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考
给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指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指导思想 ,并就如何搞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防护林生态功能的同时 ,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增加科技含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分类指导、重点开发、实施规律经营及积极开拓市场、促进产品转化增值等几条具体措施
论辽宁朝阳山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
结合辽宁朝阳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指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并就搞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防护林生态功能的同时,如何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增加科技含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布局、规模经营、积极开拓市场、促进产品转化增值等具体措施.
论辽宁朝阳山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
结合辽宁朝阳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指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并就搞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防护林生态功能的同时,如何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增加科技含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布局、规模经营、积极开拓市场、促进产品转化增值等具体措施。
大通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效
大通县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县以来,陆续进行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期工程建设,本文就大通县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做了概括性总结。
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沿海防护林作为当前国家林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其对沿海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推动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彬县开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林业六大工程的深入实施,林业建设越来越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正在兴建的"三北"(东北、华北及西北)防护林工程,是一项旨在改善"三北"地区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而进行的国土整治工程。彬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是"三北"防护林实施的重点区域,区域人口3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30余万,是渭北黄土高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增长,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发展"生态经济型"防
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工程建设
指出了建设农田防护林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风沙、干旱,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阐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要求及技术措施。
大通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效
大通县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县以来,陆续进行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期工程建设,本文就大通县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做了概括性总结.
把握生态建设相持阶段规律 搞好新时期三北工程建设——关于“十一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整个三北工程分3个阶段,8期工程,需73年完成,目前工程已实施了近30年。需要对三北工程地位进行再认识,并注意工程的协调发展、总结继承与开拓创新、工程建设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等问题。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把握生态建设“相持阶段”规律搞好新时期三北工程建设——关于“十一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林业!" 观察 把握生态建设“相持阶段”规律 搞好新时期三北工程建设 ———关于“十一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姚昌恬 中央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 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林 业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国家 林业局党组最近提出我国生态建 设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 键阶段”的基本判断,既是把中国 林业置于国际环境和林业发展进 程中对接得出的审慎判断,又是 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林 业发展实践在综合性科学监测反 映的显著成效得出的客观判断, 更是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宏伟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所要求的林业功能发挥的理性 思维得出的积极判断。它是实践 的总结,理论的创新,体现了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是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在林业的体现,是今后社会组 织、发动、推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 稳定发展的理论准备,更是打好 林业生
把握生态建设相持阶段规律搞好新时期三北工程建设——关于“十一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整个三北工程分3个阶段,8期工程,需73年完成,目前工程已实施了近30年。需要对三北工程地位进行再认识,并注意工程的协调发展、总结继承与开拓创新、工程建设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等问题。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白鱼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其效益评估
白鱼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其效益评估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体系”思想的思考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生态工程,外部环境要求具备社会保障"体系",改单一的林业行为为社会行为;内在的需求要求工程建设具备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等。生态是一种可再生与有限的资源,必需要科学与合理的开发利用,要把经济与建设,控制在生态与环境所能允许的范畴内,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经济可持续与社会和谐发展。
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科尔沁荒漠化土地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研究
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科尔沁荒漠化土地生态防护林工程,是德国政府无偿援助的生态建设项目,文章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科技发展水平,论述了此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治理原则和目标,并以当前与长远兼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出发点,作出1999—2003年的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期尽快恢复生态平衡,保障农牧业生产,振兴沙区经济,尽快使沙区人民脱贫致富。
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步伐——对榆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市辖1区11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地貌大致以古长城为界,北部属风沙草滩区占56%,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44%。由于特殊的地貌,造成榆林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关于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建设的思考
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的意义、类型和规划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河南省豫东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对农田防护林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判断,对提高工程质量,稳步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进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林业生态省预期目标具有一定意义。
千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经验与思考
通过对千阳县30多年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的回顾和总结,肯定了千阳县在项目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为促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综述
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基础上,扼要提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类型区划分、配置与布局、树种选择、营造技术等技术规范和要点,为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初步评价
通过对宜昌、黄冈、咸宁、孝感、随州、荆州、恩施等市(州)世界银行贷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总体评价是在土地的合理利用规划、经济有效的防护林体系的结构选择和布局、农林复合型防护林经营技术和树种、草种选择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的营林措施等方面基本实现了项目的建设目标,在经济、环境、社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问题及成效分析
分析了当前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阐述了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效。针对未来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帮助管护人员更好地掌握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进一步提高管护水平和效率,增强林农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推进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白鱼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其效益评估
白鱼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其效益评估
易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报告
该文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采取的集团式治理、庄园式治理以及大户、联户承包租赁、反租倒包规模开发、股份制经营等5种模式及取得的三大效益。
呼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综述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区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5′~127°19′,北纬45°49′~46°25′。截至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6600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133hm~2,未成林造林地3000hm~2,无林地467hm~2;在有林地中,防护林9850hm~2,用材林3186hm~2,经济林4hm~2,薪炭林93hm~2,活立木总
呼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综述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区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5′~127°19′;北纬45°49′~46°25′;
对内蒙古“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的探讨
对内蒙古“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的探讨杨兴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的世界之最”,涉及我国半壁河山。而内蒙古自治区,则占这一宏伟任务的三分之一,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正在进行的三期工程规划统计,全区“三...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建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