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手术托盘支架在白内障手术的设计及应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诸多客观原因导致老年性白内障疾病不断增加[1],眼科手术也随之增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多、周转快。巡回护士既要管理手术器械,又要负责眼科手术所需的精密仪器设备、管道、气源、线路、人工晶体的耗材保管、使用及维护等工作,繁琐及繁重的工作导致巡回护士疲劳感增加,工作效率降低。手术托盘支架是手术治疗的基础设备,现有的托盘支架与手术床相互约束、不可调节、不能固定,术中稍有晃动,
可旋转手术托盘支架在白内障手术的设计及应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诸多客观原因导致老年性白内障疾病不断增加[1],眼科手术也随之增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多、周转快。巡回护士既要管理手术器械,又要负责眼科手术所需的精密仪器设备、管道、气源、线路、人工晶体的耗材保管、使用及维护等工作,繁琐及繁重的工作导致巡回护士疲劳感增加,工作效率降低。手术托盘支架是手术治疗的基础设备,现有的托盘支架与手术床相互约束、不可调节、不能固定,术中稍有晃动,既会影响眼科手术的进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玻璃体脱出探讨
本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及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统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981只眼(平均年龄609岁),按手术进程分别记录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发生的有关情况探讨。结果:发生后囊破裂者27只眼(275%),合并玻璃体外溢者24只眼(245%),其中与撕囊有关的后囊膜破损4只眼(148%),超声乳化过程中发生后囊破损14只眼(519%),抽吸皮质2只眼(74%),人工晶体植入造成后囊破损2只眼(74%),囊袋脱位5只眼(185%)。结论:防止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处理能力,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后效果非常重要。
PDCA循环在白内障“复明工程”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白内障复明工程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150例白内障\"复明工程\"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四个阶段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即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结果:150例患者无1例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满意率达98%。结论:pdca循环是提高白内障\"复明工程\"批量手术护理质量、确保安全的有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点。方法 对42例42眼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性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42眼经过3~24个月随访,29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有24眼解剖复位,成功率83.3%,13眼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无复发性玻璃体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2眼中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3眼,术后视力0.2~0.5者8眼,>0.5者2眼,≤0.05者3眼;本组3例视力低于0.05者,2例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缺血,1例为黄斑前膜。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可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保证1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减少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此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玻璃质酸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质酸钠(sh)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的作用,用量和注入时机。方法对47例50眼手术进行观察分析。结果sh的应用可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反应,加快视力恢复,结论sh可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玻璃质酸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质酸钠(sh)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的作用、用量和注入时机。方法对47例50眼手术进行观察分析。结果sh的应用可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水后反应,加快视力恢复。结论sh可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体核坠入玻璃体的处理
晶体核坠入玻璃体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由于术者手法不当造成后囊膜破裂所致。本文报导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体核坠入玻璃体的处理,术后反应及与视力预后相关的因素,分析和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体核坠入玻璃体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3例患者均于晶体核坠入玻璃体后72小时内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的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游离晶体核,然后改用后节超声粉碎探头吸引晶体核远离视网膜后乳化吸除。视残留晶体囊膜情况,均经原白内障手术切口于睫状沟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晶体位置稳定。3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角膜水肿,1例术后发生黄斑囊样水肿,1例发生脉络膜脱离,经适当处理后消退。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最终视力0.3~0.6。结果表明,对于坠入玻璃体的晶体核,应及时地改行玻璃体切割术。经过适当的处理,患者最终仍可保留较好的视力。
白内障单病种手术住院费用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白内障单病种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随机抽取2013-2016年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白内障单病种手术病人172例,对住院费用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住院费用构成中材料费、手术费占重要比重,分别为31.67%、21.71%,床位费、护理费相对较低;进入住院费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病人来源、住院天数、手术费比例、材料费比例。结论:控制住院费用要以控制、缩短住院天数为突破口,通过重点监控手术耗材费来解决。
手术室连台手术安全管理及护理
手术室是各大中小医院内部的核心单元,也是特殊的护理单元,它承载着医院各项手术治疗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与患者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手术室的护理及安全工作应引起各大中小医院足够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向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发展,医院需通过手术治疗的对象越来越多,为
应用黏弹剂冲洗针冲洗抛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79例
目的:探讨采用黏弹剂冲洗针冲洗抛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发行白内障患者158例(20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9例。研究组采用黏弹剂冲洗针冲洗抛光治疗,对照组采用掺钕钇吕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术后两组的视力检测值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研究组视力(0.632±0.241)、对照组视力(0.643±0.227)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前、术后两组的眼压检测值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眼压与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手术并发症率(10%)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黏弹剂冲洗针冲洗抛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率低等优点。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合并重度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合并重度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检查确诊为dme伴重度白内障患者21例2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15只眼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及ivta治疗(ivta组),10只跟仅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非ivta组).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ivta组、菲ivta组手术后1、3、6个月的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情况.对手术前后logmarbcva与cmt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手术后6个月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vta组与非ivta组手术后平均logmarbcva均较手术前提高.ivta组与非ivta组手术前后平均logmar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55、6.235,p=0.037、0.020).手术后1、3、6个月,ivta组与非ivta组平均logmarbcv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07、0.006、0.023,p=0.973、0.938、0.882).手术后1、3个月,ivta组cmt降低程度优于非ivta组;两组cmt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9、7.374,p=0.012、0.026).手术后6个月,ivta组与非ivta组cmt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73,p=0.11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平均logmarbcva与平均cmt之间均无相关性(r=0.279、0.172,p=0.295、0.5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手术后6个月视力恢复的因素有外界膜状态和糖尿病病程(β=0.577、-0.411,p=0.025、0.03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联合ivta治疗dme合并重度白内障可在短期内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
抓好班组全程安全管理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班组是进行生产作业的基本单位,是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础。煤矿企业提高产量、质量、效益,增强自身活力与竞争力,以及贯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的贯彻落实,最终都要通过班组管理来实现。因此,强化班组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实现班组全程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320例手术治疗患者,180例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后实施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140例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后实施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医疗事故及纠纷发生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疗事故及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医疗事故及纠纷发生率为10.7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0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输液错误、坠床、纱布遗漏等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的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护理的效果较好。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玻璃体疝1例
患者女性,8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入院。查体:视力od:0.05,os:0.05,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4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晰,瞳孔园,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混浊,眼底隐约可见。于2015年4月5日表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过程中见后囊膜破裂,扩大切口,在黏弹剂的保护下,用晶状体
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分析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实施前后医疗差错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后医疗差错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安全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玻璃体疝1例
患者女性,8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入院。查体:视力od:0.05,os:0.05,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4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晰,瞳孔园,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混浊,眼底隐约可见。于2015年4月5日表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过程中见后囊膜破裂,扩大切口,在黏弹剂的保护下,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接受手术的523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的风险安全和差错事故发生情况,评估其满意度,再将其数据与2008年6月~2010年5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4966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风险和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该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及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23G玻璃体手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23g玻璃体手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省西电集团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23g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81例(90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第3、第6个月视力提高2行以上(包含2行)者分别为65例、71例、74例;术后第1、第3、第6个月的眼压、眼轴长度亦明显优于术前;术中发生并发症9例,主要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主要为眼压升高、视网膜再脱离、玻璃体积血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23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患者视力改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降低手术室病人安全隐患,有效防范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方法]人工检索东莞市不良事件上报系统2009年1月─2016年12月东莞市各所医院上报的与手术病人安全管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并对相关上报人/管理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结合相关文献检索结果,参考相关政策性文件,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草案;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草案进行两轮修订。[结果]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7.1%、88.6%,专家权威性分别为0.801、0.832,最终确定制定包括3项一级指标(结构、过程、结果)、9项二级指标和38项三级指标的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确定的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规避手术室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240 医院管理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崔晓拂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手术室138001 【摘 要】手术室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是手术 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需要严格把控手术室安全管理,包括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器械管理、手术物品无菌管理以及人员安全意识管理等。本文针对这些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空气质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患者对医疗安全更加重视,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手术室安 全是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特点包括节奏性快、要求高、人员 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持续时间长等[1]。随着手术学科分 工的日益精细,各
小型水电站全程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在我国工业发展当中,小型水电站建设起到的作用无法替代.而要想确保小型水电站安全运行,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当前的小型水电站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应的全程安全管理模式.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
本文根据本人在施工项目bim应用的经验和结合bim部分理论,阐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岩土勘察总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