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色彩转换膜实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研究
利用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BOLED)激发色彩转换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BOLED的发光层采用CBP主体掺杂高效蓝色荧光染料N-BDAVBi来制备;色彩转换膜是将橙红色荧光颜料VQ-D24均匀分散到A、B环氧树脂中涂敷、固化而成。通过调整与分析转换膜的厚度和荧光颜料的掺杂比例来优化白光器件的发光光谱,获得了色稳定性较高的WOLED。当驱动电压由7V升至14V时,WOLED的色坐标(CIE)仅在(0.33,0.32)和(0.34,0.28)间变化,器件最高电流效率约为7.3cd/A(4.35mA/cm2),最高亮度为12000cd/m2(14V)。
利用复合色彩转换膜实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
利用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发荧光色彩转换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采用在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主体中掺杂高效蓝色荧光染料n-(4-((e)-2-(6-((e)-4-(diphenylamino)styryl)naphthalen-2-yl)vinyl)phenyl)-n-phenylbenzenamine(n-bdavbi)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色彩转换膜是将有机荧光颜料vq-d25和无机荧光粉钇铝石榴石(yag)按一定的重量比均匀分散到-[ch3ch2cooch3]n-(pmma)中经涂敷、固化而成.通过与单纯有机或无机色彩转换膜的比较及调整复合转换膜本身的厚度和荧光颜料的掺杂比例来优化白光器件的发光光谱,获得了色稳定性较高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由6v升至14v时,器件的色坐标仅在(0.354,0.304)和(0.357,0.312)之间变化,其最高电流效率约为5.8cd/a(4.35ma/cm2),最高亮度为16800cd/m2(14v).
色彩转换膜对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光谱的影响
利用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发荧光色彩转换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采用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主体掺杂高效蓝色荧光染料n-(4-((e)-2-(6-((e)-4-(diphenylamino)styryl)naphthalen-2-yl)vinyl)phenyl)-n-phenylbenzenamine(n-bdavbi)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色彩转换膜是将有机荧光颜料vq-d25和无机荧光粉掺铈钇铝石榴石(yag:ce3+)按一定的重量比均匀分散到-[ch3ch2cooch3]n-(pmma)中来制备。获得了色稳定性较高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由6升至14v时,器件光谱非常稳定且cie色坐标仅从(0.354,0.304)变化到(0.357,0.312),其最高电流效率约为5.8cd.a-1(4.35ma.cm-2),最高亮度为16800cd.m-2(14v)。
双发光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将dcjtb掺杂入alq3中,作为黄光发光层,制作了一种基于新型蓝光材料paa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的结构为ito/npb/paa/alq3:dcjtb/alq3/mg:ag,通过paa层的蓝光与alq3:dcjtb层的黄光混合实现了很好的白光发射。结果表明,器件在4.6v时启亮,在5.2v时达到最大流明效率4.26lm/w,在18.8v时亮度达到7792cd/m2,在13v时达到最佳色坐标(0.32,0.34),此时的效率为2.17lm/w,电流密度为14.7ma/cm2。对掺杂层的发光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了载流子陷阱和能量传递在掺杂层发光系统中的作用。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系统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器件结构与发光机理,从有机半导体的能带和oled器件的结构,分析了载流子在有机物中传输,oled发光过程,以及各有机薄膜层的作用,指出了如何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提高器件性能的途径。最后概述了oled器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电压控制发光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基于空穴阻挡层bcp掺杂红光染料dcjtb的简单体系制备了一种电压调制发光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发光颜色随电压改变发生了从橙色到紫色的连续变化。通过不同层间的能级势垒对这种发光颜色改变的特性进行了合理化的解释。
蓝色荧光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虽然已于1997年开始商品化,但是目前就全色显示来说,蓝色发光材料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故开发高效且色纯度高的深蓝光材料已成为本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蓝色磷光材料在色纯度以及稳定性方面离实用化还有一定距离,但是蓝色荧光方面已经有较多十分接近目标的工作发表。在这些材料之中,蒽以及螺芴的衍生物在材料的热稳定性及色纯度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而含氮化合物的特殊电子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根据分子结构,把蓝色荧光材料分为芳香烃类、含氮原子类和含其他杂原子类材料等。分析了各种蓝色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oled蓝色荧光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有机LED平板显示器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
有机led平板显示器具有效率高、亮度强、能耗低、色彩丰富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光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有机led平板显示器的物质基础,电致发光(el)材料是直接影响其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阐述器件结构和发光机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机led器件的电致发光材料,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ZnO-Zn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
ZnO-Zn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
无极灯电致发光LED
无极灯电致发光LED
双发光层掺杂型白色OLED简介
双发光层掺杂型白色OLED简介
双发光层掺杂型白色OLED简介共20页
双发光层掺杂型白色OLED简介共20页
白光LED用单基质白色发光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白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光源,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光转换型白光led用单基质白色发光荧光粉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以eu2+,eu2+/mn2+,eu2+/ce3+或ce3+/mn2+等作为激活剂的硅酸盐、氯硅酸盐、硼酸盐和氯铝酸盐等单基质白色发光荧光粉的研究结果与最新进展.同时,对该类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光致发光PVC膜的制备及研究
将稀土铕的氯化物与邻菲罗啉(phen)、乙酰水杨酸(aspirin)合成的光致发光稀土铕的配合物,掺杂到pvc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利用流延法制得一系列表观无色透明的光致发光pvc膜。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对一系列光致发光pvc膜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稀土铕配合物在pvc膜中的含量超过25%时,该配合物在pvc膜中会产生局部聚集,从而引起光致发光pvc膜的表观透明性下降;光致发光pvc膜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强度随着稀土铕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稀土铕配合物对pvc膜的热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用本实验方法制备的荧光pvc膜,稀土配合物在pvc中分散均匀,粒径均一,膜的透明性好。
白光LED电源转换器
ltc3524在2.5~6v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适合多节碱性/镍氢金属电池以及单节锂离子电池应用。tft转换器的每个低噪声输出都完全可调,从而能够为多种lcd显示屏供电。ltc3524能够为avdd通道产生高达25ma/6v
机电设备振动分析处理数据转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当前机电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工作中存在所用仪器的生产厂家繁多、功能各有所长、测试数据格式无法统一和彼此无法互通等问题,设计研发了机电设备振动分析数据转换处理平台,并介绍了该平台的构成、功能划分和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该平台的建立,使舰船装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工作的规范化成为可能,为装备的使用管理、维修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监测数据的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 概述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10m/100m以太网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光信号 转换成10m/100m以太网信号的光电转换设备,通过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 号在单模光纤上传输,突破了电缆距离短的限制,使得以太网在保证高带 宽传输的前提下,利用光纤介质实现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的远距离传输。 具有2个特殊的优点: 1.为工业级应用设计。电源接入可以为插头或者两线接线端子,输入电压为 宽电压可以实现9~24v的宽电压输入。 2.采用单模单纤的光纤连接。这样和双纤的转换器相比,可以节约长距离传 输时的光纤的费用。 可应用于:各种需要通过光纤延长工业以太网传输的距离的应用领域; 也可以应用于一些需要将以太网设备和光交换机设备连接的地方。 *注意:zlan9100分为2个子型号:zlan9100-3(a端机)和 zlan9100-5(b端机),这2款必须成对
两基色、三基色和荧光粉转换白光LED配色研究
根据色度学基本原理,对荧光粉转换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和两基色、三基色白光led进行了配色计算,得到了距离理想白光点色度坐标(1/3,1/3)小于0.5%范围内的众多基色组合,同时对光视效能、显色指数和荧光粉转换效率等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荧光粉转换白光led和两基色、三基色白光led的最佳基色组合,并在实验上对荧光粉转换白光led进行了验证。
光端机和光电转换器
光端机 就是将多个e1(一种中继线路的数据传输标准,通常速率为2.048mbps, 此标准为中国和欧洲采用)信号变成光信号并传输的设备。光端机根据传输e1 口数量的多少,价格也不同。一般最小的光端机可以传输4个e1,目前最大的 光端机可以传输4032个e1。 光端机的种类 光端机分3类:pdh,spdh,sdh。 pdh(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准同步数字系列)光端机是小容量 光端机,一般是成对应用,也叫点到点应用,容量一般为4e1,8e1,16e1。 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光端机容量较大,一般 是16e1到4032e1。 spdh(synchronous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光端机,介于pdh 和sdh之间。
采用DCJTB作为色彩转换膜实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
采用橙红色荧光材料4-(二氰基亚甲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罗尼定基-4-乙烯基)-4h-吡喃(dcjtb)作为色彩转换材料,结合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现了较好的白光发射。分别通过真空蒸镀和旋转涂覆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色彩转换膜(ccl)的制备,发现不同的转换膜制备工艺对白光器件的性能影响不明显。当采用浓度比例为20mg/ml的dcjtb溶液通过旋涂方法制备ccl后,所得到白光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4v,在12v时达到最大亮度为1939cd/m2,且该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1.34cd/a(在电流密度为3.23ma/cm2时)。当驱动电压从5v增加到9v时,该白光器件的色坐标仅从(0.36,0.33)变化到(0.33,0.31)。表现出良好的色纯度和色稳定性。
采用DCJTB作为色彩转换膜实现白色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
采用橙红色荧光材料4-(二氰基亚甲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罗尼定基-4-乙烯基)-4h-吡喃(dcjtb)作为色彩转换材料,结合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现了较好的白光发射。分别通过真空蒸镀和旋转涂覆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色彩转换膜(ccl)的制备,发现不同的转换膜制备工艺对白光器件的性能影响不明显。当采用浓度比例为20mg/ml的dcjtb溶液通过旋涂方法制备ccl后,所得到白光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4v,在12v时达到最大亮度为1939cd/m^2,且该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1.34cd/a(在电流密度为3.23ma/cm^2时)。当驱动电压从5v增加到9v时,该白光器件的色坐标仅从(0.36,0.33)变化到(0.33,0.31)。表现出良好的色纯度和色稳定性。
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优化
为满足大面积固态照明与全彩显示的需求,实现色度稳定的高效率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模拟基于光学传输矩阵法和电磁场理论进行计算,用真空蒸镀法制备器件并测试其光电性能。确定传输层材料、厚度和结构,优化发光效率,逐步改进发光层结构,以改善器件的效率和颜色质量。结果表明,基于电学平衡的p-i-n传输结构和蓝/红/蓝三明治型发光结构,能实现色度稳定的高效率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高效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使用绿色磷光材料girl作为掺杂剂,制备了基于cbp材料的一系列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器件的结构为ito/m003(50nm)/npb(40nm)/tcta(10nm)/cpb:girl(30nm,x%)/bcp(10nm)/alq3(20nm)/lif(1nm)/ai(100nm),其中x%为发光层客体掺杂质量分数。对7种不同的掺杂剂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el)特性。结果显示,对发光面积为2.72cm0的器件,girl的最佳掺杂比为14%,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5v,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26.2cd/a,其相应的el主峰位于524nm,色坐标为(0.34,0.61),得到了发光性能稳定的绿色0led。
高效率双发光层结构白色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将橙色荧光染料rubrene和蓝色荧光染料bczvbi分别掺入npb和dpvbi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mtdata(30nm)/npb(20nm)/npb∶0.5wt%rubrene(10nm)/dpvbi∶5wt%bczvbi(15nm)/bphen(25nm)/lif(0.6nm)/al的双发光层结构白色有机荧光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发光主要是rubrene直接俘获载流子和主体材料dpvbi到客体bczvbi的能量传递两种发光机制竞争的结果。在低压下rubrene俘获载流子发光占主导地位,导致器件的橙光相对较强,随电压升高主客体能量传递增强,使蓝光相对强度增强。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6.5cd/a,最大亮度为16140cd/m2。亮度从1000cd/m2增加到10000cd/m2,器件的发光色坐标从(0.33,0.37)变化到(0.30,0.32),始终处于白光区。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给排水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