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时效对红锥木材蠕变特性的影响
采用4点加载方式分别对红锥自然气干试材及水浸时效试验材料进行短时间(420min)弯曲蠕变试验,获取红锥木材在2种不同时效状态下的弯曲蠕变特性常数,分析2种时效状态下红锥的蠕变性能,并对水浸时效对红锥蠕变性能的改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在弯曲应力为σb40%的荷载下,红锥自然气干材的蠕变特性常数J0为8.408×10-7cm2/N、η0为436.293×10-7 min N/cm2、∑Ji为0.784×10-7cm2/N;红锥水浸时效材的蠕变特性常数J0为7.752×10-7cm2/N、η0为502.000×10-7 min N/cm2、∑Ji为0.341×10-7cm2/N。红锥木材经水浸时效处理后,其瞬间弹性柔量J0及延迟弹性柔量∑Ji均较气干材有所降低,而粘性系数η0则较气干材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红锥木材经水浸时效处理后其抗瞬间弹性变形能力、抗延迟弹性变形能力及抗长期粘性变形的能力得到增强。
红锥木材性质与UF胶固化时间关系的研究
对红锥木材性质与uf胶固化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木材呈弱酸性,心边材不同部位、树干不同高度木粉的ph值和缓冲容量无显著差异;uf胶的固化时间与ph值在001水平上相关极显著,与酸缓冲容量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与碱缓冲容量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红锥木材的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干缩特性的研究
该文通过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径向位置横向干缩(包括弦、径向)的测量,讨论分析了以上3个因素对上述两种木材横向干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干缩均无显著影响;高度位置的不同对红锥径、弦向干缩影响均不显著,而对西南桦径、弦向干缩的影响极为显著;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人工林木材的径、弦向干缩及西南桦的弦向干缩无显著影响,但对西南桦的径向干缩则有极显著影响.
荷载与水共同作用对红砂岩蠕变特性的影响
在岩体工程中,岩石往往受到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为了研究岩石在荷载和水共同作用下的蠕变力学性质,将红砂岩试件浸没在水中并施加不同应力水平,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通过比较浸水试件和表面密封的饱和及干燥试件的蠕变力学参数,研究了荷载与水共同作用对红砂岩蠕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试件的长期强度最小,饱和试件次之,干燥试件最大;而且浸水试件稳态应变率最大,饱和试件次之,干燥试件最小。从损伤力学及裂纹扩展的角度来看,环境中的水分持续运移到由于蠕变变形产生的新裂隙中,加剧了水对岩石的物理力学作用是导致浸水试件的蠕变特性更加显著的原因。试验结果对岩体工程的监测及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对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时,建议依据荷载与水共同作用条件下的试验结果选取岩石力学参数。
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应用于家具装饰材的初步研究
inthispaper,therelatedproperties(long-termdimensionalstability,adhesionstrength,paintingfilmadheringcapacity,paintingfilmwearingandconsumingvalueandwoodsurfacehardness)oftwoplantation-grownhardwoods(betulaalnoidesandcastanopsishystrix),comparedwithcommonlyusedquercusmongoliadomestically,wereinvestigated.thetestonlong-termdimensionalstabilityisreferredtothemethodestablishedbynewzealandforestresearchinstitute,testonadhesionstrengthisconductedaccordingtothecriteriaastmd905-89,thetestonpaintingfilmadheringcapacityisreferredtothecriteriagb/t1765-1999andgb/t1765-1999,andwoodsurfacehardnessisreferredtojisz2117-1963.inthemeantime,adhesionstrengthandpaintingfilmadheringcapacityareassignedtothecorrespondinggradesaccordingtodifferentcriterionbasedonaseriesofexperimentalresults.theresultsshowasfollows:theadhesionstrength,paintingfilmadheringcapacityofb.alnoides,c.hystrixandq.mongoliabelongtoexcellentgradewithsimilarlong-termdimensionalstability.thetotalofradialandtangentialswellingcoefficientofthethreespeciesare0.064%,0.068%and0.066%,respectively.withregardtopaintingfilmwearingandconsumingvalueofthethreespecies,thequalitygradesaregood,middleandgoodinorder.thesurfacehardnessondifferentwoodsurfacesofthreespeciesis11.0,7.7and13.0mpaonradialsurface,14.2,10.6and12.5mpaontangentialsurface,33.0,26.6and38.1mpaonendsurface,respectively.
17个红锥种源生长、干形及木材基本密度变异分析
对全国红锥主要分布区17个种源的生长性状、干形性状及木材基本密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产地红锥生长及干材的遗传变异情况。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高径比、通直度、尖削度、枝下高、树皮厚度及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明显度和圆满度在种源间的差异不显著。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3.0%~41.9%之间。依据多性状选择指数,初步筛选出41、33、15、32和11号这5个综合表现优良的种源。
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研究
为了研究树木南北向与径向位置的变化对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红锥、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近髓心和近树皮2个不同径向位置的力学性质以及气干密度进行测定,分析了南北向和不同径向位置2个因素对两种木材力学性质和气干密度的影响,以及木材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大多数力学性质测定项目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仅有红锥的弦面顺纹抗剪强度、径向握钉力和西南桦3个面的表面硬度表现为南北向差异显著.近髓心和近树皮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但对西南桦的影响则全部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两个树种木材的气干密度与木材力学性质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红锥家系木材密度等物理性状的遗传及变异性分析
对来自广西的5个种源地的32个红锥家系进行了木材的3个密度指标(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含水率及木材干缩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红锥家系的物理性质最为重要指标之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0.5116、0.5823、0.6109g/cm2,按气干密度划分的5个分级,红锥家系木材属中级;32个红锥家系木材的含水率、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体积吸胀率、体积气干缩率、体积全干缩率7个木材物理性质指标的方差分析,其性状指标均呈极显著差异,表明可用物理性质指标作红锥的选择;红锥木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的遗传力分别为82.49%、76.49%和75.86%,稍加选择就可获得较大的增益;红锥木材密度指标与生长指标间绝大多数呈微弱负相关,表明生长与材性性状间呈现独立遗传,在遗传改良时建议分别对生长和材性性状进行独立的遗传改良。
辐射方向对木材引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有点火源的条件下,对榆木在两种不同辐射方向下的热解和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外加热辐射强度、不同辐射方向下榆木的着火时间、表面温度、质量损失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榆木在水平方向下较垂直方向更容易着火,临界热流更小,着火表面温度更高,质量损失速率更小。
木材变色病对木材工业的影响
由于木材变色已给木材工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地保护木材,提高它的利用率就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对由长喙壳和其他真菌引起的木材变色,变色机理,为害,对木材性质的影响,以及我国主要木材变色病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红木类木材表面特性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出于对原始自然和高雅品位的需求,购买红木质材的家具蔚然成风,而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研究者对于红木的了解都亟待加深。本文从红木类木材属性入手,以红木材色、光泽度、粗糙度三个角度为框架分析了红木类木材表面特性。
谈谈木材和人造板的蠕变
从事人造板质量检验工作,不仅要熟悉有关产品标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多知道一些制订标准的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温度和含水率对红松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为分析应力波在木材中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应力波传播规律,在实验室内,采用arbotom应力波测试仪测试60个红松无疵小试件在不同含水率(从绝干到饱湿)和不同温度(-30,-20,-10,-5,0,5和20℃)下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或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导致应力波传播速度变化的原因,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是影响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2个重要因素。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或温度升高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含水率32%(纤维饱和点附近)以下,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下降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当含水率低于50%时,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下降趋势;当含水率高于50%时,传播速度在0℃上下有一明显的跳跃。含水率、温度与应力波传播速度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5。
电火花能量对木材引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不同外部辐射热流下,研究了电火花引燃能量对杉木着火特性的影响。实验测得并分析了着火时间、着火时刻失重速率、临界热流随电火花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材的着火时间随电火花能量的增大而明显缩短;随着电火花能量的增大,着火时刻的失重速率和临界热流都有减小的趋势,其中,临界热流变化较小,通过实验数据推导得出实验条件下杉木着火临界热流在11~15kw/m~2之间。
木材各种特性
家具材料之木材的吸声性 木材的声音是鉴别禁的优良的指标,凡材质好的木材,用斧背敲击,声音铿锵有力,当木材中空或腐朽时,则发哑 声。 木材对声音吸收是吸声系数来表示,即木材吸收的音能量与作用于木材的音能量之比。高开窗的单位面积的吸声为 1或100%,把这个作为基准与其它物质的吸声系数比,称为该物质的吸声率。吸声率随材料厚度增加而增加,超过 20mm则无影响。表1-1列出各种材料的吸声率。 根据表1-1所列各种物质的吸声率,当声波入射到刨削过的木材表面时,能量的94%被后射,6%被吸收;而当人射 到滑有刨销过的粗糙的木材表面时,吸收率就增大,如未上漆的木材吸声率为0.66,涂过漆的木材为0.03,说明 表面粗糙的木材的吸收更多的声能转化为热能。轻软而多孔性的材料吸收声音的能力较强,所以木材的吸声性能比 砖好。当然,木材的隔声性能比混凝土差,这是由于木材易透声音的特性。 家具材料
红木标准解析(一)——红木木材与深色名贵硬木木材的区别
gb/t18107-2000《红木》标准自2000年颁布以来,在贯彻实施中,由于一些企业对标准理解的偏差,出现不实宣传,导致不少消费者对于红木制品产生诸多疑问。为明确红木的定义,规范红木家具市场,本刊特邀《红木》标准起草人,我国资深木材鉴定专家——姜笑梅研究员,针对红木与深色名贵硬木的材质区别,以及红木制品中边材的问题,进行系列分析与评述。
不同湿度对红花檵木叶色影响试验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檵木生长期叶绿素含量会不断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样不断累积增加,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试验证明高湿加高温会加快红花檵木的高温返青.所以在栽培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高温时,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栽培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加快花色素苷的分解.但又不是相对湿度越低越好,湿度适中更有利于减缓红花檵木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可在高温季节采取遮荫和喷水降温的措施,延缓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木材纤维对软木制品性能的影响
软木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珍稀树皮资源。笔者将木材纤维与软木粒子均匀混合后,压制成厚度4mm的软木制品,探索木材纤维对软木制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木材纤维的加入量为≤20%时,可以明显提高软木试件的抗拉强度,同时试件仍具有优良的可压缩性、较高的回弹率和良好的柔软性。
红松木倾斜角度对其木材形成组织的影响
为研究树干倾斜角度对应压木木材细胞壁形成过程的影响,以7年生红松苗木为研究对象,对其茎干进行不同角度的倾斜处理。先后测定苗木的树高和胸径、木材形成组织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和极性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倾斜角度对高生长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对直径生长无显著影响。倾斜后木质素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降低;倾斜角度对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倾斜角度ftir吸收峰强度也有明显差异。糖类、脂类、氨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等代谢物随倾斜角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因此,红松苗木50°倾斜处理形成典型的应压木结构。代谢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形成的木材宏观性质相吻合。代谢物的变化也反映了树木对应力刺激的响应机制。
意杨木材弯曲蠕变特性的初步研究
本文研究意杨应力水平和含水率与木材蠕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含水率为28%时,瞬间弹性变形,延迟弹性变形和粘性流动变形均随应力水平的加大而增加。木材含水率为13%的瞬间弹性变形也随应力水平的加大而增加,但其延迟弹性变形和粘性流动变形几乎不变化。
低温胁迫对红花木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以1a生红花木莲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梯度低温(0、4、8、12、25℃(ck))对红花木莲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其细胞膜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大量积累,随着温度的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红花木莲在12~4℃时表现出一定的抗寒能力,在0℃时受到严重伤害。
不同湿度对红花橙木叶色影响试验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红花裎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裎木生长期叶绿素含量会不断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样不断累积增加,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试验证明高湿加高温会加快红花裎木的高温返青,所以在栽培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高温时,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栽培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加快花色素苷的分解,但又不是相对湿度越低越好,湿度适中更有利于减缓红花橙木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可在高温季节采取遮荫和喷水降温的措施,延缓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不同砧木对红地球葡萄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为探明影响葡萄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一步为选择优良葡萄砧木和探讨砧-穗互作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葡萄品种少毛变叶294(ldp-294)、贝达为砧木,品种红地球为接穗,利用ci-3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自然条件下红地球葡萄2种嫁接组合和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胞间co2浓度(ci)。结果表明:2种嫁接组合在晴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均为双峰曲线;而自根苗除气孔导度外,其他因子均为单峰曲线;2种嫁接组合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砧木嫁接的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有明显差异,贝达、ldp-294砧木能明显提高光合能力。
地形因素对红花木莲分布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形对红花木莲分布的影响,筛选其适生条件.[方法]在腾冲市界头大营林区红花木莲分布区随机布设27个样地,研究其盖度和显著度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类型5个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影响红花木莲分布的主要地形因素为土壤类型、海拔,红花木莲的适生海拔为1800~2300m,坡度为20°左右.红花木莲的分布与坡向和坡位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红花木莲造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消防水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