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官厅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北京市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官厅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如何在保证官厅水库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维护北京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所需的水资源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环境经济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官厅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来探讨其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分析官厅水库流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并结合库区实际情况,本文量化了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与反馈,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补偿机制,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并分析了4种生态补偿方式,即资金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和智力补偿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未来将通过情景分析法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提高官厅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操作性。
官厅水库跨界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指出了官厅水库流域水体位于河北、北京、山西三地,存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管理政策不配套、库区周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粗放等问题.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创新流域区域联动机制,提出了构建官厅水库跨界流域管理体制,建立协调机构,突破行政壁垒,实现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防治和监测,从管理机制上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以促进官厅水库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青狮潭水库生态补偿研究
青狮潭水库作为漓江的源区之一,肩负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采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走访法、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在对青狮潭水库进行生态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其生态服务价值为54913.707万元.同时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和机会成本确定漓江流域补偿标准的上限、下限及参考值.经计算得出青狮潭水库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是6127.214元/(年·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补偿的方式、手段等建议,为促进桂林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持漓江生态需水量的稳定提供科学参考.
官厅水库增殖放流工程
官厅水库增殖放流工程
苍山十八溪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苍山十八溪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也是洱海水补给的重要清洁水源地。为进一步认识水资源价值从而科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对苍山十八溪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对其进行价值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有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机会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和影子价格,得到2013年十八溪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2.413亿元,包括经济服务功能23.17亿元和生态服务功能9.243亿元,其中,用水供应价值0.58亿元、水力发电价值0.12亿元、渔业生产价值1.83亿元、休闲娱乐价值20.64亿元,生态屏障价值7.122亿元、水质净化0.37亿元、调蓄水资源1.56亿元、生物多样性维持0.018亿元、降解污染物0.173亿元。从价值量来看,休闲娱乐价值和生态屏障价值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总价值的63.7%和22%,可见十八溪对于大理市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实用技术研究
官厅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以距库区和主要河流水域距离、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植被情况、耕地情况、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情况等指标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上游流域6区5县水土保持主导功能的不同及河北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分为官厅库区周边水域防护生态修复区、桑干河洋河两岸河道防护生态修复区、接坝区山地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冀西北间山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4个生态修复区,并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特点提出了生态修复实用技术模式。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流域污染的加剧,水资源日益短缺,流域间的矛盾凸显,流域生态补偿业已成为调节流域间利益冲突的关键点。一些地区虽然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流域生态补偿并取得一定的业绩,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流域生态补偿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流域生态补偿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借鉴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完善大伙房水库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河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河流与流域生态健康研究是目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介绍生态系统健康、河流健康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相关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及各自不同的内涵,分析河流与其流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从流域的层次进行河流生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河流及流域生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回顾国内外河流与流域健康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并指出目前河流与流域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中国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依据,是协调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归纳分析法等方法,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以流域研究单元为例,系统总结并对比分析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内容、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流程,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展望,在深入探究相关概念基础上,利用3s空间技术建立统一完善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建立动态长期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数据库。
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对策
本文阐述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胁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其结果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最后,文章提出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补偿的技术对策要点。
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生态足迹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权重。以大伙房水库为例,进行了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最后应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定量地核算了大伙房水库4项生态供给足迹和3项生态需求足迹。
流域城市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同时城市化也对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从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和城市化产生的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3方面综述了城市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城市化引起流域内人口增加,通常伴随商业和工业活动的增加,这些活动需要更多的城市土地,从而导致流域内不透性增加,这给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表现为:①城市化所及地区的产汇流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湿地径流的调节作用和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作用发生退化;②城市地表径流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致使对湿地水环境、水生生物、野生动物栖息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污染城市饮用水水源,危及人类健康;③城市化导致流域气候变化,影响湿地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植物群落及湿地生态功能等。最后,指出了国内外城市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国内外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并对国内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略论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生态系统;不独立的、全方位开放的生态系统;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边缘效应.
石羊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石羊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当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将石羊河流域划分为3个大的生态功能区和12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对每个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框架,并指出了相关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协调关系,为石羊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科学管理提出了理论基础。
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费用分析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替代花费法对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得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7亿元/a,其中物质生产价值22.502亿元/a,大气调节价值38.93亿元/a,水分调节价值19.923亿元/a,环境净化价值24.373亿元/a,土壤保护价值8.624亿元/a,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12.647亿元/a。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系统具有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地达到了调节大气、涵养水源、防洪蓄洪、保持土壤等生态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根据嘉陵江流域2000、2005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将地理数学方法与gis相结合,研究了嘉陵江流域15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等动态变化信息,并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0—2015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而建设用地、草地、水域、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243109.36百万元减少到2015年的242805.95百万元;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反映耕地面积的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具有较大影响。
白龟山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白龟山水库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主要水源.基于生态服务价值原理和当地实际,对该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白龟山水库的直接物质生产价值为17.757亿元;水库消落带土壤和植被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424亿元;该水库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方面的年生态效益为0.221亿元;调蓄洪水功能价值为6.177亿元;水资源蓄积功能价值为3.551亿元;净化水质总价值为0.816亿元;湿地生态系统在全部发挥效益后每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也十分突出为29.946亿元.除了供水功能以外,该水库的调蓄洪水功能价值和水资源蓄积功能价值.
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LUCC的响应分析
基于1989年和2012年landsattm/e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吉林省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应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估算了23a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2年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发生了大幅变化,耕地、居民用地分别增加20.28%和7.09%,其增加值主要来自林地、草地、水域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由125.30亿元降至114.41亿元,损失10.89亿元,动态度为-0.38%;其中双辽市损失最为严重,损失率达21.41%;耕地的开发导致湿地和水域退化,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因素.
水电开发项目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水电开发项目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水资源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占有上的非排他性,并且由于在现行政策法规中缺乏对于水权的归属、取得和转让的明确规定,因此对水电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用水补偿实施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本研究利用不同方法计算不...
抚州市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与实践
抚州市率先在全市开展水资源生态补偿,是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市。本文叙述了抚州市开展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意义,详细阐述了水资源补偿的资金筹集、考核内容、资金分配、资金使用和职责分工等内容,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在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和制度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供其他采用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地区借鉴。
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费用分析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替代花费法对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得到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1.07亿元/a,其中物质生产价值2.19亿元/a,大气调节价值33.93亿元/a,水分调节价值12亿元/a,环境净化价值23.66亿元/a,土壤保护价值8.62亿元/a,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12.17亿元/a,休闲文化价值8.49亿元/a。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地达到了调节大气、涵养水源、防洪蓄洪、保持土壤等生态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白龟山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白龟山水库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基于生态服务价值原理和当地实际,对该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水库直接的物质生产价值为17.757亿元人民币,水库消落带土壤和植被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424亿元人民币,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方面的年生态效益为0.221亿元人民币,调蓄洪水功能价值为6.177亿元人民币,水资源蓄积功能价值为3.551亿元人民币,水库净化水质总价值为0.816亿元人民币。该水库湿地生态系统,在全部发挥效益后每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额为29.946亿元人民币。除了供水功能外,水库的调蓄洪水功能价值最为突出,其次是水资源蓄积功能价值。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防护费用法等评估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对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为0.6760×108元/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水电开发业主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68.05%和26.58%;移民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其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75.74%和16.95%。
和田河流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敏感性研究
为了探究和田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生态效益,基于和田河流域1990年、2000年、2010年的遥感解译数据,并选取符合干旱区特点的constanza价值系数,依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分析了1990-2010年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探讨了服务价值对系数变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990-2010年林地面积增加29.33%,变化幅度最大;草地、耕地、湿地的面积分别减少7.42%,17.45%,7.1%,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河湖与荒漠面积的减少幅度均在1%以下;(2)和田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990年、2000年、2010年分别为380.62亿元、341.82亿元、350.83亿元,2000年比1990年减少了10.19%,2010年比1990年减少了7.83%;(3)经敏感性分析验证,估算结果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敏感性指数均在0.35以下,所选价值系数合理,研究结果可信.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怀柔水库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怀柔水库流域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流域内1990-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流域林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水域面积呈逐期增加趋势,农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与1990年相比,1995、2000、2005、和2008年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增加0.57%、1.58%、2.46%和2.88%。林地和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土地类型,占到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80%以上;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大小依次为: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文调节>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持>提供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公路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