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9号线七宝站矩形顶管法应用与设计
上海地铁 9 号线七宝站矩形顶管法应用与设计 【摘 要】针对近年来在上海等软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道设计施工中矩形顶管法的逐步应用 ,对 9 号线七宝站的矩形顶管法的平面布置、工作井、管节等关键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 ,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 的设计及施工积累经验。 【关键词】 出入口通道 ,矩形顶管法 ,设计 近年来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 ,矩形顶管法在轨道交通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 ,尤其是在下穿主干 道路的出入口通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 以往出入口多采用明挖顺做施工 ,其优点是工法成熟、 风险小 ,纯土 建的造价较低。但由于出入口通道多下穿交通主干道 ,道路交通繁忙 ,地下市政管线繁多 ,因此难度大、费用 高,对社会、环境等综合影响较大。在软土地区采用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方法施作此种出入口具有相当大的 优势。其施工期间不需要搬迁地下管线 ,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而且施工期间无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吴惠明倪国庆顾春华 1概述 (1)工程概况 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人行地道工程,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两条 人行地道采用矩形顶管施工,其中5号出入口为始发井,4号出入口为接收井,分布在延安东路隧 道引道段的南北两侧,见图1。 图1工程总平面、纵剖面图 通道由两条长各为62.25m的平行管道组成,两条管道外壁净间距为2.2m,管道坡度均为0.2%, 管道顶平均覆土厚度约5.3m。 本工程首次采用3828mm×3828m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施工。 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由 锯齿形止水圈和弹性密封垫内外两道组成。管节外形尺寸为3800mm×3800mm,壁厚为400mm,管节 长度为2m。管节设计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1概述 (1)工程概况 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人行地道工程,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两条人行地道采用矩形顶管施工,其中5号出入口为始发井,4号出入口为接收井,分布在延安东路隧道引道段的南北两侧,见图1。 图1工程总平面、纵剖面图 通道由两条长各为62.25m的平行管道组成,两条管道外壁净间距为2.2m,管道坡度均为0.2%,管道顶平均覆土厚度约5.3m。 本工程首次采用3828mm×3828m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施工。 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由锯齿形止水圈和弹性密封垫内外两道组成。管节外形尺寸为3800mm×3800mm,壁厚为400mm,管节长度为2m。管节设计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0.8mpa。 工程沿线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个人资料总结仅限参考 1/9 上海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概述 (1)工程简况 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人行地道工程,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两条人行地道采用矩 形顶管施工,其中5号出入口为始发井,4号出入口为接收井,分布在延安东路隧道引道段的南北两侧,见图1。 图1工程总平面、纵剖面图 通道由两条长各为62.25m的平行管道组成,两条管道外壁净间距为2.2m,管道坡度均为0.2%,管道顶平均覆 土厚度约5.3m。 本工程首次采用3828mm×3828m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施工。 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由锯齿形止水圈和 弹性密封垫内外两道组成。管节外形尺寸为3800mm×3800mm,壁厚为400mm,管节长度为2m。管节设计强度等级 为
矩形顶管法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与设计方法
结合矩形顶管法在上海等软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道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矩形顶管法的平面布置、工作井设置、顶管管节设计等关键点的设计方法,可为我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矩形顶管法施工工艺
(7)顶管法出入口施工 顶管采用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顶进施工的工艺,即在道路两侧内分别设立 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作为一段顶管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借助千斤顶的推力,把 工具管(即顶管掘进机)以及紧随其后的若干预制矩形管节从工作井顶出,并穿 越土层一直顶进到接收井。详见图3-1-28。 图3-1-28顶管施工示意图 顶管节构尺寸:内径5000mmx3300mm,外径6000mmx4300mm。 施工工艺如图3-1-29所示。 特殊施工措施 a初始顶进管节防止后退措施 由于在初始顶进阶段正面水土压力远大于管周围的摩擦阻力,拼装管节时主 推千斤顶在缩回前必须对以顶进的部分与井壁进行固定,否则管节后退会导致洞 口止水装臵受损,因此在初始几节管节的外侧埋设预埋钢板,在主推千斤顶退回 前将管节与井壁相连,直至管外壁磨阻力大于掘进机正面土压力为止。 b顶管轨迹控制措施 初
上海地铁9号线三期、17号线开通试运营
2017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9号线三期、17号线载客试运营.9号线三期工程起自二期工程终点杨高中路站,止于曹路站.线路全长13.8km,全线设芳甸路站、蓝天路站、台儿庄路站、金桥站、金吉路站、金海路站(与12号线换乘)、顾唐路站、民雷路站、曹路站共9座车站,均为地下站.
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地下车站结构设计
简要介绍了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地下车站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结构选型、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设计计算、结构防水等内容,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上海地铁9号线平度路站通风空调设计概述
详细阐述了上海地铁9号线平度路站通风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设计原则及设计过程中对几个问题的思考。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地铁内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点参考。
最新整理上海地铁陆家嘴站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xxxx地铁陆家嘴站5号出入口矩形顶管施工 1概述 (1)工程概况 xxxx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5号出入口人行地道工程,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两条人行地道采用矩形 顶管施工,其中5号出入口为始发井,4号出入口为接收井,分布在延安东路隧道引道段的南北两侧,见图1。 图1工程总平面、纵剖面图 通道由两条长各为62.25m的平行管道组成,两条管道外壁净间距为2.2m,管道坡度均为0.2%,管道顶平均覆土 厚度约5.3m。 本工程首次采用3828mm×3828m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施工。 通道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管节接口全部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由锯齿形止水圈和 弹性密封垫内外两道组成。管节外形尺寸为3800mm×3800mm,壁厚为400mm,管节长度为2m。管节设计强度等级 为c50,抗渗等级为
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总体设计构思
阐述了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总体设计主要原则,介绍了行车组织、线路与轨道、限界、土建工程、机电设备系统等专业的总体设计构思。
上海地铁9号线盾构上穿越已建隧道施工技术
上海地铁9号线西出入段盾构施工上穿越已建成的主线隧道,掘进时采用控制掘进速度、设置抗浮板、地基加固、已建隧道和地表堆载压重、设置预偏量、注浆加固等关键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上穿越、小半径曲线推进、浅覆土推进等技术难题。隧道轴线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立交段最大隆起值在10mm以内,已建隧道最大隆起值在1.2mm以内,隧道收敛值-2.7~1.2mm,达到了工程技术要求,有效保护了已建隧道及周边环境安全。
矩形顶管机及矩形隧道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矩形顶管机的选型、研制、矩形隧道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矩形顶管在地铁出入口施工中的应用
以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枢纽站附属结构顶管i通道为例,对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上海地铁11号线迪士尼站载客试运
4月26日10时起,上海轨交11号线迪士尼站实现载客试运营,在现场服务和客运组织方面,运营方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乘客出行顺畅。需要提醒的是,4月26日10点起仅为11号线迪士尼站载客试运营,上海迪士尼乐园耍到6月16日才开门迎客,建议乘客请勿集中在车站开通初期前往。
矩形顶管施工的研究与应用
矩形顶管施工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文章着重介绍矩形顶管施工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简要说明了大截 面矩形顶管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矩形顶管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矩形顶管;施工技术 1.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双层隧道、过街人行地道、地 铁车站的进出口的联通道、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引水和排水管道工程等这类地 下隧道工程的发展,加上隧道掘进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地下结构的断面尺寸越 做越大,同时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节约成本,往往把断面形式做成矩形, 这些都为矩形顶管的应用创造了时机和条件。矩形顶管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的城市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矩形顶管施工的发展与应用 世界上最早的顶管法隧道是1826年开始建筑的英国伦敦穿越泰晤士河底 的公路隧道,隧道断面为11.4m×6.8m的矩形,由于采用人工挖掘方法,隧
上海地铁2号线盾构法隧道施工综述
上海地铁2号线盾构法隧道施工综述 摘要 本文以上海地铁二号线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盾构穿越地面密集建筑物及特殊地下 管线等特殊技术措施,并针对隧道叠 交工况提出了地面隆起变形计算公式,给出了隧道叠交穿越时地层移动的数学模 型。 关键词地铁盾构建筑物隧道叠交数学模型 1概述 1.1工程概况 上海地铁2号线工程圆隧道部分西起中山公园站,东至龙东路站,双线(上、下行) 全长24.122km,共设12座车站。全线横贯长宁、静安、黄浦及浦东新区,除浦 东东方路以南大都为农田外,其余各段所处的市政环境为地面交通繁忙、建筑物 密集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尤其是西段区间隧道在素有“中华第一街”之称的南京 路地下穿越,施工难度很大。地铁 2号线的建成,将与地铁1号线及轻轨明珠1号线构成上海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 “申”字型高速有轨交通系统. 见图1。 图1地铁2号线总平
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伸接拨段轨道设计研究
研究目的:上海地铁2号线既有线和2号线东延伸在龙阳路与张江高科区间的高架梁上完成拨接,为国内首次在高架梁上整体道床的拨移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结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阐述整体道床拨移工程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针对该工程封锁时间短、精度要求高、首次实施等特点,比选多种设计方案。3号梁采用了在既有轨枕间浇注承轨台方案,4~7号梁道床采用在梁场预制纵向短枕承轨台的方案,无缝线路采用现场焊接方案,并成功实施拨移工程。该工程对整体道床改造、维修方法的探索,对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与既有线的轨道拨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上海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施工技术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过街出入口采用大截面矩形顶管的设计与研究
在地铁车站的设计中对设置于路侧的车站一般要求配置兼具过街功能的出入口。此种出入口若横穿主要道路,由于路面交通流量大,地面以下市政管线密布,若采用明挖顺作施工,保证交通及搬迁管线难度较大,费用昂贵。在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浦电路站、龙阳路站的设计中,对过街的出入口采用了矩形顶管的设计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对两车站过街出入口采用大截面矩形顶管法方案设计中考虑的重点(包括工作井的设置、管节的拟定、管节接缝的防水、工作井与管节接头的防水等内容)予以介绍,同时对在施工中发现的一些技术细节问题的进行经验总结,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做进一步的总结改进,让大截面矩形顶管过街通道的技术更加成熟,应用更加广泛。
上海地铁10号线CBTC系统培训
上海地铁10号线CBTC系统培训
浅谈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建筑艺术
浅谈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建筑艺术蔡镇钰地铁是城市的地下快速交通,它对疏解城市交通、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提高其工作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的许多大城市都有地下快速交通的网络:如俄罗斯莫斯科的地铁在长期不断建设和完善下就逐步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地铁线网。...
\"隧上站\"—地铁线上轻轨站的改造与托换施工——上海地铁一号线南站站改建工程(二)
上海轻轨l1线南梅区间地下横穿m3线漕河泾站的改造工程,由于隧上站在底板破除后应力会发生重分布,造成局部反力集中,故采用树根桩进行结构托换、旋喷桩对地基加固兼做基坑围护,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及经济效果。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电气助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