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通道门型转换法进入地铁车站施工力学研究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10号线红土地车站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门型转换爬坡法施工对施工通道和地铁车站交叉段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门型转换法的施工对转换段隧道围岩的位移和应力有较大影响;交叉段围岩竖向位移为8.3~10.7 mm;围岩最大主应力为7.92 MPa(压应力),最小主应力为0.64 MPa(拉应力);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为21.40 MPa(压应力),最小主应力为6.30 MPa(拉应力),最小主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洞法开挖的地铁车站施工力学分析
中洞法施工时,由于中洞的二衬浇筑与中洞开挖和初期支护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中洞二衬结构在初期支护变形尚未完成时已经参与共同工作,同时在侧洞开挖时,围岩体已经形成的力学平衡再次被改变,需要与衬砌结构共同变形重新达到新的平衡,已形成的中洞二衬结构的受力状态将又一次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并未得到深入考虑和研究,造成一系列工程问题。本文作者以北京地铁五号线典型的中洞法车站为例,对中洞法地铁车站的衬砌结构进行施工阶段的全程力学分析研究,阐述其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力学行为,确定了最不利荷载工况,并对中洞法地铁车站结构的断面形式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地铁车站PBA洞桩法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以新疆地铁一号线王家梁站为工程背景,建立车站-地层计算模型,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洞桩法施工,对地层位移变化、塑性区分布及重要围护结构受力进行研究,并优化导洞施工方案。分析表明:导洞开挖与扣拱施工是引起地表沉降的两个主要阶段,二者引起地表沉降比例高达近90%,导洞与车站拱顶超前注浆加固非常有必要;已有现场测量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基于此对后续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值做出预测;洞桩法施工对周围地层造成多次扰动,但扰动范围较小,中柱是主要的受力结构,施工中应重点监测;通过对比分析,确立了先中后边、先上后下的最优导洞开挖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
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
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
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莲花桥车站主体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过程,通过对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的分析比对,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工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法。
拱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对市政建设的投入,地铁建设是目前各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的首选办法,如何又好又快地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使地铁建设加快施工进度,就成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现场施工实践,对地铁施工中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进行描述和探讨。
中洞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简述了北京地铁五号线天坛东门车站的工程概况,主要讨论了该车站的工程难点及其应对措施,以及中洞法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该方法对浅埋大跨隧道特别是对地表沉降要求严格的城市地下工程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莲花桥车站主体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过程,通过对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的分析比对,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工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法。
拱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
拱盖法是在明挖法、盖挖法和pba(洞桩法)工法基础上创建的适用于特殊地层的一种暗挖施工方法。该方法针对大连地区特殊地质条件,较好地适应了上软下硬采用钻爆法暗挖施工的大跨度地铁车站的施工要求,具有环境影响小、工序少、效率高、施工安全可靠等突出优点。本文以大连地铁一期工程101标中山广场站为例,对暗挖拱盖法在地铁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地铁车站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1 盾构隧道基础上修建三条平行隧道 地铁车站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李围 摘要结合我国地铁区间单线盾构隧道直径6m左右的实情,提出了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 修建三条平行隧道岛式站台车站方案。对该车站结构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 模拟分析,得出了车站主体结构在施作过程中的受力特征,并对其施工安全性作出了评价,最 后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建议。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 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盾构隧道三条平行隧道结构力学行为设计与施工 目前,在我国城市地下铁道建设中,盾构法因其良好的防渗漏水性、安全快速、对环境影 响小等优点得到了大量采用,如上海、广州和南京等,但仅限于单线区间隧道。如果能直接采 用盾构法或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建地铁车站,可有效地提高盾构设备的作业长度,无需先修 建车站作为盾构机的进出井,这样可缩短建设周
地铁车站施工对运营中地铁车站的保护施工浅谈
该文介绍了地铁车站施工对运营中地铁车站保护的施工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工艺的施工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
地铁车站施工方案剖析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25标光谷站1 目录 第1章项目简况⋯⋯⋯⋯⋯⋯⋯⋯⋯⋯⋯⋯⋯⋯⋯⋯⋯⋯⋯1 第2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2 1.编制依据⋯⋯⋯⋯⋯⋯⋯⋯⋯⋯⋯⋯⋯⋯⋯⋯⋯⋯⋯2 2.编制范围⋯⋯⋯⋯⋯⋯⋯⋯⋯⋯⋯⋯⋯⋯⋯⋯⋯⋯⋯2 3.编制原则⋯⋯⋯⋯⋯⋯⋯⋯⋯⋯⋯⋯⋯⋯⋯⋯⋯⋯⋯3 4.规范标准⋯⋯⋯⋯⋯⋯⋯⋯⋯⋯⋯⋯⋯⋯⋯⋯⋯⋯⋯3 第3章工程概况⋯⋯⋯⋯⋯⋯⋯⋯⋯⋯⋯⋯⋯⋯⋯⋯⋯⋯⋯5 1.工程地点及范围⋯⋯⋯⋯⋯⋯⋯⋯⋯⋯⋯⋯⋯⋯⋯⋯5 2.工程地理位置⋯⋯⋯⋯⋯⋯⋯⋯⋯⋯⋯⋯⋯⋯⋯⋯⋯6 3.工程地质⋯⋯⋯⋯⋯⋯⋯⋯⋯⋯⋯⋯⋯⋯⋯⋯⋯⋯⋯6 4.水文地质⋯⋯⋯⋯⋯⋯⋯⋯⋯⋯⋯⋯⋯⋯⋯⋯⋯⋯⋯7 5.气候条件⋯⋯⋯⋯⋯⋯⋯⋯⋯⋯⋯⋯⋯⋯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 更新:2012-8-2阅读:栏目:建筑施工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提要: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 (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 来源自房地产e网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 1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围护结构施工和主体基坑的开挖、降水、支护、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 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从而有可能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 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 果,及时地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实际工 作状态,以便动态掌握基坑的安全情况,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及对策
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就会让人们的要求增多;人们的要求增多就会导致我国的政府想办法为人民进行更高的服务。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地铁交通建设就是一项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一项工程,这一工程的出现缓解了我国的交通状况,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我国城市的地铁车站都是建立在城市的交通繁忙的的地段,这样就对地铁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鉴于此,本文对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及对策
城市要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展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的运输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标志。因此每一个城市都在积极的建设属于城市自己的地铁,本文针对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和相应的对策进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在以后的地铁车站施工中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
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及对策
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首先要做好风险的辨识和评估工作。风险辨识和评估也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辨识地铁车站工程的风险源,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对其进行评价,根据相应的评估结果提出针对地铁车站施工风险的防控对策。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技术研究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黄庄站降水施工,介绍了降水施工中的管井和引渗井的施工工艺,并对其施工过程及应急措施做了相应的总结,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方案支持。
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及对策
城市交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好坏.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我国城市交通情况严峻.交通方式的不断增加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给予交通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发展较快,地铁工程建设复杂且繁琐,其中地铁车站的施工在整个地铁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源入手找到地体车站施工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保证地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及对策
现如今,地铁的建设不但节省了道路路面的空间,还很好的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来更好的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全方位分析评价地铁风险,并合理划分其中所存在的风险,为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从技术层面之上来进行分析,依据国情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分析研究出来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的地铁施工机制,进而来满足我国人民与日俱增的出行需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认识及对策。
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讨论
本文从地铁车站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地铁车站施工期风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风险的定义、属性、分类及度量进行认知的基础上,从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出发,对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发生的机理、风险的识别与监控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邮票上的地铁车站施工图
1993年是伦敦地铁建成130周年。说来令人诧异,英国始终没有专门为地铁发行过邮票,这次亦然,照旧不发行纪念邮票,而万里之遥的东南亚国家却发行了由1张小型张与5枚邮票组成的地铁纪念邮票。为伦敦地铁(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发行过纪念邮票的国家并不罕见,如格林纳达、斐济、几内亚(比绍),画面都为地铁机车或站台。而老挝发行的纪念邮票特别有趣,它是通过5枚邮票,细腻地描绘出从两条盾
邮票上的地铁车站施工顺序图
今年是伦敦地铁建成130周年,英国仍旧未发行邮票,而万里之遥的东南亚国家老挝却发行山一枚小型张,五枚邮票组成的一套地铁纪念邮票。最为有趣的是:通过五枚邮票,细腻地描绘出于平行园隧道间施工地铁车站的顺序图。通过邮票介绍施工全过程,不仅在地铁邮票中是第一次,在土木建筑专题邮票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论文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采用盖挖逆筑法修建地铁车站,只要采取的施工措施得当, 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完全可以使占用路面施工的时间压 缩到地面交通可以承受的程度,打造优质的地铁车站工程。 一、盖挖逆作法及施工顺序 盖挖逆作法是先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及中间桩柱,和盖挖顺作法 一样,基坑围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或帷幕桩,中间支撑多利用主 体结构本身的中间结构立柱以降低工程造价。开挖表层土体至主体结 构顶板底面标高,利用未开挖的土体作为土模浇筑顶板。顶板可以作 为一道强有力的横撑,以防止围护结构向基坑内变形,待回填土后将 道路复原,恢复交通。以后的工作都是在顶板覆盖下进行,即自上而 下逐层开挖并建造主体结构直至底板。如果开挖面积较大、覆土较浅、 周围沿线建筑物过于靠近,为防止因基坑开挖引起临近建筑物的沉 降,或需及早恢复路面交通,但又缺乏定型覆盖结构,常采用盖挖逆 作法
地铁车站施工方案
目录 1、施工方案 1.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2.1车站结构 1.2.2工程及水文地质与气候情况 1.2.3工程环境 1.2.4工程目标 1.2.5主要工程量 1.2.6工程特点与难点 1.3工程施工组织与部署 1.3.1施工组织管理系统 1.3.2管线切改组织 1.3.3交通导行组织 1.3.4总体施工安排 1.3.5施工测量组织 1.4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1基坑开挖原则 1.5.2开挖准备工作 1.5.3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措施 1.5.4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1.5.5土方回填 1.6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7防水 1.8监测 1.9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1.10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1.11工程风险分析对策 2、施工进度计划及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总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