的水力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瞬时启闭的船闸泄水阀门
船闸泄水阀门常用的门型有:平板门、蝴蝶门、弧形门等。现介绍一种可瞬时启闭的顶轴平板阀门。这种阀门已在四川省巴中县南江河青滩船闸使用,运转情况良好。
反向弧形闸门作高水头船闸充泄水阀门
水口水电站三级船闸闸室工作阀门采用反向弧门,本文对弧门结构型式的选定,水工模型试验及制造、安装、运行做了简单介绍。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水力学关键问题研究(1)——正常开启过程的阀门水动力学特性
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三峡船闸末级闸首泄水廊道中阀门在正常开启过程中,阀门段的水流流态特征,阐述了非恒定流条件下的阀门段廊道水流压力、阀门启门力和阀门段空化特性,确定了反向弧形门各开度下的临界空化数.
三峡船闸末级闸首超长泄水廊道中阀门水力学关键问题研究(3)——事故动水关闭情况下改善阀门工作条件的措施
针对三峡船闸末级闸首泄水廊道阀门事故动水关闭的情况下,阀门段存在大范围的脱空和空化,提出了封堵检修门井+廊道顶有控制地通气,以及门楣自然通气的综合工程措施,以改善阀门的工作条件.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均论证了该综合工程措施是有效的
连江船闸输水阀门启闭机蜗轮磨损的原因及改进建议
连江11座船闸分别建于60年代初70年代末,其中三座船闸的启闭装置为液压装置,八座为蜗轮蜗杆式。船闸输水阀门均采用平面闸门,由2.4m×2.6m的钢结构平面阀门,通过提拉杆联接螺杆(或活塞杆)在启闭机的带动下实现启闭作用。1996年广东省航道局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连江11座船闸进行了技术普查,在普查中发现输水阀门系统存在不少问题:如阀门无导向装置,导轨不平;门后钢止水设计不合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交通造价主任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