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碎石面层机耕路施工工序()包含基层和面层的施工工艺)
填料选择 基底处理 平整摊铺 含水量调整 碾 压 检 测 整修路拱 刷修边坡 放线 填料的各项试验 上料并控制松铺厚度 按要求翻晒或洒水 按试验确定的压实遍数进行 压实度(是否复压) 、标高 (是否再填)、中线等 整形 上土 填料准备 一、路基工程 1.1 路基填方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见下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 1.2. 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和放样 开工前按图纸及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及控制 桩的核对和增设, 并对路线横断面进行测量与绘制。 其测量结果应记 录并成形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认可。 (2)修筑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尽量利用既有道路。 1.3. 基底处理 路堤施工的基底, 按基底的土壤性质、 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状态, 同时结合设计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和路堤填筑高度等采取相应的方 法与措施处理。 (1)填筑前,按规定对基底范围内的地表杂土,
水泥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施工时污染小、早期强度增长快、板块整体稳定性好等特点,是近年来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中比较常见的半刚性基层。这种半刚性材料对我国公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沥青碎石面层施工工艺
沥青碎石面层施工工艺框图 配合比设计和材料试验 下承层验收 施工放样 摊铺机就位 摊铺 初压、终压 终压成型 封闭交通至冷却 取样检测、监理验收 验收移交 自卸汽车运料 混合料拌和 设备厂拌设备安装调试 铺筑试验路段 表4
水泥碎石基层的机械压实
水泥碎石基层的机械压实
水泥碎石桩施工工艺
4.2.2.1长螺旋杆钻孔施工工艺 (1)钻机就位 每根桩就位前应核对图纸与桩位,确保就位符合设计要求。钻机必须铺垫平 稳,确保机身平整,钻杆垂直稳定牢固,钻头对准桩位。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 现场控制采用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测量该孔的垂直度,也可采用钻机自带垂直 度调整器控制钻杆垂直度。每根桩施工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 度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 (2)cfg桩施钻顺序 cfg桩施钻顺序采用横向从线路中心向两侧顺序横向推进,纵向从结构物或 分界点顺线路方向纵向推进。 cfg桩施工一般优先采用间隔跳打法,也可采用连打法。具体的施工方法由 现场试验来确定。 连打法易造成邻桩被挤碎或缩颈,在粘性土中易造成地面隆起;跳打法不易 发生上述现象,但土层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可能造成已打桩被振裂 或振断。 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但施工新桩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 (2)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原色水磨石面层宜用425号及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彩色水磨石, 应采用白色或彩色水泥。同一单项工程地面,应使用同一个出厂批号的水泥。 ⑵砂子:中砂,通过0.63mm孔径的筛,含泥量不得大于3%. ⑶石子(石米):应采用洁净无杂物的大理石粒,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一般用4~12mm, 或将大、中、小石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同一单位工程宜采用同批产地石子。颜色规格不 同的石子应分类堆放。 ⑷玻璃条:由设计确定或用普通3mm厚平板玻璃裁制成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 的玻璃条,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 ⑸铜条:用≥3mm厚铜板,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铜 条须经调直才能使用。铜条下部1/3处每米钻四个孔径2mm,穿铁丝备用。 ⑹颜料: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其掺入量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现制水磨石面层的施工。 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9一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术语、符号 3基本规定 (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和料铺设。面层厚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宜 为12—18㎜,且按石粒粒径确定。水磨石面层的颜色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2)当水磨石面层铺设在水泥类的基层上时,其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基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3)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同 一彩色面
水泥碎石基层预算
人工、材料、机械单价汇总表 建设项目名称:水泥稳定类基层 编制范围:k7+000- k9+000 第1页共1页07表 序号名称单位代号预算金额(元)备注 1人工工日149.20— 2柴油kg8634.900号,-10号,-20号 3水m38660.50— 4电kw·h8650.55— 532.5级水泥t832405.69— 6碎石m395827.50未筛分碎石统料堆方 7120kw以内自行式平地机台班1057926.94120kw 875kw以内履带式拖拉机台班1063161.2375kw 96-8t光轮压路机台班1075107.576-8t 1012-15t光轮压路机台班1078164.3212-15t 116000l以内
整体大厚度水泥碎石基层实践与思考
分析北流—宝圩二级公路水泥碎石基层检测数据,观测一年使用效果,得出路网工程增加水泥碎石基层厚度的合理性和迫切性。提出大厚度水泥碎石基层存在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土路基(床)施工工艺
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土路基(床)施工工艺 乔福强 西宝改扩建老路为湿陷性黄土路基,为了减少路基成型后的不均匀沉降,保证 行车舒适性,路床底采用干拌水泥碎石桩进行加固处理,在底基层铣刨或开挖前 进行。干拌水泥碎石桩采用螺旋钻成孔,桩径30cm,桩间距1.3m,呈梅花型布置, 桩长伸入原地面以下1.5m,桩身材料由碎石、石屑、水泥均匀拌和而成,施工工 艺如下: 一、施工准备 1、设备 成孔设备:汽车钻或钻孔机。 夯实设备:重锤夯机(夯锤不小于300kg,落距不小于1m),夯机锤锤头加工 成子弹头形式(如示图所示)。 辅助设备:小型装载机1辆或小推车2台、发电机1台。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持证上岗,操作 者须经培训后,方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进行了施工技术交 底。 2、材料 碎石:采用兴平丰仪第一砂石场生产的干净粒料,级配范围采用
水泥砼面层施工工序
4.6.4水泥砼面层施工工序:⑴选择拌和场地;⑵备料和混合 料配比调整;⑶测量放样;⑷基层检验和整修;⑸支立模板⑹拌 和砼;⑺运输砼;⑻摊铺砼;⑼振捣砼;⑽提浆、刮平⑾人工抹 光;⑿表面拉毛(压纹);⒀机械锯缝;⒁拆模;⒂填缝;⒃养 护;⒄开放交通。 4.6.4.1施工准备工作 4.6.4.1.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设置胀缝、缩缝、曲线 起迄点和纵坡转折点等桩位,同时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 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砼分块线。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 外侧面车道砼块有较合理的划分,保持横向分块线与线路中心线 垂直。 4.6.4.1.2安设模板 基层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设模板。模板采用钢模,长度3~ 4m。模板两侧用铁钎打入基层固定。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 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 洼处(空隙)用水泥浆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机械化施工工艺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类半刚性底基层、基层,介绍了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较为完整的机械化施工工艺等,指出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施工工艺手册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 rss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4-0915:11:28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原色水磨石面层宜用425号及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彩色水磨石,应采用白色 或彩色水泥。同一单项工程地面,应使用同一个出厂批号的水泥。 ⑵砂子:中砂,通过0.63mm孔径的筛,含泥量不得大于3%. ⑶石子(石米):应采用洁净无杂物的大理石粒,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一般用4~12mm,或将大、 中、小石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同一单位工程宜采用同批产地石子。颜色规格不同的石子应分类堆放。 ⑷玻璃条:由设计确定或用普通3mm厚平板玻璃裁制成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的玻璃条,长 度由分块尺寸决定。 ⑸铜条:用≥3mm厚铜板,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铜条须经调直才 能使用。铜条下部1/3处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172 19料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19.1总则 19.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广场地面,贮存笨重材料的仓库、耐磨蚀 地面,室外台阶。 19.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99—2002)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 19.2术语 19.2.1面层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地面表面层,本工艺标准指 料石面层。 19.2.2结合层 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包括水泥砂浆或沥青胶 结料。 19.2.3基层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找平层、砂垫层等。 19.2.4找平层 在基层上起平整、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 浆。 19.2.5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主要为砂垫层。
公路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
公路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干法 湿 法 填隙碎石工艺流程图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1)基层的下承层是底基层及其以下部分。底基层的下承层可能还包括 垫层。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 软弱地点。 (2)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 施 工 放 样 准 备 下 承 层 输 摊 粗 料 运 和 铺 骨 撒 布 石 屑 振 动 压 实 第 二 次 撒 布 石 屑 振 动 压 实 部 撒 屑 扫 局 补 石 及 匀 动 实 满 隙 振 压 填 孔 洒 少 量 水 终 压 洒 水 饱 和 碾 压 滚 浆 干 燥 初 压 械进行碾压(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 洒水;如
水泥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我国高速公路上使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上基层,直接承受面层传递的荷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性质和基层的整体质量,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寿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材料选取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拌和,摊铺机摊铺。压实厚度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 (2)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 20.1总则 20.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广场地面,贮存笨重材料的仓库地面,室外台阶。 20.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耐磨蚀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20.2术语 20.2.1面层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地面表面层,本工艺标准指料石面层。 20.2.2结合层 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包括水泥砂浆或沥青胶结料。 20.2.3基层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找平层、砂垫层等。 20.2.4找平层 在基层上起平整、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 20.2.5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主要为砂垫层。 20.3基本规定 20.3.1建筑地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 20.1总则 20.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广场地面,贮存笨重材料的仓库地面,室外台阶。 20.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耐磨蚀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20.2术语 20.2.1面层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地面表面层,本工艺标准指料石面层。 20.2.2结合层 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包括水泥砂浆或沥青胶结料。 20.2.3基层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找平层、砂垫层等。 20.2.4找平层 在基层上起平整、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 20.2.5垫层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主要为砂垫层。 20.3基本规定 20.3.1建筑地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 另外,做好开工前机械设备的保养和试机工作。 2、工序交接 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进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控 制点,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会同指挥部、监理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对路基、底基 层进行复查,对高程、平整度、强度等不符合要求的路段采取修补措施,待整修 符合要求后再交接验收。这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3、原材料的控制 3.1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散装水泥,进场入罐时, 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7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 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 必须采用降温措施。 3.2集料:各类集料级配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3水:符合规范用水要求。 3.4对所购材料均按规定要求的频率做好检测工作,以保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2、水泥稳定碎石拌和 (1)、在正式拌和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设备,待一切正 常后才能拌和混合料。 (2)、在集中拌合站建立实验室,实验人员对集料颗粒组成进行 筛分,对拌好的混合料的含水泥量和含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集料 和混合料含水量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3)、取拌和好的混合料送检。 3、混合料的运输 (1)、运料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经计算运输车辆根据运距满足 摊铺机摊铺的要求。混合料运输时加盖蓬布,防止水分散失过快。 (2)、自卸车卸料时,设专人指挥,严禁发生运输车辆在已成型 准备工作 施工放样厂拌 摊铺混合料 整形 碾压 养生 验收 试 验 调 整 配合比 试验 运输 的下承层上急刹车、调头、碰撞摊铺机等现象,且要防止混合料卸在 摊铺机前层面上。 (3)、自卸汽车的车厢要保持干净,每天收工后要进行冲洗或
地面与楼面工程大理石面层、花岗岩面层和人造石施工工艺
地面与楼面工程大理石面层、花岗岩面层和人造石施工工艺 本章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大理石、花岗岩及人造石地面工程(含室 外散水、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 引用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jc205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15.1材料要求 15.1.1大理石块、花岗石块的品种、规格、质量、颜色应符合设计 要求,其色差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15.1.2天然大理石、花岗石的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等质量要求 应符合国家现行业标准《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天然花岗石 建筑板材》jc205的规定。 15.1.3板材不得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缺陷。 15.
沥青碎石面层施工细则
沥青碎石面层施工细则
(完整版)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案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2)工程数量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 1砂土磨耗层厚30mmm33236.3 2泥结碎石面层厚130mmm314023.8 3级配碎石垫层厚150mmm316181.3 二、工艺流程 (1)施工流程 测量放样→碎石垫层→碾压→泥结碎石面层→碾压→砂土磨耗 层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用水准仪放样出面层地基、垫层、基层等各个施工层的标高以及横纵 坡度。 2、级配碎石垫层 1)、施工顺序 测量定位→碎石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整平→碾压。 2)、施工方法 地基碾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施工时,先由推土机进行粗平、人工细平。待复测标高 无误后进行碾压,碾压采用18t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按先边缘后中间 顺序,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至密实度底基层达96%以上。 3)、施工控制 ①.碎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案
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2)工程数量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 1砂土磨耗层厚30mmm33236.3 2泥结碎石面层厚130mmm314023.8 3级配碎石垫层厚150mmm316181.3 二、工艺流程 (1)施工流程 测量放样→碎石垫层→碾压→泥结碎石面层→碾压→砂土磨耗 层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用水准仪放样出面层地基、垫层、基层等各个施工层的标高以及横纵 坡度。 2、级配碎石垫层 1)、施工顺序 测量定位→碎石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整平→碾压。 2)、施工方法 地基碾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施工时,先由推土机进行粗平、人工细平。待复测标高 无误后进行碾压,碾压采用18t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按先边缘后中间 顺序,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至密实度底基层达96%以上。 3)、施工控制 ①.碎
底基层、基层面层施工工艺
定边县工业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质量及工艺标准规定 1.1.1路面工程 施工前,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在符合规定标高和压实强度的路基上进行 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施工前选择一段长度为100~200m的路段进行各结 构层的铺筑试验,以检验拟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施工组织及 施工机械的适应性。通过修筑试验段,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 设备的组合及各工序的衔接,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出混合料生产配合 比,提出施工标准和方法。 一、20cm厚石灰土底基层施工(石灰:土:砂砾=8:22:70【定莲路=10:20:70】) (一)、石灰土底基层的要求 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砂砾石中无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2)、土的塑性指数应控制在12~15。塑性指数较大时应加强粉碎,最大粒 径<15mm。 (3)、石灰的cao+mgo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人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