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今年加速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日前召开2010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动员会透露,今年青海省将加速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力争完成投资12.3亿元,努力使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2010年青海加速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王荣鲁,等∥北京大宁水库副坝防渗墙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水利水电技术 第41卷 2010年第3期 图3 工况2墙体主应力分布 4 结 论 (1)刚性防渗墙的弹性模量较高,与围土的变形 不能协调;塑性防渗墙的弹性模量较低,与围土的变 形能较好的协调。这使得在各计算工况下,刚性墙的 应力状态均较塑性墙恶化。 (2)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刚性防渗墙受到的最大 压应力远大于塑性墙的最大压应力;刚性墙的墙体顶 部均出现了较大拉应力,而弹模高的塑性墙出现很小 的拉应力,弹模低的塑性墙未出现拉应力。墙体的应 力水平变化范围不大,总的趋势是,应力水平随着墙 体高程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墙体弹性模量的增加, 墙体中上部应力水平沿高程振荡,应力水平达到 018,而刚性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最大值达到0192,几 乎达到极限抗剪承载能力,说明弹模低的塑
青海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档案工作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入后期攻坚阶段,针对仍然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档案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近日,省三江源办在西宁举力、了为期两天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档案工作会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监理尖兵——青海省草地生态监理中心
青海省草地生态监理中心是近几年活跃在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的一支生力军。成立于2002年,具有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乙级监理资质。现有在职职工49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6名,本科学历的21名,大专学历13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人员18名;现有人员中45名都具有农林工程监理执业资格,2名具有全国注册临理工程师的资格证书。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监理尖兵——青海省草地生态监理中心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监理尖兵——青海省草地生态监理中心
三江源畅想——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前期咨询工作概述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这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三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
三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
我省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2005年8月30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大会在西宁隆重举行,由此拉开了我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大幕。拥有三江源,是青海人民的自豪和骄傲,保护和建设三江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是历史赋予青海人民的重大使命。我们要牢牢抓住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这条主线,精心组织规划实施,出色完成各项规划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档案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
8月1日至2日,国家档案局组织验收组,按照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等标准,对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档案进行验收。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05年实施14个项目
2005年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的第1年,记者自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2005年国家将投资7亿元,在三江源地区实施14个项目,以保护和恢复三江源生态。
对实施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几点建议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南部,因其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而得名,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期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
完善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研究
完善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研究 青海民族学院 荣增彦 中共西宁市委党校 赵 红 青 海省特别是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长 期的历史任务和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 努力和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根据青海所处的环境和 地理位置,国家在制定和完善环境补偿政策时,建议充分 考虑青海的特殊因素,在以下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一、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青海三江源地区因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等原因,社 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很小,贫困人口 多,各级财政非常困难,特别是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 程后,因停采沙金、限制中草药采挖、关闭矿山和污染性 企业等原因,地方财政收入大大减少,每年减少地方收 入达1亿元以上,而当地政府很难在短时期内调整生产 结构和培植新的财源,同时,地方财政每年在移民安置、 移民区建设、移民的就业培训、人工增
在青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8月10日至14日.在青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马福海、王玉虎、李承宝、拜秀花、娘毛先一行赴玉树藏族自治州视察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去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完成建设投资3.75亿元
青海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2009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完成建设投资375亿元。圆满完成了确定的目标任务。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2009年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积极实施三江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使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目前这一地区已经出现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草地退化趋势减缓、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多、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喜人景象。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09年度专项投资已全部落实
经省发改委积极争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09年度专项投资已全部落实。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计划实施草地保护配套、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森林草原防火、小城镇建设、人工增雨、科技支撑与生态监测等项目。省发改委将尽快按国家计划和各单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确定的建设内容分解建设任务,下达投资计划。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完善程序.做好项目开工实施的准备,争取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0年落实专项资金4亿元
经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2010年落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专项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计划实施沙漠化土地防治、重点沼泽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养畜、封山育林、管理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课题及应用推广、科技培训、生态监测等工程。
公路建设中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区需要建设大量的公路。这难免会对三江源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局部地形改变,这样将会形成许许多多的区域小气候,从而改变动植物的生存条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公路污染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噪声、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主要通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
浅谈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草场退化、鼠害猖獗、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现象,严重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经济发展,且对全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积极研究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有深刻的实际意义.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
2009.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公报 青海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实施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 青政〔2009〕19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 各委、办、厅、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实 施四年。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咨公司对三 江源生态工程进行了中期评估,认为该工程自实 施以来在省级有关部门、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 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总体进 展良好,取得成效。但在移民社区管理、减畜禁 牧、后续产业培育、项目运行管理等方面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认真落实中期评估提出 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健全工程运 行机制,切实解决移民社区管理、后续产业培 育、减畜禁牧等紧迫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完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完成
海南加快推进六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准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海南将加快推进以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等为重点的六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三江源公路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技术的初步研究
提出了拟建公路对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分级的标准,并据此将一条公路对沿线两侧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严重、微重、轻微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建立三江源公路生态环境保护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为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的制定奠定基础。
乡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三江源乡村社区为例
在分析了乡村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乡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路径进行了研究,包括了生态教育,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自然保护组织4个方面。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活动影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重,部分地区生态恶化已经影响到当地社会与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然人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保护与治理的基本思路及重点实施的三大工程。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一级建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