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多孔混凝土的综合水质净化效应
研究了水生植物凤眼莲、美人蕉和黄花水龙的水质净化功能,以及这三种水生植物与生态型多孔混凝土复合应用时对被污染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当这三种水生植物分别与多孔混凝土复合应用时,其水质净化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其中黄花水龙对水质净化效果最好。
《水体净化与景观——水生植物工程应用》摘要
挺水植物品种 大型品种:荷花、芦苇、再力花、水葱 中型品种:千屈菜、梭鱼草、水生鸢尾、慈姑、菖蒲 小型品种:水芹、小泽泻 水生深度 挺水植物:5-40厘米 浮水植物:20-80cm 沉水植物:无范围,20-200cm 基质 泥土:适合各类植物 水体基质:无土栽培,生态浮岛,美人蕉、鸢尾、梭鱼草、泽苔草 碎石基质:碎石、煤渣、陶粒等粒径较大基质。美人蕉、水生鸢尾、再力花、芦竹、风车草 光照 耐寒植物:西伯利亚鸢尾、灯芯草 耐阴植物:芋类、石菖蒲 温度 不耐热:西伯利亚鸢尾 可过冬:风车草、再力花 1、荷花 品种:花色多种,白、橙、粉、红、黄等。单瓣、重瓣、复瓣等、 微型荷花 水深:0.1-1m 观赏时间:长江流域3月开始发芽,5月叶子出水,花期6-9月。10月下旬进入枯萎期 繁殖:分藕繁殖和播种繁殖,实践中以分藕繁殖为主,在清明前后,长江流域3-5月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 一、水生植物工程应用 1.工程中常用的挺水植物 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挺水植物主要有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莎草科 cyperaceae,灯心草科juncaceae,香蒲科typhaceae,所选水生植物通常以单优群落的方式 种植,防止不同物种种间竞争,也防止植物通过分泌次生化合物干扰和抑制其它物种的生长, 比如宽叶香蒲t.latifolia,水葱s.validusvahl.等植物的残体如果不及时清理,则会腐烂产生 次生化合物抑制周围芦苇的生长。 一方面挺水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湿地土壤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 体中的n、p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最后通 过被收割而离开湿地。另一方面挺水植物植物的根系是微生物重要的栖息、附着和繁殖的场 所。相关文献
6种沉水植物系统对淀山湖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构筑水景中的种植意义,介绍了水生植物的种类、种植设计、种植形式和养护,以为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供依据。
水生植物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
在当今生态恢复、城市规划建设、园林设计中,水生植物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规划建设元素。文章介绍了水生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景观与生态功能,讨论了水生植物设计的形式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淀山湖示范工程水质净化效果评价及浮游植物变化分析
淀山湖示范工程水质净化效果评价及浮游植物变化分析
园林绿化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染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不仅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还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在人与自然间矛盾逐渐尖锐的当代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能够对城市中水体进行净化,有促进城市水循环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是维持城市水体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园林绿化中水生植物的类型以及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主要应用价值,为园林绿化水平进步提供帮助.
园林景观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在营造园林水景时,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将景观美学与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目前的水生植物造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才能营造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的现代园林水景。
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植生试验
研究了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制备工艺,配制出不同的种植基进行植生试验。结果表明,当包裹粗骨料的浆体流动度为180~210mm时,采用绝对体积法能够有效计算出植被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制备工艺上探索出一种"预包裹"技术,采用4步搅拌工序和振捣与加压相结合的成型方式;由膨润土、营养土、珍珠岩、花生肤与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种植基,采取渗透方法填充多孔混凝土内部孔隙,再加上相应的养护与管理,完全能使植物在其上面茁壮成长。
水生植物的设计配置及施工栽种
水生植物的设计配置及施工栽种 论文上传:lecon2000留言 论文作者:不详 您是本文第502位读者 摘要:随着水景园林与人工湿地的兴起,水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虽然说用来用去还是那 几十种植物,但对于初涉此道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abbs上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设计 聊得甚欢。而今我也来说说,我们在进行水生植物的设计与施工时应该想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水生植物设计配置施工栽种 随着水景园林与人工湿地的兴起,水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虽然说用来用去还是那几 十种植物,但对于初涉此道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abbs上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设计聊 得甚欢。而今我也来说说,我们在进行水生植物的设计与施工时应该想到的一些问题。 1、不同的水位深度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及植物品种配置栽种。 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但
浅析园林水生植物的生态景观应用
水生植物的应用历史已久,但发展至今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水生植物的实际应用品种较少,应合理增加应用种类;再有水生植物的生态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应优化水生生态系统设计,加强水生植物的生态景观应用。
掺水滑石生态混凝土物理力学及水质净化性能研究
研制了一种掺水滑石生态混凝土(hec),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滑石掺量、骨料粒径对hec物理力学性能、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骨料粒径可有效提高hec孔隙率,但会降低抗压强度,而水滑石掺量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净水试验方面,增大骨料粒径可提高tn、tp的去除率,而水滑石的增加只能提高tp的去除率。当骨料粒径为16.5~31.5mm,水滑石掺量取5kg/m~3时,孔隙率为28.51%,抗压强度为5.6mpa,tn去除率为46.8%,tp去除率则可达到最大值78.1%,此时hec的净水效果相对最优,其物理力学性能也基本满足应用要求。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水生植物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园林水景建设中水生植物利用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研究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迅猛,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开始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园林景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古语有云,\"无水不园,园因水活\
水生植物及其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阐述了水生植物的类型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水生植物的园林价值及生态作用,探讨了水生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同时推荐几种常用的水生植物以供参考。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采用"造壳法"及无振荡分层压制方法制作了多孔混凝土,为满足工程应用和植物生长要求,对多孔混凝土厚度、矿物掺加量及各主要配合比进行了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该法能够制作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其中搅拌过程的预拌水量的控制是重要步骤。多孔混凝土的厚度宜控制在10~15cm之间。矿渣的加入能提高多孔混凝土的性能,其掺合比宜控制在5%~20%,且10%时最佳。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骨灰比的减小及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升高;而孔隙率及透水系数则降低。适宜的配合比为水灰比0.33~0.37,骨灰比5~7,骨料级配为10~20mm占总量的30%、10~30mm占总量的70%。制得的多孔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为6~12mpa,孔隙率大于21%,透水系数大于20mm/s。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地配置及应用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 (2010-04-1313:32:08) 转载▼ 标签: 水生湿地植物 杂谈 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 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 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 (1)生态自然型 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 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 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 群落以观赏为主。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 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 (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水景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有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都非常重视。尤其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而水生观赏植物可以打破水面的空乏寂静,使水景更富有自然情趣,在现代园林造景的水景中,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对水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浅析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多孔混凝土与水生植物综合水质净化效应的试验研究
通过自行设计室内水质净化装置模拟自然水环境,研究水生植物香蒲、荷花和水生动物螺蛳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以及多孔混凝土与该生态系统相结合时整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水体中tp、tn、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5.71%、85.88%、86.66%,与多孔混凝土联合应用后,对tp、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0%、88.89%、86.70%,多孔混凝土的应用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率。对多孔混凝土综合水质净化效应机理分析表明,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为水体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空间,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微生物生化降解和水生动物滤食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出多孔混凝土可作为生态护坡材料,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结合应用于生态护坡。
几种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能力比较研究
为了给选择优良净化城市污水植物提供依据,采用城市污水模拟和盆栽试验,对玉带草、千屈菜、菖蒲、石菖蒲、黄花鸢尾、香蒲、水芹、水葫芦等8种常见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tn、tp、bod5、cod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为,供试8种永生植物后第5~20d,tn的去除率为(54.45士1.62)%~(95.45土1.47)%,在第20d,tn去除率黄花鸢尾最高,石菖蒲次之,它们显著高于其他6种植物(p<0.05);tp去除率为(50.24±1.87)%~(96.27±2.46)%,在第20d黄花鸢尾最高,水芹和石菖蒲较高,它们显著高于其他5种植物(p<0.05);cod去除率为(59.34±1.37)%~(93.27±2.36)%,黄花鸢尾最高,玉带草最低,8种植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bod5去除率为(64.48±1.16)%~(92.98±1.23)%,水芹最高,黄花鸢尾、石菖蒲次之,它们3个显著高于其它5种植物(p<0.05);试验期内,每种水生植物对每种污染物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应优先选用黄花鸢尾、石菖蒲.
水生植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每座城市中的园林设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生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作用,针对当下福建省水生植物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加有益于城市生态建设的作用。
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园林水景已经成为了现代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水景一般由建筑、水生植物以及山石等部分组成,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仍旧为水生植物。科学、充分的利用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水景效果更为美观,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以及景观价值。本文主要说明了水生植物的四种类别、水生植物的不同类别以及水生植物较为常见的种植方式。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一级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