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沸石催化燃料油氧化深度脱硫及反应动力学
以噻吩/石油醚模拟油为原料,丝光沸石为催化剂,研究了双氧水催化氧化深度脱硫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在噻吩/石油醚模拟油10 mL、双氧水0.04 mL、丝光沸石0.03 g、氧化温度60℃的反应条件下,氧化90 mln得到的产物采用剂油比为1的甲醇在室温下萃取15 min,噻吩/石油醚模拟油中的噻吩含量由200 mg/L降至23.2 mg/L,脱硫率可达到88.4%。噻吩氧化过程为二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为6 290 kJ/kg。
脱铝丝光沸石对α-蒎烯烷氧基化反应催化作用的研究
以盐酸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测定了其表面酸度和酸强度分布;考察了α-蒎烯与脂肪醇的烷氧基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酸性、脂肪醇分子结构、性质等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催化剂的适宜酸强度,探讨了催化剂内、外表面酸中心对该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酸性显著影响该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对α-蒎烯烷氧基化反应的适宜催化剂酸强度为-8.2≤ho≤-3.0;同时,脂肪醇分子几何结构大小对该反应的产物分布有明显影响,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一定的产物分子择形作用。
脱铝丝光沸石对α—蒎烯烷氧基化反应催化作用 …
以盐酸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测定了其表面酸度和酸强度分布;考察了α-蒎烯与脂肪醇的烷氧基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酸性、脂肪醇分子结构、性质等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催化剂的适宜酸强度,探讨了催化剂内、外表面酸中心对该反在的贡献。
丝光沸石的Monte Carla研究 Ⅱ、脱铝丝光沸石的骨架硅、铝分布
以马尔可夫链近似模拟丝光沸石脱铝过程.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脱铝丝光沸石中骨架si-al近邻分布{si(n-al);n=0-4}和al-al次邻分布{al(m-al);m=0-3}随铝浓度的演化.为使si-al近邻分布与对脱铝丝光沸石样品的29simasnmr观测相符,而得到丝光沸石弱酸铝易于解脱的结论,这个结论与八面沸石弱酸铝易于解脱相反.根据计算丝光沸石脱铝的开始阶段,强酸中心,al(0-al).的数量急剧下降,由此预言脱铝丝光沸石的酸性将明显低于相同si/al的原粉,这个预言不难直接得到实验检验.
二氧化钛膜光催化氧化苯酚的动力学规律
二氧化钛膜光催化氧化苯酚的动力学规律——采用主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杀菌灯或主波长为365nm的黑光灯作为光源,研究了二氧化钛(tio2)膜光催化氧化苯酚水溶液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tio2膜光催化氧化苯酚水溶液的动力学可以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
脱铝丝光沸石催化乙醇胺合成哌嗪的研究
以乙醇胺(mea)为原料,以脱铝丝光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气固相常压催化合成哌嗪。以气相色谱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温度、n(mea)∶n(nh3)、质量空速、含水质量分数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哌嗪合成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340℃,n(mea)∶n(nh3)=1∶0.7,质量空速为0.3554h-1,含水质量分数为50%时,哌嗪转化率为70%,收率为16%,选择性为25%。
脱铝丝光沸石晶体结构参数及其催化性能
脱铝丝光沸石晶体结构参数及其催化性能
丝光沸石/氧化铝陶瓷膜的合成及渗透分离性能的研究
以硅溶胶和铝酸钠分别为硅源和铝源,用水热合成法在多孔氧化铝陶瓷管载体上合成出丝光沸石膜.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所制得的沸石膜进行了表征,证明其交联良好、覆盖完全、附着强度高.并且研究了丝光沸石膜在醇/水混合体系中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丝光沸石膜能选择性地透过水,其水/甲醇、水/乙醇、水/正丙醇和水/异丙醇的分离系数最高可分别达到2700(xw=50%),3900(xw=50%),4100(xw=15%)和4300(xw=50%)。
脱铝丝光沸石的吸附性能研究
丝光沸石是优良的吸附剂和工业生产对二甲苯的实用催化剂。脱铝是使丝光沸石改性的有效方法。chen报道了脱铝丝光沸石对环己烷的吸附量在硅铝比为15~50范围内随硅铝比增加而减少,而在50~90范围内变化很小。张红浪等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结合酸洗的方法脱铝,得到不同硅铝比的丝光沸石,并研究了脱铝对其结构、酸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本
萘与丙烯在脱铝丝光沸石上的烷基化反应
shapeselectivealkylationofpolynucleararomaticshasbeguntoreceiveincreasingattention.2,6dialkylnaphthalenesareimportantrawmaterialsformanufacturinghighqualitypolyesterfibersandplastics.understandingofthereactionandthecatalysisforconversionof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isneededbothfromfundamentalandpracticalviewpoints.inthispaper,alkylationofnaphthalenewithpropeneoveraseriesofdealuminatedmordenitewithdifferentsi/alratioswascarriedoutinanautoclavewithanelectromagneticalstirrer.texturalpropertyofthedealuminatedmordenitewasdeterminedbynitrogenadsorption.theamountoftheacidsiteswasmeasuredbynh3tpd.thecatalyticactivityofhmandβshapeselectivityforproductsincreasedwithincreasingthesi/alratioinhm.moreover,theselectivityforalkylationwithpropenewasalsoincreasedbydealuminationtreatment.theincreaseofthecatalyticactivitywasattributedtotheformationofmesopores,whichsignificantlypromotedthediffusionofreactantsandproductsinmordenite.itwassuggestedthattheincreaseofβselectivityresultedfromtheeliminationofacidsitesfromtheexternalsurface,andtheselectivityforalkylationwithpropenewasimprovedowingtothecreationoftheinterconnectionbetween12ringand8rimgchannelsbydealumination.
TiO2臭氧催化氧化废水中酚及动力学研究
tio2臭氧催化氧化废水中酚及动力学研究——本文采用活性炭负载tio2作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去除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的酚初始浓度、ph值及臭氧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获得了反应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初始浓度越小,去除率越高。在本实验条件下...
催化裂化柴油萃取-光化学反应深度脱硫
采用液液萃取-光化学脱硫组合工艺,研究不同体系的光致脱硫效果,探讨了二苯甲酮敏化催化裂化柴油中脱硫反应的动力学并与二甲亚砜(dmso)直接萃取脱硫进行了比较。硫化物的光氧化产物用溶剂萃取法脱除,考察的溶剂为水/乙腈混合物及二甲亚砜。实验数据表明:在萃取剂与柴油的体积比为4∶3、溶剂含水量φ=0.25的条件下,柴油脱硫率可达64%,收率94%。对柴油原料及光氧化柴油抽出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柴油中硫化物降解后的形态包括亚磺酸、亚砜和硫酸酯。
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氧化汽油深度脱硫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磷钨酸为原料制备了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sem表征。研究了磷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生产低硫汽油技术。考察了萃取剂以及氧化条件和萃取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汽油10ml,双氧水0.01ml,催化剂0.0016g,氧化温度30℃,氧化时间60min的条件下,采用复合溶剂lj-1进行萃取,萃取温度20℃,静置时间15min,剂油比为1时,直溜汽油中的硫含量由179.3mg/l降至10.8mg/l,脱硫率达94.0%。氧化萃取时的脱硫率比未经氧化直接萃取时的脱硫率高45.6%,氧化脱硫效果显著。
催化裂化汽油萃取-光化学反应深度脱硫的研究
从液液萃取-光化学脱硫工艺入手,研究光化学反应降解含硫化合物技术并探讨其动力学规律,同时还对光处理后的汽油烃族组成变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光-磷钨酸-双氧水体系是催化汽油最佳的脱硫体系。1#、2#催化汽油含硫量分别降低了70%和80%,同时收率可达98%以上。光-甲酸(双氧水)-催化汽油体系中硫化物转化为水溶性砜和亚砜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磷石膏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
磷石膏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
混合废塑料与焦化蜡油共催化裂解制取燃料油
以混合废塑料和焦化蜡油为原料,共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油,克服了废塑料裂解中塑料粘稠度大且传热效率低、裂解炉中温度极不均匀、反应时间长、气体和固体收率高、液体收率低和易结焦等难题。详细考察焦化蜡油与混合废塑料质量比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组成的影响以及fcc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焦化蜡油与混合废塑料质量比为2、fcc催化剂用量为混合废塑料质量的10%、终温460℃并保持4h条件下,燃料油收率达到96.67%,气体收率和釜残率分别仅有0.27%和1.53%。焦化蜡油的添加使液相产物中重组分增多,轻组分减少。fcc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好,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液体收率大于85%。采用混合废塑料与焦化蜡油共催化裂解的工艺不仅为"白色污染"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而且扩大了焦化蜡油的应用范围。
二甲苯异构体在脱铝丝光沸石中的吸附速率和扩散系数
二甲苯异构体在脱铝丝光沸石中的吸附速率和扩散系数
脱铝丝光沸石中扭曲四配位铝的~(27)Al 3Q MAS NMR研究
用27almas,3qmasnmr研究了脱铝的丝光沸石和无定形硅铝胶中的铝配位态,在丝光沸石中检测到归属于扭曲四配位铝(distortedtetrahedrallycoordinatedal,dta)的信号,通过与无定形硅铝胶的比较,发现扭曲四配位铝的存在是活化和脱铝酸性沸石的典型特征.从这些结果推断:dta可能是沸石骨架脱铝形成非骨架铝的中间状态.
1235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及氧化夹杂的影响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建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研究氧化夹杂对1235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经不同净化处理的1235铝合金在热变形条件下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相关系数r大于0.92),相关性高。在相同热变形条件下,含杂量越低,热压缩时动态再结晶的速度越慢,细小的夹杂物阻碍了动态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再结晶晶粒细小。
木醋调质石灰石固硫性能的动力学研究
采用木醋废液对石灰石进行调质改性,利用热分析法研究石灰石及木醋调质石灰石固硫反应过程,并采用等效粒子模型对固硫反应过程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温度区间内(850~1000℃),木醋调质均能显著提升石灰石的固硫性能。木醋调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水合醋酸钙,其热解过程呈现多阶段性,热解产物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这是调质后石灰石固硫性能发生显著提升的主因。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采用木醋调质石灰石对固硫反应的表面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不大,但却能显著提高有效扩散系数ds,表明调质对固硫反应表面化学反应控制阶段的影响不明显,一旦反应处于扩散控制阶段时,调质对固硫反应的促进作用表现极为显著。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于1987年建立,199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张东辉研究员,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担任。现有固定人员76人,其中院士4人(张存浩、何国钟、沙国河、杨学明),研究员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8人,在站博士后20人,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10人。各类人才包括: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聚氨酯固化剂合成反应动力学
第25卷第5期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vol25,no5 2009年10月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andtechnologyoct.2009 文章编号:1001-7631(2009)05-0426-05 收稿日期:2009205212;修订日期:2009208213 作者简介:陈均炽(1984-),男,硕士研究生;黄 洪(1965-),男,副教授,通讯联系人。e2mail:cehhuang@scut.edu.cn 基金项目:2007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项目 聚氨酯固化剂合成反应动力学 陈均炽 黄 洪 张燕红 周志辉 黄伟欣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1) 摘要
轿车丙烯酸清漆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利用dsc技术研究了轿车丙烯酸清漆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清漆固化反应活化能为30kj/mol,反应接近一级反应机理。由此进一步建立了固化温度,反应时间与清漆固化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式。dsc研究结果清楚表明:丙烯酸清漆在140℃条件下20min可达到完全固化。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资深建筑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