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概况
一、基本情况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西起嘉定区的华江路站,东至浦东新区的罗山路站,正线全长33.60公里,设站26座。西端设北翟路车辆段,东端设川杨河停车场,全线正线及车站均采用地下线及地下车站,分为两期建设。
地铁13号线: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走进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马当路站
这是一群被称为“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有才情有热情也有牢骚;这是一群退伍的年轻军人,在军营里是英姿飒爽,现在依旧帅气阳光;他们的工作“不见天日”,甚至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和言语;他们熟悉全上海各大酒店、景点和车站,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究竟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只是普通的地铁乘务员,却有着别样的风采。记者通过地铁第二运营公司的盛迪先生有幸采访到了地铁13号线马当路站范明涛站长,听他讲述他们这个团队的安全故事。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龙阳路站的中庭结构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龙阳路站的中庭结构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区间盾构“贴身穿越”磁浮线
2016年12月23日,正在施工中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三期工程,成功“贴身穿越”了上海磁浮线,为全国首个从磁浮桥梁基础间穿越的轨道交通盾构区间。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西段年底通车
日前,位于嘉定、普陀两区境内的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西段(华江路站—金沙江路站)已经实现结构贯通。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表示:13号线一期西段将力争年底前实现分段通车试运营的目标,接入轨道交通路网。轨道交通线路分段分期开通试运营的形式,将对周边地区居民及全体乘客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13号线西段可在金沙江路站换乘3、4号线,将进一步均衡轨道交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某期土建监理大纲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某期土建监理大纲——监理工作具体内容 1、质量、进度监理 1.1审查认可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协助委托人下达开工通知书。 1.2督促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制度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实施。 1.3审核...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
行业信息 上海外滩通道盾构开始掘进 2009年1月23日,上海外滩通道北段开始掘 进。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它将要穿越将近1km的外 滩万国建筑群,挑战前所未有的地下施工难题。 外滩“通泰号”盾构直径14.27m,是目前国内 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外滩通道北段要从地下 穿越22栋历史保护建筑,首先穿越的是浦江饭店和 上海大厦。盾构离这两栋建筑桩基的最小距离分别 只有1.7m和3m;然后,盾构将从外白渡桥的两侧 新桥墩间钻过,最小距离也只有1.47m。 盾构掘进时还要面临8.5m的极限浅覆土,克 服上浮风险。按设计规划,外滩通道长约3.3km, 分南北两段施工,北段采用盾构法;从福州路至中山 南路的南段则采用地面明挖法。 外白渡桥将于3月份回到原位,4月份恢复通 车。之后,为配合外滩建设,吴淞路闸桥将被拆除。 上海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换乘情况调查与分析
上海市已建成的4条轨道交通线路存在着换乘难的问题。在调查上海3号线各车站换乘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交通线路间、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以及个体交通之间存在的一些换乘问题,并分类说明了这些换乘问题的解决措施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开工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于2005年11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轨道交通7号线全长35km,全线设28座车站,包括27座地下车站和1座地上车站,其中15座车站为2线以上换乘枢纽车站。在陈太路和龙阳路设2个停车场,在新村路附近设一处控制中心。整个工程将在2009年年底建成投入试运营。
成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研究——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顾戴路站的换乘分析
上海的轨道变通体系正慢慢的成为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节点的换乘车站,更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点。因此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在发挥轨道交通系统高效快速的功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分类入手。归纳了换乘的基本形式以及各种形式的不同组合方式,并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顾载路站为倒.对典型换乘车站的换乘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AFC系统“一票换乘”改造实践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一票换乘\"改造工程于2005年成功完成。描述改造国外引进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实践过程,包括把纸质磁票改为上海轨道交通\"一票换乘\"网络化运营的ic车票,搭建临时系统、分区过渡,统一切换上线和后续调整等技术方案设计、规划和实践,突破了原系统的一些技术瓶颈,不仅保证了改造后系统的先进性,而且还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轨道结构设计 (2)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轨道结构设计 (2)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
通过分析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口分布变化,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轨道交通的具体影响范围,影响力度,以及在城市不同区域对人口再分布作用的差异。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过沿线土地利用改变实现的。另对城市中心区、外围区和郊区发展的影响不同,因而对城市不同区位人口的作用也存在差别。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土地利用,人口数量的变化程度证实了轨道交通对其沿线要素的影响所遵循的\"廊道效应\"。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客流特征研究
伴随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客流不断增长,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水平下降,高峰时段严重拥挤。主要利用地铁运营公司的统计数据和交通卡刷卡原始数据对现状客流最大的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客流的特征分析,分析客流在时间、空间、断面以及站点上的不均衡特征,寻求一般规律,希望能为运营管理和未来预报提供支持和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基本情况
近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可行性报告已经国家批复,计划于2012年建成。一、基本情况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中贯穿上海西部与东北部的直径线,西起闵行区七莘路站,经徐汇区、卢湾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东至浦东新区上川路站,共穿越8个行政区。全线长39.5公里,设有32座地下车站,并设有中春路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迪士尼站投入试运营
本刊综合报道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迪士尼站已于4月26日上午10时投入载客试运营。迪士尼站的1号出口正对上海迪士尼园区,步行约5min即可到达正门。乘客出站后,迪士尼的城堡、小镇等景点可尽收眼底。地铁车站内部的设计装饰也兼有迪士尼风格和中国风格:车站扶梯边的墙上布满了米奇、米妮、唐老鸭、高飞、布鲁托等经典的卡通形象;在车站站厅的中央,则有两座约3m高的米奇、米妮雕塑;负责车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停车场停车库结构设计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停车场停车库结构、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和柱式检查坑的设计特点与处理方法。该停车库的上部结构采用新型的轻钢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相比,具有轻巧、采光好、施工周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基础采用长366m的柱下条形基础,具有相当大的抗弯刚度,能使基础上的各个柱子下沉比较均匀;库内12股道的检查坑采用柱式检查坑结构,系国内首创,大大方便了检修工作,又节约了混凝土量,降低了造价,现已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有关工程中推广使用。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轨道电路分析
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的dtc921数字轨道电路主要部件、工作原理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介绍了3号线数字轨道电路的信号调制方式、sacem报文的基本形式和分类及模糊区段的处理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102号列车C1车体顶盖结构设计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102号列车c1车体顶盖结构的设计原理、顶盖各结构件的组成,并阐述大断面铝型材在车体顶盖中的应用,以及标准化、模块化的先进设计理念在顶盖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将接建迪士尼专线
如何方便将来大客流进出迪士尼,交通规划方案已现端倪。《浦东中部地区公共交通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于1月18日发布,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将接建迪士尼专线,从罗山路站经三站直达迪士尼乐园。该线路全长约9.2km,其中高架段约7.5km,地面段约0.265km,地下段约1.43km.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迪士尼线”明年全面开工
“迪士尼线”,即上海轨交11号线北段(罗山路一迪士尼乐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明年将全面开工。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多车无速度码故障分析
以上海轨交11号线多车在某区段无速度码的故障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下无线车地通信原理及造成通信异常情况的各种可能性,特别剖析了其关键设备无线接入点(ap)。通过现场调查、故障汇总和比较分析等,对引起ap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ap设备故障的3种要因及解决方案。通过ap设备整改前后的数据对比,确定整改数据有效。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程标准员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