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处理纤维材料的常压等离子体设备
常压下用等离子体来处理材料,使其表面能增强,对材料进行消毒、清洁等比真空等离子体技术有优势,为研究应用该技术,在实验室中开发了一套在常压下用空气做原料连续处理材料的等离体子体设备。试制了几种不同的电极结构,以使其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最后确定采用旋转轮做接地电极,铜平板做高压高频电极,耐热玻璃做绝缘介质的等离子体产生结构。试验了几种不同的绝缘材料做阻挡介质后综合考虑采用耐热玻璃做阻挡介质,并比较了产生的等离子体以及对材料的处理结果,证实经过等离子体处理之后材料的表面能大大增强。
等离子体处理皂化废液及碱回收技术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用氧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竹地板胶合性能
为了解氧等离子体处理对竹材表面性能的影响,用表面润湿角测定评估竹材表面润湿性,通过测试竹地板的胶层剪切强度了解竹材胶合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竹材经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润湿角有较大减小,尤其是带有竹青和竹黄的竹片,润湿角从原来的76.5°降到36.0°,同时胶合强度提高33%。更重要的是竹地板的胶合强度变异系数从原来的39.0%降到9.8%,对于无竹青和竹黄的竹地板尽管胶合强度没有明显增加,但变异系数有显著的降低。因此,竹材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特性改善,压制的竹地板质量稳定性提高。图3表4参11
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
针对强流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灯丝电源和弧电源的组成及其作用,并对其主电路设计思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离子源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该套等离子体电源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FDTD法分析等离子体对通信信号的影响
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的基本原理,对fdtd算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公式推导,建立等离子体的模型,并运用fdtd算法对等离子体和电磁波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数值计算。运用matlab软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等离子频率、等离子数量和碰撞频率等重要参数对电磁波反射特性的影响,并由此可得计算结果与目前的解析法和wkb方法结果接近,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45钢表面液相等离子体碳氮共渗
研究45钢在乙醇胺电解液中实现以渗碳为主的碳氮共渗,获得以高碳马氏体和含氮马氏体为主的表面改性层,使其硬度达到480hv,为基体的1.5倍.结果表明:45钢进行液相等离子体碳氮共渗依赖于原子(离子)的吸附和扩散效应.弧光放电的电离过程产生的大量活性碳、氮原子(离子)被吸附到工件表面,同时弧光放电等离子体对工件的不断轰击使工件表面迅速进入奥氏体化的高温区间,致使吸附于工件表面的碳、氮原子(离子)通过热扩散效应渗入基体并向内扩散.
一种热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的研制
等离子体因其高温、高导热特性,对污染物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尤其是对难处理污染物及特殊要求污染物。直流拉弧放电是产生热等离子体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高频变压器和电压电流反馈装置可得到满足电弧伏-安特性的直流大电流,由此可通过电弧放电获得稳定高效的等离子体源,在污染烟气处理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利用igbt逆变技术来获得适丁环保、焊接等应用的直流大电流,研制成能产生0~30a电流的直流等离子体发生器。
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性能研究
托卡马克装置在放电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破裂现象。破裂会对装置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满足在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研究的需求,基于涡流驱动的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已经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该阀的成功研制为在east上面开展高压气体注入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快阀的响应时间并对其流量进行标定,搭建了基于磁栅尺的测试平台来测量快阀的响应时间,并编写了相应的测试程序,测试结果表明快阀得到触发信号后在0.5ms时间内就可以开启,其流量可以从0~70000pal之间方便进行调节,其响应时间及流量完全可以满足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对充气系统的要求。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共7页word资料 (2)
第1页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等离子体? 由大量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非束缚态的宏观体系 非束缚性:异类带电粒子之间相互“自由”,等离子体的基本粒子元是正 负荷电的粒子(电子、离子),而不是其结合体。 粒子与电磁场的不可分割性: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运动与电磁场(外场及 粒子产生的自洽场)的运动紧密耦合,不可分割。 集体效应起主导作用:等离子体中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是长程的。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 电离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等离子体 放电是使气体转变成等离子体的一种常见形式,等离子体电离气体 需要有足够的电离度的电离气体才具有等离子体性质。“电性”比“中性”更重 要(电离度>10-4) 宇宙中90%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 人类的生存伴随着水,水存在的环境是地球文明得以进化、发展的的热 力学环境,这种环境远离等离子体物态普遍存在的状态。因而,天然等 离子体就只能存在于远离人群的地方,以闪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共7页word资料
第1页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等离子体? 由大量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非束缚态的宏观体系 非束缚性:异类带电粒子之间相互“自由”,等离子体的基本粒子元是正 负荷电的粒子(电子、离子),而不是其结合体。 粒子与电磁场的不可分割性: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运动与电磁场(外场及 粒子产生的自洽场)的运动紧密耦合,不可分割。 集体效应起主导作用:等离子体中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是长程的。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 电离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等离子体 放电是使气体转变成等离子体的一种常见形式,等离子体电离气体 需要有足够的电离度的电离气体才具有等离子体性质。“电性”比“中性”更重 要(电离度>10-4) 宇宙中90%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 人类的生存伴随着水,水存在的环境是地球文明得以进化、发展的的热 力学环境,这种环境远离等离子体物态普遍存在的状态。因而,天然等 离子体就只能存在于远离人群的地方,以闪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新风系统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新风系统
铝丝阵等离子体K壳层辐射区域测量
采用球面云母晶体,在特定的几何布局下,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在1.3ma脉冲功率装置上获得了lyα线表征的z箍缩铝丝阵等离子体k壳层辐射时间积分2维分布。与通常采用的带滤片卡域的时间积分针孔成像相比,避免了由于无法将测量能段准确设定在k壳层辐射谱线所在能区,而造成测量结果偏离真实的k壳层辐射分布的缺点,为模拟计算z箍缩等离子体辐射输运程序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校验参数。
用于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的探针光工程化改造
探针光系统作为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的探针光源,它通过倍频和受激喇曼散射,将波长为1054nm、脉宽约为1ns激光转换成波长为308nm、脉宽小于60ps、能量大于1mj的紫外光。通过预研研究和工程化改造,结果表明:探针光系统输出能量大于1mj、脉宽小于30ps、均匀性较好、运行成功率大于90%,达到了研制标的,可满足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的要求。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和电感负载间的功率流特性
利用pic(particleincell)方法,结合实验装置的几何结构和实验结果,采用动态开关模型,对微秒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和电感负载间的功率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开关电压和负载电流波形,并给出了开关下游出现的稀薄等离子体的密度(约1012cm-3)和速度(约1cm/ns),同时也得到了开关下游的空间电流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开关下游的结构应避免阻抗突变以减少电流损失,同时提高开关阻抗可有利于提高负载上的最大功率。
一种热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的研制
等离子体因其高温高导热特性对污染物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尤其是对难处理污染物及特殊要求污染物。直流拉弧放电是产生热等离子体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高频变压器和电压电流反馈装置可得到满足电弧伏安特性的直流大电流,由此可通过电弧放电获得稳定高效的等离子体源,在污染烟气处理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利用igbt逆变技术来获得适于环保、焊接等应用的直流大电流,研制成能产生0~30a电流的直流等离子体发生器。
FDTD法分析等离子体对通信信号的影响
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的基本原理,对fdtd算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公式推导,建立等离子体的模型,并运用fdtd算法对等离子体和电磁波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数值计算。运用matlab软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等离子频率、等离子数量和碰撞频率等重要参数对电磁波反射特性的影响,并由此可得计算结果与目前的解析法和wkb方法结果接近,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基于等离子体修饰的PVC膜脲酶传感器
报道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修饰的pvc膜脲酶生物传感器。应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ph敏感pvc膜上修饰一层带有氨基的乙二胺等离子体聚合物薄层,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脲酶分子,制成脲酶传感器。这种乙二胺等离子体聚合物薄层对ph敏感膜的响应特性影响小,且其表面氨基使得ph敏感膜更加易于与h+结合,检测范围向高ph方向偏移,响应斜率为45.73mv/ph,比未修饰的ph敏感膜电极的响应斜率42.81mv/ph有所提高。该脲酶传感器对尿素显示了良好的传感性能,其响应时间约为200s;在6.0×10-4~8.4×10-3mol/l范围,脲酶传感器的电位响应值与尿素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8,检测下限为5.0×10-5mol/l。
脉冲等离子体对PTFE薄膜的表面改性研究
通过atr衰减全反射的红外光谱分析和对蒸馏水接触角的测定表明,经脉冲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作用,ptfe薄膜表面的组分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薄膜表面氧基团的含量由无到有,并形成了c=c不饱和基团。表面由完全非极性变成表现出部分极性,亲水性大为增强,可粘性也得到很大改善。
DBD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电压频率异常分析
研究中发现了电源电压频率异常现象。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高漏感变压器的存在,导致电路谐振能量过大引起的。在此研究了这种现象对开关损耗和rcd缓冲电路的影响,提出通过调整谐振参数和加大占空比来抑制这种现象的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总铬
食品样品使用微波消解处理后,选用质量数相近的钪(sc)作为内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总铬含量。在0—150μg/l范围内,仪器响应值与总铬含量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0.0429c,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22mg/kg,相对标准偏差(n=6)为4.58%,加标回收率在97.6%—104%之间。
非平衡等离子体水处理器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
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非平衡等离子体水处理反应器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定性评价。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降解效率的因素为气高、液高和气体流量。针高度为4mm、电极间距为17mm、气体流量为96l.h-1时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佳。用40目不锈钢网作地电极,采用正脉冲放电能提高降解效率,预处理溶液中放置不锈钢阻挡网有助于提高臭氧的利用率。降解效率和cod去除率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同时间内有机污染物的绝对去除量增加,重复实验表明实验误差小于3.5%。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