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安县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秦安县委、县政府坚持\"潜力在山区,希望在林果,关键靠科技,根本抓水保\"的富民强县工作思路,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战略性措施常抓不懈,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54.44平方千米,治理程度达59.6%,年减少入黄泥沙约54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农村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全县基本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作者总结了治理成效和主要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全县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建议。
秦安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秦安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55人,最高每平方公里达529人,人均耕地仅0.12公顷,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县域内年流失泥沙1364.98万吨,每平方公里年流失泥沙高达1.5万吨,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难。由于过去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够重视,治理进度慢,效益低。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和水土保
浅议秦安县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秦安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380人/平方公里,最高达529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12公顷,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县域内年流失泥沙1364.98万吨,每平方公里年流失泥沙高达1.5万吨,由于过去对水土保持工作
浅议秦安县高人VI密度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秦安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380人/平方公里,最高:这529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12公顷,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县域内年流失泥沙1364.98万吨,每平方公里年流失泥沙高达1.5万吨,由于过去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够重视,治理进度慢、效益低,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难。
秦安县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项目建设的综合治理评价
秦安县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布设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初步建设了高标准的综合防护体系,取得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效果,为人多地少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树立了样板,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延安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延安市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介绍了延安市城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的特点,总结了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安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甘谷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及主要经验
甘谷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面积1415.2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9.5%,沟壑密度2.4km/km~2,至2014年底,全县水平梯田3.98万hm~2,林业用地2.05万hm~2,草地0.56万hm~2,果园1.67万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2.5%。全县生产总值4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47元,人均产粮为323kg。近十年来,甘谷县坚持\"一面坡、一道梁、一座山、一条流域\"的规模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绩突出。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初探
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防治农村山区的水土流失为重点,而忽视了城市的水土流失防治。针对这种情况,以云南省楚雄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为例,分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阐述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总结了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指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不是简单地防治水土流失,而是应该与城市建设规划、水资源利用、防洪排涝、绿化、旅游观光、休闲等结合起来,以利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吉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经验综述
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在水保生态环境建设上,以水保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遵循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群众意愿,不断推动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基础产业开发,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成立于1981年5月,原名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设计 队,2001年经省编办同意改为现名,是省水利厅直属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现有人员48人,学历情 况:硕士研究生9名,大学本科l9名,大专14名,其他6名;职称情况:教授级高工3名,高级工程 师14名,工程师14名。 本中心作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的主要机构,担负着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 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土保持政策拟定等重任,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由中心负责实施的水土保持项目主要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山西省沟坝地治理项目等。 中心拥有水利部颁发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可承担各类开发建设项目 的水土保持方案
对大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大庆市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开发建设和发展经济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大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大庆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成立于1981年5月,原名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设计队,2001年经省编办同意改为现名,是省水利厅直属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现有人员48人,学历情况:硕士研究生9名,大学本科19名,大专14名,其他6名;职称情况:教授级高工3名,高级工程师14名,工程师14名。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初探
城市水土保持在我国目前仍然是个新的工作领域。上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随着国民经济转型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扰动和破坏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文主要就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探讨。
吉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与回顾
近年来,吉县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中,通过科学规划、优化结构、严格管护等措施保证了治理成果,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经验为建设县域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显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城市水土保持在我国目前仍然是个新的工作领域。上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随着国民经济转型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扰动和破坏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我省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而且大多数城市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旱灾害频发。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搞好城市的水土保持,是城市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武安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1.概况近年,武安市水利局不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在水土流失治理及小流域治理方面成绩卓著,先后有15条小流域被列入重点治理流域。特别是2002年以来,武安市水利局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山水林路全面规划,小流域治理工作步入了快车道,平均每年高标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km~2以
汶川地震对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汶川大地震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使四川省地震灾区水土保持设施损毁巨大、水土流失加剧,灾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损失不可估量。本文从总体上分析了灾区水土保持设施受损情况、新增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及其在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的严重危害。
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发展思考
安定区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水保立区、农业稳区、工业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战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76km2,治理程度达65.7%,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640t/km2下降到现在的2700t/km2,年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约1000万t。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3元。介绍了区内水土保持发展概况、取得的成效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思考
10多年来,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水土流失面积仍十分严重,部分地区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且人为新的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根本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西部地区的头号环境问题,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通过98特大洪灾灾后再一次反思,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于四川的生态安全,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长江中下游的长治久安和三峡工程安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生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是我省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严格按生态规律办事。没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就不会有投资环境的根本性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处在于,变过去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关系为协调关系,要找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面对西部大开发、我国加入wto等这一历史机遇,我国的市场经济要纳入国际大市场中,入世后农民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高低、目前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模式、竞争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高低、竞争实力的强弱、人才的培养和提高,都将直接影响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应认清形势,肩负重
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修复——合水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甘肃省合水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树立生态、群众、科学、法制观念,积极实施“水保立县”战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自我修复,突出重点,整合力量,加快梯田建设步伐,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做好做强坝系项目,整体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水平,强化水保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健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体系,巩固治理成果,经过多年保护、治理和开发,成效显著。
清水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做法
清水河县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区,通过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采取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确保效益。经过不断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关于加快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农场经济管理 黑龙江垦区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 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大风。 由于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为活动的影 响,致使垦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 失问题不断加剧。当前,在全省上下积极贯 彻省委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 战略思想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水土流失 治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已成为摆在垦区 各级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垦 区各级水利部门始终坚持不懈地大搞水土 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 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垦 区实际的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路 子,为改善垦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 境,加快职工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和社 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 还必须
国家启动并实施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
国家启动并实施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
国家启动并实施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发[1998]15号和国务院[1998]3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财政部、水利部近日联合发文通知(水保[1999]85号),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0个示范城市、100个示范县、10...
新形势下的基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当前,我国的国内形势、政策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已正式加入wto,农村将逐步实行税费改革,农建式的水土保持模式将受到极大冲击,国家的水土保持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变化.在新形势下,为做好基层水土保持工作,应强化预防监督工作;制订和完善水土保持规划;加强基层水土保持队伍的素质教育和培养;采用多种形式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经济实力,提高水土保持部门的地位.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测量员,测量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