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S223(原 S219)滑确线芦花岗至朱仙镇段改建工程 4%水泥 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一)路面底基层工程概要 本合同段 K187+284~K201+630段路面结构层为一层厚 20cm4%水泥 12%石灰稳 定土底基层,面积 170831 m2;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均采用路拌法施工。 (二)、设计概况: 一般路段路基宽度 26.0 米:其中行车道宽 2×2×3.75 米,中央分隔带宽 1.0 米,左侧路缘带宽 2×0.5 米,右侧硬路肩宽 2×2.5 米,土路肩宽 2×2.0 米。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确定集料重量的控制方法
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s223(原s219)滑确线芦花岗至朱仙镇段改建工程 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一)路面底基层工程概要 本合同段k187+284~k201+630段路面结构层为一层厚20cm4%水泥12%石灰稳 定土底基层,面积170831m2;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均采用路拌法施工。 (二)、设计概况: 一般路段路基宽度米:其中行车道宽2×2×米,中央分隔带宽米,左侧路缘 带宽2×米,右侧硬路肩宽2×米,土路肩宽2×米。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确定集料重量的控制方法和路拌机行驶速度、拌和数量、时间等操作工 艺。 (2)确定集料摊铺方法和适
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说课讲解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 s223(原s219)滑确线芦花岗至朱仙镇段改建工程 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一)路面底基层工程概要 本合同段k187+284~k201+630段路面结构层为一层厚20cm4%水泥12%石灰稳 定土底基层,面积170831m2;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均采用路拌法施工。 (二)、设计概况: 一般路段路基宽度26.0米:其中行车道宽2×2×3.75米,中央分隔带宽1.0 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右侧硬路肩宽2×2.5米,土路肩宽2×2.0米。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确定集料重量的控
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s223(原s219)滑确线芦花岗至朱仙镇段改建工程 4%水泥12%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一)路面底基层工程概要 本合同段k187+284~k201+630段路面结构层为一层厚20cm4%水泥12%石 灰稳定土底基层,面积170831m2;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均采用路拌法施工。 (二)、设计概况: 一般路段路基宽度米:其中行车道宽2×2×米,中央分隔带宽米,左侧路缘 带宽2×米,右侧硬路肩宽2×米,土路肩宽2×米。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确定集料重量的控制方法和路拌机行驶速度、拌和数量、时间等操作工 艺。 (2)确定集料摊铺方法和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
水泥石灰土基层 1、材料 1.1石灰:稳定土所用石灰材料采用消石灰,石灰技术指标不低于ⅲ级。 不同类别ⅲ级灰中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消石灰:钙质消石灰:≥55%镁质消石灰:≥50% 使用生石灰时,避免因石灰烧结不透而降低生石灰粉中的有效钙、镁含量。 为防止压实后综合稳定土压实度降低或产生“灰蘑菇”现象,消石灰细度应 100%通过1cm筛孔。 石灰要分批进场,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应尽量缩短堆放 时间,如存放时间稍长应予覆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石灰用插管式消 解,通过流量控制消解石灰的用水量,既要保证石灰充分消解,水又不宜过多。 使用消石灰时,应避免因石灰烧结不透,而产生大量的未消解残渣含量。应按工 程实际进度情况,定量消解石灰。避免使用不完存放期过长,过早钙化,降低石 灰等级,每吨生石灰消解用水量一般为500-800kg,消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
.2、施工方法 1、准备下承层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的下承层应平整、坚实,是已经检查验收过的下承层, 并进行了工序交接。 2、施工放样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10m设一中桩,同时放出边桩; 重新闭合水准点,以防原水准点出现误差。 3、备土 土源部分来自边沟,部分需外运,备土虚铺系数从试验段中得出,人工配合 平地机找平,用水准仪按设计高程复核,预留虚铺厚度。 4、备白灰 计算白灰用量,提前备料,石灰达到设计要求的三级灰以上标准。充分消解 白灰,但水分不宜过多,以手抓有湿润感但不成团为宜。 5、白灰撒布 将消解后的白灰均匀地撒布在稳压且整平的素土上,为保证边缘地带的白灰 含量,应适当加大白灰的撒布量。 6、石灰稳定土拌和 石灰稳定土拌和前必须保证白灰的虚铺厚度和含水量都达到设计的要求。拌 和要均匀一致,不得有夹层(包括和下承层之间的夹层以及新老路基结合处的夹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doc doc0 连申线海安段桥梁工程项目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1、施工范围 施工段落为:k0+600-k0+796.5,k1+203.5-k1+446.645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面 底基层,设计配合比4%水泥:(8%石灰:92%土),20cm厚,计7005m2.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底基层材料检验合格。 2.1.2底基层配合比设计已经完成。 2.1.3向现场技术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已经完成。 2.1.4施工现场、测量放样、恢复边桩已经完成。 2.1.5水泥石灰稳定土的下承层施工已完成,并交验完毕。 2.2.机械和投入人员准备: 2.2.1机械投入准备: 挖掘机3台,稳定土路拌机3台,振动压路机2台(22j),三轮压路机2台(3y18/21), 胶轮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装载机1台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连申线海安段桥梁工程项目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1、施工范围 施工段落为:k0+600-k0+796.5,k1+203.5-k1+446.645机动车道及非机 动车道路面底基层,设计配合比4%水泥:(8%石灰:92%土),20cm厚,计 7005m2.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底基层材料检验合格。 2.1.2底基层配合比设计已经完成。 2.1.3向现场技术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已经完 成。 2.1.4施工现场、测量放样、恢复边桩已经完成。 2.1.5水泥石灰稳定土的下承层施工已完成,并交验完毕。 2.2.机械和投入人员准备: 2.2.1机械投入准备: 挖掘机3台,稳定土路拌机3台,振动压路机2台(22j),三轮压路机2 台(3y18/21),胶轮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装载机1台,自卸汽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浅析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际施工经验,论述了高剂量石灰稳定土底 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为确保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质量,对高 剂量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路拌法施工提出控制措施,供广大工程技 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浅析;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abstract:inthispaper,combinedwiththepractical constructionexperience,theauthordiscussesthehighdosage limestabilizedsoilsubbaseconstructioncraftand constructionmethod,inordertoensurethehighgradehighway constructionquality,andheputs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路面施工技术
1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陕西212省道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路面的施工技术,由于在 西北地区把石灰稳定土作为路面底基层使用比较多,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 能给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一些参考。 [关键词]石灰土底基层施工质量技术控制 一、工程概况 陕西212省道公路b合同段项目为陇县至陕甘界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原有 一6m宽的砂石路,等级低,路况差。改造方法主要是沿老路进行加宽,改弯 取直,加大曲线半径,新建路面结构层。本段属陇东山地和渭北黄土浸蚀地貌, 地形复杂多样,集山地、梁峁、沟壑、丘陵、塬和河谷阶地于一体。气候属大 陆性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夏温差大,春季干旱寒 冷,夏季雷阵雨频繁。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冰雪冻融水下渗,埋深浅。 设计路面结构为34cm厚的石灰稳定土底基层、22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 层和5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与监理
简要阐述了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施工要求以及监理事项。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一、工程概况 znx3标段全长9.4km,起点里程k17+000,终点里程k26+400,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厚17cm,面积36223m2,采用路拌法,配合比 12:88。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2.1、施工工艺流程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准备验收合格的土基 施工放样 备白灰 备素土 均匀撒布白灰 拌和、稳压 整平 碾压 接缝处理 养生 2.2、施工方法 2.2.1、准备下承层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的下承层应平整、坚实,是已经检查验 收过的下承层,并进行了工序交接。 2.2.2、施工放样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10m设一中桩, 同时放出边桩;重新闭合水准点,以防原水准点出现误差。 2.2.3、备土 土源部分来自边沟,部分需外运,备土虚铺系数从试验段中 得出,人工配合平地机找平,用水准仪按设计高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实用工艺实用标准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下等级公路水泥石灰稳定 土基层和各等级公路的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市政道路 工程可参照执行。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2.0.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2.0.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2.0.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2.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2.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审核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3.1.2施工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审核通过,监理已经批复认可。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首件监理总结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首件监理总结 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7日在k32+250-k32+430段进行了水泥石灰稳定土首件工程的 施工。本着充分准备、严格组织、认真实施、确保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从工程施工后各项技术 指标都能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首件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对本次首件施工进行如下总结。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首件监理总结 (2)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首件监理总结 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7日在k32+250-k32+430段进行了水泥石灰稳定土首件工程的 施工。本着充分准备、严格组织、认真实施、确保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从工程施工后各项技术 指标都能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首件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对本次首件施工进行如下总结。
结合案例探讨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结合案例探讨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摘要: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能够形成良好的板体,有利于就地取材, 经济性好。本文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某工程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工艺、方法 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关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工作日益增多,施工工艺及 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及提高,而水泥石灰稳定土作为底基层施工技术得到广泛使 用,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早强性好,板结成型好,而且强度也明显提高,经 济性也相对较好。 1工程概况 南通梧桐路全长5.18公里,红线宽度40米,概算总造价约1.9亿,路基填 料多为粉质黏土、粉土,经室内试验。cbr值在5%~8%,该项目区路基填料 最小强度不满足要求,且交通量不大,同时土质存在轻微湿陷的特点,因此对路 面底基层采用水泥石灰稳定土处理。从
浅谈市政道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化城市重要标志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必然大力开展。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因此,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比其他道路工程复杂。本文将结合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实践,谈谈市政道路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
2.0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合肥市习友路、紫蓬路道排工程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内容 1.1原材料试验与审批 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承包人
c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改造工程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内容 1.1.1原材料试验与审批 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在所选定的料场中,取代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w【精品施工资料】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原材料的要求: 1、石灰: (1)石灰技术指标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4.2.2的规定。 (2)石灰进场后,充分消解成能通过1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使用,减少垓质的损失。 (3)石灰设棚存放,并能防风避雨,在用于工程之前,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 料试验规程》(jtj057-49)进行试验。 2、土: (1)塑性指数为12~18的粘性土。 (2)用于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最小粒径不小于0.075mm。 3、水: 选用地下水,不含有害杂质,遇可疑水时须按《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jtj056-84)进行试验。 二、施工配合比设计 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石灰土配合比设计为:12:88 2、由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计算施工配合比。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2)
连申线海安段桥梁工程项目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1、施工范围 施工段落为:k0+600-k0+796.5,k1+203.5-k1+446.645机动车道及非 机动车道路面底基层,设计配合比4%水泥:(8%石灰:92%土),20cm厚,计 7005m2.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底基层材料检验合格。 2.1.2底基层配合比设计已经完成。 2.1.3向现场技术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已经完 成。 2.1.4施工现场、测量放样、恢复边桩已经完成。 2.1.5水泥石灰稳定土的下承层施工已完成,并交验完毕。 2.2.机械和投入人员准备: 2.2.1机械投入准备: 挖掘机3台,稳定土路拌机3台,振动压路机2台(22j),三轮压路机2 台(3y18/21),胶轮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装载机1台,
石灰稳定土基层强度试验分析
以试验的方式验证了石灰稳定基层石灰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灰剂量以及与消石灰分散程度的关系。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 .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下等级公路水泥石灰稳定 土基层和各等级公路的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市政道路 工程可参照执行。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2.0.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2.0.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2.0.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2.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2.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审核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3.1.2施工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审核通过,监理已经批复认可。 3.1.
水泥石灰稳定土、三合土施工技术
水泥石灰稳定土、三合土施工技术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电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