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配管布线施工工艺要求
弱电配管施工工艺要求 1、 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做防锈处理,钢管内壁要求平滑、不应有扁 曲或节痕, 管口要求挫光。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结连接, 焊管采用套管连接, 管子需用 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 2、 直线 (水平或垂直 )敷设电缆管或用户线管,长度超过 30m 应加装过路箱,管路弯曲 敷设两次也应加装过路箱, 以方便穿线施工。 过路箱应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公共部分, 宜为底 边距地 0.3~0.4 米或距顶 0.3 米。 3、 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线盒之间,严禁 “S”弯或 “U”弯。进入墙体或凝泥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层不应小于 15mm. 4、 埋于地下的电线管道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管子 在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装接线盒,金属软管等补偿装置,并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5、 电管的弯头应用符合要
弱电配管现场施工工艺要求
弱电配管施工工艺要求 1、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做防锈处理,钢管内壁要求平滑、不 应有扁曲或节痕,管口要求挫光。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结连接,焊管采用套 管连接,管子需用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 2、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不大于30m、 有一个弯时不大于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8m必须加 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 3、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线盒之间,严禁 “s”弯或“u”弯。进入墙体或凝泥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层不应小 于15mm. 4、埋于地下的电线管道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 管子在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装接线盒,金属软管等补偿装置,并做好接地 柔性跨接。 5、电管的弯头应用符合要求的弯管器弯制
弱电配管布线施工工艺要求
弱电配管施工工艺要求 1、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做防锈处理,钢管内壁要求平滑、不应有扁 曲或节痕,管口要求挫光。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结连接,焊管采用套管连接,管子需用 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 2、直线(水平或垂直)敷设电缆管或用户线管,长度超过30m应加装过路箱,管路弯曲 敷设两次也应加装过路箱,以方便穿线施工。过路箱应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公共部分,宜为底 边距地0.3~0.4米或距顶0.3米。 3、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线盒之间,严禁“s”弯或 “u”弯。进入墙体或凝泥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4、埋于地下的电线管道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管子 在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装接线盒,金属软管等补偿装置,并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5、电管的弯头应用符合要
弱电配管布线施工工艺要求 (2)
弱电配管施工工艺要求 1、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做防锈处理,钢管内壁要求平滑、不应有扁 曲或节痕,管口要求挫光。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结连接,焊管采用套管连接,管子需用 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 2、直线(水平或垂直)敷设电缆管或用户线管,长度超过30m应加装过路箱,管路弯曲 敷设两次也应加装过路箱,以方便穿线施工。过路箱应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公共部分,宜为底 边距地0.3~0.4米或距顶0.3米。 3、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线盒之间,严禁“s”弯或 “u”弯。进入墙体或凝泥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4、埋于地下的电线管道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管子 在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装接线盒,金属软管等补偿装置,并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5、电管的弯头应用符合要
钢索配管施工工艺要求模板
1 钢索配管施工工艺 要求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2 1范围 本章适用适用于建筑物内钢索配管、配线工程。 2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北京市标准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四分册)dbj 01-26-96》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内线工程92dq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施工准备 3.1材料要求: 3.1.1主要材料:钢索、钢管、塑料管、绝缘导线、管接头、 锁紧螺母、塑料护口、钢管接地卡子、花篮螺栓、钢索卡子、 心形环、扁钢、圆钢、角钢、机螺丝、螺母、弹簧垫圈、垫 圈、抱箍、方铁垫。 3.1.2辅助材料:橡皮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电焊 条、焊锡、焊剂、铝卡子、氧气、
弱电配管施工工艺要求(20201028120101)
弱电配管施工工艺要求 1、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做防锈处理,钢管内壁要求平滑、不 应有扁曲或节痕,管口要求挫光。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结连接,焊管采用套 管连接,管子需用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 2、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不大于30m、 有一个弯时不大于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8m必须加 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 3、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线盒之间,严禁 “s”弯或“u”弯。进入墙体或凝泥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层不应小于 15mm. 4、埋于地下的电线管道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 管子在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装接线盒,金属软管等补偿装置,并做好接地 柔性跨接。 5、电管的弯头应用符合要求的弯管器弯制
施工工艺要求
(一)电工施工要求: 1)按施工设计图及客户现场确定开关,插座位置,电视,电话插座位置及照明位置。 2)切割机按所定位置进行垂直,水平线切割;插座,开关暗盒禁止斜线切割。 3)电路制作: a)电路埋设必须用pvc套管,埋入墙体内的pvc套管不得破裂,不准高出墙面,90度弯 曲,不得皱瘪,pvc管壁厚度应不小于2mm,剪力墙,承重梁等无法开槽的应用黄蜡 管做绝缘保护。 b)各路空调插座,浴霸,热水器及其他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均为专线,不得与其他线路同时 配置接地线。 c)总配电箱总开关应为63a以上漏电保护器,空调插座为16a以上,其他插座照10a以 上,插座开关面板应为统一高度(插座离地应不低于200mm,照明开关距地高度宜为 1.4m,开关不宜在门后。) 〈1〉高度离地面1.5m为宜并要安装平整,牢固,可靠安全。 〈2〉配点箱进,出线路都应
冷库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内容: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116m2,本工程包括: 1.恒温冷库内保温板的搭建及恒温设备的安装调试,库房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净高2.8 米,分为约830平方米聚乙烯冷库库板施工及2套10hp风冷机组和3套15hp风冷机组设 备安装调试; 2.35m2产品实验室空调和1t热水的安装及调试。 二.施工工程总程序 1、全部工程资料文件完善; 2、签发工程监理报告、现场调查、工程全面交底; 3、施工设备、材料进场、完成施工用临水、临电、临仓、临时住宿等问题; 4、系统设备、管线定位、定点、定线,与装修沟通,确认施工介面; 5、五金支码安装、打墙孔施工; 6、主干管施工、铜管施工、全部末端吊装; 7、恒温冷库设备、空调设备、水管、铜管、冷凝水管及管件安装施工; 8、主机与系统全部管线安装; 9、系统试压、试密封性能、冲洗处理; 10、
人手孔施工工艺要求
郑州至少林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机电项目隐蔽工程随工检验表 钢筋混凝土人孔浇筑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兴通交通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地点: 序号项目施工情况备注 1 开挖 基础坑 开挖基础坑坑底、四壁平整,尺寸满足要求,坑底中央挖φ30cm的积水坑 坑底处理坑底抄平、夯实 2 浇筑 孔底 置放基础配筋平铺6cm混凝土,置放绑扎好的配筋 浇筑c25混凝土孔底按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浇筑,内部震动均匀,表面抹平,厚12cm封样送检 3 浇筑 侧壁 制外模将基坑壁整理平整,用素混凝土抹平 置放侧壁配筋置放绑扎好的配筋 制内模、安装拉线环、穿钉内模方正,尺寸合格,配件安装齐全 浇筑c25混凝土侧壁按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浇筑,内部震动均匀,表面抹平封样送检 浇筑后尺寸壁厚15cm,长210cm×宽
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1、施工过程不得破坏原建筑结构,如本设计施工图中与原建筑设计有 冲突之处,经施工单位提出后由装饰设计单位另行修改。 2、新加结构实施前要对原建筑进行细致观察,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与实 际情况不符,要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研究处理。 3、在施工过程中要求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在加固砼强度未达到100% 前不得拆除,在拆除墙体及开凿原有砼梁时不得破坏原有结构。 4、新加楼板采用高强度建筑结构胶植筋,新加砼强度等级为c25。 5、所有开关、插座的安装高度均需保持一致,安装平整、牢固。 6、木质夹板选用3a等级环保材料,木制材料均进行防火处理,建议采 用蛟龙牌ae-1高效防火剂进行阻燃处理。 7、乳胶漆施工时室内温度不应低于5℃;各类裱糊工艺施工时室内温 度不应低于10℃;使用粘胶剂时,应严格遵守说明书要求的室内温度。 施工条件及施工特点 1、质量要求:符合
浆砌施工工艺要求
浆砌施工工艺要求 浆砌涵洞:施工采用7.5#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挂线控制,砌筑中片石挤压 紧密连接,砂浆饱满,密实,咬合牢固,大面平顺,统一勾凹缝或平缝压槽。片 石砌筑不得出现瞎缝、孔隙,砌缝应互相错开,不得有通缝,平整度符合要求。 砂浆的拌制及运送 1.砂浆的拌制 砂浆配料应准确,搅拌应均匀、充分,配料精度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①水泥、外加剂等以质量计,±2%; ②砂、石灰以质量或体积计,±5%。 砂的用量应按其含水量加以调整。 砂浆的流动性应符合要求,并应经常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将砂浆用手 捏成小团,松手后不松散为度。当流动性变小时用加水的方法增加流动性,应 采用同时按比例增加水和水泥,保持规定水灰比的方法加以改善,或采用加减 水剂的方法改善。 砂浆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机拌时,宜将3/4的用水量和1/2的用砂量与全部 胶结材料在一起稍加拌和,然后加入其余的砂和水。搅拌时间不
22弱电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工程项目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对施工质 量进行评定,并备好质量保证资料,保证交付使用的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使用功能 一、电气线路敷设 a.一般规定 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 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 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 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 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
弱电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2)
工程项目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对施工质 量进行评定,并备好质量保证资料,保证交付使用的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使用功能 一、电气线路敷设 a.一般规定 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 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 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 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 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
弱电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弱电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 各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执行下列标准规范和要求: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0-86)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89)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1、步骤 检查具备条件→电缆检查→敷设→电缆头制作 2、电缆敷设条件 (1)电缆沟及沟内支架施工完毕,符合设计要求; (2)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安置牢固; (3)厂区地坪已平整完成,道路施工完毕; (4)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5)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计、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情况干净,盖 板整全; (6)电缆沟排水通畅。 (7)电缆桥架,及保护管安装完毕。 (8)砼盖板及标志桩等预制完毕。 (9)其它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应结束。 3、电缆敷设前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符
外电引入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外电引入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局站用电应通过用电申请程序向国家电网申请,严禁未经过国 家电力局允许私拉乱接电源线,对电网造成严重损失得单位与个人要 追究相应得法律责任。 2、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人员架构、 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危险源识别及应急预案等, 应对所有人员进行工程相关得安全教育与培训。 3、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得带病、酒后作业。 4、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工具与材料不得随 意堆放在沟边或挖出得土坡上,以免落入地沟伤害人体。 5、施工现场应无障碍物。如有沟渠、建筑物、悬崖、陡坎等必须 采取有效得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6、文明施工,不得违章作业,在遇有高空、带电、吊车装运、立 杆等危险作业时,各种作业必须依照其相应得操作规程(具体请参阅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在发现重大隐患或特别危急情况时,
电力电缆管施工工艺要求 (2)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电力电缆管施工工艺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加快,同时为科学有效 利用有限的城市地上空间,越来越多地将电力、通信等电缆工程建设于地下。为 尽量避免或方便后期的维护,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性能优良、质量上乘、能减少城 市道路开挖、使用寿命长,并能与现代电缆工程建设想配套的优质电缆保护用导 管产品。与传统的钢管、铸铁管、pvc管、混凝土管等类型导管相比,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电缆导管具有许多传统导管无可比拟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完全 可作为上述传统导管的更新换代产品。 海泡石纤维水泥电力电缆管(以下简称电力管)系用水泥和海泡石 为主要原料经抄取制管机卷制成的轻质非金属管材。由于该管具有施工 方便,管内壁光滑,磨阻小;化学性能稳定,不老化,耐蚀力强等独特 的优点
电力电缆管施工工艺要求
电力电缆管施工工艺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加快,同时为科学有效 利用有限的城市地上空间,越来越多地将电力、通信等电缆工程建设于地下。为 尽量避免或方便后期的维护,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性能优良、质量上乘、能减少城 市道路开挖、使用寿命长,并能与现代电缆工程建设相配套的优质电缆保护用导 管产品。与传统的钢管、铸铁管、pvc管、混凝土管等类型导管相比,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电缆导管具有许多传统导管无可比拟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完全 可作为上述传统导管的更新换代产品。 海泡石纤维水泥电力电缆管(以下简称电力管)系用水泥和海泡石 为主要原料经抄取制管机卷制成的轻质非金属管材。由于该管具有施工 方便,管内壁光滑,磨阻小;化学性能稳定,不老化,耐蚀力强等独特 的优点,为此在国外已广
电力电缆管施工工艺要求
电力电缆管施工工艺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加快,同时为科学有 效利用有限的城市地上空间,越来越多地将电力、通信等电缆工程建设于地下。 为尽量避免或方便后期的维护,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性能优良、质量上乘、能减少 城市道路开挖、使用寿命长,并能与现代电缆工程建设想配套的优质电缆保护用 导管产品。与传统的钢管、铸铁管、pvc管、混凝土管等类型导管相比,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具有许多传统导管无可比拟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完全可作为上述传统导管的更新换代产品。 海泡石纤维水泥电力电缆管(以下简称电力管)系用水泥和海泡石为 主要原料经抄取制管机卷制成的轻质非金属管材。由于该管具有施工方 便,管内壁光滑,磨阻小;化学性能稳定,不老化,耐蚀力强等独特的 优点,为此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地下电缆工程上。九八年在国内先后于 上海、北京等地也开始大量使用
电气预埋管线施工工艺要求 (2)
一、 施工准备 (一)混凝土墙内pvc管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在土建墙体、梁、柱钢筋绑扎完成后,支立模板前进行。 2、材料要求 (1)pvc管的材质必须合格,氧指数≥27%,设计有待殊要求时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进场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以及有效的氧指数检测报告。 (2)外观检查,管材内外壁光滑,无凸棱凹陷、气泡等缺陷。 (3)用卡尺测量内外径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管壁厚度均匀一致。 (4)各种附件如灯头盒、开关插座盒、管接头、盒接头、粘合剂等必须使用 配套的阻燃制品,同时应有出厂合格证、“ccc”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复 印件。 3、主要机具 铅笔、钢卷尺、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半圆锉、弯管弹簧、剪管器、热风机、 电炉子、工具袋、电工常用工具等。 (二)混凝土墙内焊接钢管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在土建墙体、梁、柱钢筋绑扎完成后,支立模板前进行
园路铺装施工工艺要求
园路铺装施工工艺要求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要求 (2)
综合接地系统实施工艺 1总体要求 1.1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和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对未采用综 合接地系统的铁路,其金属结构和设备均应接地。 1.2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电气化铁路,距铁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 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1.3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 于1ω。 1.4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与铁路综合接地系 统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1.5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 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1.6建筑物垂直接地体应均匀布置,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接地体顶部埋深距 地面不宜小于0.6m。 1.7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和工程实施。 2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要求
综合接地系统实施工艺 1总体要求 1.1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和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对未采用综 合接地系统的铁路,其金属结构和设备均应接地。 1.2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电气化铁路,距铁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 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1.3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 于1ω。 1.4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与铁路综合接地系 统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1.5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 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1.6建筑物垂直接地体应均匀布置,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接地体顶部埋深距 地面不宜小于0.6m。 1.7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和工程实施。 2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钢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