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率队考察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
为了解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率队,水利部办公厅、规计司、水规总院、调水局以及黄委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21人,于2003年7月底至8月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概述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论证、超前期规划研究到工程实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调水工程区地质条件、主要活动断裂及其组合特征,分析了可用水量、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以及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深埋长隧洞技术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立方米,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上游,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调水工程区海拔3500m,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第一期工程调水40亿立方米,线路总长260km,其中隧洞长244km.文章简要介绍了隧洞工程的地质条件、掘进机选型、掘进速度以及施工通风技术等.根据国内外隧洞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长隧洞施工作了初步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管理体制探讨
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三大线路之一,规划从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干支流和大渡河支流调水170亿m3。经过10余年的工作,2013年初步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西线第一期工程由"七坝、十四洞、六渡槽、二倒虹吸"组成,7座水源水库分布在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泥曲、达曲,大渡河支流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上,总调水量80亿m3,坝高30~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调水区地貌上为构造侵蚀浅-强切割高山区,外动力地质现象具有南强北弱的特点,主要岩性为三叠系的砂板岩,为中等坚硬-坚硬岩。工程区地震烈度主要为ⅷ度。一期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集中在深埋长隧洞方面,其中,深埋长隧洞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有地应力和岩爆、软岩大变形、突水和碎屑流、活断层的突发性位错及高地温灾害等。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投资估算的编制
西线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定。长隧洞掘进机施工单价尚无定额可循,缺乏在类似寒冷、缺氧地区工程施工经验,编制难度大。其中掘进机经济寿命和深埋深、长隧洞人工和掘进机生产效率的确定,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或通过类似试验性工程,积累施工经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成本估算资料。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态大调查
在海拔数千米的青藏高原开渠凿洞引水,如何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施工时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降到最小?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别完成的《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前期招标项目调水影响区域生物本底调查及影响预测》和《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影响区域干旱河谷分布现状与影响分析研究报告》项目通过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办公室组织的验收,专家们对工程施工和运行期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生态补偿问题
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的生态补偿问题,讨论了所涉及的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依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五大要素,初步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有所借鉴。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通信系统初步研究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安全、高效的通信系统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布置情况及工程管理的初步设想,比较了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几种通信方式,提出了利用opgw、基于mstp技术建设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专用光纤通信网的初步方案。
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2008年9月1日至2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9月1日下午,陈雷乘车对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陶岔渠首枢纽进行考察,他详细了解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看望陶岔枢纽的管理人员。随后,陈雷对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进行考察。在大坝加高工程右岸施工现场,陈雷仔细了解工程建设情况,慰问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并对右岸混凝土坝段和土石坝施工进行考察。
水利部矫勇副部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
2005年8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率队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调研时强调,要加强协调,团结一致,全力做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主体工程尽早开工建设,让丹江口水库在大坝加高后发挥更大的公益性作用,为科学合理调配汉江上下游、中线工程受益区的水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利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取西南地区河水
24日,中国水利部召开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水利专题通气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根据中央政府批复的规划,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取水范围都在长江流域,不包括西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等河流。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效益简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论证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的目标主要是将长江水北调,解决调水沿线的农田灌溉问题,缓解干旱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北方地区水资源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区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意义
本文介绍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的应用。在调水工程沿线测得主应力大小、方向,并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现今地壳应力场水平主应力占主导地位,属逆断层状态,且σhmax/σv较大,属于构造影响强烈地区,主压应力方向总体呈ne向,与区域构造线呈锐角相交,是造成区域大多数断裂压扭左行运动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分析了深埋隧道发生岩爆灾害的可能性,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各引水线路的优化设计和隧道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资料。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特性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两流域上游调水80亿m3,根据调水区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调水流域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对下游水文情势影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大渡河上游7条河流调水80亿m3,调水河流下游的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根据雅砻江、大渡河现有水文站网收集的水文资料,主要从径流、水位两方面研究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后对下游河流的影响。参照国际惯例和现行规范标准,将调水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分为3类研究区。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对径流影响较大的时段主要为连续枯水年和每年的丰水期,调水使得一类研究区水文过程均一化,小流量常态化。调水对水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类水文情势研究分区的近坝河段。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引水枢纽建坝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从工程地质条件出发,分析评价了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五个引水枢纽所选坝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表明:五个引水枢纽所选坝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满足修建中坝、高坝的基本地质要求,不存在制约建坝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工程地质角度推荐坝型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引水枢纽建坝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从工程地质条件出发,分析评价了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五个引水枢纽所选坝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表明:五个引水枢纽所选坝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满足修建中坝、高坝的基本地质要求,不存在制约建坝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工程地质角度推荐坝型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枢纽供水风险分析
在识别诸多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讨调水量和调水区当地水资源利用的行为规律与反应机制,以及缺水风险行为和性态,建立了包括供水风险率、供水可靠性、供水恢复性以及事故周期等指标在内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各引水枢纽在不同下泄流量方案下的供水风险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枢纽的风险指标值都很理想,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供水效率和效益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对长江梯级电站的影响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调水40亿m~3入黄河。调水以后减少了原河道的径流量,改变了当地径流分配,对被调水地区用水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水力发电影响最大。分析2020年水平达贾线调水40亿m~3对长江干支流有关梯级发电指标的影响程度后认为: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对长江流域梯级电站发电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生态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项目区人口稀少,人为开发扰动程度较轻,属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该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敏感区域产生的影响包括:对生物群落的完整性影响;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干旱河谷等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工程建设对项目区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做保障;对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不会导致植物种类之间的演替变化和某些珍稀植物种类的灭绝;不会导致干旱河谷区区域气候发生明显改变。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对黄河流域影响分析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水资源系统进行分析。以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主线,根据复杂适应理论的受限生成过程建模要素和步骤,构建宏观经济水资源综合模型。通过模型框架,将水资源系统中的宏观经济子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相互作用通过内生变量联接起来,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黄河流域受水区的影响,得到黄河流域二级区不同配水方案相对于无调水情况的gdp变化、单方水效益、入海水量和主要断面流量过程变化等。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雅砻江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研究
简单总结了国内外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生态保护目标的建立,在实地生态环境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遴选原则,综合选用多种方法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雅砻江热巴调水坝址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生态流量范围.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巴坝址处的最小生态流量为36.3~46.8m3/s,对应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1.50~14.82亿m3;所选方法针对明确的生态保护对象或目标设定参数,为调水规模论证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库淹没特点分析及规划建议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6座水库淹没实物特点分析,提出移民初步规划建议,库区移民均以后靠安置为主,居民点布局采用依山就势,生产安置以牧业为主,班玛县城规划在县城中心地带莫巴沟宽阔地带,专项设施按原标准、原功能规划恢复,寺院迁建尊重当地寺院活佛、僧侣和周边广大信徒意见选址规划。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高级电气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