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站综合枢纽南广场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研究
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真如副中心核心区北区,是真如副中心\"两轴双心\"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铁路枢纽\"四主三辅\"客站中3个辅助客站之一。上海西站改建完成后,其客运功能将得到迅速提升,可极大提高真如副中心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地位,扩大其对长江三角洲北翼的辐射能力,为副中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上海西站作为内外交通衔接枢纽,将成为真如副中心重要的发展动力源。
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规划探讨
结合上海、昆明、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工程,对总平面布置、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客流组织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特别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铁路站房的衔接进行了讨论,并对福田轨道交通枢纽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
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换乘空间立体化设计研究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国内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空间,做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并提出较为系统、可借鉴性强的立体化建筑设计手法,从而弥补我国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立体化设计的缺失,实现交通方式的紧密联系,为人们营造高效的出行。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交通广场南北车库中穿越楼层的高架墩身施工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交通广场南北车库顶上有两条高架穿过,共有16个墩身位于车库内,因承受的荷载不同,墩身完全与车库分开,但两者在施工中又存在交叉。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了高架墩身施工、车库结构相应跟进的方案。即与车库底板相交部位用承台、立柱的模板体系,对防水施工节点采取了特殊措施;穿过楼层的墩身则分三次施工,以降低了施工高度,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超大型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涵盖国家铁路、城市轨道、磁悬浮轨道交通三种方式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系统,与航空机场、长途汽车、公交巴士、出租汽车、社会车辆等交通方式共同形成了\"轨、路、空\"综合交通系统,集聚效应大大增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系统与国家铁路网相连,形成多层次、多方向的综合网络,并与城市内部轨道形成网络,换乘便捷,建设用地少,运营成本低。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北广场工程中低碳设计思想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北广场工程设计中,多处体现了低碳设计的思想:规划中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以节约土地、分散布局形成自然通风采光、合理布置公交场站以倡导公共交通;建筑中充分利用并强化地下建筑的热工特征、合理设置开口位置以减少通风和采光的能耗、适量的屋顶绿化达到整体减排效果。
TOD模式下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
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5期(下)总第373期 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ics 0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受到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由 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高度密集,空间规划中的可持续性理 论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2002年陈燕萍等[1] 将tod理论引入我国,进行了公交社区的相关应用研究;同时 建设部相关文件和实际的城市规划编制中都开始出现tod的 相关表述,并提出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 置模式[2]。而城市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 点内容。 1tod的概念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 式)是美国设计师petercalthorpe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明确提 出的,是美国90年代以后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
对交通枢纽景观设计的思考——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景观绿地为例
通过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的实践,提出在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关注的设计关键要点和解决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能给类似项目能有所借鉴。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
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提出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定位和系统架构,描述了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了交通管理中心、道路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各组成部分的系统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 朱效洁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200003,上海∥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摘 要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是上海最大的公交 枢纽与人员集散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枢纽中的3条轨 道交通线的站台不是一次规划建成的,因此在换乘通道、站 台通行能力、收费区布局等方面均暴露出运营规模与客流总 量不相适宜之处,给乘客的通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针 对目前现状,以人民广场站为例,开展了大客流组织对策研 究,通过行人仿真方案模型模拟,确定了8号线站台改善方 案;提出了缓解换乘客流在1号线北侧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上海虹桥枢纽 超大型轨道交通综合体
由高铁站房、磁浮车站、地铁车站形成的高度集成的超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结合航空机场、长途车站等,形成了在国内外均较为少见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枢纽内整体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平直、方正、厚重\"。旅客流线顺畅、换乘便捷、站点衔接合理,在充分发挥大运量功能的同时,力争做到工程建设用地少、整体运营成本低。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区域内,是整个虹桥商务区建设的第一栋建筑,新成立的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将入驻于此。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虹桥交通枢纽提供交通保障、社会综合管理、运行维护、安全防范、应急协调等服务。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磁浮站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磁浮站采用混合框架结构、磁浮支承结构、地铁支承结构三者合一的结构型式。为了研究三合一结构体系能否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采用动力时程分析,建立了合理的技术路线,研究并确定了三合一结构体系的分析模型与荷载工况,计算了磁浮和地铁列车动力荷载、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三合一结构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最不利的荷载组合工况下,各磁浮轨道梁下的支座绝对位移均在2mm以内,支座间相对弹性位移最大值为0.30mm;地铁轨道下基础底板出现2.5208mm的竖向位移,最大转角为0.000033rad,即轨面不平顺的变化率小于0.1%。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磁浮和地铁列车可以正常运行,建筑结构可以正常使用,将建筑结构、磁浮支承结构、地铁支承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是可行的。
对宁波市第六机动车综合检测站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的思考——浅论空间受限型场地交通组织的方法
场地交通组织是场地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其交通组织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了场地的整体布局,同时也是保证场地设计方案经济合理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宁波市第六机动车综合检测站内部交通组织安排,文章对场地交通组织一般原则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检测站交通组织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并在尊重既有场站建筑布局和检测工艺的基层上,以解决主要矛盾为抓手,创造性地提出了\"双环\"式空间受限型检测站内部交通组织改善方案,以期对其他类似场地交通组织起到借鉴的作用。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西交通广场西北角围护施工
1工程概况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交通广场位于枢纽西端,南北 长610m,东西宽199m,由南北两个停车库和中间的长途 汽车客运站组成。其中南北车库为桩筏基础,大底板厚度1 100mm,其上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45500m2。长 途客运中心为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5161m 2 。 本工程场地自然标高为+4.5m,基坑底标高为-5.85, 基坑开挖深度约10.35m。整个大基坑南北长680m,东西宽 242m。整体围护采用两级放坡+无支撑重力坝挡土墙。重力 坝宽度为6200mmφ700mm双轴深层搅拌桩,间隔13.8m 设置2000mm×7200mm格栅墩体,桩顶标高为-0.500m, 桩底标高为-15.000m,水泥采用p32.5复合硅酸盐,掺量为 13%,坝顶做200mm厚钢筋混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西交通广场西北角围护施工
为确保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西交通广场北车库基坑安全及保护相邻的总包办公楼,通过施工方案比较,在北车库西北角采用了钻孔灌注桩结合混凝土支撑及φ609mm钢管抛撑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有效地保证了基坑安全,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深圳北站综合枢纽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研究
深圳北站枢纽位于深圳市龙华二线拓展区中部,是铁路京广深港客运专线和杭福深客运专线的交汇点,也是深圳市\"两主三辅\"铁路枢纽布局中的主枢纽之一。对枢纽内部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发挥深圳北站功能,满足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大规模增长的对外客运交通发展需求,加强与内地大中城市的客运联系,同时提高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一、枢纽概况深圳北站枢纽用地由留仙大道、
南坪中心枢纽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研究
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是大型市政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南坪中心枢纽工程的特殊复杂位置与交通流特征,本文研究提出了南坪中心枢纽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并采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优化,动态调整,实施后效果较好,保障了该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建成通车。
重庆轨道交通枢纽的消防设计研究
针对重庆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和运营过程中暴露出的枢纽火灾的问题,对重庆轨道交通枢纽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主动防火和被动防火两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区域室内设计
枢纽概述1.交通枢纽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商务、旅游等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城市交通功能的地位凸显。大型交通建筑作为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空间节点,随着客流量的迅速增加,开始集中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如路面的、轨道的、航空的等等,在高度集中的同时体现出集约与高效的特点,大型交通枢纽应运而生。
高铁型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组织综合评价
高铁型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组织综合评价
广州花城广场区域交通组织设计要点探讨
广州花城广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的中心,作为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内核,规划定位为\"城市客厅\"和国际都市形象的窗口。由于其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高,密度大,使该区域商业、办公功能与城市交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和制约该区域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大城市cbd地区交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阐述花城广场区域交通组织设计的构思、原则、组织规划及交通布局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交通系统投入使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成因思考。
上海虹桥枢纽施工组织设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完善增补合同 合同号:spiaie-11028--jz-ws-1103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上海华宇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综合布线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设计标准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设计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标准和规范的优先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设计依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电暖通类绘图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