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2-17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未知

人气 :99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 3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使用了12台大型立式混流泵,其叶轮前均装有德国KSB公司制造的前置导叶装置(Inlet Vane Conttrol Device VR),目的是为了实现在较宽广的范围内调节泵的使用性能。

前置导叶调节混流泵性能的数值模拟 前置导叶调节混流泵性能的数值模拟 前置导叶调节混流泵性能的数值模拟

前置导叶调节混流泵性能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5P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求解不同工况下混流泵的内部流场,了解前置导叶调节工况的基本规律,以改善混流泵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时的水力性能。在叶轮叶片进口部位读取液流流入叶轮时绝对液流角、相对液流角、和绝对速度圆周分量的值,分析其随前置导叶安放角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叶轮进口绝对液流角小于前置导叶安放角,流量越小相差的幅度越大;大流量工况下进口预旋调节的效果比小流量工况更为明显;在一定流量范围内,通过进口导叶调节使得叶轮进口液流满足无冲击进口或者较小冲角进口条件,可有效地改善混流泵在非设计工况的水力性能。

叶轮出口叶片间面积对潜水泵性能的影响

叶轮出口叶片间面积对潜水泵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4P

叶轮出口叶片间面积对潜水泵性能的影响

编辑推荐下载

导叶出口安放角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导叶出口安放角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导叶出口安放角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导叶出口安放角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6MB

页数:5P

导叶出口安放角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4.5

导叶出口安放角是影响导叶能量回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其对双向轴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流线法设计了11个不同出口安放角的导叶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各模型内流场特性和外特性。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出口安放角为70°时,模型效率最高,随着该角度增大,导叶出口后轴截面上的低压区扩大,同时在导叶吸力面中部靠近进口位置出现了较大的低压区,产生脱流及二次回流损失,模型效率下降。说明在设计导叶时,选取较小的出口安放角,且不同截面的翼型骨线采用直线与圆弧的直弯组合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双向轴流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性能。

立即下载
复合导叶结构对斜流泵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复合导叶结构对斜流泵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复合导叶结构对斜流泵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复合导叶结构对斜流泵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MB

页数:5P

复合导叶结构对斜流泵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4.7

后置导叶作为斜流泵的主要过流部件,在改善叶轮出口流场及对斜流泵水力特性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不同后置导叶结构对斜流泵水力特性的影响,根据长短导叶位置匹配建立3种复合型导叶结构方案,每种方案分别选取0.6q-d、0.8q-d、1.0q-d、1.2q-d和1.4q-d五个流量工况条件进行cfd数值计算,通过效率、扬程以及内部流场状态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短导叶结构对水力特性影响较大,设计流量工况下,短导叶在后置导叶流道的进口处流场相对平顺,出口漩涡较小,整体水力性能较好;但偏离设计流量工况下,短导叶在后置导叶流道的出口处的整体水力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斜流泵导叶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立即下载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385550 立即查看>>
导流器对潜水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导流器对潜水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格式:pdf

大小:268KB

页数:4P

导流器对潜水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6

采用同一叶轮配两种导流器的方法研究潜水泵的性能,选用rng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计算软件对潜水泵进行了全流道内部流场数值模拟。通过对导流器叶片工作面绝对速度矢量图和压力云图的分析,发现采用增大导流器长度、加大导叶片进口冲角和壁角等措施,可减少导流器内部流动能量损失、提高泵效率的措施。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潜水泵性能是可行的。

立即下载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21KB

页数:5P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4.6

针对国内外规范对导叶开启时间的不同规定,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实例,分析了不同的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大波动过渡过程中的蜗壳动水压力、沿管道轴线的压力分布以及调压室阻抗孔口压差等参数均随导叶开启时间变化而变化。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标准推荐的增负荷时间30~40s是合理的;在并入小网的水力干扰过渡过程中,需要将运行机组最大初始开度限制在最大临界开度之内,才能保证运行机组转速收敛于额定转速,以满足发电机和电网对调节系统的要求。

立即下载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94KB

页数:6P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4.5

水利学报 2005年1月shuilixuebao第1期 1 文章编号:0559-9350(2005)01-0120-05 导叶开启时间对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 王丹,杨建东,高志芹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针对国内外规范对导叶开启时间的不同规定,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实例,分析了不同的导叶开启时间对 水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大波动过渡过程中的蜗壳动水压力、沿管道轴线的压力分布以及调 压室阻抗孔口压差等参数均随导叶开启时间变化而变化。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标准推荐 的增负荷时间30~40s是合理的;在并入小网的水力干扰过渡过程中,需要将运行机组最大初始开度限制在最大临 界开度之内,才能保证运行机组转速收敛于额定转速,以满足发电机和电网对调节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

立即下载
集流器对后置导叶式轴流通风机性能的影响 集流器对后置导叶式轴流通风机性能的影响 集流器对后置导叶式轴流通风机性能的影响

集流器对后置导叶式轴流通风机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633KB

页数:4P

集流器对后置导叶式轴流通风机性能的影响 4.6

针对3种带有不同集流器的后置导叶式轴流通风机,采用商业软件numeca进行整机的数值模拟,计算了各自的性能曲线。对比、分析了集流器对轴流通风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集流器与整机的匹配问题,为提高轴流通风机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立即下载
水泵性能参数

水泵性能参数

格式:pdf

大小:429KB

页数:18P

水泵性能参数 4.3

单级单吸管道泵 点击放大 产品型 号: gd型 产品报 价: 产品特 点: gd管道泵,gd型管道泵,单级管道泵一般供输送温度低于80°c无腐蚀性的清水或 物理、化学性质类似清水的液体。如果过流部件用不习惯制造,则可输送奶类、 饮料、酱油等卫生液体。 gd型单级单吸管道泵的详细资料: gd管道泵,gd型管道泵,单级管道泵 gd型管道泵产品概述 gd型管道泵是立式单级管道泵,可以直接安装在管道中直接进行加压。泵的出入口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并成180°, 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机械密封等零件组成。 口径100mm及以下的泵与电动机共轴,叶轮直接装在电动机上,轴向力由电动机轴承承受。泵的支撑方式分无支 承脚与有支承脚两种。 口径125mm及以上泵,泵轴与电动机分开,泵轴由中间轴承体轴承支承。电动机轴套入泵轴内。整机有底座支承, 轴封采用机械密封。 泵由电

立即下载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385550 立即查看>>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格式:pdf

大小:318KB

页数:5P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3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文中根据相似原理,分析了变频水泵性能,从水电比拟原理推导出水泵功耗和流量的实际关系,并提出了供水系统最小压差节能控制方法的思想。

立即下载
污水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及泥沙淤积的影响 污水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及泥沙淤积的影响 污水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及泥沙淤积的影响

污水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及泥沙淤积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47KB

页数:3P

污水泵站前池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及泥沙淤积的影响 4.4

 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工程肇嘉浜雨、污合建泵站整体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开机组合进水池中出现的流态,分析了产生不良流态的原因及其对水泵性能和泥沙淤积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流态的措施,实施结果证明上述措施有效地改善进水流态,提高了泵的运行效率,减少了泥沙淤积。

立即下载
QJ型潜水泵性能表

QJ型潜水泵性能表

格式:pdf

大小:1.4MB

页数:88P

QJ型潜水泵性能表 4.8

序号 使用最小 井径 (mm) 型号 流量 (m3/h ) 扬程(m) 转速 (r/min)效率(%)电机型号 4542850 5502850 6482850 41072850 51002850 6962850 41612850 51502850 61442850 42142850 52002850 61922850 42682850 52502850 62402850 43212850 53002850 62882850 43752850 53502850 63362850 44282850 54002850 63842850 7622850 10502850 12422850 71232850 101002850 12842850 qj型潜水泵性能表 150q

立即下载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格式:pdf

大小:559KB

页数:7P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4.6

变频水泵性能分析 曹琦付明星(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学院) 摘要:文中根据相似原理,分析了变频水泵性能,从水电比拟原理推导出水泵功耗和流量 的实际关系,并提出了供水系统最小压差节能控制方法的思想。 英文摘要:thepaperanalyzedtheperformanceofconvertwaterpumpbysimilarlaw. introducedtherealrelationofwaterpumppowerconsumeanditsflowwatervaluefromwater assimilateelectricity.advancedtheminimumdifferencepresscontrolmethodforgivingwater system. 关键词:变频水泵节能相似原理

立即下载
多级导叶式离心泵导叶内部CFD计算分析 多级导叶式离心泵导叶内部CFD计算分析 多级导叶式离心泵导叶内部CFD计算分析

多级导叶式离心泵导叶内部CFD计算分析

格式:pdf

大小:1004KB

页数:4P

多级导叶式离心泵导叶内部CFD计算分析 4.3

通过fluent前处理软件gambit对md40-6.3多级清水离心泵的导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网格,利用fluent对设计工况下的三维紊流场进行了计算,得知:速度流经扩散段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增大,从反导叶出口的速度值可以看出反导叶出口的速度大于下级叶轮进口速度,且出口处产生了旋涡,并且在压力图上可以看到在出口区产生了一个低压区等流动特征.以此证明了此反导叶设计的不合理,为改进其线型、轴间震度及叶片厚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立即下载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385550 立即查看>>
低比转速污水泵叶片包角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低比转速污水泵叶片包角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低比转速污水泵叶片包角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低比转速污水泵叶片包角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5P

低比转速污水泵叶片包角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4.8

利用商用软件fluent6.2,在双坐标系下,对雷诺时均n-s方程进行离散,采用标准的湍流模型和simple方法进行求解,对5种不同的叶片包角叶轮与同一个蜗壳的耦合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低比转速污水泵叶轮与蜗壳内的压力和速度分布规律,为低比转速污水泵的性能预测,水力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包角为190°的叶片工作面流速分布优于其他包角叶片工作面的流速分布,且该叶轮在隔舌附近产生高压区的面积明显小于其他包角的叶轮,选择优化后包角为190°的叶轮试验并与泵外特性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若不改变泵水力部件其他几何参数,随着低比转速叶片包角由小向大变化,泵的内流特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泵效率存在极大值.

立即下载
变频器对水泵的影响

变频器对水泵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69KB

页数:4P

变频器对水泵的影响 4.5

acs510变频器中变压力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 北京迪安帝科贸有限公司曲冬辉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水泵出口变压力控制的原理和acs510变频器中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恒压供水变压力控制acs510系列变频器 引言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水泵出口压力恒定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水泵 出水口安装压力传感器,将测定的压力值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根据设 定压力值与测定压力之间的差值,通过pid调节运算后,控制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 使水泵出口压力保持恒定。 这种控制系统电控部分较简单,国内外采用广泛。缺点是仍有小量能量浪费且不能反映 水流通过给水管网时,管网阻力持性的变化。所以当用水低峰时,虽然由于转速的改变水泵 扬程能保持恒定不再升高,但管道最末端的出口水压将高于其所需的流出水头。 采用泵出口变压力控制系统,则可解决以上的不足,

立即下载
可调导叶式潜水贯流泵的设计 可调导叶式潜水贯流泵的设计 可调导叶式潜水贯流泵的设计

可调导叶式潜水贯流泵的设计

格式:pdf

大小:983KB

页数:5P

可调导叶式潜水贯流泵的设计 4.7

本文论述并比较了目前工程实践中双向抽水泵站的几种实施方式,针对潜水泵的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半可调导叶式潜水贯流泵的设计思路,用实例论述其实施方式,并在工程实践中获得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立即下载
基于LabView的水泵性能检测专家系统

基于LabView的水泵性能检测专家系统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3P

基于LabView的水泵性能检测专家系统 4.4

基于LabView的水泵性能检测专家系统

立即下载
水泵性能与电机性能测试

水泵性能与电机性能测试

格式:pdf

大小:10.8MB

页数:57P

水泵性能与电机性能测试 4.4

水泵性能与电机性能测试

立即下载
后置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 后置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 后置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

后置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

格式:pdf

大小:279KB

页数:未知

后置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 4.6

为深入研究后置导叶对轴流泵装置性能的影响,结合南水北调北坍泵站模型机组试验,利用gambit软件,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选用s-a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对模型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外特性,并观察其内流场特性,发现在无导叶时叶轮出水后方区域流动紊乱,流线出现明显的旋转,安装导叶后较好地改善了轴流泵的内流态,有助于提高轴流泵的做功能力。

立即下载
斜流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斜流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斜流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斜流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49KB

页数:4P

斜流泵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4.7

为了研究斜流泵叶轮和导叶由于动静相干作用(rsi)而引起的压力脉动规律,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simplec算法和滑移网格技术,根据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及其叶片厚度设计了多种计算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斜流泵模型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叶轮进口、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布点监测压力的方法获得了压力脉动曲线,并基于时域图分析了叶轮叶片数、导叶叶片数及其厚度对斜流泵内部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斜流泵叶轮叶片动静干涉对整个流场的压力脉动影响较大,叶轮叶片数越少,叶轮进、出口压力脉动幅值越大;在设计工况下,导叶内部的压力脉动波形主要受叶轮叶片数影响,而导叶厚度对导叶内部压力脉动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将为斜流泵的设计和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立即下载
前置泵排量对注水泵单耗的影响 前置泵排量对注水泵单耗的影响 前置泵排量对注水泵单耗的影响

前置泵排量对注水泵单耗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99KB

页数:未知

前置泵排量对注水泵单耗的影响 4.6

由于阀门节流控制有局限性,近几年很多注水泵都采用了变频调速控制技术,即在注水泵前端增加一台前置泵,前置泵和注水泵受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控制,通过改变前置泵转速降低泵管压差和调控流量,达到降低单耗的目的。北十一和北二四注水站分别在1台注水泵上采用了这种技术。由于北十一注水站1号注水泵和前置泵排量比较匹配,通过在注水站几年来的现场应用,注水泵运行在最佳工况点附近,节能效果明显。而北二四2号注水泵由于和安装的前置泵排量不匹配,注水泵受前置泵排量的限制,使注水泵出现节流运行,注水泵不能运行在最佳工况点,虽然泵管压差降了下去,单耗也没有降低。选择与注水泵匹配的前置泵是降低注水泵单耗的关键。

立即下载
导叶进出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导叶进出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导叶进出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导叶进出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80KB

页数:未知

导叶进出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4.5

根据不同的导叶进、出口角,设计4组带导叶的基于单级离心泵反转的能量回收水力透平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6.3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流量,随着导叶进口角的增大,透平的效率和水头均显著下降,在最优工况点,模型a比模型d水力效率高出7%.进口角一定,出口角大于进口角时,导叶出口速度环量减小,透平效率降低;反之,出口角小于进口角时,导叶出口速度环量增加,透平效率提高.随着进、出口角的增大,最优工况点向大流量区域偏移,转轮内部压力分布均匀性变差.因此导叶进口角对能量回收水力透平的性能有决定性作用,进口角大于出口角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对于其他基本尺寸确定的能量回收水力透平,存在最佳的导叶进、出口角,且导叶进、出口角对透平的外特性和内流场均有很大的影响.结果为能量回收水力透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立即下载
浅析导叶结构变形在抽芯泵及潜水泵的运用 浅析导叶结构变形在抽芯泵及潜水泵的运用 浅析导叶结构变形在抽芯泵及潜水泵的运用

浅析导叶结构变形在抽芯泵及潜水泵的运用

格式:pdf

大小:104KB

页数:1P

浅析导叶结构变形在抽芯泵及潜水泵的运用 4.6

常规产品的更新致使工业泵的产品更新成为一种可能,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抽芯导叶式混流泵及潜水导叶式混流泵是导叶式混流泵发展的新型产品,广泛地被热电厂、城市给排水等使用,大有取代普通导叶式混流泵的趋势。然而,由于产品的更新导致了零件的不匹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利用现有的水力模型找到一种比较简单的设计方法尤为重要。由于叶轮或叶片的结构型式不变,仅仅只需要进行相似放大即可,关键是导叶的设计。

立即下载
刘晓晖

职位:给排水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文辑: 是刘晓晖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前置导叶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使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