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研讨会报道
2012年9月26日至27日,“2012年全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唐城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陕西省十天线汉中东段管理处、陕西省公路学会、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
2013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会报道
为了总结、交流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领域近年创新、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进步,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于2013年10月11-12日,在重庆市组织召开了“2013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会”。全国各地从事公路隧道研究、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的高等院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应举办方邀请出席了会议。
2009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会报道
为了总结交流我国公路隧道技术领域近年来创新、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进步,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和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于2009年9月18日至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2009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会”。会议主要邀请了各大学、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中从事公路隧道研究、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环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公路交通安全与路面工程品质保障技术研讨会报道
由广东省公路学会主办,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学会路面工程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公路交通安全与路面工程品质保障技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8~19日在广州珠江宾馆举行。
六盘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创新技术
六盘山特长隧道,位于青岛至兰州公路宁夏境内六盘山山脉,全长约9.5km,属高原特长公路隧道。由于该隧道位于高寒山区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建设技术备受各方关注。本文着重介绍该隧道的环保施工、复合路面、自然风节能通风技术及创新理念,以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与推广应用。
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正式启动
2012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2]2495号),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牵头组建的"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在现有研发和试验条件基础上,主要建设隧道防灾减
公路隧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本文阐述了公路隧道建设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以及环境风险事故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公路隧道建设现代工程管理研究
文章在已有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公路隧道建设现代工程管理”理念,即: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并结合广东省江罗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管理实际,构建了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现代工程管理的内容体系。
山区公路隧道建设弃渣综合利用研究
山区公路建设中隧道的开挖将产生大量的废弃洞渣,其随意丢弃将造成区域内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积极推行隧道弃渣在工程建设、工程防护,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合理化配置。
第二届全国水下隧道建设与管理技术交流会报道
由中国公路学会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主办、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管理中心、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全国水下隧道建设与管理技术交流会,于2015年12月23日至25日在广东珠海市举行。
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
由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广东省公路学会联合主办的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于11月12~13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胡希捷,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长蒋树屏、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钧、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绍明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
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大会召开
由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与四川省交通厅主办的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大会,2005年10月17至19日在成都举行。
99实木复合与实木地板国际研讨会报道
第一届亚太实木复合与实木地板国际研讨会于99年10月11至12日在沪召开,其间海锦沧文华大酒店会集了来自全国20多家大型地板企业的30多位代表,和来自德、美、澳大利亚、瑞典、挪威、芬兰、马来酉亚等国的近40位业内人士,中外人士以中国地板生
第二届国际桥梁养护与管理技术研讨会报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畅通和桥梁安全,促进我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总结并推广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技术研究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材料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2013年11月20—22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桥梁养护与管理技术研讨暨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现场考察交流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第六届全国公路养护技术研讨会即将盛大召开
第六届(2012)全国公路养护技术研讨会暨公路养护新工艺现场观摩会将于2012年3月30日至31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白俄罗斯道路建设科研中心、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并主办;河南高远路业集团承办。此次会议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工程技术——重庆万开山隧道工程
本书全面记述了铁峰山2号隧道相关的地质情况、设计施工、结构长期行为监测和特殊地质的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公路隧道设计,公路隧道洞口开挖、衬砌施工、施工监控量测与分析,隧道结构行为与健康检测,特殊地质路段及施工处理方法,隧道通风与照明。隧道结构长期行文检测是未来以隧道安全控制和预防为目的的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特殊地质则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地质状况的典型代表,其处理方法科为将来西部地区的隧道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提高凝聚力 为公路隧道建设服务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长蒋树屏访谈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蒋树屏的团结与带动下,经过14年的摸索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地下工程界较有影响的学术组织。14年来,隧道工程分会召开了十多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和多次专题研讨会,还组织编
国际隧道研讨会暨公路建设技术交流大会在京召开
国际隧道研讨会暨公路建设技术交流大会在京召开
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17年技术交流会报道
2017年9月20—22日,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在江苏无锡举办了“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17年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的数十家勘察设计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011年中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研讨会报道
2011年6月22日至24日,中国公路学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在苏州联合举办了“2011年中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研讨会”。
公路隧道建设中涌水量预测方法改进研究仿真
当前涌水量预测方法大多依据已经建好的隧道积累涌水量观测资料进行预测,需要准确的先验知识,预测结果不可靠。提出新型公路隧道建设中用水量预测改进方法,分析了公路隧道涌水过程,针对研究的公路隧道,依据建设公路隧道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构建隧道开挖前的稳定流模型。依据钻孔数据和泉流量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测,将其应用于涌水量的预测中。将稳定流模型看作公路隧道开挖的模拟非稳定流初始条件,完成对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涌水量的模拟,获取公路隧道的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和涌水过程曲线。运用变分有限单元法求解上述模型,确定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从而计算出公路隧道建设中涌水量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监控量测在常张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阐述了常张高速公路关口垭隧道建设中施工监控量测工作,重点介绍了投入的仪器设备、完成的工作量、监测方案、工作管理以及数据反馈,具体通过关口垭隧道右洞塌方后处理过程中的施工监控量测跟踪,以及几次排危抢险工作中监控量测所发挥的作用,说明监控量测在常张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发挥实效。
记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
记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 闫效骞 (陕西蓝商高速公路总监办陕西柞水县714000) 1 前言 秦岭是陕西关中与秦巴山区的分界线,也是黄 河及长江两大水域的分水岭。它的主峰3767m的 海拔高度,巍巍竖立在人间,西起甘肃省的天水,经 陕西延伸至河南的陕县,绵亘近千里长,气势磅礴, 雄奇险峻,碧峰耸天,地貌地形地质气温差异较大, 成为南北通行的一大天然屏障。古代文人李白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贾岛有“只堪图画,不堪 行”;韩愈有“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史记》中说 “秦岭是天下之阻”,《左传》称“终南山为九州之险”。 这些文人的断言和史书的记载,都说明了当时秦岭 的现实情况。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交通部规划中的西部 大开发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的大通道是国家高速 公路网,也是陕西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主骨架的组 成部分。秦岭终南山隧道是这条路线
改进LEC法在公路隧道建设期风险源评价中的应用
分别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引入安全补偿系数n两个层次对lec法进行改进,并给它们相应条款和分值;同时也明确了e、c的条款和分值。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简便实用,评估较客观和可操作性较高,能较好地对风险源进行估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资深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